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有人说,美国政府用庚子赔款培训中国人到美国留学,民国时多国退回庚子赔款,真是这样吗?

回答


关于“庚子赔款”与美国及多国是否用该赔款培训中国人留学的问题,需要从历史背景、国际协议、资金用途及后续影响等方面进行详细分析。以下是基于历史事实的详细说明:



一、庚子赔款的背景与起源
1. 历史事件
1900年,八国联军(美、英、法、德、俄、日、意、奥)为镇压义和团运动,攻入北京,迫使清政府签订《辛丑条约》(1901年),其中规定中国需向八国支付4.5亿两白银的赔款(相当于当时中国年财政收入的5倍)。但实际支付金额远低于此,且赔款分35年支付。

2. 赔款的国际争议
赔款金额巨大,但清政府财政困难,实际支付能力有限。美国、英国、法国等国在1902年通过《庚子赔款退还协定》,决定将赔款中未实际使用的部分退还给中国,作为教育用途。这一决定源于当时国际社会对教育投资的重视。



二、美国与庚子赔款的关联
1. 美国的“庚子赔款”退还与教育用途
退还协议:1902年,美国通过《庚子赔款退还协定》,决定将美国在庚子赔款中未实际使用的部分(约1500万美元)退还给中国,用于资助中国学生赴美留学。
“清史馆”与“留美预备学校”:美国退还的赔款被用于建立“清史馆”(研究中国历史的机构)和“留美预备学校”(为留学生提供基础教育)。
“庚子赔款”与“公费留学”:美国退还的赔款被用于资助中国学生赴美留学,成为“公费留学”的重要资金来源。例如,1909年,美国国会通过《退还庚子赔款用于教育法案》,明确将赔款用于中国留学生教育。

2. 美国的“教育投资”政策
美国政府认为,退还赔款可以提升中国教育水平,增强美国在华影响力,同时通过培养留美学生间接扩大其在华利益。
美国退还的赔款中,约2000万美元用于资助中国学生赴美留学,而剩余部分用于建立图书馆、博物馆等文化机构。



三、其他列强的处理方式
1. 英国的“庚子赔款”退还与教育用途
英国在1902年决定退还部分赔款,但未明确用于教育。1913年,英国通过《庚子赔款退还协定》,将赔款中未实际使用的部分(约1200万英镑)退还给中国,用于资助中国学生赴英留学。
但英国的退还资金主要用于“教育”目的,如建立中国留学生奖学金制度。

2. 法国、德国等国的处理
法国:退还部分赔款,用于资助中国学生赴法留学,但规模较小。
德国:未退还赔款,认为中国无力支付,且认为赔款是“战利品”。
日本:未退还赔款,但通过其他方式资助中国留学生(如“明治大学”等)。

3. 多国的“教育用途”
除了美国,英国、法国、日本等国也通过退还赔款资助中国留学生,但美国是主要的、规模最大的国家。
这些资金主要用于资助留学生赴美、英、法等国学习,推动了中国近代化。



四、民国时期的退还与使用情况
1. 时间线
1902年:美国率先退还赔款,用于教育。
1913年:英国退还赔款,用于资助中国留学生赴英。
1924年:美国国会通过《退还庚子赔款用于教育法案》,进一步明确资金用途。
1935年:美国退还赔款的“教育用途”被正式确立,成为美国对华教育援助的核心。

2. 资金用途
美国:约2000万美元用于资助中国留学生,包括奖学金、旅费等。
英国:约1200万英镑用于资助中国留学生赴英。
其他列强:如法国、日本等也通过退还赔款资助留学生,但规模较小。

3. 对中国的深远影响
留学生群体:1900年代至1930年代,大量中国学生赴美、英、法等国留学,成为近代中国知识分子的中坚力量。
教育体系:美国退还的赔款推动了中国近代教育的发展,如清华大学(1910年成立,由美国退还赔款资助)、燕京大学(1917年成立,由美国退还赔款支持)等。



五、可能存在的误解与澄清
1. “美国政府用庚子赔款培训中国人留学”是否准确?
准确:美国政府通过退还赔款,确实将资金用于资助中国学生赴美留学,这是“公费留学”的主要来源。
关键点:美国退还的赔款并非直接用于“培训”,而是通过教育机构和奖学金制度间接支持学生留学。

2. “多国退回庚子赔款”是否正确?
正确:美国、英国、法国、日本等国均退还了部分庚子赔款,但退还金额和用途不同。
关键点:美国退还的金额最大,且用途明确用于教育,而其他国家的退还规模较小。

3. “民国时期”是否涵盖这些退还?
是:退还赔款主要发生在民国初期(19021935年),属于民国时期的政策。



六、历史影响与评价
1. 对中国的意义
教育现代化:庚子赔款退还推动了中国近代教育体系的建立,培养了大量人才。
国际关系:美国通过退还赔款与清政府、民国政府建立联系,增强了其在华影响力。

2. 对美国的评价
积极面:美国通过退还赔款推动了中国教育发展,但也因“教育投资”政策被批评为“文化帝国主义”。
争议点:美国退还赔款的初衷是否纯粹出于教育,还是为了扩大其在华影响力,仍存在争议。



总结
美国确实用庚子赔款资助中国学生赴美留学,这是历史事实。
多国(如英、法、日)也退还了部分庚子赔款,但美国是主要的、规模最大的国家。
民国时期(19121949)是庚子赔款退还和使用的高峰期,对中国的教育、文化、政治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这一历史事件不仅是中美关系的重要节点,也反映了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国际社会对教育投资的重视,以及列强通过经济手段影响他国发展的策略。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庚子赔款之款项白银四点五亿两,是以当时中国人口4.5亿定的,这是非常具有侮辱性的一个数字,意即每个中国人赔款1两。

