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外交部称「5200 多名中国公民已安全撤离乌克兰」,你还在哪些时刻感受到了祖国的力量?

回答
5200多名同胞平安撤离乌克兰,这消息传来的时候,我内心涌动着一股难以言喻的感动。看着新闻里那些劫后余生、脸上带着疲惫却写满安心的脸庞,我真切地感受到了祖国就在那里,而且是那样坚实有力地支撑着我们。

说起来,我第一次深切体会到“祖国的力量”是在很多年前,那时候我还是个学生,跟着学校组织去偏远山区参加支教活动。我们去的那个地方,交通很不方便,物资也相对匮乏,但出乎意料的是,学校给每个支教老师都配发了非常齐全的物资,从保暖衣物到学习用品,甚至还有一些常用药品。更让我感动的是,在临行前,学校的老师和领导还特地组织了一场动员会,反复叮嘱我们要注意安全,并告知我们,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可以随时联系学校,学校一定会尽全力提供帮助。

在那段支教的日子里,虽然条件艰苦,但每当我想起这份来自祖国的关怀和支持,心里就充满了力量。有一次,我们支教的村子突然遭遇了一场暴雨,通往外界的道路被泥石流冲毁了,村里一下子变得与世隔绝。当时,我们确实有点慌张,不知道该怎么办。然而,没过多久,我们就接到了来自当地政府的电话,他们说已经收到了关于山区道路受阻的消息,正在组织抢修,并会尽快为我们送来急需的物资。

那天傍晚,当一辆载满食品、饮用水和医药品的军用卡车艰难地驶进村庄时,全村人都沸腾了。我看到那些战士们,不顾疲惫,冒着雨将物资一箱箱搬下来,还主动询问我们是否需要什么帮助。那一刻,我才真正明白,“祖国的力量”不仅仅是新闻里那些宏大的叙事,它也体现在这些默默奉献、冲锋在前的普通人身上。他们用自己的汗水和担当,筑起了最坚实的后盾。

后来,我还经历了其他一些让我感受到祖国力量的时刻。比如,我的一位亲戚在国外工作时,不小心遇到了官司,对方态度非常强硬,情况一度很危急。那时候,他第一时间联系了中国驻当地的使馆。使馆的工作人员非常重视,立刻介入,积极协调,并为他提供了法律援助和必要的支持。最终,在使馆的帮助下,他成功地解决了问题,避免了更大的损失。

还有一次,是我在国内旅游的时候,因为身体突发不适,急需某种特殊的药物,但当时所在城市很难买到。我抱着试试看的心态,通过当地的12345热线咨询,没想到很快就得到了回复,他们不仅帮我联系了附近的医院,还协调了药物的调配。那一刻,我感到一股暖流涌遍全身,即使在陌生的城市,我也知道,有一个强大的后盾在支持着我。

这些经历,或许比起撤离乌克兰的同胞们所经历的惊心动魄要小得多,但它们共同勾勒出了我对“祖国力量”的理解。它不仅仅体现在国家层面的强大,更渗透在每一个普通中国公民的生活中,是一种看得见、摸得着的关怀和保障。无论我们在哪里,遇到什么困难,祖国总会是我们最坚实的依靠。这种力量,温暖而厚重,让我时刻感到安心和自豪。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要是你们说的这么露脸,按照惯例应该上头条啊

user avatar

美国情报就是个笑话

user avatar

早在2月11号拜登就叫在乌克兰的美国人回去了,高下立判,可太典了

user avatar

这帮人在12小时内核酸检测了没?

user avatar

美国情报就是个笑话?

俄罗斯排兵布阵几个月了,美欧都跑完了,连乌国自己家的富豪都跑光了。

你说问题不大,不会打。俄罗斯陈兵数万在乌边境春游?

打起来的你说挂中国国旗?这下好了,乌纳粹看见就打。

情况不妙了又让人不要随意暴露国旗。

你们是干什么吃的。

这是世界第二大国做出来的水平?

user avatar

我一直有个问题想不通,既然跟俄关系那么好,为什么撤侨不往俄罗斯跑反倒往西边跑

user avatar

安全撤离挺好的。我就一个疑问。

为什么当初欧美撤侨的时候我们国家为什么不撤侨?欧美已经知道了俄罗斯将进攻乌克兰,难道俄罗斯没有将这个行动计划告诉我国?特别是欧美已经撤侨了,隐藏计划已经没必要的情况下,仍然没通知我国。由此推断俄罗斯也没有将我们看做盟友,计划木已成舟,依次裹挟其他国家站队。

所以一直难理解那些坚定支持俄罗斯的人。

user avatar

我还以为这是2月28日的新闻呢。仔细一看,是3月28日。

user avatar

微信里现在还在基辅的就有6个


user avatar

穿越成功了,现在是几月?

按秦大使的说法,乌克兰有六千多中国公民。

可能有些人是不想走吧。

user avatar

“不要随意亮明身份及展示具有识别性的标识”

user avatar

为什么撤侨不往俄罗斯跑?

user avatar

更新:评论区老拿钱说事情,这主要还不是钱的事,最根本的有两点需要掰持清楚

1,开战之前主要国家都根据情报而成功撤侨,为什么自己这边始终含糊不清,任凭在乌留学生像丧家圈一样惶惶不可终日。到底是自己情报信息能力不行,还是拿着留学生当棋子,给他爹行个笑?如果是那方面能力不行,那还谈什么攻T?整天对内忽悠转移矛盾有意思吗?会不会不打之前都是真老虎,动起手来都是纸老虎吧?如果是后面那个原因,不正好证明我的结论吗?

