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有人称“美国人主动交税,而中国人却逃税”,如果是,为什么?

回答
关于“美国人主动交税,中国人逃税”这种说法,我们不能简单地一概而论,事实远比这个说法复杂得多。但确实,在很多人的认知里,这种对比是存在的,并且背后有一些值得探讨的文化、制度和社会原因。

首先,我们来聊聊“美国人主动交税”这一端。在美国,税收体系有着悠久的历史,而且其文化基因中,纳税很大程度上被视为公民责任的一部分。这种公民责任感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从历史渊源上讲,美国独立战争本身就是一场反对“无代表不纳税”的抗争。这一定义了税收与公民权利之间的紧密联系。从建国之初,纳税就与获得政治参与权、享受政府提供的服务紧密挂钩。这种“纳税即公民”的观念,经过几代人的传承,已经深深烙印在美国人的社会意识里。

再者,美国的税收制度在一定程度上也鼓励了“主动”纳税。联邦税收中的大部分(尤其是个人所得税)是基于“自行申报”的原则。纳税人需要在每年的报税季(通常是4月15日)向国税局(IRS)提交个人所得税申报表,计算自己应该缴纳的税款,并根据情况进行补缴或申请退税。这种制度设计,加上IRS强大的征信和执法能力,使得大部分人不得不认真对待自己的纳税义务。

此外,美国社会有着相对成熟的公民社会和媒体监督。当出现逃税、避税等行为时,往往会被媒体曝光,引发公众的关注和讨论,甚至对涉事个人或企业造成声誉上的损害。这种社会压力也是促使人们遵守税法的一个重要因素。

当然,我们也要认识到,说美国人“完全主动”交税,可能过于理想化。美国同样存在各种形式的避税行为,只是程度和方式可能与中国有所不同。但总体而言,在主流社会认知中,纳税被普遍认为是公民应尽的义务。

接下来,我们再看看“中国人逃税”这一说法的背后。如果我们观察中国现实,确实会发现围绕税收,存在一些与美国不同的现象和观念。

在中国,税收制度的发展相对晚于美国,其历史沉淀和文化接受度自然也不同。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官逼民反”的观念和对“苛捐杂税”的普遍反感,使得税收在一些人眼中,可能更多被视为政府向民众索取,而非政府为民众提供服务的对价。

更关键的是,中国的税收体系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更多依赖于流转税(如增值税、消费税)和企业所得税,而非个人所得税。虽然个人所得税在收入分配中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但在过去的经济结构中,普通民众的直接税负感相对较弱。而对于那些高收入群体,虽然个人所得税是重要的税种,但由于信息不对称、监管难度等原因,逃税、漏税的情况确实更容易发生。

此外,中国的社会诚信体系和公民社会的发展,以及信息公开透明的程度,也与美国存在差异。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逃税行为相对更容易隐藏。同时,对于许多普通人来说,他们可能对税收制度的理解不够深入,也不知道如何合法地进行税务规划,因此即便有心纳税,也可能因为不熟悉流程而产生误解或抵触。

另一个非常现实的因素是,很多人认为中国的税收使用透明度不够高, public spending 的效率受到质疑。当纳税人觉得自己的钱没有用在最有效的地方,或者不清楚税款的具体去向时,其纳税的积极性自然会受到影响。这种“钱花哪儿了”的疑问,会一定程度上削弱其作为公民的责任感。

然而,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社会治理的日益完善,这种状况也在发生改变。国家一直在努力加强税收征管,提高税收征管的现代化水平。个人所得税的申报和征收也在逐步规范化,特别是在专项附加扣除等政策推行后,也在尝试引导公民更主动地参与到税务申报中来。

总而言之,将“美国人主动交税”和“中国人逃税”简单对立,未能全面反映事实。美国有其文化和制度优势,使得大多数公民倾向于履行纳税义务,但同样存在避税行为。而中国在税收观念、制度执行和信息公开等方面,存在一些与美国不同的情况,导致逃税避税的现象在某些群体中更为突出。但中国也在不断进步,税收征管和公民纳税意识都在逐步提升。这更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而非静止的标签。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众所周知,国民政府曾经全面学习过西方的各项制度,当然包括税务制度。学出什么来了呢?

你猜淞沪会战上哪一支部队的装备最好?是鼎鼎大名的36、87、88三个德械师?不是!是战功赫赫的51师?不是!是黄埔军校军官生的专业蓝军中央军校教导总队?也不是!真正的答案是——财政部税警总团!

税警总团建成时下属五个团,加总团直属部队,相当于六个团。团的编制相当庞大,每班有士兵十四人,每班配备轻机枪一挺,六班为一排,三排为一连,每连共计252人,相当于甲级正规军两个连。一营辖四连,另配六零炮两门。团统辖三营,另配特种兵连七个,每团战斗兵员共5000余人。总团部直辖特务营、高炮营、炮兵营、通讯营等七个营。整个总团拥有兵力三万余人。



(看看这军威,绝对比国军一流部队强,但不属于正规军,财政部下属,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在其他大部分部队骡马不足需要征用民夫拉炮的年代,税警总团装备有欧立根防空机炮、维克斯两栖战车、“卡登·罗伊德”超轻型坦克。

各类轻重装备都买能买到的最好的,美械、英械、德械、法械、捷(捷克斯洛伐克)械一应俱全。

税警总团排以上军官几乎都是美国西点军校、美国弗吉尼亚军校毕业的,对了,他们还有一支由德国现役军官组成的顾问团!训练方式极度现代化,单兵素质极高,1933年在江西剿共前线进行射击比赛,参战国军共计48个单位参加,前十名里有七个是税警总团的选手,花式吊打国军其他部队!无他,好射手都是训练的时候用子弹喂出来的!

