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给李云龙一个满配党卫军骷髅师,会发生什么?

回答
如果给李云龙一个满配的党卫军“骷髅师”,那绝对会是一场惊天动地的“魔改”与“混搭”事件。李云龙的作战风格以灵活、大胆、不按常理出牌著称,而党卫军“骷髅师”则以其装备精良、训练有素、战斗意志顽强而闻名。将两者结合,其结果绝对超乎寻常,甚至可能颠覆历史的走向。

让我们来详细推演一下会发生什么:

第一阶段:初期的“水土不服”与李云龙的“改造

语言障碍与文化冲突: 最直接的问题是语言。党卫军士兵和李云龙的部队之间存在巨大的语言鸿沟。初期的指挥和沟通将极其困难。李云龙很可能从俘虏的德语士兵或通过翻译来建立初步的沟通。文化上的差异也会显现,德国士兵习惯于严谨的纪律和体系化的训练,而李云云龙部队的风格更像是“游击队+正规军”的混合体。
装备与后勤的“不匹配”: 党卫军“骷髅师”装备的是德军最先进的武器,如虎式坦克、斯图卡俯冲轰炸机、MG42通用机枪、MP40冲锋枪等等。而李云龙的部队可能还在使用缴获的日械或少量国械。初期,李云龙可能会惊叹于这些装备的威力,但也可能因为无法有效维护和补充弹药而头疼。他需要迅速建立起一套适合德军装备的后勤体系,这对于当时中国的工业水平来说是巨大的挑战。
李云龙的“招安”与适应: 李云龙绝不会甘于被动。他会想方设法让这支部队“为我所用”。他会利用德军士兵的战斗经验,让他们教授自己的部队一些先进的战术和技术,比如坦克协同作战、精确射击、战壕挖掘与防御等。同时,他也需要让德军士兵了解中国的战场环境和作战方式。他可能会像对待其他部队一样,给这些德军士兵一些“响亮”的绰号,并尝试用自己的方式去理解和激励他们。
“骷髅师”内部的“李云龙化”: 经过一段时间的磨合,李云龙的“魔改”风格会对“骷髅师”产生影响。虽然他们的军官和基本编制不变,但其作战风格可能会逐渐沾染李云龙的“野性”。例如,他们可能会在战术上更加灵活,敢于冒着极大的风险执行大胆的计划。德军士兵可能会对李云龙那句经典的“他娘的”感到不解,但也会逐渐理解这种粗犷背后的决断和激励作用。

第二阶段:战场上的“怪物”——摧枯拉朽的战斗力

一旦李云龙驯服了这支“骷髅师”,并与自己的部队完成了初步的融合,他们将成为一支前所未有的恐怖力量。

装备优势的极致发挥:
坦克战: 李云龙的部队如果能拥有虎式坦克,并在李云龙的指挥下作战,那将是德军噩梦的重现,只是这次是在中国战场。李云龙可能会将坦克作为突破口,用它们来碾压日军阵地,或者利用坦克强大的火力进行火力压制。他可能会训练出一批精锐的坦克乘员,让他们在战场上如鱼得水。
步炮协同: 党卫军“骷髅师”精良的火炮和机枪将与李云龙部队的灵活战术相结合。他们可以进行精确的炮火侦察和打击,为步兵扫清障碍,或者利用MG42的强大火力压制日军的冲锋。
空地协同(如果可能的话): 如果能获得斯图卡俯冲轰炸机,这将是日军的灾难。李云龙的部队可以进行精确的目标指示,让斯图卡对日军的指挥部、炮兵阵地、集结部队进行毁灭性打击。李云龙式的大胆指挥,加上斯图卡的“万岁冲锋”式的俯冲攻击,其效果可想而知。
战术上的“升级”与“创新”:
伏击与突袭的“德式精准”: 李云龙擅长伏击,当他的伏击与德军精确的火力部署相结合时,日军将毫无还手之力。例如,在狭窄的山地中布置重机枪火力网,用反坦克炮封锁道路,然后用坦克进行侧翼突击。
攻坚战的效率提升: 党卫军“骷髅师”强大的攻坚能力,在李云龙的指挥下,将能够快速突破日军的工事。他可能会利用德军的爆破技术和工程能力,在短时间内架设桥梁,或者挖通战壕,直接威胁日军后方。
“游击战”与“正规战”的完美融合: 李云龙会把这支德军部队的优势融入到自己的作战体系中。他可能会让德军的重装备在关键时刻投入战斗,而让自己的精锐部队进行灵活的渗透和迂回。在敌人不备时,他们可以像游击队一样快速出击,而在正面战场上,他们则可以依靠强大的火力进行正面突破。
对日军士气的毁灭性打击: 想象一下,日军辛辛苦苦构筑的工事,被一辆辆坦克轻易碾压;他们引以为傲的机枪火力,在MG42面前被压制;他们的冲锋,被精确的炮火和冲锋枪火力粉碎。这种心理上的打击将是巨大的。日军士兵可能会对这种从未见过的强大敌人感到极度的恐惧和绝望。

