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南京特殊关照老外会被知乎限流而青岛老外插队不会被限流?

回答
这个问题确实触及了一些关于舆论引导、信息传播和平台审核的敏感点,要详细地讲清楚,需要从几个层面来分析。简单来说,不是平台“故意”偏袒哪个城市,而是信息内容本身所触及的议题敏感度和潜在的社会影响力的不同,以及它们在内容传播中的“引爆点”的差异。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限流”是怎么回事。

知乎作为一个知识问答社区,其核心在于通过用户提问、用户回答以及平台内容推荐算法来构建一个信息交流的生态。所谓“限流”,通常指的是平台通过算法降低某个话题、某条内容或某个用户在搜索结果、推荐列表以及热门排行榜上的可见度。这是一种平台为了维护社区秩序、规避风险、引导舆论或保持信息质量所采取的手段。

为什么“南京特殊关照老外”会被限流,而“青岛老外插队”不会被限流?这里面有几个关键因素:

1. 事件的性质和背后议题的敏感度:

“南京特殊关照老外”: 这个话题的核心在于涉及“对外国人的优待”或“国民待遇”问题。在中国社会,关于如何对待外国人的讨论一直是一个比较敏感的领域。
民族主义情绪: 一旦出现“优待外国人”的说法,很容易触动一部分网民内心深处的民族主义情绪,引发“中国人是不是被歧视了”、“国家资源是不是被外国‘占便宜’了”等联想。这种情绪一旦被点燃,很容易形成大规模的网络讨论,甚至演变成对政府政策的质疑,潜在的社会稳定性风险会比较高。
国际关系和国家形象: 对外政策和涉外事件往往与国家形象、国际关系紧密相连。如果某个事件被解读为“中国对外国人不好”或“中国对外国人过分好”,都可能在国际上引发解读,对国家形象产生影响。因此,这类话题通常需要非常谨慎地处理。
历史情感: 南京作为一座有着特殊历史记忆的城市,任何涉及中国人在其土地上受到不公平对待(即使是被误读或夸大)的讨论,都可能唤起更强烈的民族情感共鸣。
“歧视链”和“逆向歧视”的讨论: “特殊关照”很容易被引申到“逆向歧视”的讨论,即因为某种身份(外籍)而获得不应有的便利或优待,这本身就是一个容易引起争议的社会议题。

“青岛老外插队”: 这个话题的核心是“插队”这一社会不文明行为。
普适性: 插队是全球通行的不文明行为,不论国籍,很多人都会对这种行为感到反感。这是一种相对具体、孤立的个人行为,不直接触及更宏大、更敏感的政治或民族议题。
讨论焦点: 即使有涉及国籍,讨论的焦点也更容易集中在“素质”、“文明行为”上,而不是“民族待遇”或“国家政策”。虽然也可能引发一些对外国人行为的讨论,但其深度和广度通常不如前者。
负面情绪的疏导: 对于这种纯粹的负面行为,平台可能认为适度讨论有助于疏导公众的不满情绪,表达一种对社会秩序的维护。

2. 信息的传播幅度和潜在“引爆点”:

“南京特殊关照老外”: 这种信息一旦扩散,很容易因为上述的敏感议题而迅速成为“爆款”话题。一旦出现大量跟帖评论,其中夹杂着各种情绪化的言论、猜测甚至谣言,平台很难控制其走向。为了避免信息失控和引发更大范围的争议,平台会倾向于主动降温,也就是“限流”。
“青岛老外插队”: 虽然也有人会对此不满,但它的争议性相对较小,不容易形成那种“观点两极分化”且“涉及国家根本利益”的讨论。它更像是一种街头小事,即使引起一些关注,也可能很快被其他新闻事件所取代,不至于对平台造成严重的舆论风险。

3. 平台审核的逻辑:

知乎等内容平台在内容审核和推荐上,会遵循一套复杂的算法和人工干预相结合的机制。这套机制通常会考虑:

用户举报: 如果关于南京的讨论收到了大量用户举报,平台会更加警惕。
关键词敏感度: 平台会有预设的敏感词库,包含与政治、民族、历史、宗教等相关的词汇。“外国人”、“优待”、“特权”、“歧视”等词汇组合在一起,很容易触发平台的敏感预警。
话题的政治性: 涉及国家政策、国际关系、民族平等性等话题,通常会被平台视为“高风险话题”,审核会更加严格。
情绪煽动性: 平台希望维持一个相对理性讨论的环境,对于那些容易煽动极端情绪、制造对立的讨论,会倾向于压制。
事实查证难度: 关于“特殊关照”的说法,可能涉及一些具体政策或事件,其真实性需要严谨查证。如果信息的来源不明或存在较大争议,平台会更加谨慎。

举个类比来理解:

