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目前海南省的铁路规划?

回答
海南省的铁路规划,可以说是围绕着“一盘棋”和“一体化”的思路在推进,目标非常明确:构建环岛、连接内陆、服务自贸港的现代化铁路交通体系。如果咱们抛开那些官方的、冷冰冰的术语,用更生活化的语言来聊聊,你会发现这背后藏着不少心思。

核心思路:环岛为骨,内外联动,服务发展

想象一下,海南就像一个巨大的岛屿,而铁路网就像是给它打上的“骨架”和“血管”。

环岛高铁:这就像是岛上的“主干道”。 目前海南环岛高铁已经全线贯通,环岛而行,不仅方便了岛内居民的快速出行,也把海口、三亚这些重要城市连接起来,形成了一个高效的交通圈。旅游业是海南的支柱产业,环岛高铁的便利性直接拉动了岛内旅游。游客从一个景点到另一个景点,不再受制于复杂的路况和长时间的奔波,体验感大大提升。而且,这趟环岛高铁也承担了不少城际通勤的功能,让海口和三亚之间的商务往来也更加便捷。

连接内陆:这是“通江达海”的关键。 仅仅一个环岛是不够的,海南作为中国的一部分,要发展,就得和祖国内陆紧密联系。所以,向北连接大陆的铁路是至关重要的。目前,海南西环铁路、海南东环铁路都与粤海铁路相连接,通过轮渡的方式,将海南的铁路网延伸到了大陆。这不仅仅是“坐火车过海”那么简单,它意味着海南的货物、人员可以更顺畅地进入和离开,这对发展加工贸易、吸引投资、输送原材料都起着基础性作用。当然,大家也知道,轮渡有其固有的效率瓶颈,所以大家对建设“琼州海峡铁路通道”的呼声一直很高,这个通道一旦建成,海南的铁路就真正融入了全国铁路网,那意义就更非凡了。

服务自贸港:这是规划的“灵魂”。 海南建设自贸港,意味着它要成为一个更加开放、更加自由的贸易和投资中心。在这种定位下,高效、便捷、现代化的交通基础设施就显得尤为重要。铁路不仅仅是载客,更是运货的大动脉。港口、产业园区、机场之间的铁路连接,可以大大降低物流成本,提高货物周转效率。比如,集装箱可以通过铁路直接从港口运往内陆腹地,或者将内陆的商品通过铁路运到海南,再通过海运走向世界。这种“海铁联运”的模式,正是服务自贸港建设的核心之一。

细化来看,可以这样理解:

1. “1小时经济圈”的加速构建: 环岛高铁就像是给海南提速的“加速器”。原本需要几个小时车程的城市,现在可能一个小时出头就能到达。这不仅拉近了城市间的距离,也促进了资源要素在这些城市间的流动,比如人才、信息、资金。对于在海口工作、在三亚居住的人来说,这种通勤方式的变化是实实在在的。

2. 货运能力的提升: 别小看铁路运货。特别是在大宗商品、集装箱运输方面,铁路的成本优势和运量优势非常明显。随着海南产业的发展,特别是加工制造、物流仓储等行业,对铁路货运的需求会越来越大。铁路网的完善,尤其是与港口、空港的联通,是海南吸引和留住高端产业的重要因素。

3. 旅游体验的升级: 以前去海南旅游,下了飞机或者火车,还得再折腾一番才能到酒店或者景点。有了完善的铁路网,特别是支线铁路和站点周边的配套,游客的旅行体验会更流畅。比如,从机场到酒店,或者从酒店到某个知名景点,坐上便捷的轨道交通,省时省力,还能看看沿途风光。

4. 应对“大交通”的协同: 铁路规划不是孤立的。它还需要和公路网、航空、港口紧密衔接。比如,在重要的铁路枢纽站,要配套建设公路客运站、出租车停车场、甚至直升机起降点。港口那边,要确保铁路能够直达码头,方便集装箱的装卸。这种“多式联运”的理念,是现代交通体系建设的关键。

一些值得关注的点和可能的发展方向:

