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巴西国家博物馆遭火灾焚毁,可能会造成多大的损失?

回答
巴西国家博物馆(Museu Nacional)于2018年9月2日遭受了一场毁灭性的火灾,这场火灾造成的损失是难以估量的,并且影响深远。要详细讲述其损失,我们可以从几个关键维度来分析:

1. 损失的具体内容:

文物和藏品: 这是最直接也最令人心痛的损失。巴西国家博物馆拥有超过2000万件藏品,是拉丁美洲最大的自然历史博物馆,也是巴西最古老的科学机构。火灾摧毁了几乎所有这些珍贵的遗产,具体包括:
恐龙化石: 馆内珍藏了巴西境内发现的几乎所有恐龙化石,包括巨大的巴西龙(Brasilotitan)、著名的巨兽龙(Giganotosaurus)和霸王龙(Tyrannosaurus Rex)的近亲——西达尔龙(Mapusaurus)。这些化石不仅是巴西的国宝,也是研究恐龙演化和南美洲古生物史的无价之宝。
人类学和考古学藏品: 馆内收藏了来自巴西原住民部落的数千件珍贵物品,包括服装、工具、仪式用品等,这些藏品是了解巴西原住民文化、历史和传统的重要载体。其中一些藏品甚至是几百年甚至上千年前的。
埃及文物: 巴西国家博物馆拥有南美洲数量最多、种类最齐全的埃及文物,包括木乃伊、石棺、雕像、装饰品等,这些藏品为巴西人了解古埃及文明提供了宝贵的窗口。
巴西的生物多样性标本: 馆内收藏了大量来自巴西境内各个生态系统的昆虫、鸟类、哺乳动物、爬行动物和鱼类标本,其中许多标本是独一无二的,代表了巴西丰富的生物多样性。这些标本对于研究巴西的生态系统、物种分布和生物演化至关重要。
矿物和地质藏品: 包括大量的巴西宝石、矿石和陨石标本,其中一些具有重要的科学研究价值。
历史文献和档案: 馆内也保存了大量的历史文献、手稿和照片,记录了巴西的历史和科学研究历程。

建筑本身: 博物馆所在的巴西国家博物馆建筑本身也具有重要的历史和建筑价值。它曾是巴西皇室的住所——圣奇多尼亚宫(Paço de São Cristóvão),是一座拥有近200年历史的新古典主义建筑风格的宫殿。火灾对这座建筑造成了严重的破坏,虽然部分结构得以保留,但大部分内部结构和装饰已被摧毁。

2. 损失的量化与影响:

由于很多文物的价值无法用金钱来衡量,因此很难给出一个精确的“多大损失”的数字。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理解其损失的严重性:

科学研究的损失:
无可替代的科研材料: 许多标本和化石是研究人员进行科学研究的原始材料。一旦被毁,就意味着这些研究无法进行,或者需要花费巨额资金重新采集和研究。
研究成果的断层: 博物馆的收藏是几代科学家心血的结晶。火灾的发生可能导致某些领域的研究成果出现断层,甚至永久性的损失。例如,某些濒危物种的标本,如果未能保存,就意味着永远失去了对这些物种的直接研究机会。
潜在的科学发现的损失: 博物馆的许多藏品可能还未被充分研究,其中可能蕴藏着尚未被发现的科学真理和重大突破。火灾的发生,也意味着这些潜在的科学发现可能就此消失。

文化和历史的损失:
民族记忆的抹杀: 博物馆的藏品是巴西民族历史和文化的重要载体。它们的毁灭,如同抹去了部分民族的记忆,使得后代无法直接了解和学习祖先的文化遗产。
文化认同的削弱: 对于巴西国民来说,国家博物馆是他们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认同的重要来源。藏品的损失,也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削弱这种文化认同。
国际文化交流的障碍: 巴西国家博物馆的藏品在国际上享有盛誉,是巴西与世界各国进行文化交流的重要媒介。藏品的损失,也将影响巴西在国际文化舞台上的地位。

