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是个移民国家,历史不长,但在这里可以找到世界各国的美食,因此许多美国特色的食物都呈现出融合的特征。虽然美国的饮食并不出名,但作为资本主义世界的超级大国,美国文化的影响在世界无处不在,比如随处可见的美式快餐,这些标准化的快餐迎合了现代社会快节奏的生活,在全世界遍地开花。此外,因自然环境和历史的不同,美国各地也有一些地域菜系。
下面,就按照地域介绍下来自美国的特色美食吧!
*.其他国家的地域菜系,参见——
新英格兰是清教徒移民最早定居的地区,这里的饮食源于英国菜,大量使用海鲜和乳制品烹饪,偏爱烘焙胜过油炸。土豆是新英格兰的重要主食,枫糖浆和蔓越莓是当地的特色食品。新英格兰主要以黑胡椒调味,调味较淡,其他香料包括加勒比风味的肉豆蔻以及一些意大利风格的香料,主要的烹饪方式是烧烤和炖煮。受意大利移民影响,披萨在这里也很流行(披萨在世界各地都流行)。
感恩节烤火鸡(Thanksgiving Turkey):美国的感恩节发源于新英格兰地区,很久以前,吃火鸡就成为了感恩节的传统。新英格兰烤火鸡一般是在火鸡体内塞上各种填料加上香料长时间烤制而成的,如今已经成为感恩节的主要象征。其他地区也有吃炸火鸡、照烧火鸡等代替的。
蛤蜊浓汤(Clam chowder):新英格兰盛产蛤蜊等海鲜,当地人用蛤蜊、牛奶、奶油以及其他食材制作了这种浓郁的杂烩汤。
潜水艇三明治(Submarine sandwich):由新英格兰的意大利移民创造的一种三明治。用长面包夹上肉类、奶酪、生菜、番茄、辣椒、洋葱、油、醋、意大利香料制成。名字里的潜水艇可能来自于发明者开的餐馆的名字。
龙虾卷(Lobster roll):新英格兰沿海盛产龙虾,于是在1929年,康涅狄格州的一家餐馆首先发明了龙虾卷这道流行于美国和加拿大东海岸的名菜。龙虾卷一般是用热狗面包加上龙虾、黄油、柠檬汁、盐、黑胡椒等制成的。
焗豆(baked beans):起源于美洲原住民用枫糖加豆制作的食品。传统上,焗豆是用酱汁低温慢炖制作的。在美国,波士顿的焗豆享有盛名,也因此得到“豆城”的称号。
枫糖浆(Maple syrup):早在殖民者到来之前,北美东北部原住民就开始用枫树制作糖浆。欧洲殖民者到来之后,原住民向他们传授了制作枫糖浆的办法,在19世纪中期之前,枫糖都是北美主要的糖类来源。全世界的枫糖浆基本都是在加拿大魁北克和美国新英格兰生产的。
强尼面包(Johnnycake):这是种用玉米面加盐和水制成的面包,据说起源于新英格兰的罗德岛。当地原住民以玉米为主食,受其影响,玉米也成为美国独立之初时欧洲移民的主食。
希腊披萨(Greek pizza):由来自阿尔巴尼亚的希腊移民Constantinos Kombouzis发明的一种发酵面饼披萨,面饼比较蓬松油腻,有点像意大利的佛卡恰面包。在新英格兰和纽约州东部,大多数披萨店都是希腊裔经营的。
纽约是美国国际化的象征,名副其实的世界一线城市。在纽约各地,有许多贩售世界各地风味的“飞地”,在这里,能够吃到世界各地的口味。而在这些外国口味中,德系犹太人、意大利人和华人对纽约美食的影响是最大的。
班尼迪克蛋(Eggs Benedict):常被认为是英式早餐的班尼迪克蛋,其实起源于纽约(虽然说法不一,但都和纽约有关)。班尼迪克蛋一般由英式松饼加培根、煎蛋、荷兰酱制成。
