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有误,第一次阳性3年后就是阴性了,这里分别分析第一次出错和第二次出错的可能原因】
该男子2016年曾被诊断为艾滋病,2019年曾再测过一次是阴性,去年仍然是阴性,于是该男子表示不解。
诊断艾滋出错的概率较小,因为存在初筛和复核两道工序,但凡是都怕万一。
这里脱离具体事件,聊一聊「第一次阳性而几年后阴性」可能存在的问题,即下面所说的事并不代表发生在该男子身上。
一是标本错误
就如新闻里所说,有人会让身患艾滋病的人替他抽血,故意导致检测结果阳性。冒充艾滋病患者的事并非不可能,只是不同的人冒充方式不一样,比如新闻里是造假证。
二是流程上可能出了问题。
2016年实行的是《艾滋病诊疗指南第三版(2015版)》[1]:
可以看出HIV抗体是诊断的核心,如果HIV抗体呈阳性,还需要进行以下步骤
若呈阳性反应,应用原有试剂和另外一种不同原理或不同厂家的试剂进行重复检测,或另外两种不同原理或不同厂家的试剂进行重复检测,如两种试剂复测均呈阴性反应,则为HIV抗体阴性;如有一种或两种试剂呈阳性反应,需进行HIV抗体补充试验。
根据最新版《中国艾滋病诊疗指南(2021年版)》[2]
当抗体检测呈阳性反应时,用原有试剂双份(快速)/双孔(化学发光试验或酶联免疫试验)或两种试剂进行重复检测:
可以看出还是需要严谨的复核检测来确定初筛阳性的结果的。
这里面流程如果出了问题,确实有可能出现错误的阳性报告,比如初筛的假阳性没有被发现,或者实验室内部质控没做好。
一是可能真的是艾滋病感染血清阴性患者
真正血清阴性的艾滋病患者很少见的,大多数情况哪怕艾滋病晚期也是有抗体的。目前艾滋病患者血清阴性国内仅报道了2例,世界上报道了27例。[3]目前具体原因并不清楚,考虑形成这种情况的可能原因有:
(1)存在特殊的HIV病毒亚型
(2)在服用某些免疫抑制类药物
(3)本身体液免疫功能受损,比如同时患有低丙种球蛋白血症。
不过这类患者在免疫系统几乎全线崩溃的情况下,极容易出现其他感染,国内报道的两例患者都同时患有耶氏肺孢子菌肺炎(卡波西肉瘤)。
但这类患者很难毫无症状的,一般都得多次就诊。
二是第二轮的样本可能出了问题
可能是采样时出错,可能是采集的血液、唾液等出现了问题,没有保存好标本。
三是检测操作上出了问题
在实验室内部质控没做好。
具体该事件是什么原因,还需要等待调查了。
专家:有多种可能性。
————————————我觉得专家说的对。
艾滋病的主要实验室检查到底有哪些?
通常包括HIV 抗体检测、HIV 核酸定性和定量检测、CD4+ T 淋巴细胞计数、HIV 耐药检测等,简述这几种检查的作用:
HIV 核酸检测 ( 定性和定量) 也用于 HIV 感染诊断;
HIV 核酸定量和 CD4+ T 淋巴细胞计数是判断疾病进展、临床用药、疗效和预后的两项重要指标;
HIV 耐药检测可为 ART 方案的选择和更换提供指导。
HIV-1/2 抗体检测是 HIV 感染诊断的金标准,但它不是一枝独秀,它包括筛查试验和补充试验。
补充试验又包括抗体补充试验 ( 抗体确证试验) 和核酸补充试验 ( 核酸定性和定量检测) 。
看到这里就发现一个问题,该男子是否仅仅是初筛阳性?
若呈阳性反应,我们通常用原有试剂双份 ( 快速) /双孔( 化学发光试验或 ELISA) 或两种试剂进行重复检测, 如均呈阴性反应,则报告为 HIV 抗体阴性;如一阴一阳或均呈阳性反应,需进行补充试验。
抗体补充试验:抗体确证试验无HIV 特异性条带产生,报告HIV-1/2 抗体阴性; 出现条带但不满足诊断条件的报告不确定,可进行核酸检测或 2~4 周后随访,根据核酸检测或随访结果进行判断。HIV-1/2 抗体确证试验结果阳性,出具HIV-1/2 抗体阳性确证报告。
该男子这个事属于历史遗留问题,只言片语无法推测当初真相,静待官方通报。
“恐艾”个人认为其实有两层意思:一是过于防范,担心自己真的得到;另一个是心理上YY,各种自证自己是HIV,唯恐自己不是。
各位遇到初筛阳性别轻易定论,重复检测并进行补充实验,确诊后再给自己戴“HIV”的大帽子。
那实验室有没有可能真的测错?
这种事概率很小的意思就是有可能。
为啥谈到「检查结果互认」这件事上,很多同行不认?因为没法认。
我们在工作中发现很多检查和临床症状明显对不上,怎么办?没法声张,只能“悄悄咪咪”的让再做一次;
还对不上的时候,可能直接给实验室打电话,委婉的问问是不是最近啊……咳咳咳,咱换个实验室做,实在不行去外院做。
有什么办法?
这份工作有时候就是这样子,有误差不是很正常么?又不是总有,只能说在极少数的情况下会出现这种情况。
有时候有些实验室检查,你在同一家医院,不同的实验室做,价格还不一样?你就开始骂骂咧咧,说那个贵的黑心,如何如何……
人当班医生总不能告诉你,有的进价就低,虽然便宜,但是不准确,打自己同事的脸。
所以,看病的心里要有点数。
一是身体是自己的,有些检查人好心建议你再查查你就别怕麻烦多查查;
二是咱得多体谅,世上就没有完美无缺的事儿,有些问题咱已经尽力规避了,机器解决不了的人为来弥补。但医学发展到今天还差点远,可咱人族一直没放弃努力……
得给某些不称职的医生批评,但咱得多给那些上道的同胞一些信心,多一些谅解,多一些鼓励,这样医学才能发展的更快,咱老百姓受疾病的折磨才能更少一些。
以上。
参考:
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艾滋病丙型肝炎学组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国艾滋病诊疗指南(2021年版)[J].协和医学杂志,2022,13(02):203-226.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