琼州海峡铁路通道: 这个项目可以说是海南铁路规划中的“重头戏”和“难点”。一旦建成,将彻底改变海南的交通格局,让海南真正成为全国铁路网的有机组成部分,带来的经济效益和战略意义不可估量。这关系到工程技术、投资规模、环保等等方方面面,所以推进起来需要时间和条件。

支线铁路和货运专线: 在环岛高铁和连接内陆的主干线之外,未来可能会有更多的支线铁路,连接岛内的重点产业园区、港口、机场等。这些支线铁路的建设,将更加精准地服务于具体的经济活动。

技术升级与智能化: 随着技术的发展,未来的铁路规划也会更加注重智能化、绿色化。比如,引入更先进的信号系统、自动驾驶技术,以及使用更环保的动车组。

与其他交通方式的融合: 铁路与城轨、市郊铁路、甚至是自动驾驶的接驳,都会是未来交通融合的重要方向,为旅客提供“最后一公里”的无缝连接。

总的来说,海南的铁路规划是一个系统工程,它不仅是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更是服务于海南建设自由贸易港、打造国际旅游消费中心、推动绿色发展等国家战略的重要支撑。你可以把它看作是海南这艘“大船”航行的“航道”和“动力系统”的升级,目标是让它在国家发展的大格局中更加顺畅、更有竞争力。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谢邀,海南省的铁路建设目前在全国相比还是比较落后的。
目前最主要的高速铁路干线,只有海南省环岛高铁。所以这篇文章将要简单的介绍一下海南省的环岛高铁目前的情况。

1、基础情况

海南环岛铁路分为海南东环铁路和海南西环铁路,连接海口至三亚,东环308公里,西环345公里。主要运行D字头列车(动车),兼顾普速列车。广泛称呼环岛高铁、海南高铁。新建东环铁路的可行性报告批文规定,功能定位为客运为主、兼顾海口市城市轨道交通和少量轻快货运的快速铁路。(主要是海口东至美兰区段)


2、建设过程

最初由时任清末两广总督张之洞提出修筑铁路延伸至海南腹地以利海南开发,后因调任湖广而作罢。

1918年,近代著名民主革命先驱孙中山筹谋建国方略时,首次提出开发海南,并提出将铁路修通琼州海峡。

1936年末,国民政府中央经济委员会常委宋子文与广东省军政要员抵琼考察,决定投资3000万元修建环岛铁路。

1939年日军占据海南,先后发现了三亚田独铁矿、昌江石碌铁矿等稀有矿产,为了掠夺海矿产资源,日军计划在海南岛内挖矿山、修铁路,将海南岛建成其“南进基地”,从而辐射东南亚。

1943年初建成了岛上第一条铁路,从三亚到昌江240公里的西部铁路全线贯通。

1957年,陷于瘫痪的石八线被修复通车。

1958年,为将海南岛现有铁路与内地连网,铁道部第四设计院曾出台“海南岛环岛铁路初步设计”方案,建议以过海渡轮沟通海南铁路与内地铁路的联系。这是建国后提出的第一个环岛铁路建设方案。

1974年,日本成功修建折关门海底隧道。病榻上的周总理听到消息,立即指示国务院副总理万里,组织研究修建琼州海峡海底铁路隧道的问题。这是共和国第一代领导人第一次明确提出在琼州海峡修建跨海隧道、跨海铁路。

1985年10月,建成了连接石碌到八所,岭头至八所的南海铁路。

1992年,国务院批准海南铁路项目。

1997年,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邹家华在粤琼和铁道部三方协调会上首次将海南铁路正式命名为“粤海铁路通道”。

1998年8月,总投资四十五亿元人民币的粤海铁路通道建设工程正式启动;

2002年1月,粤海铁路湛江至海安段建成投产;

2004年4月,粤海铁路西环线暨全线建成投产。

2004年12月,粤海铁路客运开通,中国铁路史上首对跨海旅客列车(海口—广州)开行。从此,铁路通道跨越了琼州海峡,天堑变通途。

2005年5月23日,原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与中国海南省政府拟定于“十一五”期间建设海南东环城际铁路。