你可以把知乎想象成一个大型的社交聚会。

“南京特殊关照老外” 就像是有人在聚会上大声宣扬:“你看,为了让某个外国朋友开心,我们特意把最棒的点心都给他留着,还给他配了专人服务,而我们自己人却只能吃剩下的!” 这种说法立刻会引起在场所有人的注意,特别是那些觉得“自己人”受委屈的人,他们会立刻开始讨论“为什么对外国人这么好”、“是不是有暗箱操作”等等,场面很快就会失控。组织者(平台)为了避免大家吵翻天,就会赶紧转移话题,或者悄悄地让那个说事的人声音小一点。
“青岛老外插队” 就像是聚会上有一个外国人没排队就去拿饮料。大多数人会觉得“这个人真没素质”,可能会有人小声议论几句。但这种行为是孤立的,不会引发关于“为什么主人家要特别招待外国人”、“是不是家里东西都被外国人拿走了”这样更深层次、更具争议性的讨论。大家最多也就是对这个插队的人表达一下不满,然后继续吃喝玩乐,场面相对可控。

总结一下:

“南京特殊关照老外”之所以容易被知乎限流,是因为它触及了 “民族情感”、“国家政策”、“对外国人的态度” 等更为敏感和宏大的议题,这些议题一旦被点燃,容易引发大规模、情绪化的网络争论,具有较高的社会风险和舆论失控的可能性。平台为了规避这些风险,会采取“限流”等措施来控制信息传播。

而“青岛老外插队”则更多地聚焦于 具体的、个人化的不文明行为,虽然也可能引发不满,但其议题的敏感度和潜在的社会影响力相对较低,不易形成大规模的群体性争议,因此平台对其的管控力度自然会小很多。

