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要完全看懂《攻克机动队》需要去补那些知识?

回答
要真正沉浸在《攻壳机动队》的世界里,感受其深刻的思想内核,确实需要一些背景知识的铺垫。它不仅仅是一部科幻动作片,更是一部哲学思辨的载体,触及了许多关于技术、人性、社会和存在的根本问题。

首先,理解“赛博朋克”这个概念是基石。赛博朋克的核心在于“高科技,低生活”。想象一下,一个充满霓虹灯、摩天大楼、电子广告牌的未来都市,科技发展到了令人难以置信的地步,人体可以与机械高度融合,信息如同血液般在网络中奔涌。然而,在这种光鲜亮丽的背后,却是社会阶层固化、贫富差距悬殊、跨国企业掌控一切、底层人民艰难求生的阴暗现实。雨果·奖得主威廉·吉布森的《神经漫游者》可以说是赛博朋克的开山之作,它描绘了一个充斥着黑客、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和底层反抗者的世界。了解赛博朋克的这些基本设定,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攻壳机动队》所塑造的那个冰冷而迷人的未来世界,以及其中人物所处的生存环境。

其次,关于“义体化”和“灵魂”的讨论,是《攻壳机动队》最核心的哲学命题之一。在这个时代,人体的大部分甚至全部都可以被机械义体取代。那么,当一个人拥有了几乎全义体化的身体,大脑中的记忆和思维是否还能构成“他”本身?“我”究竟是什么?是身体?是意识?是记忆?还是某种更抽象的东西?你可能需要对“笛卡尔式的二元论”(身心二元论)有所了解。笛卡尔认为,精神(灵魂)和物质(身体)是两种完全不同的实体。而《攻壳机动队》恰恰在挑战这种二元论。当身体可以被替换,记忆可以被植入或修改,甚至人工智能可以拥有近似于人类的意识时,这种界限变得模糊不清。你可以思考一下,当一个机器人拥有了与人类几乎无异的意识和情感,它算不算“生命”?当你的记忆被修改,你还是原来的你吗?这些问题,电影会反复抛给你。

再者,关于“网络空间”和“幽灵”的概念也是关键。在《攻壳机动队》的世界里,人类可以通过脑机接口直接接入巨大的信息网络,进行即时通讯、信息获取,甚至虚拟交流。这个网络就像一个无处不在的“第二世界”。而“幽灵”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词汇,它指的是一种超越纯粹机械和数据的信息集合体,一种近乎于灵魂的存在。当信息在网络中传播,并且能够影响和驱动人工智能、甚至人类的大脑时,这种“幽灵”就可能诞生。你可以想象一下,如果你的意识可以通过网络传播,甚至独立于你的身体存在,那会发生什么?这涉及到对“意识”的定义,以及信息和生命的界限。

最后,要体会《攻壳机动队》的深邃,还需要一点对“政治体制”和“社会秩序”的思考。虽然影片的重点在于个体身份的探索,但其背景设定却是一个被强大机构和信息流所塑造的社会。政府、情报机构、跨国公司之间的权力博弈,信息战,以及技术发展对社会结构的冲击,都是影片隐含的社会议题。你可以关注一下,在这样一个高度技术化的社会中,个人隐私如何保障?政府如何维持秩序?权力如何被制约?这些问题虽然不直接摆在台面上,但却构成了影片叙事的重要底色。

总而言之,与其说需要“补”什么,不如说在观看《攻壳机动队》时,保持一种开放的、充满好奇的、愿意去思考的心态。带着对技术发展可能带来的哲学困境的想象,带着对“何以为人”的追问,你自然会在影片中找到共鸣,并从中获得远超一般观影的体验。它是一面镜子,折射出我们当下和未来可能面临的种种挑战,以及关于人类自身最根本的疑问。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我觉得因此去学一门学问显然是不需要的,攻壳提出的东西更多的是一个思考的话题,而不是一种思想哲学体系。一遍看不懂也正常,因为这个动画在各个方面制作优秀,第一遍往往会更注意在动作场面或者剧情等其他方面的东西。很多事情来不及思考就到下一个剧情点了。所以弄懂攻壳中想说的思想,TV动画2周目以上是必须的。