肉丸意面(Spaghetti and meatballs):肉丸意面,听上去像是意大利菜,其实是美国的意大利移民发明的。传统意大利面中并没有很多肉,就算有肉丸,也都是小肉丸,得益于美国发达的农业,到了美国,普通的意大利移民终于可以大口吃肉了。
纽约披萨(New York-style pizza):美国的第一家披萨店,是在纽约开张的。传统的纽约披萨源自那不勒斯披萨,以番茄酱和芝士为馅料,又大又宽,可以折起来食用。
总汇三明治(Club Sandwich):又称俱乐部三明治、会所三明治。传统的做法使用火鸡肉、熏肉、生菜、番茄加上面包制作的。这种三明治起源于纽约的某个俱乐部,在港式茶餐厅和国内的面包店、便利店里也很常见。
主厨色拉(Chef salad):由白煮蛋加上一种或多种肉类、番茄、黄瓜、芝士制作的色拉。据说是由纽约Statler酒店的主厨Victor Seydoux发明的,也有说是宾夕法尼亚酒店的Jacques Roser发明的。这道菜的流行,主要归功于丽思卡尔顿酒店的Louis Diat。
华尔道夫色拉(Waldorf salad):用苹果、芹菜、核桃、葡萄、蛋黄酱制作的色拉,顾名思义,和纽约的华尔道夫酒店有关。
左宗棠鸡(General Tso's chicken):用鸡块加上酱油、黄酒、米醋、白糖、淀粉、辣椒、大蒜调味的酱料制作的一道美式中餐。关于其起源,说法不一,但都和在纽约开饭馆的湘菜厨师有关。
芝麻鸡(Sesame chicken):一种常见美式中餐,由鸡肉加上酸甜味的酱汁调味,撒上芝麻制成。
鸡蛋卷(Egg roll):起源于纽约,鸡蛋卷是美式中餐馆提供的一种油炸开胃菜,非常像春卷。尽管名叫鸡蛋卷,但这道菜的馅料中通常不包括鸡蛋,饼皮一般由面粉制成,也不包括鸡蛋。真是道名不符实的中餐呢。
布法罗辣鸡翅(Buffalo wings):起源于纽约州的布法罗。一般是用不裹粉油炸的鸡翅,加上你辣椒酱、白醋、牛油、盐、蒜头调味的辣酱制作的。
中西部被誉为美国粮仓,盛产粮食和肉类。南北战争之前,美国中西部地区主要是印第安人的领地。后来,这里陆续迁入了大量移民,从北欧、中欧到东欧,应有尽有,因此当地的美食呈现出多样化的色彩。中西部北方的明尼苏达等地北欧和东欧移民较多,因此经常能见到瑞典煎饼和波兰饺子。中部和五大湖地区德国移民较多,猪肉香肠和土豆就很普遍。铁锈带有许多希腊人开的餐馆,饮食体现了地中海风格的影响。
甜筒冰淇淋(Ice cream cone):早在1825年,法国烹饪书里就介绍了用华夫饼制作的卷筒。1902年和1903年,两个美国的意大利裔发明家先后注册了甜筒模具的专利。1904年圣路易斯世博会时,黎巴嫩裔冰淇淋商贩的Arnold Fornachou用完了放冰淇淋的纸杯,打起旁边华夫饼摊的主意,他买了些华夫饼,把它卷成圆筒,用来盛放冰淇淋。另一种说法则认为,叙利亚裔商贩Abe Doumar从希腊裔供应商那买了些华夫饼用它来放冰淇淋,并在圣路易斯世博会大获成功。
热狗面包(Hot dog bun):19世纪后期,美国的德国移民发明了用面包夹着香肠的吃法,很快便受到工人阶级的欢迎。因为看上去有点像德国的腊肠犬,因此美国人就把这种东西叫做热狗。1904年的圣路易斯世博会上,德国移民Antoine Feuchtwanger让他的面包师朋友制作了长形的面包,以便更好地夹住热狗肠,热狗面包于是就诞生了。