2005年10月,为适应今年中国铁路第六次大面积提速调图的要求,铁道部和海南省决定对海口至三亚的西环线投资二十三亿元进行提速改造。

2006年9月2日,中国国家发改委批复《关于报送海南岛东环城际铁路项目建议书的函》,同意建设海南东环铁路。

2007年9月29日:海南东环铁路开工建设。

2009年1月14日,根据中国海南省《政府工作报告》,拟建一条高速、双线电气化的海南西环快速铁路。

2009年6月8日,海南东环铁路电气化工程开工建设。

2010年6月15日,海南东环铁路正线路段完成铺轨;同年11月15日,海南东环铁路完成联调联试;同年12月30日,海南东环铁路开通运营。

2009年1月14日,根据中国海南省《政府工作报告》,拟建一条高速、双线电气化的海南西环快速铁路。

2010年12月30日,海南西环快速铁路举行奠基仪式。

2011年7月7日:中国国家发改委下发《关于新建海南西环铁路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同意新建海南西环铁路。

2012年9月28日:海南西环快速铁路三亚站至凤凰机场段主体工程开工建设;同年12月24日,原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下发《关于新建海南西环铁路初步设计的批复》。

2013年9月29日,海南西环快速铁路海口站至凤凰机场段开工建设。

2015年6月30日,海南西环快速铁路全线完成铺轨;同年10月13日,海南西环快速铁路启动联调联试;同年12月30日,海南西环快速铁路开通运营,与原海南东环铁路接轨成环,合并为海南环岛铁路。

3、列车属性

海南环岛铁路全线主要运行和谐号CRH1A-A型电力动车组(第二批),采用交流传动及动力分布式,标称速度为200公里/小时,持续运营速度为200公里/小时列车编组方式是全列8节,包括5节动车及3节拖车(5M3T),原包括2节一等座车,5节二等座车,1节二等座车/餐车,后第二批车,五号车厢由二等座车/餐车(ZEC)改为一等/二等座车(ZYE),采用一等包厢座席和二等座混合布置,二等座座席数量减少至61个,但新增了四个一等座包间共16个座席,其中2人包间和6人包间各两个,五号车厢总定员77人。而四号车厢则由二等座车改成二等座车/餐车。

4、重大突破

海南环岛铁路因地处海洋沿岸,且位于热带地区,施工和运营期间均需要常年面对高温、潮湿、台风、雷电、强酸盐腐蚀、暴雨和海水倒灌等恶劣自然现象。

施工单位采用C40基础混凝土标号避雷针,加工后采用热浸镀锌防腐;在牵引变压器27.5千伏主变出线侧加装支持绝缘子,保障牵引变压器低压侧套管的结构不受强风破坏;雨棚按百年一遇的风荷载取值外再乘以一定的放大系数设计,可抵御18级台风。

5、实际意义

海南环岛铁路全线贯通可进一步完善海南快速铁路网结构,极大方便沿线群众出行,对加快形成海岛 “三小时经济圈”、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以及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6、实际体验

就个人感受来谈,环岛高铁的整体配套设施基本很完善,服务态度也相对比较好,整体客流晚点现象较少。特别是在大客流站点对于客流人群疏散做的比较不错。

7、未来建议

可以考虑根据实际情况,海南省中线高速公路规划在中线各城市之间建立铁路,形成东环,西环,中线这样的铁路布局,使得岛内各县市基本能覆盖高铁。目前岛内中部城市只能依托中线高速公路,与其他市县进行运输,中部山区运输相对不便。(起点为海口丘海大道延长线,经屯昌、琼中、五指山、乐东,到达终点乐东赤塘枢纽互通,连接G98海南环岛高速西段。)

参考资料:

hn.focus.cn/zixun/33fff

chinanews.com/cj/cyzh/n

haikou.gov.cn/zfdt/hkyw

ce.cn/ceph/qyph/qyxw/20

hi.people.com.cn/2006/0

gov.cn/ztzl/2009-06/08/

news.sohu.com/20090115/

gov.cn/jrzg/2010-12/30/

news.cntv.cn/20101215/1

scitech.people.com.cn/n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