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巴西是怎样在美国眼皮底下成长为一个领土那么大的国家的?

回答
巴西之所以能在“美国眼皮底下”成长为如今这样辽阔的国家,这背后是一段复杂且充满历史偶然性的进程,绝非一夜之间或简单的“在美国眼皮底下”就能概括的。更准确地说,巴西的国土扩张是其殖民历史、内部发展、区域地缘政治以及特定历史时期国际力量格局共同作用的结果。

一、 欧洲殖民的遗产:奠定广袤的根基

首先,巴西的巨大体量并非美国独立后才出现的,它的基础在欧洲殖民时期就已经奠定。1494年,葡萄牙和西班牙签订了《托尔德西里亚斯条约》,在南美洲划分了势力范围。葡萄牙获得了东部的大片土地,这其中就包含了后来巴西的大部分核心区域。虽然最初的殖民地范围与今日巴西领土相去甚远,但这个条约赋予了葡萄牙在南美洲大片土地上的“合法”宣称,为日后的扩张提供了理论依据。

在殖民时期,葡萄牙人并非如同美国那样有系统地向西进行“开拓”。他们的扩张更多是伴随着对黄金、白银和奴隶的追寻,以及对内陆原住民部落的控制。探险家“bandeirantes”(通常是带有冒险精神和实用目的的殖民者)深入内陆,寻找矿产、捕捉原住民作为奴隶,他们的足迹逐渐拓展了葡萄牙在巴西的实际控制区域,远远超出了最初条约划定的界线。

二、 葡萄牙王室的搬迁与巴西的地位提升:关键的转折点

真正的关键转折点发生在19世纪初,也就是拿破仑战争时期。1807年,拿破仑入侵葡萄牙,葡萄牙王室被迫将整个宫廷迁往巴西里约热内卢。这是历史上一个极为罕见的事件——一个欧洲大国的王室整体搬迁到其殖民地。

这次搬迁对巴西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巴西成为帝国中心: 巴西不再仅仅是一个殖民地,而是变成了葡萄牙王国的“政治和行政中心”。里约热内卢变成了“巴西帝国”的首都,甚至在1815年,巴西被提升为与葡萄牙同等的联合王国的一部分,而非传统的殖民地。这极大地改变了巴西在葡萄牙帝国中的地位,使其拥有了更多的自主权和发展机会。
机构的建立与发展: 迁来的王室带来了银行、图书馆、军事学院、医学院等机构,加速了巴西的现代化进程。这些机构为巴西未来的独立和国家建设奠定了重要基础。
开放港口与贸易: 葡萄牙王室的到来也打破了葡萄牙对殖民地贸易的垄断,开放了巴西的港口,与其他国家进行直接贸易,这进一步刺激了巴西的经济发展。

三、 巴西独立与帝国时期:内陆扩张的动力

1822年,巴西宣布独立,成立巴西帝国,由葡萄牙王室成员佩德罗一世担任皇帝。独立后的巴西继承了葡萄牙殖民者留下的广袤领土,但如何巩固和进一步开发这些土地,成为了帝国政府的重要任务。

边界的划定与巩固: 独立后的巴西虽然继承了大部分原殖民地,但边境仍然存在许多模糊地带,尤其是与西班牙美洲独立后的新国家接壤的地区。巴西帝国政府通过一系列的外交谈判、条约签署以及有限的军事行动,逐渐巩固和扩大了其边界。例如,巴西与巴拉圭、阿根廷、乌拉圭等邻国在边界问题上时有摩擦,但总体上,巴西凭借其强大的国力和相对集中的政治力量,在区域力量格局中占据了优势。
向内陆的推进: 尽管巴西的经济重心在沿海地区,但对内陆资源的探索和控制依然是重要的目标。尤其是在19世纪中期以后,随着咖啡等经济作物的兴盛,对新土地的需求不断增加,促使了巴西向亚马逊盆地和西部地区进行更深入的开发和殖民。虽然与美国西部大开发那种大规模、系统性的移民和征服有所不同,巴西的内陆扩张更多是通过政府的有限支持、私人公司的勘探以及零散的定居点来完成的。