千岛酱(Thousand Island dressing):得名于圣劳伦斯河上游的千岛地区,是许多美式快餐店的常用酱料。千岛酱以蛋黄酱为基础,可以加上橄榄油、柠檬汁、橙汁、辣酱油、芥末、醋、奶油等调味,也可加上泡菜、洋葱、鸡蛋、番茄等。麦当劳巨无霸用的色拉就是千岛酱的变种。
辛辛那提辣酱(Cincinnati chili):用碎牛肉、高汤、番茄酱、肉桂、肉豆蔻、五香粉、丁香、孜然、辣椒粉、月桂叶制作的地中海风味辣酱,可以配热狗和意大利面吃。辛辛那提辣椒酱是由巴尔干战争期间移民的马其顿移民发明的,被认为是20世纪美国最具标志性的食物之一。
芝加哥深盘披萨(Chicago-style pizza):由芝加哥意大利移民发明的特色披萨,特点是在比较深的盘中制作披萨饼皮,饼的边缘特别厚,可达5厘米之高,因此可以放上大量的芝士和番茄酱。
鲁宾三明治(Reuben sandwich):由东欧犹太人发明,用烤黑麦面包加上咸牛肉、瑞士奶酪、俄式色拉酱和泡菜制成。关于其起源,说法不一,有说起源于中部的,也有说起源于纽约的。
腰果鸡(Cashew chicken):用炒过或炸过的鸡肉加上腰果、酱油、蚝油、大蒜、海鲜酱等制作的美式中餐。这道菜是由密苏里州的中餐厨师David Leong发明的。
美国南方原是法国和西班牙的殖民地,当地的原住民曾发展出了密西西比文明,以 玉米为主食,辅以南瓜、菜豆和野味。美国南方的饮食传统比较悠久,互相区别也比较大,大家熟悉的新奥尔良风味就属于南方风格。普遍来说,美国南方以玉米为主食,主要吃猪肉,甜点种类丰富。
南方菜系可以分为众多种类,比如——
主要以法国、西班牙菜为基础,融合西非和本土印第安人的饮食风俗。路易斯安纳克里奥尔菜系主要以奶酪、胡椒、法式芥末酱、蛋黄酱调味。一般被认为是路易斯安纳上等人的菜肴。
秋葵浓汤(Gumbo):用秋葵加上路易斯安纳常见的洋葱、芹菜和彩椒三件套,以及肉类、贝类、增稠剂(可以是奶油炒面糊,也可以是印第安人的费里粉)制作的浓汤,被誉为路易斯安纳的州菜。这道菜可能源于本土乔克托印第安人的炖肉、西非的鱼汤或者法国的马赛鱼汤。克里奥尔风的秋葵浓汤喜欢加海鲜,过去很少用芹菜,卡真风格的喜欢加禽肉和香肠,喜欢加大葱和芹菜。
红豆米饭(Red beans and rice):用红豆加上洋葱、芹菜和彩椒三件套、香料、肉类慢慢炖烂,配上米饭吃。这道菜的起源和海地独立有关,当时,许多海地人逃往新奥尔良,带来了当地的红豆、米饭、佛手瓜,发展出了这种加勒比风的菜肴。
来自路易斯安纳的阿卡迪亚人(法国移民后代),和路易斯安纳克里奥尔菜系相比,属于比较廉价的平民菜,但总体风格类似。卡真菜以洋葱、芹菜和彩椒为重要原料,使用香菜、月桂叶、大葱、干辣椒、黑胡椒等调味。
什锦饭(Jambalaya):用米饭、肉类(有时也可用海鲜)、洋葱、芹菜和彩椒三件套加上香料和肉汤制作的烩饭,看上去有点像西班牙的海鲜饭。什锦饭可能源于西非的Jollof烩饭,也可能和西班牙海鲜饭有关。卡真风格的什锦饭不放番茄,口味相对比较辛辣,呈现出棕色,克里奥尔风格的则以番茄代替西班牙海鲜饭的藏红花,海鲜较多,呈现出红色。
肉汁米饭(Rice and gravy):路易斯安纳西南地区出产大米,当地的阿卡迪亚人用便宜的肉类加上香肠、洋葱、芹菜和彩椒三件套以及香料等低温慢煮,将肉块炖烂,配上米饭吃。