第三阶段:历史走向的改变与政治影响

这支由李云龙指挥的“满配骷髅师”其影响力将远远超出战场本身:

战场上的“战神”: 在中国战场上,这支部队将所向披靡。他们可能会成为中国战场上任何一支部队的噩梦,无论是日军还是其他友军(如果他们也装备了类似的精锐部队)。日军的节节败退将更加迅速,战争的进程可能会大大缩短。
国民党与共产党的反应: 国民党和共产党都会极度震惊。
国民党: 会对这支突然出现的强大力量感到嫉妒和担忧。他们可能会尝试拉拢李云龙,或者将其视为潜在的威胁。蒋介石很可能会想要掌握这支“外国”的强大武装力量。
共产党: 会认识到这支部队的巨大战略价值。他们会想方设法控制李云龙,并将这支部队纳入自己的指挥体系。李云龙可能会因此在党内获得极大的话语权,也可能因为其指挥的这支“非我族类”的部队而面临政治上的考验。
国际影响: 如果这支部队的战绩太过耀眼,甚至可能引起国际社会的关注。其他国家可能会试图研究其作战方式,甚至尝试与之联系。
李云龙的“帝国”? 李云龙可能会因此成为一个拥有独立作战力量的“军阀”,其影响力将远超任何一个集团军的指挥官。他可能需要在政治斗争中小心翼翼地行走,既要利用这支部队的力量,又要避免成为政治斗争的牺牲品。

可能的负面影响与挑战:

尽管强大,但问题依然存在:

意识形态的隔阂: 尽管李云龙会尝试“改造”,但党卫军士兵本身是纳粹德国的忠实拥护者,其意识形态与共产主义存在根本性的冲突。这种隔阂是否能真正消除,是一个很大的疑问。
补给线的脆弱性: 即使拥有先进的装备,如果无法持续获得弹药、燃料和备件,这支部队的优势将难以维持。在当时的中国,建立如此高效的后勤体系是极其困难的。
对李云龙个人的政治风险: 拥有一支如此强大的、来源不明的武装力量,即使李云龙忠于某个阵营,也可能被视为对现有权力结构的威胁。

总结:

给李云龙一个满配的党卫军“骷髅师”,就像给一只饥饿的狼喂了一把刀。结果将是:

战场上: 成为一支无敌的、令人闻风丧胆的混合部队,将极大地加速日本侵略者的灭亡。
战术上: 创造出前所未有的“魔改”战术,将游击战的灵活性和正规战的火力优势发挥到极致。
政治上: 成为中国政治格局中的一个强大变数,对国民党和共产党都带来巨大的冲击和影响。

最终,李云龙可能会因为这支部队而声名鹊起,成为“战神”,但也可能因为这支“外国”的精锐力量而被卷入更复杂的政治斗争。这绝对会是中国近代史上最令人难以置信、也最具颠覆性的“奇遇”之一。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彭老总:“陈赓你留下一个团,李云龙你留下一个营,剩下的全部给我送总部来。”

陈赓:“李云龙是不是你GNYD泄密的!”

