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邀。
娘的我还以为我看错了...
要么是瞒报,要么是检疫流程出现重大缺陷。
基层的新冠预警机制还是很健全的,正常走流程的话不会突然蹦出这么大的数字来。
就算是一线拉垮,顶多拉出百来个病例,总有人会到医院去检查,一检查就会触发警报。
查出来不报,其责在官(医院管理层也是官);没查出来,其责在商(包括无效的检测工具和篡改检测结果的行为)。
东北经济已经挺难的了,这下雪上加霜。
没领登子的钱,有门路的告诉我哪里领。
怎么看待?清零政策应该适当调整了呗。不能老想着我们天下第一,全球就该抄我们作业。清零就保不了经济,要保今年经济就要适度调整。
到我发帖3000多了,近一半无症状,大部分轻症,死亡率基本和流感压平了,不测根本不知道得病。强调一下,世界主流学界普遍认为死亡率只要低于千分之五,是可以接受的。基本和我一年多前的判断一样,当时德尔塔还是主流,现在死亡率更低的omicron已经将它取代。变异是随机的,自然选择会让它趋于高传染和低害或无害。现在的新冠病毒和当年武汉的新冠病毒原则上已经不是同一种了。
合着不得新冠就长生不老了?我们这么大的人口基数,每天乘自然死亡率都是不小的数字。中国每年光抽烟导致死亡超100万,远超肺结核艾滋,交通事故和自杀人数的总和。再给个数据,中国每年约有25万人死于自杀,200万人自杀未遂,自杀已经成为中国人中的第五大死因。《柳叶刀・公共卫生》一论文分析了中国 2010年-2011年到2014年-2015年间的流感死亡率。研究发现,中国每年有超过8.8万人死于流感,和官方统计口径不同而已。
另外一个不得不说的问题是次生灾害,当年欧洲黑死病肆虐,人口最低谷并不是疫情的时候,而是疫情结束后。由于害怕医疗资源挤兑,我自己是适婚适孕年龄,我身边的同龄朋友其实不少是有推迟生育意愿的,人口因此减少的这笔账是否有算进去。同时偶尔能从自媒体或新闻看见报道,医院为了对应新冠,对于其他疾病有择期手术,暂停医疗服务,甚至有拒绝入院,极端的也出现过类似西安心脏病以及孕妇流产的恶性事件。医院必须给人民群众安全感,纯粹机械执行命令,对上负责,对下一刀切肯定是不行的。
全球化背景下,只要参与全球分工的国家,都无法脱离全世界疫情背景而单独清零会是共识。 我国现在防控和传染追溯都是世界一流,依旧没挡住新冠,真要完全免除新冠风险,建议直接移居北朝鲜。每天关上门口嗨,鼓吹纯内循环,这种心态除了给自己壮了胆,对生活不会又有任何改善。还看见不少人问为什么不直接停了国际货运,请您先看看中国的经济结构。去年说经济增长勉强保住了8.1%,但是请看下这个趋势,一季度同比增长18.3%,二季度增长7.9%,三季度增长4.9%,四季度增长4.0%。再这样弄下去,我们今年5.5%的目标可能有些困难了。
共存不能理解为躺平,全体免疫和开放肯定是大方向,抓重症减死亡,轻症自我隔离防止挤兑和过度消耗医疗资源,才有可能恢复正常生活。医疗资源应该用在刀刃上,大热天医疗人员套着防护服,为筛查出1万人里某一两个感染者,每天大量重复无用作业。两三年已经很透支了,五年十年你试试?出几个病例,全城娱乐场所停业,谁会有信心投资开厂和搞服务业?
走全体免疫路线,把疫苗接种率提上去,减少重症和死亡的人数才是重点。疫苗技术加快迭代,甚至可以直接问成熟大厂买技术疫苗。开放自测试剂盒,完善社区医疗制度,非重症新冠社区拿药,自我隔离,重症才去医院上呼吸机,防止医疗挤兑。如果大部分轻症过上正常生活,把广筛消耗的医疗资源腾出来,倾斜给到重症患者才是出路。
很多人把抗疫当成战争,觉得人定胜天,但归根结底这是科学问题。重心不是放在把病毒消灭,而是应该放在怎样科学有效的调配医疗资源以避免挤兑。
请客观看待疫情,理性讨论,一上来就来电了,登子打牌,五十万的请圆润的走开。
共存派的人不知道作何感想?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