源自美国南方的非裔美国人,受到西非和南方印第安人习俗的强烈影响。灵魂菜系中的“灵魂”源于上世纪60年代,当时人们经常用灵魂来描述非裔美国人的文化。灵魂菜系的食材包括玉米、红薯、蔬菜、本地水果、非洲稻、豆类、秋葵、高粱以及包括内脏在内的肉类。由于黑奴每天都要承受繁重的劳动,因此灵魂菜系充满了高热量的油炸食物,菜肴相对比较重口味,脂肪、淀粉、钠、胆固醇的含量都比较高。
美式炸鸡(Southern fried chicken):西非人很久以前就有用棕榈油炸腌制过的鸡的传统,而在欧洲,苏格兰可能是最早炸鸡的地区。在美国南方,非洲移民融合了西非的调味技术和苏格兰的煎炸技术,发展出了风行全世界的美式炸鸡。传统上,美式炸鸡是用加入调味料的面糊包裹鸡块,用猪油或橄榄油之外的其他植物油炸制而成的,为了保持鸡肉的鲜嫩,面糊中可加入酸奶。
红薯派(Sweet potato pie):薯蓣是西非的主食之一,来自西非的黑奴到达美洲后,用红薯替代了薯蓣,结合欧洲烹饪技术,制作出了红薯派。在美国南方的黑人社区中,红薯派替代了北方节日期间的南瓜派。红薯派的馅料一般由红薯泥、淡奶油、糖、肉豆蔻、鸡蛋等。
卡罗莱纳豌豆饭(Hoppin' John):用豆类加上大米、洋葱碎、培根片制成,最初起源于美国南方低地,是西非黑奴的主要食品。在美国南方的黑人社区,有新年吃Hoppin' John的习俗,人们认为饭里的豆子就象征着硬币,要留下一些豆子,祈求新年的好运。在南卡罗莱纳和佐治亚州沿海地区,这道菜一般加入豌豆,其他地区一般用黑眼豆。
鸡杂饭(Dirty rice):在殖民时代,路易斯安纳的殖民者引入了适应沼泽和河口水质的西非稻。稻米价格便宜,加上各种动物内脏和边角料,成为黑奴的主要食品。这种用米饭,加上卡真三件套以及辣椒、黑胡椒等制作的棕色烩饭也成为当地穷人的常见食物。
以上三者融合,就形成了美国最著名的新奥尔良菜系(Cuisine of New Orleans)。除此以外,美国南方的肯塔基以独特的烧烤风格闻名,也是肯德基炸鸡的发源地。佛罗里达菜则受到西班牙和加勒比的强烈影响。
屌丝男孩三明治(Po' boy):用烤牛肉或油炸的海鲜(比如虾、鱼、牡蛎、螃蟹等),配上新奥尔良法棍(和正宗法棍相比,新奥尔良法棍更轻,更松软)制作的三明治。这种三明治可能起源于大萧条时期,受到穷人和罢工的工人欢迎,因此得名。后来随着越南移民的到来,这种三明治也受到了越式法包的影响。
一个面(Yaka mein):用中式面条加入牛肉、鸡蛋、葱花、卡真或者克里奥尔风格调料以及辣椒制作的一种面条。这种面条可能起源于新奥尔良过去的唐人街,名字对应粤语中的“一个面”。当地人有时也用它来缓解宿醉。
美国西部面向太平洋,沿海地区饮食受到亚洲和墨西哥的强烈影响,尤以加州美食出名,内陆地区位于比较干旱的平原和山区,偏爱烧烤和户外烹饪。
太平洋沿岸的加利福尼亚属于地中海气候,出产葡萄酒、坚果和海鲜。加利福尼亚原是墨西哥的一部分,19世纪以来,随着亚洲移民的到来,这里成为美国最具多元化的地区之一。加州菜融合了西班牙裔(墨西哥、西班牙、拉美),亚裔(中国、日本、越南、泰国、夏威夷、菲律宾)和西欧裔(意大利、法国、葡萄牙)的传统,融合菜在这里备受欢迎。
加州卷(California roll):一种馅料在内,米饭在外的反向寿司,馅料一般是蟹肉(或蟹肉棒)、牛油果、黄瓜等。这种寿司据说是加州的日裔厨师发明的,但也有说是加拿大的日裔厨师发明的。超市和便利店常见的寿司就属于这类。