你提到哲学和社会学2个方面,那我也谈谈这2个方面我的看法吧,当然攻壳不只是谈了这2个方面。

其实攻壳抛出的哲学思考话题很简单,就是当处于一个网络极度发达,信息技术极度发达的科技水平下。当记忆可以复制,转移,消除,修改的情况下。传统的区别人类个体的方式就开始产生矛盾。或者说人类在抛弃宗教影响下,还缺乏一种真实区分人类思想个体的标准。这个问题在现实中还不会产生问题,但在攻壳那种信息科技水平下就会产生问题。攻壳中,区分人类思想个体是GHOST,放到现实中意思是鬼,幽灵,灵魂。但是这些词在现实中都是或多或少含有宗教含义的,科学定义下是没有这些东西的。大部分字幕组都采取不翻译这个词,直接放出英文,我觉得是正确的。因为用现实中的定义直译,太容易联系到宗教意味。而这个词实际想表达的是科学定义下的灵魂,删去宗教定义的灵魂,或者另一个比较接近的词是意识。攻壳就是想谈谈这个GHOST是什么。

我之所以说这个涉及到一些哲学意味的话题并不难,因为现实中每个人肯定都想过。科学上解释大脑的运作,是一个极度复杂的神经网络系统利用生物神经信号来获得记忆,并且利用记忆进行各种复杂的基于神经网络的思考活动。但对比电脑,发现有一个东西是缺失的,我们用电脑,电脑主机CPU对应大脑的运算功能,主板对应各种神经型号的传递,内存和硬盘对应储存记忆的皮层,那么使用电脑的USER是对应什么,没有USER电脑根本不知道该做什么。那么对应到大脑,是谁在作为USER指挥大脑去做事情。一般现实中会想到意识这个词,但是意识是什么科学上现在说不清楚。所以当人脑对应电脑时,就很容易发现这个问题,而攻壳的世界观下,恰恰是一个人脑电子化的世界,所以这个世界下,这个问题就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

