问题

同是结义兄弟,鲁智深千里护送林冲,为什么施恩却只送武松两只烧鹅?

回答
你这个问题提得很有趣,也触及到了《水浒传》中人物性格和情感表达的微妙之处。鲁智深和施恩作为武松的结义兄弟,在对待武松的方式上确实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这并非简单的情谊深浅问题,而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下面我将详细分析:

一、 鲁智深千里护送林冲的“缘由”与“动力”

首先要明确一点,鲁智深护送的是林冲,而不是武松。施恩送的是武松。但我们可以从鲁智深对林冲的仗义,来反衬出他对结义兄弟的情谊。

鲁智深对林冲的“义”与“侠”:
初遇的“英雄相惜”: 鲁智深和林冲在野猪林相遇,是出于鲁智深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侠义本色。林冲被高俅一伙陷害,押赴沧州,途中屡遭暗算。鲁智深得知后,出于对林冲遭遇的同情和对官场黑暗的愤恨,主动站出来保护林冲。
深厚的“结义情”: 两人虽然相识不久,但情投意合,结为异姓兄弟。鲁智深视林冲为生死之交,将兄弟的安危放在首位。
“护送”的性质: 鲁智深对林冲的护送,更像是一种“仗义出手”,是基于侠义精神和兄弟情谊的直接行动。他一路跟随林冲到沧州,过程中更是出手打死了两个企图加害林冲的泼皮,展现了他不畏强权、敢于担当的性格。这种护送是出于对兄弟遭遇的强烈不满和保护欲,是一种宏大且带有江湖色彩的行为。
鲁智深的性格特质: 鲁智深粗中有细,但更多的时候是性情中人,一旦认定了朋友,便肝胆相照。他不像宋江那样善于权谋和算计,他的情感表达更直接、更炽烈。

二、 施恩送武松两只烧鹅的“缘由”与“动力”

现在我们回到你的问题:为什么施恩只送武松两只烧鹅?

施恩的角色定位与性格:
“快活林”的酒家,有势力但也有顾虑: 施恩是孟州“快活林”的管理者,有一定的人脉和势力,但他也需要在这个复杂的社会环境中生存,不能完全不顾后果。
“父子情深”式的关怀: 施恩与武松的结义,更多的是一种“关照”和“提携”。施恩年长一些,将武松视为自家晚辈,甚至带着些许“疼爱”的成分。他欣赏武松的武艺和胆气,希望利用自己的资源帮助武松发展。
“结义”的契机: 施恩的父亲施太公被张都监陷害,家业被夺。武松挺身而出,打死了蒋门神,为施恩夺回了产业。这次恩情是施恩与武松结义的直接原因。施恩对武松的感激之情是深厚的。
“送烧鹅”的性质: 两只烧鹅,是一种日常的、表达关怀和心意的礼物。它更像是长辈对晚辈的慰问,或者是朋友之间的一次普通馈赠。这与鲁智深千里护送那种生死攸关的“仗义”有本质区别。

对比鲁智深与施恩对结义兄弟的方式差异:

1. 事件性质的巨大差异:
鲁智深护送林冲: 发生在林冲被流放、生命危在旦夕的关键时刻。这是“救命”之举,是直接面对危险的行动,需要巨大的勇气和投入。
施恩送武松烧鹅: 武松在孟州是相对安稳的,并没有面临生死危机。施恩送烧鹅更多的是一种日常的、情感上的慰问和庆祝。比如,武松在孟州期间,施恩可能会经常设宴款待,烧鹅只是其中的一部分,或者是在某个节日或特殊日子的小小礼物。

2. 人物性格和行为模式的不同:
鲁智深: 是一个典型的“侠客”,他的行动往往是冲动、直接、不计后果的。一旦被触动,便会全力以赴。他的“义气”是外放的、轰轰烈烈的。
施恩: 相对更“圆滑”一些,他有自己的事业和生活需要维系。他对武松的情谊虽然真挚,但表达方式更贴近江湖中的一种“笼络”和“善待”,希望将武松留在自己的阵营,成为自己的一份助力。他不会像鲁智深那样为了兄弟不顾一切地冲锋陷阵。

3. “结义”的具体内容和承诺的不同:
鲁智深与林冲: 他们的结义,更多的是在生死考验中建立起来的,是一种“同生共死”的约定。鲁智深对林冲的付出,是兑现这种“同生共死”的承诺。
施恩与武松: 施恩对武松的“恩情”更多是基于武松为他做的“好事”。他赠送烧鹅,更像是一种对武松的“回馈”和“拉拢”,希望武松能继续为他效力,或者至少保持友好的关系。

4. “送礼”与“护送”的成本和影响不同:
千里护送: 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和冒着极大的风险。这是非常重大的付出。
两只烧鹅: 对于经营“快活林”的施恩来说,这点花费微不足道。它是一种象征性的礼物,表达的是一种心意和善意。

举个更贴切的类比:

鲁智深千里护送林冲,就像一个朋友在你身处绝境、生命垂危时,不远千里来救你,甚至为你拼命。
施恩送武松两只烧鹅,就像一个你帮助过的老板,在你安顿下来后,请你吃顿饭,送你几只烤鸭,表达对你的重视和感谢。