教育的损失:
教育资源的枯竭: 博物馆是重要的教育场所,为学生和公众提供直观的学习体验。藏品的损失,意味着这些教育资源的缺失,将影响巴西的科学普及和公民教育。
公众对科学和历史的认知受阻: 许多人是通过参观博物馆来了解科学和历史知识的。火灾的发生,使得公众失去了这样一个重要的学习途径。

经济损失(间接):
旅游业的影响: 巴西国家博物馆是里约热内卢重要的旅游景点。火灾后,博物馆的关闭对当地旅游业造成了直接的冲击,也影响了城市的整体形象和吸引力。
重建和修复的成本: 虽然目前尚有争议,但重建和修复博物馆的成本将是巨大的,而且即使重建,也无法完全恢复失去的藏品价值。

3. 损失的程度:

虽然有部分藏品在火灾发生后被奇迹般地抢救出来(据报道,约有10%的藏品得以幸免),但绝大多数(约90%)的珍贵藏品被付之一炬。这可以被形容为:

灾难性的、无法挽回的损失: 许多文物的价值是独一无二的,例如某些恐龙化石的完整性,以及具有特定历史意义的原住民工艺品,一旦被毁,就永远无法复制或复原。
对巴西乃至世界文化遗产的沉重打击: 巴西国家博物馆的藏品不仅属于巴西,也属于全人类。它的毁灭,是全人类文化遗产的一次重大损失。

4. 总结:

巴西国家博物馆火灾的损失是多层面的、深刻的,并且在很多方面是无法用金钱来衡量的。它不仅仅是物理上的破坏,更是科学、文化、历史和教育领域的巨大损失。这场灾难也引发了人们对文化遗产保护的深刻反思,以及对博物馆基础设施建设和应急预案的重视。尽管面临巨大的挑战,巴西政府和社会各界也开始了艰难的重建和复原工作,希望能够尽可能挽回损失,并为未来建立更完善的保护体系。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谢邀,巴西国家博物馆大火带给人类文明的损失,无异于亚历山大图书馆大火。这场恐怖的灾难让本就很稀有的中南美洲古代文明的遗物变得更加稀少,所以是人类共同的灾难。而巴西一国自己的历史文化遗物也大量收藏于此,换言之,这场大火夺走了巴西人认识国家历史的直观体验,这是很恐怖的。


在这场灾难中,毁坏的有2000万件藏品,其中还包括47万册书籍,和2400部重要的古代善本。用这些数字说话,可能很抽象,我就举几个直观的例子吧。


玩过《暗黑2》的小伙伴们,大概率会有的一个童年阴影是在第三章里窜出来的小矮人巫师,冲刺速度极快,特别恐怖,样子和《暗黑3》里的差不多,长成下面这样



这个形象的设计元素就取材于中南美洲古代文明,当然那一章节的时空背景也设在玛雅城市里。而游戏设计师之所以能创造出如此生动、恐怖的形象,这要得益于我们对中南美洲古代文明及其遗物的保护。在巴西国家博物馆里有个木乃伊头颅,乍一看就是小矮人巫师。即便没玩过这个游戏,我想大家看过这种极特殊的古代文物后,也能从中获得一些启发,引出一些遐想。



实际上,这颗头颅除了在文化交流上有重大价值,其本身的制作工艺和历史价值都很大。这是生活在亚马逊雨林中的舒阿人制作的木乃伊,要知道在干燥的埃及制作木乃伊已经是难事了,那么在亚马逊雨林如此潮湿炎热的环境中,这些原住民又是如何制作木乃伊的呢?这种迷人的问题,就是中南美洲原住民文化留给人类的瑰宝。另外,尽管这类木乃伊在其他国家也有一些收藏,但都没有巴西国家博物馆的这件那么美,那么吸引我们。


读过《艺术的故事》的朋友,应该还能记得这样一个陶器,一个人头形状会有彩色的精美作品。书里写的那件收藏在芝加哥,可是巴西收藏了更多这样的陶器(秘鲁最多),这些美妙绝伦的文物随其他莫切文明留下的宝藏都被大火吞灭了。