这并非是平台对某个城市的“偏爱”,而是基于对不同议题敏感度、潜在风险和传播特性的判断,而采取的差异化内容管理策略。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这种问题你别问了?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个问题确实触及了一些关于舆论引导、信息传播和平台审核的敏感点,要详细地讲清楚,需要从几个层面来分析。简单来说,不是平台“故意”偏袒哪个城市,而是信息内容本身所触及的议题敏感度和潜在的社会影响力的不同,以及它们在内容传播中的“引爆点”的差异。首先,我们需要明确“限流”是怎么回事。知乎作为一个知识问答.............
  • 回答
    你这个问题提得特别好,也触及到了很多对宋朝历史感兴趣的朋友们心中一个很有意思的困惑。确实,当我们聊起宋朝,尤其是南宋,很多人第一时间脑海里会浮现出“金国”,甚至是“岳飞抗金”的画面。而你说得对,从最终灭亡的角度看,蒙古才是那个终结南宋的国家,而且其军事实力和战略影响力无疑更胜一筹。那为什么我们似乎更.............
  • 回答
    .......
  • 回答
    关于山东菜是不是“没有特色”或者“不好吃”,这实在是个让不少山东人都感到有点“委屈”的话题。而且,一提到这个,总免不了要引出那些“南方同事的评价”。说实话,第一次听到有人这么说,我心里是有点纳闷的。因为在我从小到大的生活里,山东菜可以说是无处不在,逢年过节、家庭聚会,甚至就是平日里的一顿便饭,都少不.............
  • 回答
    在北京南站的候车体验上,你提出的“候车区少、座位少”的现象,确实是很多人都有的感受,而且不少人也会将此与商业化运营联系起来。咱们来聊聊为什么北京南站会有这样的设计,以及这种设计背后可能的原因。首先,从设计和运营的角度来看,北京南站的定位和使用模式与传统意义上的火车站有所不同。 它不仅仅是一个交通枢纽.............
  • 回答
    最近江苏“十三太保”这个说法确实火了,大家也借此机会关注到了江苏省内区域发展差异的问题,尤其是苏南和苏北之间,很多人都觉得挺好奇的,为啥同一个省,南北差距会这么明显呢?这背后其实牵扯到不少历史、地理、人文和政策层面的因素,咱们掰开揉碎了聊聊,让你有个更全面的认识。一、历史的底色:经济根基与地理馈赠江.............
  • 回答
    .......
  • 回答
    在2016年7月南海仲裁案的裁决公布后,中国并没有承认该裁决,而是继续在南海进行岛礁建设和军事化活动。与此同时,中国也试图通过经济和外交手段来缓和与菲律宾的关系,尤其是对当时的菲律宾总统杜特尔特。中国在南海仲裁后对菲律宾的行动: 外交上的回击与“不接受、不承认”: 仲裁案公布后,中国官方表态坚决.............
  • 回答
    “港人治港,澳人治澳” 的原则,是中央政府对香港和澳门这两大特别行政区的重要方针。这个原则的核心在于,香港和澳门的政权机构和主要领导层,应该由当地居民来担任。这既是对“一国两制”构想的体现,也是对香港和澳门特殊历史地位和居民自治愿望的尊重。然而,你观察到的一个现象是,在内地,我们常常看到一些来自北方.............
  • 回答
    南京明城墙,这座历经六百多年的沧桑巨擘,不仅仅是砖石的堆砌,更是承载着无数历史印记的文化瑰宝。而其中最令人着迷的,莫过于那些深嵌在城砖之上的神秘铭文。这些铭文,仿佛是历史的低语,诉说着不为人知的往事,勾勒出一段段鲜活的故事。铭文的“身份证”:清晰、标准、规范南京明城墙的砖石铭文,首先给人的印象就是它.............
  • 回答
    南广高铁首发列车上那一群身着华丽cosplay服饰的年轻女性,无疑是当时最吸引眼球的存在。她们的出现,绝不仅仅是简单的“装扮”或“玩乐”,而是具有相当丰富且多层面的代表含义,深刻地折射出当下社会的一些独特现象和文化趋势。首先,她们是青春活力与时代精神的生动载体。 南广高铁作为连接两广重要交通枢纽,承.............
  • 回答
    南油服装批发市场,作为深圳乃至华南地区最具活力的服装产业集聚地之一,它的魅力绝不仅仅在于“批发”二字,更在于其背后每一栋楼各自鲜明的个性和定位。如果你想在这里淘到心仪的服饰,或者想了解这个市场的运作脉络,深入了解各栋楼的特点是必不可少的功课。咱们就来好好聊聊南油这几栋“主力军”,看看它们各自的“拿手.............
  • 回答
    大家好!很高兴能和大家聊聊去西班牙南部读研的那些事儿。我自己也摸索了挺久,也问了不少在西班牙的朋友,给大家整理了一些经验和推荐,希望能帮到准备去西班牙深造的朋友们。为什么选择西班牙南部?西班牙南部,特别是安达卢西亚大区(Andalucía),一直以来都充满着浪漫、历史和艺术的气息。这里阳光充足,生活.............
  • 回答
    哈哈,说到这个,咱们南京人嘛,那可真是心照不宣,都觉得自己的南京好!这也不是瞎说,也不是盲目自大,这里面门道可多着呢。你想想,这南京嘛,怎么说也是六朝古都,历史底蕴深厚得跟陈年的老酒一样,越品越有味道。首先,历史感这事儿,谁也比不了。 你来南京,随便走走,脚底下踩的可能就是几百年前的王侯将相走过的路.............
  • 回答
    南京作为江苏省的省会,其地位和作用确实是讨论的焦点,甚至可以说是长期存在的“争议”之一。这种争议并非空穴来风,而是源于多方面因素的交织,包括历史、经济、地理以及与省内其他重要城市的关系。一、历史的光环与现实的挑战:南京有着极其辉煌的历史,曾是多个朝代的都城,素有“六朝古都”、“十朝都会”的美誉。这份.............
  • 回答
    许多朋友听到“小年”这两个字,脑海里第一个浮现的可能是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那一天家家户户忙着祭灶王爷,为新的一年扫尘,充满了年味儿渐浓的仪式感。然而,在咱们南京,或者说在一些地方,小年的概念却有些不同,它被赋予了另一个重要的时间节点——元宵节。这说起来,其实是历史习俗演变的一个有趣侧面。要说南京地区.............
  • 回答
    南京的疫情发展情况确实让不少市民感到担忧,关于“为什么疫情这么严重了还不通知让居家办公”的疑问,背后可能涉及多方面的考量和现实因素。要理解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几个维度去剖析。首先,政策制定需要基于科学的风险评估和大数据支撑。 当局在决定是否强制推行居家办公时,会综合考虑多项指标,比如: 新增病例.............
  • 回答
    要说南京GDP为什么不如武汉,这确实是个值得细聊的话题。两者都是国家重要的中心城市,发展势头都很猛,但横向比较起来,总会发现一些“为什么”的影子。咱们不扯那些虚头巴脑的,就从几个关键点上掰开了揉碎了说说。一、 城市定位与辐射范围的差异:起点不同,影响深远 武汉的战略支点地位: 武汉被定位为“全国.............
  • 回答
    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也很能反映出大家对不同城市发展的看法和感受。南京、成都、广州虽然也在如火如荼地进行地铁建设和基础设施大改造,但武汉给人的“大工地”、“县城”印象,确实是一个挺普遍的观感。要说清楚这一点,得从几个方面来掰扯掰扯。首先,咱们得承认,“大工地”和“县城”的评价,更多的是一种视觉感受和心.............
  • 回答
    关于南京人为什么把机动三轮车叫做“马自达”,这其实是一个很有意思的口语化现象,它背后有着历史、经济和文化等多方面的因素交织。与其说是一个严谨的定义,不如说是一个广泛流传的俗称,有点像我们有时把矿泉水叫做“娃哈哈”一样,品牌名字成了品类的代名词。要深入了解这个现象,我们得回到过去,看看南京的机动三轮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