李鸿章杂碎(Chop Suey):传说李鸿章访问美国时,吃不惯西餐,让随行厨师把剩菜一锅烩。正好外国友人来访,吃了这道菜,问李鸿章菜名,他随口一答“杂碎”,于是便有了这道常见的美式中餐。事实上,杂碎的历史比李鸿章访美还要悠久,可能在19世纪60年代就出现了。
旧金山卷饼(Mission burrito):墨西哥卷饼发源于墨西哥北部(下面有回答提到卷饼是由美国人发明的,不过我查到的起源还是墨西哥)。在美国西南部,卷饼发展出了更多样的形式,包括以流水线生产,包裹米饭、豆子、牛肉等馅料的旧金山卷饼等。
加州披萨(California-style pizza):加州披萨是受加利福尼亚美食风潮诞生的新派披萨。这种披萨可能不用意大利披萨常见的番茄酱、芝士等,但可能会加上鸡肉、三文鱼、松露、蔬菜等。
幸运饼干(Fortune cookie):常见于美国的中餐馆,但一般认为,幸运饼干起源于日本的一种点心,由加州的日本移民传入美国。
中华鸡肉色拉(Chinese chicken salad):用鸡胸肉、卷心菜、生菜、油炸馄饨皮或米粉加上坚果制作的一种色拉,色拉酱包括植物油、麻油、米醋(橘子汁)等。这种色拉和中国并没有什么关系,属于美式的融合菜。
韩式塔可(Korean taco):由加州韩国移民制作的韩国-墨西哥融合菜。用玉米饼加上韩国式的泡菜、烤肉等制成。
美国西南部的饮食融合了西班牙殖民者、美洲原住民、墨西哥人和美国牛仔的风俗。总体来说接近墨西哥菜,但较少使用动物内脏,取而代之的是大块的肉。西南部的主食是玉米、南瓜和菜豆,自古以来,这就是中北美洲的主食。在美洲传统农业中,这三种作物常常种在一起,相互提供支持,被称为“三姐妹”。
这是美国西南菜系的代表。和本土墨西哥菜相比,德克萨斯-墨西哥菜更喜欢加入奶酪和孜然,其他调料与墨西哥菜差别不大,通过美国快餐,德克萨斯墨西哥菜传播到了世界各地。
墨西哥烤肉(fajita):音译作法士达、法嘿塔等。虽然名叫墨西哥烤肉,但最早可能起源于美国得克萨斯的牧场。墨西哥烤肉最初一般是用牛的边角料等制作的,现在则是用切成条的肉,放入洋葱、甜椒、生菜、酸奶油、牛油果酱、莎莎酱等在铁板上煎制而成。
炸墨西哥卷饼(Chimichanga):一种油炸墨西哥卷饼(burrito),馅料一般是干肉(machaca)、腌肉(carne adobada)、肉干(carne seca)加米饭、奶酪和豆类。这道菜的起源不确定,有说起源于美国亚利桑那的,也有说起源于墨西哥的,总之和墨西哥移民有关。
炸面包(Frybread):1864年,美国政府强迫亚利桑那州的纳瓦霍人长途迁徙到新墨西哥州。这里的土地无法支持纳瓦霍人传统的农业生产,于是他们就用面粉、盐、少量油制作面团,放入热油炸成面饼。对于纳瓦霍人来说,这种面包能让他们回想起被美帝国主义压迫的艰辛历史。
夏威夷是美国文化最多元化的地区。这里原本居住着波利尼西亚人,19世纪,包括日本人在内的大量亚洲移民来到此地,此外夏威夷还吸引了很多南欧和波多黎各移民。这些饮食相互融合碰撞,形成了夏威夷菜系。
*.夏威夷披萨是加拿大的希腊裔厨师发明的,不是夏威夷的特产。
关于夏威夷本土的波利尼西亚菜,之前写过文章——
夏威夷波奇饭(Poke):波奇饭的原型是夏威夷原住民的鱼肉色拉,类似的食物在波利尼西亚群岛都很常见。20世纪70年代,波奇饭开始流行起来,并受到日本等亚洲国家饮食的影响。今天,波奇饭一般是用去除内脏的新鲜海鲜(主要是金枪鱼或章鱼),加上酱油,葱、麻油、辣椒碎、海藻、海盐、烤石粟碎、拌饭素、鱼子、芥末、毛伊洋葱等制作的,和日本的生鱼片,秘鲁的Ceviche有异曲同工之处。