中南美洲原住民到底是谁的后裔,这个问题也很吸引人,我们大多会觉得是亚洲人迁徙到了美洲,播下了文明的种子。但是在巴西国家博物馆里,有一件文物似乎否定了这个假设。那颗名叫luzia的女性头骨是巴西发现的最早的人类遗骸,距今有11500年的历史,然而这个女性是非洲人。



同样在2015年,巴西考古界还挖掘出了一个距今9000年前的斩首现场,一位男性被钝器击断颈部,然后被人用蛮力将头颅卸下。这些历史证据看起来和我们距离遥远,但其实都在为我们勾勒人类发展的每一个脚印,解答我们从哪儿来,又是谁的迷思。


对我个人来说,原本在书上读到的,在游戏里吓到我的那些珍宝,现在没有了,这种让我与历史切断的痛感,就是对我而言最大的损失。原本大家去巴西国家博物馆就能看他们,然而现在有再多钱都不能复见(很多文物在网上都找不到资料),这就是对我们人类最大的损失。一段历史和他精致的背影就如此葬身火海。




以上。


下面上传一个高清大火视频,沉痛哀悼这些珍贵的文物。

user avatar

就博物馆史的角度来说,巴西国家博物馆可谓是是个小世界性博物馆,或者说是个南美洲性的博物馆,收藏和反映的内容不局限于巴西一国,而是南美洲整体。此外,巴西国家博物馆赶上了殖民时代的尾巴,所以也收藏了一些非洲、亚洲地区的器物,所以从文化含义来看,巴西国家博物馆更像是个“非欧美的世界性博物馆”。

就学科来说,巴西国家博物馆包罗万象,主要可以分为南美洲热带自然地理特征、巴西本地的动植物以及特有的风物、物质文化遗产三个门类,其中自然史、人类学、民族学的色彩可能更重一些。此外,巴西还有自己的国家历史博物馆,而且巴西国家博物馆的馆舍还是巴西帝国时期的王宫建筑,所以相对于中国来说,可以把巴西国家博物馆看做是一个自然史、人类学版的故宫博物院。

就巴西这个国家来说,国家博物馆三大门类构建出来的知识体系,可以说明博物馆创立时期——巴西帝国的文化疆域,(虽然王室来自欧洲但是)巴西帝国的本土化(已完成),(同时巴西帝国不同于原住民国家)但其知识体系是因袭欧洲的希腊、罗马传统的。换句话说,巴西国家希图调和殖民与本土的这一文化特性,就是由国家博物馆建立并昭示的。

由于巴西是个殖民国家,藏品的选择还反映了殖民化这一历史进程,巴西的半游牧原住民文化基本上已经随着殖民和乡村农业化而消失,而那些遗留下来的物证都保存在巴西国家博物馆中,虽然它们的学术地位还比较边缘。


现在,这一切都已不复存在。

这可能会极大的影响巴西的文化定位和文化走向。

巴西在文化领域可能再也不会成为一个洲际性大国了。

user avatar

根据著名的海因里希法则,

当一个企业有300起隐患或违章,非常可能要发生29起轻伤或故障,另外还有一起重伤、死亡事故。

这个法则是美国安全专家海因里希统计了55万次安全事故后得出的经验法则,一般也被称为300:29:1法则,是企业安全管理领域最重要的法则之一,同时也是我下面论述的起点:

按照海因里希法则,巴西国家博物馆的这次重大安全事故背后非常有可能有大约29次不那么严重的安全事故,和大约300次左右的隐患。事实上,29或者300的具体数字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法则传递的事实:导致这次重大安全事故的真正原因绝非一次偶然的意外,而是统计学意义上一次又一次对安全管理的疏忽和纰漏最终引发的一个必然的结果。因此我们的分析重点应该前置,去看看这次安全事故之前巴西国家博物馆是什么状态。

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巴西国家博物馆之前的处境简直完美验证了海因里希法则的准确性,甚至让人不禁为它流下一把辛酸泪。

巴西国家博物馆成立于1818年,拥有200年历史,是巴西最古老的科学机构,也是拉丁美洲最大、最著名的博物馆之一,收藏了大约2000万件具有科学和文化价值的文物。

你能想象这样一座地位堪比故宫的世界级博物馆2018年的预算是多少吗?