四、 “在美国眼皮底下”的解读:地缘政治的视角

这里的“美国眼皮底下”其实需要放在一个更广阔的地缘政治背景下理解。

南北美洲的格局: 在19世纪,美国虽然也经历了领土扩张,但其主要重心是向西和向北。对于远在南美洲的巴西,美国尚未形成直接的、压倒性的影响力。门罗主义(Monroe Doctrine)在1823年提出,强调美洲事务由美洲国家自己管理,反对欧洲国家干涉。从某种程度上说,门罗主义也为美洲各国(包括巴西)在独立后相对自由地发展和巩固领土提供了外部环境。
葡萄牙和英国的影响: 在巴西独立初期,虽然美国支持其独立,但英国在地缘政治和经济上对巴西的影响更为深远。英国作为当时的海上强国,其海军力量和经济实力对南美洲的格局有着重要影响。巴西在处理与邻国的边界问题时,也受到了欧洲大国(尤其是英国)的调停和影响。
巴西的自主性: 巴西并非被动地在美国的“眼皮底下”成长,而是作为一个独立自主的帝国,在复杂的国际环境中,依据自身的利益和能力进行发展和扩张。其领土的巨大,更多是殖民遗产、国内发展和区域力量平衡的结果,而非直接源于美国的力量投射或意图。

总结来说,巴西之所以能成长为一个领土如此庞大的国家,主要经历了以下几个关键阶段:

1. 殖民时期的遗产: 葡萄牙通过《托尔德西里亚斯条约》获得了大片土地宣称,探险家向内陆的拓展奠定了初始基础。
2. 王室搬迁的转折: 1808年葡萄牙王室迁往巴西,将巴西提升为帝国中心,极大地促进了其发展和自主性。
3. 独立后的巩固与扩张: 巴西帝国通过外交和一定程度的军事行动,划定了并巩固了与邻国的边界,并在国内政策上推动了对内陆地区的有限开发。
4. 复杂的地缘政治环境: 在19世纪,美国尚未对南美洲形成绝对主导,巴西在相对独立的空间内,与欧洲列强和邻国互动,逐步形成了今日的版图。

所以,与其说是“在美国眼皮底下”,不如说是巴西在欧洲殖民的遗产之上,凭借自身历史性的机遇(如王室搬迁)和独立后的发展,在当时的区域和国际格局中,通过一系列主动和被动的过程,塑造了其如今的辽阔疆域。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题主的问题是时代观念错位的结果,巴西在美国独立之前就已经形成了今日领土的基本雏形,这一点已经被多个评论和回答指出了,在此不再赘述。但是目前现有的回答仍然是有不足之处的,例如 @孟德尔 所说的“20世纪之前美国只是个芝麻小国”“南美现在的版图是历次南美大战的结果”并不是严谨的陈述。本回答的主要内容是,介绍巴西基本疆域的形成过程。


  今日巴西的基本疆域在独立(1822年)之前就已经奠定。从疆域变化的角度出发,殖民地巴西主要经历了四个历史时期,期间有两个重要的外交条约。这四个历史时期分别是贸易代理站时期(1502-1534)、特许居民点时期(1534-1550)、王室政府时期(1550-1750)、改革时期(1750-1822);这两个外交条约是《托尔德西里亚斯条约》(1494)和《马德里条约》(1750),这两个条约各自对应着一个补充性条约,即《萨拉戈萨条约》(1529)和《圣伊德方索条约》(1777)。


1.《托尔德西里亚斯条约》(1494)及《萨拉戈萨条约》(1529)

  1494年时,为了划分西班牙和葡萄牙在远洋航行中的势力范围,在教宗亚历山大六世的倡议和主持下,西班牙和葡萄牙签订了《托尔德西里亚斯条约》,以佛得角以西370里格的经线划分西葡权益。1529年,《萨拉戈萨条约》在东半球以同样的方法进行了划界。在之后的两个世纪里,这条基于宗教权威划定的边限基本得到了西葡两国的遵守,构成了殖民地前中期的疆域范围。如下图所示,依据西葡此次划界,凸出的巴西海岸地区被划入葡萄牙势力范围。

2.贸易代理站时期(1502-1534)