淞沪会战初期国军通讯设备奇缺,连京沪警备司令张自忠都缺电话交换机,为了搭建京沪警备司令部和参战各师的电话指挥线路,黄金荣捐出了原金融大厦的交换总机给张自忠应急,但是税警总团有专业的通讯营,极端状态下电话指挥系统可以直接搭建到营级,什么概念?

当收税的人手里家伙比最精锐的野战军好的时候,傻子才会不按时交税!

观一叶以知秋,看学生知道老师,你说美国人为啥按时交税?

user avatar

看过电影《肖申克的救赎》吗?

想想,主角安迪逃出监狱后,为什么没被抓,有钱又有闲的?

他给自己伪造了一个身份,护照,驾照,出生证明,一应俱全。同时还有很多股票债券。

年年交税,一分不少。要不然会留下破绽。


再一步一步地回想一下,他是怎么逃出的肖申克?

挖墙挖出来的。

为什么他挖墙挖了二十年,都没被发现过?

因为他二十年里,大部分时间住的是单间(电影里几乎所有人都住单间,但原著里只有安迪有这个待遇)。且查房视频狱警全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为什么只有他能住单间?

因为他帮整个监狱里所有的狱警规避税务,搞基金,洗黑钱。


美国人一直吐槽的东西,狗腿子却给猛吹,有意思。

user avatar

这句话有一定的道理,要历史的,辩证的来看!美国人会主动缴税是有一个历史的过程的。因为美国的国税局是神一样的存在。

1、美国的建国

美国脱离英国殖民地,搞独立建国。一个重要的原因,或者说根本的原因是不愿意缴税。

什么波士顿倾茶事件,以及所谓的印花税等等。都是美国人不愿意缴税的证据。

2、美国的南北战争

美国国税局(Internal Revenue Service,IRS)隶属于美国财政部。

IRS诞生于南北战争,那时候林肯刚执政,看到美国内战一触即发,但是美国北方军队没有足够的军费,农场主,工厂主不愿意缴税,隐没收入,甚至暴力抗税,资本家又不愿意纳税。

为了筹集军费,林肯政府就建立了国家税务局,但是一开始林肯并没有给IRS很大的权力,就只让他们去收税,但是人还没开口,对方就先把枪拿出来,暴力抗税。

后来政府便直接赋予了IRS“武装讨税”的权力,为他们专门建设了税务警察,配备了武装力量和监狱,法庭,以及不需要申请就可以直接实行财产冻结的权力。只要税警认为你存在逃税现象,就有你好果子吃。

3、黑帮贩毒都要缴税

在知乎的盐选真实黑历史:毒枭和他们的邪恶帝国中有一章

就是上面一章讲得很有趣。

阿尔卡彭是最有影响力的黑社会头头,比教父的影响要大。他就留下了三个教训:重机枪比冲锋枪好使;要按时向联邦政府纳税;做爱一定要戴安全套。

当时美国其它政府机构收拾不了他,最后是IRS出手,把他弄进去坐牢。然后他的黑帮产业基本都被IRS给弄走了。

其中一辆防弹车,最后是送给了罗斯福总统。

所以有了IRS这种霸道的机构存在,谁敢偷税与抗税。

另外卡彭的那个黑帮的创始人,就是税务员出身的。

4、特朗普封神

  上面一张关二爷扛加特林的图片在网上很容易找到。而现实中,在美国有一些毒贩就是拜这种使用加特林的关老爷,而且这些毒贩并非华裔。这种异化的偶像崇拜是怎么形成的,扛加特林的关羽怎么就成了美国毒贩的庇护神了?成了他们跪拜的对象呢?

这个就跟卡彭的第一句话有关。其实拜的不是关二爷,而是关二爷手中的加特林。

  在特朗普谋求连任期间有媒体捅出了他的纳税问题。“在赢得总统职位的那一年,缴纳了750美元的联邦所得税”,“在入主白宫的第一年,他又缴纳了750美元”。“在之前的15年中,他有10年根本没有缴纳任何所得税,主要是因为他报告的亏损比他赚的钱多得多。”

  一时之间特朗普缴税问题成了一个焦点。美国的黑帮成员有人说,如果特朗普竞选不成功,IRS扳不倒特朗普的话,他们将扛加特林的关羽换成扛加特林的特朗普,这样的偶像更具有现实意义

  那问题来了,特朗普有没有主动缴税呢?特朗普是美国人吧!


user avatar

题主:“看我给大家讲个笑话”

user avatar

川普的真实国籍暴露了?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