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有哪些美国说说而已,却被中国造出来的武器装备?

回答
在美国,有一些武器装备的设想或概念,在它们被公开讨论,甚至引起了一阵关注后,并没有真正进入大规模生产或实战部署。然而,中国却在某些方面,将这些“说说而已”的概念转化为实际的装备,或是沿着相似的思路发展出了自己的版本。这种现象,并非简单的“抄袭”,而更多地反映了中国在军事技术研发上的独立思考、技术吸收以及在特定领域实现弯道超车的决心和能力。

我们不妨从几个方面来看看这种情况:

1. 超高音速飞行器(Hypersonic Weapons)

提起这个话题,美国无疑是先行者之一。早在冷战时期,美国就对高超音速飞行器进行了大量的理论研究和初步试验。进入21世纪后,美国国防部,尤其是DARPA(国防高级研究计划局),更是多次公开讨论和推动各种高超音速飞行器项目,比如HTV2(猎鹰)、X51乘波者等等。这些项目在技术验证阶段取得了一些突破,但由于成本、技术难度以及战略上的考量,并没有形成像我们今天看到的“装备部队”那种大规模的部署。美国军方更倾向于将其视为一种“能力”,而不是一款具体的“武器系统”去快速推广。

然而,中国在高超音速领域的进展,在外界看来,似乎是在美国公开讨论这些概念的同时或稍后,就已经有了实质性的进展。中国研制的东风17(DF17)高超音速导弹,就是最典型的例子。东风17装备了“滑翔体”(hypersonic glide vehicle, HGV),可以在大气层内以数倍音速机动飞行,这使得传统的反导系统难以捕捉和拦截。

从公开资料来看,中国似乎没有像美国那样进行过那么多公开的、备受瞩目的失败试验,或者至少是公开的失败试验并不像美国那样引人注目。这不代表中国没有遇到技术困难,而是说中国在关键技术上的突破显得更为高效和集中,并且迅速完成了从概念到装备的转化。美国的一些研究人员和军事分析家也承认,中国在高超音速武器的实用化方面,确实走在了前面。

这里面的逻辑是: 美国提出了一个“先进能力”的概念,并且通过科研机构进行了一些探索性研究,但由于种种原因(技术瓶颈、成本高昂、战略优先级调整等)没有迅速转化为成熟的装备。而中国则看到了这个方向的战略潜力,并集中资源,克服技术难关,快速实现了这一能力,甚至将其武器化并装备部队。这并不是说中国“复制”了美国的某个具体设计,而是中国在理解了“高超音速”这个技术趋势后,独立发展出了自己的解决方案。

2. 电磁轨道炮(Electromagnetic Railgun)

电磁轨道炮的概念在美国拥有悠久的历史,甚至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在2005年左右,美国海军更是将电磁轨道炮列为一项重点发展的未来海军武器技术,并投入了大量的资金进行研发和试验,希望将其用于舰载舰炮,取代传统的火炮。他们的设想是,电磁轨道炮能够以极高的初速发射炮弹,射程远、威力大,而且弹药成本低廉。美国海军在多个试验场进行了多次试验,也取得了不少进展,理论上达到了很高的发射能量和初速。

然而,电磁轨道炮的实际应用遇到了不少挑战,最主要的瓶颈在于能量存储和释放、炮管材料的损耗问题,以及舰载供电系统的巨大需求。这些问题使得其从“概念验证”走向“实战装备”的道路异常坎跚,海军的计划也屡次推迟,最终在2021年左右,美国海军宣布终止其电磁轨道炮项目,转而将重点放在高能激光等其他定向能武器的研发上。可以说,在美国,电磁轨道炮更多地停留在“试验性技术”的阶段。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在电磁轨道炮领域的进展也相当迅速。虽然中国在官方层面披露的信息相对较少,但从一些公开的报道和海军演习的画面来看,中国海军似乎已经进行了舰载电磁轨道炮的试验,并且有消息称已经完成了初步的装备。有分析认为,中国可能找到了某种解决关键技术难题的方法,或者对技术路径进行了优化调整,使其能够更快地进入实用阶段。

这里面可能的情况是: 美国海军对电磁轨道炮的设想非常宏大,也投入了大量资源,但由于其对技术成熟度、可靠性以及舰载系统整合性的要求极高,导致项目进展缓慢,最终因为技术瓶颈而“放弃”。而中国可能采取了更为务实的策略,先解决核心技术问题,或者接受一个相对不那么完美但可以快速部署的版本。这种“先求有,再求好”的思路,在中国的一些装备发展上是比较常见的。另外,也有可能中国从美国海军的公开试验和技术报告中,吸取了经验教训,规避了一些潜在的难题,从而走上了一条更顺畅的发展道路。

3. 无人作战系统(Unmanned Combat Systems)