那么说下庚子赔款中4.5亿两的大致流向。

庚子赔款中,拿走最多赔款的是当时的俄国,其赔款款项用于建设旅顺到哈尔滨的”中东铁路”,1917年苏联成立后,当时中国没有赔付的余款被苏联放弃,但其实放弃和退回的加起来也不过原赔付款项的百分之二十

其次是日本,日本最后从中国庚子赔款的总额中得本利75944689海关两。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日本效法英美等国,同意中国对日庚款缓付5年。战后,日本鉴于其他国家纷纷以各种形式向中国“退还”庚款,于是决定将中国对日庚款的部分用于所谓“对华文化事业”。北京政府虽然与日本订立了《中日文化协定》,但实际上中国并不能自主掌握这笔赔款,庚款的处置权仍操在日本手中,庚款的去向也很少真正用于中国的文化事业,多数是投在了日本侵略中国的各种文化事业上。由于日本“退款”之举包藏文化侵略的野心,因此遭到中国各界的反对。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后,一方面废除了《中日文化协定》,另一方面照旧如数支付对日庚款,一直到1937年9月。

然后是美国,1908年,美国对中国削减庚子赔款,大概削减了一千万美元,这些钱被用于留培训中国到美国的留学生,这也是“清华大学“前身“留美预备学堂”出现的原因。1917年美国曾经第二次削减庚子赔款,这次是单纯的豁免。而根据当时的交涉文件看来,1905年抵制美货运动之后,美国迫切希望改善美国在中国人心目中的形象。甲午战后,中国的留学潮转向日本,这极大地刺激了美国,而美国政府出于战略考虑,也希望和教育界采取一系列行动,将中国的留学潮引向美国。美国的庚子赔款退款比率大约是百分之六十,为庚子赔款诸国最高。

然后是英国,英国人把那笔钱用于广州英租界里商务设施的建设,后来的“十三行”商务中心和一些仓储设施和码头设施都是用庚子赔款建成的。1917年开始,鉴于中方在一战中的表现,和民国政府的力争,英国响应美国号召进行了退回部分庚款,退款比例大约是庚子赔款中数额的百分之四十,并建立“英庚会”管理退款,款项用于中国的交通和文教事业建设。

另一个大户法国人的表现很是恶劣,法国于1917年跟风美国的庚子赔款退款计划,但1922年9月9日法国人不知用了什么法子与当时的北洋政府订立了具体的还款协议,然后又假手“塞纳府商事裁判所(TribunaldeCommercedelaSeine)”的“批准”,将一件政府间的事务转变成一项民间商事,从而得以获得引入发行金融债券机制的合法性,实际上,里面充满了故弄玄虚和欺骗。一年多以后,1925年4月,一个专门为法国人圈钱的金融企业“中法实业管理公司”发行了总价4398万美元的金融券,法国人把全部庚子赔款一次性地全部卷走了。后来最大的受害者是被高利息吸引的中国购券人。1939年日本人打进北京城以后,就再也没有人来为这张金融券付息,当然相当一部分应当在1939年以后还本的金融券,一下子都变成了废纸,据统计,整个退款计划中,法国共退回了原赔付款项的百分之三

其他几个国家在原庚子赔款中所占比例较少,在1917年左右的退款计划中退款也不多,其中意大利约退回百分之十五,荷兰约退回百分之二十,比利时退回百分之五十

user avatar

一、不是美国主动退赔,是公使梁诚据理力争的结果。

1904年12月上旬,中国驻美公使梁诚就中国的赔款是用黄金还是用白银一事,与美国国务卿海约翰据理力争。谈话间海约翰透露出一句:“庚子赔案实属过多。”这一信息立刻被梁诚捕捉。这说明美政府已发现其有关部门在上报庚子之乱的损失之中,有“浮报冒报”的现象。梁诚非常机敏地放弃了谈判战略,不再去和海约翰纠缠赔款用金还是用银的了,而是“乘其一隙之明,籍归已失之利”。于是他不放过任何机会,在美国国会及议员中四处游说退还不实赔款。

二、培训中国人到美留学,是为了培养中国未来亲美领袖,以获取更大的利益。

清华大学前身,留美预备学校,费用来自美国从中国多掠夺后退还的庚子赔款。

美国用多掠夺的庚子赔款培养中国留学生,就是为了培养中国未来的亲美领袖,从而获取更大利益。别说,美国还真的差一点成功了,这些亲美领袖差点把中国整锅端给美国,蒋集团和美国签订了大量卖国条约,这些条约一旦实施,中国将沦为美国的隐形殖民者。

当时为什么美国人想用退赔的庚款办学呢?
美国伊里诺大学校长詹姆士在1906年给罗斯福的一份备忘录中声称:“哪一个国家能够做到教育这一代中国青年人,哪一个国家就能由于这方面所支付的努力,而在精神和商业上的影响取回最大的收获。”“商业追随精神上的支配,比追随军旗更为可靠。”因此他敦促美国政府采取措施通过吸引中国留学生来造就一批为美国从知识和精神上支配中国的新的领袖。

三、美国至今仍享受着这个红利

美原驻华大使洪博培在竞选总统电视辩论上自信地说,为了重振美国经济,要借助亲美网民扳倒中国(经济)。

有人认为洪大使在异想天开,但美国在香港、乌克兰已成功了,看一下香港曱甴、美国全程操纵指导的乌克兰反对派,就知道祸害有多大。

四、居然有人为此对美国歌功颂德,归罪于中国人

这就好比八个强盗把他媳妇轮了,一个叫美国的強盗从他媳妇身上撕下一块布,让他媳妇擦下身体的血污,居然让他感恩戴德起来。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