13000美元,折合成人民币88638.4元,还是人民币汇率变化后的价格。

这是一家世界级博物馆一年的预算啊,不到十万人民币,咱中国人虽不富裕,但不少人一年的工资都比它一年的预算高。

事实上,自从2014年来,这座博物馆就从来没有全部拿到过每年128000美元的预算。就算是128000美元折合成人民币也才873190.4元。相比之下,故宫2017年光凭文化创意产品就有超过10亿元的收入,由于其属于文化部直属事业单位,且是财政拨款单位,所以这笔钱可以说纯粹是添头。至于其2018年的预算没有直接数据,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发布的《关于2018年中央本级支出预算的说明》中的两条可见一斑:

(1)文化预算数为57.53亿元,比2017年执行数增加2亿元,增长3.6%。主要是国家博物馆安防系统改造等支出增加。
(2)文物预算数为20.18亿元,比2017年执行数增加1.01亿元,增长5.3%。主要是“复兴之路”改陈布展项目和故宫业务费等支出增加。

可以看出,这个数据必然也是十亿级别的。巴西国家博物馆一年的预算可能都比不上故宫里一家小卖部的年收入。

在如此困顿的条件下,巴西国家博物馆不得不自己努力挣扎求生。2015年,国家博物馆被迫暂时关门,因为它无法再支付清洁和安保人员的工资。在当时巴西国家博物馆馆长Cláudia Rodrigues Carvalho教授一份饱含辛酸的闭馆声明中提到:

根据总统迪尔玛·罗塞夫(Dilma Roussef)的承诺,"巴西即将成为「教育国家」",但巴西国家博物馆还没有获得它的资源,连支付向国家博物馆提供清洁服务和礼宾服务的公司的钱都没有。

而最让人感慨的是下面这件事。

由于资金缺乏,巴西国家博物馆不得不在众筹网站benfeitoria上发布众筹项目,用来修复巴西国家博物馆古生物展厅中白蚁对化石基座造成的损害,众筹金额30000雷亚尔,折合人民币49238元左右。

而这个展厅中的展品包括巴西发现的最大的恐龙——马萨卡利神龙的骨架,其化石也包含了泰坦巨龙类极为缺乏的头颅骨。该骨架可以说是世界古生物化石收藏中的无价之宝,可巴西国家博物馆连修复其底座支架的钱都没有……

该众筹项目介绍里有四个目标:

第一个目标将允许我们重建我们马萨卡利神龙的新基座。如果我们达到第二个目标,就有可能为许多化石制作照明和支撑设备。除此之外,第三个目标将确保翼龙化石飞行的互动性。现在,如果我们达到最终目标,是的,我们可以购买一部运行动画和电影的“65”英寸电视来增强这种令人难以置信的体验。

这四个目标让我着实心酸:这是一群拿着不到十万元预算却仍然在努力继续他们研究的学者们第一次做的广告,他们都不敢多要,因为他们也不知道最后能要到多少。

幸运和讽刺的是,他们的众筹项目最终获得了58300雷亚尔,折合人民币95856元——而这竟然比巴西国家博物馆今年的预算都要多!是的,一个众筹项目获得的资助,竟然超过了这家博物馆一年的预算!

2018年5月,即博物馆成立200周年纪念日前夕,该博物馆的30件展品中有10件因失修而被关闭。 当时,巴西报纸《圣保罗页报》就已经报道说,该博物馆有剥落的墙壁和裸露的电线。

这可能是海因里希法则最直观的证据了。此时此刻,巴西国家博物馆如同一个迟暮而博学的老人,疾病缠身,却被巴西政府遗弃到不为人知的角落里自生自灭,唯有依靠百家饭供养。而在他200周年纪念日的仪式上,也没有一位部长级人物出席。

就连对他最终的抢救也充满了讽刺。博物馆前两个消防栓竟然是空的,迫使消防员用水车和城市公园的水来灭火。

而事故发生后,巴西文化部长Sérgio Sá Leitão要求其他博物馆检查自身的防火措施,仿佛事故的根源真的来自于巴西国家博物馆防火措施不当似的——政客嘴脸,路人皆知。