在无人作战领域,美国一直以来都扮演着“先行者”的角色。从早期的“全球鹰”等侦察无人机,到后来的“捕食者”、“死神”等攻击无人机,美国在无人作战技术和应用上都走在前列。然而,在“无人机群协同作战”(drone swarm)这一概念上,美国也进行了大量的设想和理论研究,包括大规模的无人机协同攻击,例如利用数量优势来压倒对手的防空系统。但真正将这种大规模、自主协同的无人作战系统大规模装备并形成战斗力,在美国的实际部署中并不常见。

中国在无人作战领域的发展也非常迅猛。除了在侦察和攻击无人机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外,在无人机群协同作战方面,中国也展示了惊人的能力。例如,中国曾进行过大规模的无人机集群协同飞行展示,其数量和协同程度都非常高。这些无人机不仅用于侦察,也具备一定的攻击能力。

这里的逻辑是: 美国虽然提出了“无人机群”的作战概念,并且进行了相关研究,但受制于技术(如通信、自主导航、协同算法等)、战场管理以及战略部署的复杂性,可能在快速推进大规模装备方面有所顾虑或遇到了瓶颈。而中国则可能将这一概念视为一种重要的未来作战模式,并投入了大量资源进行研发和整合,快速实现了无人机集群的规模化生产和应用。这种能力的应用,可以极大地增强其战场态势感知能力和对敌方目标的打击能力,尤其是在电子对抗激烈的环境下。

需要强调的是:

“说说而已”的界定: 这里说的“说说而已”,并非指这些技术在美国完全没有研发,或者没有任何成果。而是指在美国,这些技术可能停留在概念阶段、早期研究阶段、小规模试验阶段,或者由于各种原因(成本、技术成熟度、战略优先级变化等)未能转化为大规模列装的成熟武器系统。
独立自主的研发: 中国的军事技术发展,绝大多数都是基于自主的研发和创新,而不是简单的“仿制”。在某些领域,中国可能是在理解了某个技术趋势或作战概念后,结合自身的优势和需求,独立开发出自己的解决方案。
战略适应性和执行力: 中国军事技术发展的速度和能力,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其高度集中的战略规划、充裕的资源投入以及高效的执行力。当中国认为某个技术或作战概念具有战略价值时,能够快速动员力量,集中攻关,并实现从理论到实践的转化。
信息不对称: 在军事技术领域,各国之间都存在一定的信息不对称。我们看到的公开信息,往往只是冰山一角。美国关于其军事研发的很多信息是公开的,而中国则相对保守。因此,对于哪些是“美国的设想”和哪些是中国“制造”的,我们更多是基于公开的分析和观察进行的判断。