  1500年,葡萄牙人发现了巴西殖民地,当时的殖民者尚且没有弄清这是一块大陆还是一个大岛。在1502年,葡萄牙人在海岸线上开始建设皇家贸易站,这一时期巴西的模式和葡萄牙在非洲海岸采取的模式完全相同,即通过海岸上的据点和内陆原住民进行贸易,不进行移民和垦殖。然而,这一时期的巴西海岸屡屡遭到法国船只的强闯,法国并不承认宗教意味浓厚而且不利于自己的《托尔德西里亚斯条约》,该国宫廷采取一种更现代化的世俗态度面对国际法。葡萄牙一开始的反应是派出舰队驱逐法国船只,但很快发现走私船和私掠船是应付不过来的。为此,葡萄牙做出的权宜之计是贿赂法国海军司令(1529-1531年),另一方面开始准备建立永久殖民地,以保护自身对巴西的权利。


3.特许居民点时期(1534-1550)

  在这一时期,葡萄牙在巴西海岸上建立了14个都督辖区,交由都督进行管理。这些都督们开始在内陆建立蔗糖种植园,从而打破了贸易代理站时期同印第安人的和谐关系,因为种植园需要土地和劳动力,土地只能从印第安人手中夺取,劳动力也只能征用印第安人(本土移民太少)。由于土著反抗造成了明显的破坏,巴西又面临法国侵略的风险,在1550年,葡王若昂三世向巴西派出了第一位王室总管,开始了巴西的王室政府时期。


4.王室政府时期(1550-1750)

  漫长的王室政府时期是巴西殖民地巩固和繁荣的重要阶段。在1580年之前,巴西殖民地向葡萄牙王室提供的收入只有亚洲贸易的零头(印度提供26%-27%,巴西提供不到2%)。1580年后,欧洲市场开始进入蔗糖繁荣时期,使得巴西的蔗糖业变得非常有利可图,与此同时葡萄牙在东方的贸易利润不断被荷兰和英国夺取,因而巴西的重要性日益增加。在1680年左右,随着加勒比蔗糖业的崛起,巴西的蔗糖产业不再红火,但是1690年左右米纳斯吉拉斯金矿的发现带来了新的矿业繁荣。在这一时期,巴西殖民地的规模不断扩大。探险者不断进入内地开拓新土地,其中最有名的是圣保罗的猎奴队,他们在巴拉圭率先同西班牙人殖民者产生摩擦。西班牙和葡萄牙开始就拉普拉塔河流域以及亚马孙河流域的领土发生争议,而陈旧的《托尔德西里亚斯条约》已经无法满足两国利益划分的现实要求,经过反复摩擦,两国最终签订了——


5.《马德里条约》(1750)和《圣伊德方索条约》(1777)

  在这两个条约出现的历史时期,西葡两国主要的争议发生在拉普拉塔河流域。葡萄牙要求西班牙人退出边境上的部分瓜拉尼人传教区,西班牙要求葡萄牙放弃拉普拉塔河东岸的萨克拉门托殖民地(一个英国人借以用来走私的胜地)。两国谈判签订的《马德里条约》(1750)界定出了现代巴西国界的基础,该条约放弃了《托尔德西里亚斯条约》古老的宗教分界,依据现代国家的外交原则产生了新的边界。葡萄牙在此次谈判中获得了十分重大的胜利:为了阻止葡萄牙人的进一步西进,西班牙把葡萄牙人已经事实侵占的大片热带雨林都划给了葡萄牙,巴西的边界也因此远远迈出了原先海岸的范围。不过,在《马德里条约》签订之后,双方履约都不够痛快,而且很快就在欧洲七年战争(1756-1763)当中兵戎相见,经过一系列摩擦,边界才由《圣伊德方索条约》(1777)最终确定。以下两图分别是《托尔德西里亚斯条约》和《圣伊德方索条约》规定的巴西殖民地界限。

  至此,巴西的基本疆域就业已形成。在独立前后,巴西同乌拉圭、巴拉圭、玻利维亚、厄瓜多尔、哥伦比亚、委内瑞拉等国出现了新的边境争议、冲突与协调,并经历了南里奥格兰德战争等内部冲突。经过一系列的演变,巴西最终形成了今日的版图。

  巴西奠定领土大国的基础时(1777年),美国才刚刚宣布独立。总的来说,包括巴西在内的拉丁美洲国家边界是在长期缓慢的演化过程中形成的,而战争和边界冲突只是这一漫长过程中存在的一种形式,更值得注意的是各个殖民地区域内应力的作用、变化和影响。对于这一论点的进一步解释,以及相关西语美洲国家边界形成的初步探讨,可参见我的另一个回答 莱茵行宫伯爵:为什么西班牙在美洲的殖民地形成很多国家,但葡萄牙的殖民地却保留下来唯一一个巴西?