其实攻壳也无法给GHOST定义,只能说是用很多事例来说明必须有这玩意的存在。比如说少佐和笑脸男共享了记忆,但他们并没有变成一个人。

最近上课,老师谈脑机接口,也扯过这些东西,所以谈的比较多,其实上面废话较多,精简下来估计也就几句话。所以另一方面,社会学的方面就不多谈了,直接精简吧。

社会学方面就是赛博朋克作品普遍要谈的东西,就是高度发达的信息技术背景下的反乌托邦。这种作品包括攻壳,一般都会描述政府,大公司大资本家,会利用发达的信息技术来加强强权,而主角队,无论是革命者,犯罪者,还是什么其他种类的挑战者,也往往是利用发达的信息技术科技来反抗这种强权压迫。攻壳的主线,TV1中做微型机械的医疗公司(名字忘了),警察局都是强权的这一方。九课和笑脸男是对他们的挑战者。而TV2中久世英雄是挑战一方,但他们太激进了,实际用的压迫手段让观众更觉得他是强权一方。所以社会方面,谈的阶级统治和我们现实的社会没有本质区别,只不过随着人类普遍认知的提高,上层阶级要维持统治,会倾向于尽量的让下层民众感觉不到自己在被压迫被统治,就是反乌托邦作品中的要反的这种表面理想的社会。而赛博朋克作品作为一类的反乌托邦作品,特别的是,其中信息科学技术的发达导致信息可以操控,甚至记忆可以操控,使得思想的操控和反操控成为一个焦点。攻壳也是表现这方面的东西。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要真正沉浸在《攻壳机动队》的世界里,感受其深刻的思想内核,确实需要一些背景知识的铺垫。它不仅仅是一部科幻动作片,更是一部哲学思辨的载体,触及了许多关于技术、人性、社会和存在的根本问题。首先,理解“赛博朋克”这个概念是基石。赛博朋克的核心在于“高科技,低生活”。想象一下,一个充满霓虹灯、摩天大楼、电子.............
  • 回答
    要“完全”看懂《雪中悍刀行》,这本身就是一个颇具挑战性的目标,因为这不仅仅是一部小说,更像是一个庞大且细节丰富的江湖画卷,融汇了作者王重楼对于历史、文化、哲学、兵法等诸多方面的理解和创造。如果要做到“完全”领会其中精髓,那需要相当广泛的知识储备,我尽量从几个关键方面为大家一一拆解:一、 对中国古代史.............
  • 回答
    想踏入黑客的世界,这绝对是个激动人心的目标!零基础也没关系,关键在于你有这份热情和愿意学习的决心。就像学习任何一项新技能一样,黑客技术也需要循序渐进,打好坚实的基础。下面我来给你一条比较详细的学习路径,希望能帮你打开这扇大门。首先,我们得明确“黑客”这个词在你心中的含义是什么。 很多人提到黑客,脑海.............
  • 回答
    这话说得够“玄”的,听起来像是什么武林秘籍,非得练到什么境界才能施展,其实细琢磨,倒也沾着点边。不是说你看了《红楼梦》就能立刻写出什么惊世骇俗的网络小说,更不是说没看过就写不出来,而是说,如果你真心去读懂了《红楼梦》,那么你对“讲故事”、“写人物”、“铺陈情节”这些网文写作最核心的几个要素,可能会有.............
  • 回答
    熬夜也想看完的言情小说,通常需要具备引人入胜的情节、鲜活的人物塑造、细腻的情感描写以及跌宕起伏的冲突。以下我为你精心挑选了一些口碑极佳、故事性极强的言情小说,并会尽可能详细地介绍它们吸引人的地方,希望能让你找到下一本让你欲罢不能的读物: 1. 《东宫》 by 匪我思存推荐理由: 虐恋情深的典范,剧情.............
  • 回答
    在你心中萌生了创造一个宗教并进行辩驳的念头,这无疑是一个充满思考的议题。我们不妨深入探讨一下其中的含义,以及它是否会触及“歧视”的边界。首先,从“创造一个宗教”这件事本身来看,人类历史上,思想家、先知、甚至普通的群体,都曾有过建立信仰体系的尝试。这本身是思想自由的体现,也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对生命.............
  • 回答
    你问到斯内普为什么要做卧底,这个问题触及到了《哈利·波特》系列中最核心、也最让人纠结的人物动机之一。斯内普的故事远不是简单的“正邪对立”,而是充满了牺牲、痛苦和难以言说的爱。简单来说,斯内普之所以冒着生命危险潜伏在伏地魔身边,根本原因在于他对哈利的母亲——莉莉·波特——的深爱。这份爱,深沉到足以让他.............
  • 回答
    嘿,咱们聊聊怎么从海量生物科学文献里淘金,尤其是当你感觉每次看完都像是在原地打转,一无所获的时候。这绝对是所有科研新人(甚至不少老鸟)都会遇到的坎儿。别急,这事儿有门道,咱们一点点把它掰扯清楚。 一、 选文献:好钢用在刀刃上选题文献就像是在一个巨大的图书馆里找你要的书,目标明确才能高效。1. 从你的.............