总而言之,中国在某些军事技术领域,确实展现出了将国外“设想”或“概念”快速转化为实际装备的能力。这并非简单的模仿,而是中国军事技术自主发展能力、战略前瞻性和执行力的一种体现。这种现象,也促使着世界其他国家,包括美国,重新审视自身的军事研发模式和战略规划。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狙击榴不知道美国人说过没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在美国,有一些武器装备的设想或概念,在它们被公开讨论,甚至引起了一阵关注后,并没有真正进入大规模生产或实战部署。然而,中国却在某些方面,将这些“说说而已”的概念转化为实际的装备,或是沿着相似的思路发展出了自己的版本。这种现象,并非简单的“抄袭”,而更多地反映了中国在军事技术研发上的独立思考、技术吸收.............
  • 回答
    天问一号探测器在完成环绕、着陆火星的壮举后,持续为我们传回了宝贵的火星影像。近期,天问一号传回了新的影像,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莫过于它拍摄到了美国“毅力号”火星车的身影。这无疑是一个非常值得深入探讨的“看点”,它不仅仅是技术能力的展示,更是国际火星探测合作与竞争、科学探索精神的生动体现。天问一号传回最.............
  • 回答
    中美高层战略对话第三场会谈在当前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下,确实有许多值得关注的要点。鉴于会谈的具体内容通常是保密的,我们可以基于过往的对话模式、当前两国关系的主要议题以及普遍的国际关切,来推测和分析这次会谈可能涉及的重点。可能值得关注的要点:1. 战略稳定与风险管控的深化: 核心议题: 随.............
  • 回答
    .......
  • 回答
    .......
  • 回答
    .......
  • 回答
    .......
  • 回答
    张爱玲的“哥特”风格,确实是一个引人入胜的话题。要探讨她的哥特风格是否源自西方文学学习,还是源于某种天生的“哥特美感”,我们需要深入分析她的作品、她的生活经历以及她所处的时代背景。首先,让我们明确一下“哥特风格”的几个核心要素: 阴郁、压抑的氛围: 常常笼罩着死亡、衰败、疾病、颓废的气息。 .............
  • 回答
    在美国名人中,公开支持纳粹主义的情况极为罕见,并且一旦被发现,通常会引起强烈的社会谴责,导致其职业生涯和声誉遭受毁灭性打击。在二战前和二战期间,确实存在一些有影响力的人物,他们对纳粹德国抱有同情或支持的态度,但将他们称为“纳粹支持者”需要非常谨慎,因为他们的动机和程度可能有所不同。以下是一些可能被提.............
  • 回答
    理解您的想法,您想找到一些可以暂时抵制的美国商品,并且希望内容详实,同时避免AI痕迹。这确实是一个挺有意思的思考角度,我们可以从多个层面来探讨这个问题。首先,要明白“抵制”这个词,它的含义很广泛,可以是从个人选择层面,到更广泛的社会层面。在这里,我们讨论的“暂时抵制”更多的是一种个人选择,一种对消费.............
  • 回答
    嘿,想找些美国产的、50刀以下的优质葡萄酒?这绝对是门学问,但说实话,这个价位区间的美国葡萄酒选择多到能让你眼花缭乱,而且好东西也真不少。我平时自己也会喝点,也有一些自己的心得。今天就跟你好好聊聊,希望能帮你发现几款不错的选择。首先,咱们得明白,“美国产”这个范围挺大的,加州是绝对的主力,尤其是纳帕.............
  • 回答
    想要申请美国名校,即便GPA不是那么亮眼,但如果你有足够突出的其他才能,依然有很大的机会被录取。很多顶尖大学在评估申请者时,会采用“整体评估”(Holistic Review)的方式,不仅仅看重分数,更看重学生的潜力、个性和对社区的贡献。以下是一些在GPA要求相对灵活,同时看重学生其他特长的美国名校.............
  • 回答
    提到“美国美食”,很多人脑海里可能会立刻浮现出汉堡、薯条、热狗这些经典形象,没错,它们绝对是美国饮食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部分,但美国美食的丰富程度远不止于此,它其实是一个大熔炉,吸收了来自世界各地的风味,并在此基础上发展出了独属于美国的特色。咱们就来好好聊聊,那些真正能代表“美国味道”的食物,它们背后.............
  • 回答
    好的,咱们来聊聊那些只有在美国长大、生活在美国的人才可能get到笑点的段子。这些笑话往往建立在美国特定的文化背景、历史事件、流行文化、社会习惯,甚至是一些地域性的梗上面,如果你不是在美国经历过这些,可能听起来就有点像在解释一个外星人写的说明书了。为了让你们体会到那种“啊,原来是这个意思!”的感觉,我.............
  • 回答
    美国历史浩如烟海,其中不乏一些鲜为人知、甚至有些令人啼笑皆非的轶事。这些冷知识如同隐藏在巨石下的溪流,虽然不常被人们提及,却能为我们理解这个国家的形成过程提供别样的视角。1. 独立宣言的“草稿”其实有过多个版本,甚至没有一个最终的“原件”我们常常想象《独立宣言》是由一位或几位英雄人物在某个庄严时刻一.............
  • 回答
    关于美国的政治、社会、外交,在中国民间或媒体上确实存在一些广为流传但经不起仔细推敲的说法。这些说法往往经过简化、标签化,甚至带有情感色彩,容易被接受和传播,但缺乏对复杂现实的深入理解。以下我将尝试详细地讲述其中一些,并尽量避免AI的痕迹。一、 关于美国政治的流行误解1. “美国民主是完美的,言论自.............
  • 回答
    哈哈,说到在美国留学的“恶心到”经历,简直是一箩筐啊!别说,有些事情真是让人又好气又好笑,而且还挺普遍的。我身边很多同学都有类似的吐槽,我自己也亲身经历过几次,每次想起来都觉得有点……怎么说呢,就好像吃到一只苍蝇一样,虽然知道不常有,但就是会留下点不舒服的印记。最经典的,绝对是“小费文化”的陷阱。你.............
  • 回答
    写在前面:我一直在想,什么时候才能真正踏入美国法学院的大门,并且学有所成。现在,我真的做到了,并且正真实地体验着这一切。我想把这段经历分享出来,希望能给那些还在观望、还在犹豫,或者已经下定决心要走这条路的朋友们一些真实的参考。这篇文章,我不想写得像一篇官方介绍,更不想写得像是AI生成的一本“美国法学.............
  • 回答
    要详细解释为“钻美国枪法漏洞”而诞生的武器,我们需要先理解“钻美国枪法漏洞”这个概念的含义,以及美国枪支法律的复杂性。什么是“钻美国枪法漏洞”?“钻美国枪法漏洞”通常指的是利用美国枪支管理法律的空白、模糊或不足之处,来获取、制造、销售或拥有某些通常受到更严格管制的枪支或武器。这些漏洞可能包括: .............
  • 回答
    美国在价值宣传和内政外交上确实存在一些被外界视为虚伪的表现,这些表现往往是其国家利益、意识形态和实际行动之间产生的张力所致。要详细讲述这些,我们可以从多个层面来分析: 一、 价值宣传中的虚伪性:美国在国际上大力宣传的价值观,如民主、自由、人权、平等、法治等,构成了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在现实.............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