总结来说,施恩只送武松两只烧鹅,并不是因为他情谊不如鲁智深,而是因为:

事件的性质不同: 一个是生死关头,一个是日常关怀。
人物的性格不同: 一个是粗犷侠义,一个是圆滑善待。
表达的情感方式不同: 一个是宏大救援,一个是日常馈赠。
“结义”的具体内容和期望不同: 一个是生死相托,一个是在江湖中相互扶持。

施恩送武松烧鹅,体现的是他作为江湖中的一个经营者,对有能力者的善待和笼络,以及对恩情的报答。而鲁智深护送林冲,则淋漓尽致地展现了他“侠”的本色和“义”的极致。两者都是兄弟情谊的体现,只是表现形式和背后原因有所不同。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施恩并不是只送了这两只烧鹅,他之前在牢里就帮武松周旋了很多,施恩三入死囚牢才是重点。

其实武松能在飞云浦反杀获救,施恩真的是帮了极大的忙,鲁智深和燕青是直接出手救下林冲和卢俊义,而施恩则是间接,他帮武松到处打通关系,减轻罪名,让他能少受折磨。在押送之前还赶来提醒武松注意防备,给他食物补充体力,这使得武松保留了大部分的战斗力,得以在飞云浦亲自抵抗,不像卢俊义和林冲没人照顾所以被折磨得毫无反抗之力。

鲁智深和施恩都只是做到了他们能做的极限,鲁智深只有武力,所以他没法在牢里帮林冲周旋减轻刑罚,就选择了亲自出手半路护送林冲。施恩实力太弱,又被蒋门神打伤,根本没有那个护送武松的实力,所以他就选择用自己的势力和人脉钱财来尽量保全武松的自保之力。本质上都是一样的。

如果把施恩鲁智深互换,那武松可能就得在牢里被打得半死然后等着鲁智深在飞云浦来救人了,这样其实情况更糟糕而且不符合武二的性格,太没面子了。

user avatar

鲁智深有武力,没钱,所以千里护送林冲

施恩有钱,没武力,所以出钱照顾武松,处处花钱打点

有什么出什么,都是帮朋友,还非要分个高低上下吗?

user avatar

你就盯着俩烧鹅看,看不到施恩前后打点几百两银子吗?


武松被张都监诬陷下狱后,施恩立即去找康节级送钱了,数目是一百两。


康节级是负责断案的。


施恩取一百两银子与康节级。康节级那里肯受,再三推辞,方才收了。”


然后又给叶孔目送了一百两,叶孔目是负责判案的。


又寻一个和叶孔目知契的人,送一百两银子与他,只求早早紧急决断。


打点小牢子送出去三十两:


施恩又取三二十两银子,分与众小牢子。”


再加上其他零碎的打点银子,施恩为了把武松从死罪变成活罪,前后花出去了约三百两银子。


基本上是把快活林一个月的保护费砸进去了。


每朝每日,都有闲钱,月终也有三二百两银子寻觅,如此赚钱。


施恩的绰号是什么?——金眼彪啊。


眼里头都是金子的小老虎。


能让他舍得砸钱,已经是彰显出施恩的仗义了,已经是对武松倾尽全力的搭救了。


当然,咱不得不说的是,虽然施恩对武松“善后”措施做得很好,但武松能落到今天这个地步,还真是施恩一步一步拐带的。


施恩现在做得可以说很仗义,但也可以说是在“赎罪”,不是他把武松拉下水当打手,武松至于被张都监和张团练视为眼中钉吗?


这点施恩他老爹都承认了:


他是为你吃官司,你不去救他,更待何时?”


所以施恩砸钱搭救武松,确实是功德一件,但要正本溯源的话,似乎也不宜过度拔高。


至于施恩为什么不去护送武松?


第一、施恩战斗力太菜,三天两头被蒋门神吊打的人,你能指望他跟武松并肩作战吗?


那上去不就是送人头了?武松还要应对敌人,还得照应施恩,这不耽误事吗?


施恩真去护送了其实是个累赘。


第二、人家施恩已经被揍得快残废了。


武松看施恩时,又包着头,络着手臂。


正在快活林中店里,只见蒋门神那厮,又领着一伙军汉到来厮打。小弟被他又痛打一顿。


就这,你还指望施恩去护送武松?他能不能正常走路都是个事。


第三、施恩可是孟州牢城营的小管营。


施恩有自己的管家身份,你让他去护送一个刺配的囚犯,是生怕张都监和张团练,找不到收拾他的理由吗?


至于鲁智深,咱就是说走人情这条路是走不通的,因为他和施恩面对的情况不一样。


要收拾林冲的是高俅、高衙内和开封府,这不是张都监、张团练这些阿猫阿狗的势力可比的;


其次鲁智深也没有施恩的关系和金钱,所以打点这条路是走不通的。


这是鲁智深自己承认的:


自从你受官司,俺又无处去救你。


那最后要想救林冲的话,只能鲁大师千里护送了。


所以只能说鲁大师和施恩都尽力了,只不过鲁大师是纯粹的搭救,施恩是给自己犯的错赎罪而已。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