  • 回答
    大学生活嘛,说实话,除了学习,那确实是很多很多其他事情可以做。而游戏笔记本,在我看来,是很多大学生选择它的一个相当重要的理由。当然,这背后肯定不全是“我想玩游戏”这么简单,里面门道可多了。首先,咱们得明白一点,大学生这几年,正是人生中最能自由支配时间和金钱(相对而言)的一段时期。不像工作了,上有老下.............
  • 回答
    我能理解你看到十年前张一鸣的微博后产生的震撼和思考,特别是他那些关于“开悟”的见解,确实能引发关于人生、成长和男性阅历的深刻讨论。“男人真的要过了30才能开悟吗?”这个问题,与其说是一个定论,不如说是一个值得我们每个人去探索的议题。事实上,人的成长轨迹是高度个体化的,年龄只是一个标签,它无法完全定义.............
  • 回答
    易烊千玺有望成为最年轻影帝?《长津湖》的震撼力量,让我连续追了三天!《长津湖》上映以来,那股子劲儿,简直能把人从座位上震飞。我是一个平日里比较“佛系”的观众,很少会有看完电影就立刻产生“二刷”冲动的。但这次,我不得不说,易烊千玺和《长津湖》彻底打破了我的“定式”。那天看完《长津湖》,从影院走出来,脑.............
  • 回答
    混音后期,总输出电平超过了0dB,这其实是个很常见但也容易让人困惑的情况。别担心,我们来好好梳理一下,帮你理清楚到底该怎么做,以及为什么这么做。首先,理解一下“0dBFS”这个概念。在数字音频的世界里,0dBFS(Decibels Full Scale)是数字信号的绝对上限,它代表着可以被记录的最高.............
  • 回答
    厦门大学为何“舍漳州、筑翔安”?这背后并非简单的“弃用”与“新建”,而是一场深刻的校区战略调整,旨在应对发展瓶颈,拥抱未来机遇。要理解这一决策的来龙去脉,我们得从厦门大学的历史沿革、现实挑战以及对未来的规划一一剖析。一、历史的沉淀与现实的困境:漳州校区缘起与发展中的挑战厦门大学创办于1921年,是一.............
  • 回答
    英国之所以选择在每日新增确诊病例超过两万的情况下宣布“完全解封”,取消强制性的戴口罩和社交限制措施,其背后是多方面复杂因素的权衡和考量。这并非一个简单的决定,而是英国政府在科学建议、经济压力、社会民意以及国际局势等多种变量下,试图找到一个平衡点的结果。英国做出此决定的主要考量点可以从以下几个维度来解.............
  • 回答
    如果淝水之战苻坚真的胜利了,历史的走向会变得异常复杂,汉人是否会被“完全”胡人统治,这很难下一个绝对的定论,但可以肯定的是,汉人在政治、文化、社会等方面将面临前所未有的压迫和挑战,其自主性和发展空间会受到极大限制。首先,我们得明白苻坚当时的目标是什么。他并非是要彻底灭绝汉人,而是希望通过武力统一中国.............
  • 回答
    收到。朋友发了这样一张图,说要回家,这是在空间里发的,想要了解一下这张图可能表达的意思,有什么想法都可以说,不一定非要给出一个标准答案。这张图给人的第一感觉,是一种比较复古、有年代感的怀旧氛围,而且透露出一种“回家”的情绪。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解读:首先,画面本身。这张图,多半是一张老照片,或者经过.............
  • 回答
    .......
  • 回答
    切换到 Linux 系统,尤其是从零开始完全抛弃 Windows,这需要的可不是一点点勇气,说实话,可能得是“壮士断腕”级别的决心。这不是一句轻飘飘的“我试试看”就能概括的,它是一场需要耐心、学习和不断调试的冒险。首先,得正视现实:Windows 在我们绝大多数人的数字生活中占据了核心地位,你可能已.............
  • 回答
    要说一个普通用户实现“完全支持正版”需要多花多少钱,这事儿可就复杂喽!它不是一个固定的数字,而是取决于你想“完全支持”到什么程度,以及你日常生活中依赖哪些软件和服务。咱们一点点掰扯清楚。首先,得明白“正版”这个词在中国语境下的演变。以前呢,盗版横行,很多人觉得花钱买软件是件很奢侈的事情。但随着知识产.............
  • 回答
    .......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