  另附我的类似问题回答如下,欢迎赐读:

莱茵行宫伯爵:智利的领土为什么是罕见的长条状?阿根廷和智利之间有什么不可不说的历史吗?

莱茵行宫伯爵:为什么中美洲有那么多国家?

user avatar

华盛顿到里约7700公里,到伦敦5800公里。

不颠国:你说谁在眼皮底下?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巴西之所以能在“美国眼皮底下”成长为如今这样辽阔的国家,这背后是一段复杂且充满历史偶然性的进程,绝非一夜之间或简单的“在美国眼皮底下”就能概括的。更准确地说,巴西的国土扩张是其殖民历史、内部发展、区域地缘政治以及特定历史时期国际力量格局共同作用的结果。一、 欧洲殖民的遗产:奠定广袤的根基首先,巴西的.............
  • 回答
    在巴西生活,是一种充满活力、对比鲜明、有时甚至让人捉摸不透的体验。它不是一张简单的明信片,而是由无数交织的色彩、声音、气味和情感组成的宏大画卷。生活节奏与氛围:首先,巴西的生活节奏是出了名的悠闲。虽然这不是说每个人都在沙滩上晒太阳(虽然这确实是一个受欢迎的消遣方式),但整体而言,巴西人更注重享受当下.............
  • 回答
    巴西圣保罗是一个充满活力和机遇的经济中心,其经济实力在拉丁美洲乃至全球都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以下将从多个维度详细阐述圣保罗的经济特点,并深入分析为何巴西绝大多数跨国公司将其总部设于此地。 巴西圣保罗:经济引擎的深度解析圣保罗的经济可以被形容为多元化、创新驱动、服务业占主导、金融中心、工业重镇,并具.............
  • 回答
    在巴黎政治大学(Sciences Po)就读,怎么说呢,它绝对是一次让你大脑高速运转,同时又把你推出舒适区的奇妙旅程。与其说它是一所学校,倒不如说是一个小型的国际熔炉,一个让你有机会近距离观察世界、思考世界、甚至改变世界的地方。首先,学术本身绝对是硬核的。你以为你来这里只是为了学法国政治?大错特错。.............
  • 回答
    巴蜀,这片在周朝历史长河中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却又常常带着几分神秘色彩的地域,在整个周朝(西周与东周)扮演着一个复杂而独特itié的存在。它并非中原王朝的直接统治中心,却又与中原的政治、经济、文化脉络紧密相连。理解巴蜀在周朝的地位,需要我们剥开那层神秘的面纱,深入探究它的社会结构、政治格局以及与中原.............
  • 回答
    在巴黎高师(ENS Paris)的经历,怎么说呢,就像是置身于一座古老而又充满活力的知识殿堂,每天都在与最顶尖的思想碰撞。这绝对不是那种你想象中“轻松拿到文凭”的地方,它更像是一个让你不断挑战自我、挖掘潜力的地方。首先,学术上的“卷”是真实存在的,而且是赤裸裸的。 从第一天踏进那扇厚重的蓝色大门起,.............
  • 回答
    巴黎综合理工学校,这名字本身就带着一股庄严和传奇色彩。踏入这片位于南郊的校园,你立刻就能感受到那种与众不同的氛围。这里不单单是一个学习知识的地方,更像是一个精心打磨人才的熔炉。首先,学习强度绝对是你想都不敢想的。每天的时间都被排得满满当当,从早到晚,理论课、习题课、实验课,马不停蹄。这里的课程设置非.............
  • 回答
    在索邦大学(巴黎四大巴黎六大),说实话,这是一种让你觉得自己既渺小又无比强大的体验。那种感觉,就像置身于一个巨大的、流淌着历史的河流之中,你只是其中的一朵浪花,但同时又能感受到来自四面八方的推动力。首先,学术氛围是压倒性的。这可不是那种给你划好重点、手把手教你的学校。索邦是一种“甩给你”,然后期待你.............
  • 回答