事实上,这场火焰照亮的不只是巴西国家博物馆的寒酸,更是巴西整个国家科研现状的窘迫。

2017年3月,巴西总统米歇尔特梅尔削减了44% 的科学基金,巴西整个国家的科学基金为10亿美元,这是自2005年以来的最低水平。2017年末,他提出再削减16% 。 据《自然》报道,国内一些研究机构一直难以支付电费等基本设施费用。

巴西学者们充满了愤怒和无奈,哪怕巴西政府已经承诺重建巴西国家博物馆。根据《国家地理》对巴西学者的采访:

"首先,人们不相信他们真的会为博物馆的重建提供资金,而(我的)第二反应是愤怒,因为这么多年来他们(政客)都知道博物馆需要资金。"。

综上所述,我们根据海因里希法则倒推分析了巴西国家博物馆火灾事故真正的根源。然而,倘若我们采用一个更大的分析格局,不把巴西国家博物馆火灾事故看做300:29:1中的1,而是29中的一个1,那么也许我们可以说,对目前的巴西来说,最终的那个1也许已经并不遥远了。


参考文献:

user avatar

损失严重到令人怀疑巴西是否处于无政府状态,严重到“嗟尔巴西,气数已尽”的程度。

现代国家居然发生这种骇人听闻的事,实在是突破了想象力的极限,没想到有生之年居然能亲眼见证传说中的“气数已尽”。

国家博物馆不是一般的博物馆,相当于现代国家的宗庙,是用实物构建的国家认同。

所谓敬天法祖,在现代以民为天,以国为祖的意识形态下,国博就是一个国家传承的证明。国会、国博这种社稷宗庙重地,居然能被一把火烧掉,妥妥的亡国之兆。。

出了这种事,等于向全世界展示了巴西政府惊人的无能,对巴西国际地位造成的打击不比输掉一场战争小。

国会焚而魏玛亡,此番巴西宗庙被焚,无异于向天下宣告大巴西已经到了气数已尽,国之将亡的地步了。

user avatar

巴西玩家眼睁睁看着奇观毁灭,损失500点科研点数,损失1000点文化点数。

感觉就像玩文明6,千辛万苦造出来的奇观被A爆了,国家威望骤减,黄金时代结束,国家沦为列弱。

游戏失败还可以再来一局,二百年菁华毁损文明就此湮灭。

ps:很难想象巴西的文保措施如此之弱,就这么一个不注重文化保护投入的国家,在文明系列里居然主要是靠文化胜利取胜???

真是对席德梅尔莫大的讽刺。


仁爱的佩德罗二世,你的王宫被自己人烧着了,游戏结束。

user avatar

谁还记得1932年东亚第一、世界第三的东方图书馆?


1932年1月29日凌晨,6架日军战机从航母起飞。其轰炸目标不是军事设施,而是商务印书馆及其所属的东方图书馆。


2月1日,日本浪人趁着混乱冲进东方图书馆,纵火焚毁了这座46万册藏书的文化殿堂。



东方图书馆藏善本古籍3700多种,共35000多册;还有最为齐备的各地方志2600多种,共25000册。这些藏书许多是海内孤本。


日军此次精心准备的轰炸和纵火,致使当时东亚第一的图书馆一夜之间化为灰烬。

user avatar

展厅现在的样子:

https://www.zhihu.com/video/1020126454268346368

第三次更新,看到了一些事后的照片和评论:

陨石展厅受灾前后的对比。


推特上看到的,蛛形动物学工作室现在的断壁残垣。


在贴一张网友的评论:

第一条评论翻译如下:


巴西利亚闲置的加林查体育场一个月要花70万雷亚尔(1雷亚尔约等于1.66元)养护维修,而巴西国家博物馆一年的维修经费只有55万雷亚尔。即便如此,过去三年里,博物馆仅仅拿到了60%的预算经费。#为国博默哀


再更新一张:

一位科学家抱着一些仅剩的文物(误:昨天没仔细看,似乎是显微镜),怅然若失。

这篇ins大意是在批评巴西政府对科学和文化保护的态度。巴西的科学家拼了命用自己的双手去保护和传承,但是却是如此的无力。




更新一下:

按照《每日邮报》这篇报道,消防员在最好的时机完全没法救火,因为博物馆周围的消防设施坏了,要开车去最近的湖取水救援…………………………


这我还能说什么呢…


千疮百孔,腐败不堪。


——————以下是原答案———————


收到推送以后就一直在关注消息…不知道说什么好,悲伤到流不出眼泪了。


巴西并不是普通的国家,这里有亚马逊热带雨林,是保护世界物种多样性的前沿阵地。有多少已经灭绝的,奄奄一息的珍稀物种,和大火一起付之一炬了呢?多少美丽的生命彻底在地球上消失印迹,我们不得而知。


在雨林深处曾经居住过的那些土著部落,对于世界的人类学研究有着特殊的意义。一把火之后,许多重要的文物不复存在了。


葡萄牙皇室19世纪在南美洲收藏的精美的木乃伊和埃及文物,上万年历史的南美古老原始人化石,还有珍稀恐龙化石和骨架,只是馆藏两千万件展品中的一部分。作为巴西最古老的科学研究所,这里必然留存了许多重要的生物标本和展品,如今都彻底消失了……


退一万步说,这座博物馆本身是葡萄牙王室退居巴西时期的寝宫,巴西的重要建筑,近代史的一部分。不见了,就这么在人们面前烧掉了,融化,崩塌,灰飞烟灭。


巴西这几年政治动荡不断,经济上陷入泥潭,以至于国家博物馆,虽然是大学运营,竟然穷酸到拿不出经费,雇不起足够的安保人员。以前听巴西研究的老师说,巴西人自己也调侃,上帝给了巴西美丽的风光,所以要配上足够糟糕的巴西人以示公平。如今再看这个自嘲,却是一点也笑不出来了。


在推特上巴西人今夜的情绪很复杂,惊愕,痛苦,愤怒,无力,绝望很多很多。我看到有学者表示这座博物馆的近况早就很差了,出这种事也谈不上意外。有人在质疑信息公开的速度之慢,有人怀疑起人为纵火的可能,但我看到最无力的评论是这一条:


Nosso país está absolutamente sem Governo, sem Presidente legítimo, sem esperança e, agora, sem memória.


Muito triste.

#museunacional


我们的国家礼乐崩坏,昏君乱国,没有希望,而现在,也没有了记忆。


极度悲伤。

#国家博物馆




那么多美妙的文化和生物记录随着大火付诸一炬,仿佛他们不曾存在过。


这是巴西的国难。


这几天我来来回回的在听《中央车站》的主题曲,巴西如今的动荡局面中遭遇这种国难,真是雪上加霜。


一个发展中国家想要向上爬,要迎着风迈过无数的困难。发展很重要,传承和守护也很重要。


以人为镜,以史为镜。


附一张1925年爱因斯坦拜访巴西国家博物馆的照片:


user avatar

希望其他博物馆也要敲响警钟,防患于未然,不要存侥幸心理。

一要再次检查自己的消防措施。

二,现有文物,特别是并非明星文物的那种,尽量都给拍摄高清的照片、视频,书籍扫描,放到网上,收费也行。不要放在库房里不见天日了,即使没火灾,潮湿虫蛀发霉老化,地震洪灾台风泥石流,失窃倒卖,各种让文物受损的可能性太多太多了,趁着还在的时候,至少留下一些数字记录

user avatar

损失难以估量了。这些葡萄牙人的后裔不仅毁了自己的历史和文明,还顺便把本来就所剩无几的南美印地人的文明宝藏也毁了。彻底的悲剧。这个悲剧也提醒我们博物馆看似不起眼的单位是多么重要和珍贵,同时又多么的脆弱。拥有的时候,我们常常以为里面的玩意也就是那回事,失去了我们才意识到那些历史文物对我们来说是多么的珍贵。希望国内和其它国家能汲取教训,采取措施避免类似的悲剧再次发生,同时希望人类战争的时候,千万要避开博物馆,飞机大炮损失了可以重建,文物没了就真没了。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