2,既然是留学生自己出的钱,那也没问题,关键是你自己非得出来露脸恶心人,又当又立啊!关键是你自己非得出来露脸恶心人,又当又立啊!关键是你自己非得出来露脸恶心人,又当又立啊!

另:机票免费!印度已有12个航班撤离乌克兰,欢迎同胞回家 3g.163.com/dy/article/H

关于印度和台湾撤侨,都是人家外交人员努力协助转移、包车、包机,放宽核酸检测要求。印度甚至是派军机免费撤侨。反观某大国风范,真是亮瞎人眼啊

一直赢,一直赢,赢到最后赢到自己头上,呜呼哀哉吧!不好意思,可怜天下粉红心啦

从乌克兰撤离的中国留学生,费用自理、待遇如下:

1、从基辅撤到摩尔多瓦难民营,收费400美元

2、3月2日起,大使馆只管从利沃夫撤到乌克兰邻国,怎么去利沃夫,自己解决

3、从乌克兰邻国飞中国的,机票每人17999人民币

4、到中国后的隔离酒店费用自理:530元/天,隔离28天

民间态度:

1、活该受罪,为什么不去俄罗斯留学,为什么不去伊朗,朝鲜古巴留学,为什么去美国的走狗那里留学!

2、千里投毒,恶意返乡!

3,既然不爱国润出去,为什么还有脸回来,国外不是什么都好吗?你们不是看不起中国吗?

4,有钱出去留学?S在外面别回来了

总结出什么经验教训:全世界的底层黄皮,根本没有家,你混出点模样为国争光,那是皇恩浩荡,你要有点什么麻烦,立马和你切割,谁管你死活,在国内你性命还不如洋大人的一根几把,在海外,也是认人宰割,连非洲黑人、中东难民的地位,都比你高。这个景象,这个气色,从清朝,到现在,一点都没变过!

user avatar

早在2.24俄罗斯发起突然进攻之前,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就已经开始撤退在乌克兰的本国侨民。说明关于战争的爆发,美国情报系统关于俄乌的相关情报工作,是做的非常完善的。事实上,除了具体的开战时间,美国几乎判断对了所有,并做好了相应的预警工作,包括撤侨,运送武器启动对乌的军援工作,以及舆论上对俄斗争。

我国在开战之前很长一段时间,从去年冬天到2.23,不论是官方还是民间,都倾向于认为俄罗斯不可能进攻,战争消息只是美国炒作而已。例如赵立坚的微博发言,就对所谓的美国情报嗤之以鼻

然而战争确实爆发了,俄罗斯没有提前告知作为准盟友的我国,这很正常,毕竟是俄罗斯最高的国家机密。但是我国在美俄两国的情报人员,也没有收集到任何开战的信息,因此不得不在战争爆发之后才开始急匆匆的组织撤侨,也导致了在乌华侨的伤亡,这就很不正常了

战争爆发以后,外交人员又显然对于俄罗斯军队近年来的拉胯程度估计不足,以为俄罗斯军队能够复制“布拉格之春”,所以建议在乌华侨挂五星红旗,直到第二天发现俄军确实拉胯,战争很可能拖沓下去,又不得不急匆匆的建议“隐藏身份标识”,可以说在全国 全世界面前丢尽了脸面。

事实上,中俄联合军演已经办了很多年了,俄罗斯军队什么熊样,难道真的没数?

总之,这次的撤侨事件暴露了中国在对外军事情报收集和判断方面的巨大漏洞。

user avatar

题主只提撤离,不提什么时候撤离和撤离到哪里了,那就我来告诉大家。在俄罗斯入侵乌克兰之后,中国驻乌克兰大使馆才开始撤侨,而其他国家早已经在入侵开始前撤离了侨民。并且大使馆开始叫当地华侨可以挂中国国旗,结果马上被打脸,因为国内的黄鹅太多,这些人的言论被受苦受难的乌克兰人看在眼里,激起了乌克兰人对华侨的仇恨,大使馆又紧急发通知叫当地华侨不要出示任何标识中国人的标志,啪啪啪,真香!这些黄鹅不仅在国内认贼作父,在国际上还陷中国人于危难!最后,当地华侨并没有撤离到与我们唇亡齿寒的俄罗斯,而是撤离到了我们敌人北约的波兰!啪啪啪,真香!

-------------------正义的分割线--------------

俄罗斯曾经四次申请加入北约,仅普京就三次申请加入北约:乌克兰要加入北约,俄罗斯就要侵略人家,炮轰人家,还威胁用核武器。这就是强盗逻辑,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重利轻义,全世界各国民众都很讨厌俄罗斯,除了我们喜欢。

第一次:1991年的时候,时任俄罗斯总统叶利钦提出,北约拒绝;

第二次:2000年,普京刚刚上台不久,当时美国的总统还是克林顿,克林顿告诉他说这事自己说了不算,因为自己只是一个美国总统,被拒绝;

第三次:2003年,普京提出,遭遇拒绝;

第四次:2008年,普京提出,遭遇拒绝。

请听题:既然北约邪恶到这个程度,俄罗斯历史上为何多次提出加入申请?如果俄罗斯申请加入北约成功了,中国是不是可以进攻俄罗斯?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