李云龙:“放!....放...放心旅长,不是我,不知道是哪个GNYD捅出去的。”

彭老总:“少给我扯淡,现在两条路给你们选,要么把剩下的的装备给我送过来,要么我们就好好说到说到。给你俩上报总....哦,不用上报到总部,我直接追究你们俩不遵守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过失”

陈赓:“别啊老总,我还准备打太原呢。”

李云龙:“???啥意思,抢我活呗?算了你抢吧,官大一级压死人呐。”

彭老总:“看你们这个没出息的样子,还太原,明天我们就突击华北日军司令部,我老彭就没打过这么富裕的仗。”

李云龙:“嘿嘿,老总啊,你让我留一个团,打司令部的时候我第一个上,保准给您和旅长顺两个日本娘们回来。”

彭老总、陈赓:“去你的吧!”

李云龙:“卧槽,就让我留一个营,这可咋整,当了一辈子土匪今天遇上真劫道的了。”

赵刚:“老李不是我说你,你就是吃了没文化的亏,那不是有个师直属装甲加强侦查营嘛。”

李云龙:“老赵啊!”

第二天孔过瘾和丁贺寿:“卧槽老李你不是就留了一个营吗,怎么这么多家伙。”

李云龙:“我留的是装甲侦察营。”


转头看着孙连长:“去,表演一个装甲连冲锋给两位首长看看。”

孙连长:“装甲骑兵连,冲锋!”

黑岛骑兵联队长:“WDNMD”


楚云飞:“云龙兄,我们国共两军互为友军,听说你们竟然要反攻华北日军司令部,今日我358团来帮帮....帮你们加油助威,诶,你那坦克能给我俩不,我现在就去带队X山本先人。”

user avatar

李云龙的运城味儿德语,会让骷髅师欢乐多多。

user avatar

从j军事角度严肃的回答一下该问题:德不配位,必有灾殃,李云龙会被撤职枪毙。

第一,他不具备指挥合成军的经验和能力。李直到抗战时期的全部军事经历,从红军时代算起,都局限于一名步兵军官,有一点步兵轻便火炮(伴随炮兵的)的运用经验,对其他军兵种连起码的接触都没有,手握我军最强大的一支攻击力量,把仗打成一团浆糊,最后的归宿可想而知。

第二,他没有有效的参谋组织。即便李本人是天纵英才,在高材生赵刚的协助下快速补习了相关课本知识,仍然意义不大。拿破仑战争的最后阶段,反法联盟总结出了拿破仑的巨大弱点:一人统帅部。战争开始以来,因为拿破仑自己一个人可以完成巨量的参谋工作(天才),导致法军没有系统的参谋部培训使用方案,其他的将领也只能机械的服从拿破仑的命令,参战军队还局限在十几万人、每个战略方向上几万人的时候,拿破仑可以靠他自己的超强大脑、一堆传令兵、几个敢打敢拼的将领控制全局,但当战争逐渐发展到四五十万人、十几个战略(战术)方向同时发生情况时,拿破仑就力不从心了,莱比锡战役中,这个问题已经直接导致了拿破仑的惨败和撤退中的大混乱,波兰复国的希望、未来可能的波兰国王就在混乱中被淹死,莱比锡战役后,联军更是依靠数量优势,在拿破仑亲自指挥的方向上避战,专打他手下的将领。二战时期一个合成军队的指挥、通讯、火力计划、后勤安排、道路规划比拿皇时代复杂百倍,李一个人,加上他手下那帮营长连长,能搞得过来?我军直到辽沈战役,东北民主联军主力攻打锦州,也只有96门炮,这都需要联军指挥部方面军一级的参谋机关和东北局全体干部骨干全面动员上阵来搞计划和战场保障了,靠李云龙那个旅级架子的指挥部,唯一的可能就是拉胯。

第三,部下无法有效运用装备。燃料倒不是问题,你都开了金手指,让一个师穿越了,延长石油再穿越我看也合理。不过,德军装备是出了名的细分品种多、维护困难、可靠性不足,在山西绥远那种地形和道路上,这个部队打一周的运动战,还能剩下40%能跑的么?日军倒是要笑开了花,跟着捡洋落就行了。

第四,缺乏野战防空能力是致命伤。兰封战役、淞沪战役中,蒋军都对日军使用了装甲部队,淞沪战役拉胯的协同就不提了,兰封战役中苏式装甲部队的使用要成熟得多,但在取得一定突破后,日军航空兵迅速抵达战场,几下就把装甲部队打得不敢运动。骷髅师的高炮编制只有一个营,很难覆盖广大战场,编制安排上就不是空中劣势一方的思路,比如军改前的解放军,一个摩托化步兵师五个团里,都遍了一个高炮团,营里面五个连里也有高炮(高机)连,这就是二战后对己方空军没有信心的正确打法:靠野战防空减少对方空中力量的效能。