夏威夷汉堡饭(Loco moco):由日裔厨师发明的夏威夷特色混合菜。一般包括来自亚洲的米饭,来自欧洲的汉堡肉饼以及煎鸡蛋和肉汁,也可加上培根、火腿、豆腐、葡萄牙香肠、海鲜、照烧肉、本地的Kālua猪肉(类似叫花做法制成的猪肉)。
午餐肉饭团(Spam musubi):二战后,夏威夷的美国驻军留下很多午餐肉罐头。当地的日裔侨民就用午餐肉结合米饭、紫菜,制作了这种方便快捷的小吃。
细面(Saimin):诞生于19世纪的夏威夷融合美食,在夏威夷非常流行,甚至在当地的麦当劳和方便面中都能看到。关于细面的起源,尚无定论,不过无疑是在中国或日本文化的影响下出现的。普通的细面一般是用面条、鱼糕、葱等制作的汤面,也可加上午餐肉、叉烧、鸡蛋、海苔、饺子等。
橙子鸡(Orange chicken):用橙子口味的甜辣酱调味的美式中餐,据说是由夏威夷熊猫快餐的厨师Andy Kao发明的。这道菜是生活大爆炸中谢耳朵最喜欢吃的一道中餐,可能和中国南方的陈皮鸡有关。
芋泥糊(Poi):这是夏威夷的一种传统主食。做法是将芋头烤熟或煮熟,放在木质捣版ku'i'ai上,用玄武岩杵pōhakuku'i'ai捣碎。不加水捣碎的芋头被称为pa'i'ai,富含大量淀粉,状如面团。食用的时候需要加入适量的水分以达到适合的浓稠度。新鲜的poi口味甘甜,有着奶油般的质地,久置之后,poi会发酵变酸,但依然可以食用。
坑窑烤肉(Kālua):Kālua是夏威夷传统的烹饪方法,和中国的叫花有点类似。Kālua的做法是用ti叶(一种当地植物)包裹食材和调料,放入事先挖好的坑窑imu中,加入烧热的石头加热,并用土层、植被等保温,低温慢火烘制。一般来说,制作Kālua需要耗费2小时以上。
芋头叶肉卷(Lau lau):Lau lau是夏威夷的传统美食,做法是用芋头叶包裹一些猪肉或鱼肉,放在imu上慢慢烘熟。南太平洋各地有不少和Lau lau相似的食物,比如汤加的lupulu(包裹咸牛肉,佐以椰奶)、萨摩亚的palusami和faiʻai(包裹鱼、虾、鳗鱼或混合多种海鲜)。
洛米洛米腌三文鱼(Lomi-lomi salmon):Lomi-lomi在夏威夷当地语言中意为按摩,这道菜的做法是用腌制过的三文鱼加上番茄、毛伊洋葱等混合。洛米洛米腌三文鱼可能由早期的西方水手发明,在夏威夷传统宴会上,这是道重要的食品。
波多黎各位于加勒比地区,当地饮食融合了本地泰诺人、西班牙人以及非洲的烹饪传统。波多黎各菜中包括多种根茎类植物,传统上以油和醋为基础的辣酱调味,经常烹饪加入大蒜、番茄、洋葱、香菜、辣椒调味的烩饭。以各式各样的香料搭配闻名。
木豆猪肉烩饭(Arroz con gandules):用米饭、木豆、猪肉制作的木豆猪肉烩饭被认为是波多黎各的国菜之一。这道菜无论是做法还是外形都和西班牙的烩饭类似。
磨丰果(Mofongo):流行于波多黎各的一道菜,做法是把炸过的大蕉(或其他根茎类植物)弄成泥,加上大蒜、橄榄油等调味料,并加入虾、肉类及蔬菜等。这道菜的祖先可能是非洲许多国家的主食fufu。
Guanimes:用香蕉叶包裹玉米粉、猪油、肉汤、椰奶等制作的一道菜肴,和墨西哥粽和中国的粽子类似。在殖民者到来之前,波多黎各的原住民就已经开始制作这种食物。
(这是一个关于饮食历史的系列)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