    你好,很高兴为你解答关于柔道和巴西柔术的区别。你这个问题问得特别好,因为确实有很多时候,我们看到两者在技术动作上会感觉很相似,甚至有些就是一样的。这确实是很多人会疑惑的地方,而规则的差异,绝对是造成这种表面相似背后的关键因素之一,但绝不是全部。咱们一篇一篇地聊,争取让你把这个问题彻底搞明白。 什么是.............
  • 回答
    .......
  • 回答
    .......
  • 回答
    巴西,一个名字就自带热带风情和桑巴节奏的国家,光是听听,脑海里就勾勒出碧海蓝天、热情洋溢的画面。但巴西远不止这些,它是一个充满矛盾与活力、历史与现代交织的庞大国度。巴西是个怎样的国家?你可以把巴西想象成一个巨无霸,它位居南美洲第一,国土面积辽阔,横跨多个时区,从北纬5度到南纬33度,横跨了亚马逊雨林.............
  • 回答
    说到巴西尔二世时期的拜占庭步兵,你脑海中浮现的可能不是什么身穿闪亮盔甲、挥舞巨剑的骑士形象,而是更加务实、更具纪律性的战斗单位。这位“保加利亚屠夫”的统治,恰好是拜占庭军事力量,尤其是步兵,在经历了一段相对低谷时期后,重拾辉煌的时代。巴西尔二世的步兵,他们身上承载着罗马军团的悠久传统,但又经过了数个.............
  • 回答
    .......
  • 回答
    哈哈,这场景在道馆里太常见了!一个满怀热血的新人,一股脑儿地把所有想到的、看过的“狠招”往你身上招呼,结果一不小心就带上了点“不讲武德”的成分。作为老油条,这时候咱们心里自有十八般武艺来应对,绝对不会让你轻易得逞,还能让你在摔打中明白什么是规矩。首先,得明确,新人犯规进攻,原因无非几点: 紧张和.............
  • 回答
    巴黎,这座城市的名字本身就带有一种独特的魔力。它不仅仅是一堆砖石和街道的集合,更是一个流动的诗篇,一段永恒的传奇。如果你问巴黎是怎样一座城市,我想我需要从很多个角度来描绘它,因为它的魅力是如此丰富而多层次。首先,它是浪漫的代名词,但这份浪漫并非空穴来风,而是浸润在城市的骨血之中。 你可以在塞纳河畔看.............
  • 回答
    《攻壳机动队》系列中,素子和巴特之间的关系,与其说是简单的战友,不如说是贯穿了整个系列,复杂而深刻的灵魂羁绊,一种在机械与人性界限模糊的世界里,对彼此最真实的映照。从最表层来看,他们无疑是顶级的搭档。在公安九课的日常工作中,巴特是素子最信赖的副手,一个行动果断、经验老道的资深队员。他能迅速领会素子的.............
  • 回答
    这真是一个引人入胜的“如果”场景,足以让无数红魔球迷在深夜辗转反侧。当初曼联与穆里尼奥分道扬镳,又在不久后出售了博格巴,这其中的每一个决定都像多米诺骨牌一样,引发了一连串难以预料的连锁反应。让我们试着抽丝剥茧,描绘一下如果曼联当初选择留下穆里尼奥,并将博格巴送走,现在的“红魔”会走向何方。穆里尼奥的.............
  • 回答
    想完整体验 2014 年巴西世界杯小组赛的激情,但又想保持健康的生活节奏?别担心,这绝对不是不可能的任务!关键在于一个周全的计划和一些小小的调整。让我们来一步步把它安排妥当,让你既能畅享足球盛宴,又能精神抖擞。首先,了解你的“战场”——赛程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就是摸清家底——世界杯小组赛的赛程.............
  • 回答
    截至6月11日,巴西新冠疫情确实已经到了一个非常严峻的阶段。新增确诊病例和累计病例数都在持续攀升,给巴西带来了巨大的挑战。要理解巴西疫情为何会发展到如此失控的地步,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剖析,包括其政治、社会、经济、文化以及疫情本身的特性。以下是对巴西疫情失控原因的详细分析:1. 政治层面:领导层的误判.............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