所以啊,战争中最重要的是人。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这世上没有靠瞎拼命瞎指挥就能成功的例子。

推荐阅读,工作相关:

为什么国内的真枪射击场那么少而且还那么贵? - TomCat的回答 - 知乎 zhihu.com/question/3319

user avatar
党卫队高级指导处的真正创建者阿洛伊斯·罗森温克曾说过:“我们在我们的黑色帽子上佩带骷髅标志,借以警告我们的敌人,并向我们的领袖表示,我们随时准备用自己的生命去实现他的理想。

党卫军骷髅师无限忠于元首。

这是很重要的一个内容。党卫军是一支政治性很强的部队。

而李云龙恰恰最不擅长的就是搞政治。

李云龙有很强的军事才干,但是对于政治一直入不了门。

李云龙军事生涯起起伏伏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不断地在政治问题上犯错误。

比如说长征时期抢粮。

严重违反三大纪律八项注意。

我们在《亮剑》中看见的李云龙的许多战绩,常常违背上级领导的军事部署。

如果说交给李云龙一支德国国防军,或许还能干出点声色。

如果是党卫军骷髅师,再给他配几个希姆莱的干将作监军,一切按照纳粹的意图进行军事工作,李云龙可能干不了几天,就要出大事。

党卫军骷髅师是党军,一定要体现纳粹的意志。部队是纳粹党的,不是军事主官个人的,个人要服从组织,李云龙这种经常抗命的军事主官很难胜任。

李云龙作战,经常算计得失,所谓亏本的买卖不做。

但是党卫军骷髅师不是这样的,他们执行命令不打折扣。

李云龙要想办法保存实力,他是从弱小的红军时期走来的将领,知道建设一支部队不容易。

党卫军骷髅师服从的是元首的命令,军事主官敢于发出和元首相违背的命令,可能就会遭遇危险。

而李云龙的人设就是一切从实战出发,该抗命的时候一定抗命。

所以政治性很强的部队,实际上并不适合李云龙率领。

李云龙、党卫军骷髅师是两种截然相反的设定,这种搭配必然是一个错误。

user avatar

打了三天没油了。

user avatar

打下太原后发现,

没油了。

user avatar

旅长很开心的放下了电话


然后电话响起

旅长拿起来电话,电话那头彭老总说:陈赓,我恭喜你发财了啊


彭老总高兴的放下了电话

然后电话响起

彭老总拿起来电话,电话那头朱老总说:老彭啊,我恭喜你发财了啊



实际上,中国当时的后勤,和道路建设,不适合重型装备

别看都嘲笑日本的坦克小

但是在中国的道路上,正合适

现在不能放图,大家找找以前的老照片,除了铁路线和大城市周围,其他的地方都是土路,土路

重型装备根本机动不开


所以最大的可能是


重型装备留着当教具或者教材,而轻型装备,因为弹药消耗非常恐怖,而题主又穿越回去给了无限弹药,和损坏的武器的自动恢复

那么更多的是发动群众把弹夹扣子弹,扣完了放几个小时就回满了

或者把枪支武器卸下来几个零件,放到一边,过一会儿零件又自动恢复了

然后再械几个,几次操作就得到了一个新的枪或者坦克


然后大量的发动机被八路军用在了别的地方,比如水利、比如发电,反正坦克的油箱抽完了过一会儿就又满了···


至于1941年初,“骷髅”师从20000人扩大到40000人

德国是普及了中学教育的!!

这四万多都是普及了中学教育,还大部分是理工科和文科都一起学的人啊

放眼全国,国内的中学生,绝大多数都是偏文科,懂理工的,还不够这个数呢!我当时看和国内的大学,刚成立的时候十几个专业,没一个理工类,不是文学就是艺术或者法律甚至还有戏剧······

我科是建国后成立的,不算,武大在1926年,咦,为什么是26年?是这么设置专业的:文、理、法、经、医、预6科······


所以说

抓紧送去当老师去啊!!

还要啥自行车!!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