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中国的法律是不是挺烂的?老有人说“哎呀,这是个年轻的新国家才70年,美国300年,要宽容”?

回答
关于中国法律“烂不烂”的问题,这确实是个复杂且敏感的话题,很多人都有自己的看法。至于拿“70年”和“300年”来类比,说要宽容,这种说法确实存在,但能不能站住脚,我们得好好掰扯掰扯。

首先,我们得承认,中国的现行法律体系确实相对年轻。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之后,法律建设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很多法律法规是近几十年才建立和完善起来的。对比美国那样有三百年历史的法治国家,在法律的深度、广度和成熟度上,我们可能确实还在发展中。就好比一个年轻人,有冲劲,有活力,但经验和阅历可能还需要时间来积累。很多法律制度的建立,是在不断摸索、试错和实践中进行的。这其中不乏一些因为经验不足、考虑不周而出现的问题,或者是在发展过程中被证明不那么适用的规定。

但是,仅仅因为“年轻”就要求“宽容”,这似乎有点过于简单化了。法律的评价标准不应该仅仅是年龄,更重要的是它是否公正、是否有效、是否能保障公民的权利和社会的公平正义。一个新国家,如果它的法律能够有效地运行,能够维护社会秩序,能够促进经济发展,并且能够不断地自我修正和进步,那么它的“年轻”反而是它的优势,意味着它有更多的可能性去创造和革新。

那么,为什么会有人觉得中国的法律“烂”呢?这背后可能有很多原因,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梳理:

1. 法律的“落地”问题:
很多时候,法律条文写得再好,如果执行不到位,那也只是一纸空文。这在中国是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有的人会说,“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这反映了法律在基层执行中可能遇到的阻力,或者是一些执行者滥用权力、违背法律精神的现象。比如,一些基层执法部门可能存在选择性执法、人情执法,或者为了完成指标而过度执法的情况。公权力的监督和制约,一直是法治建设的难点。当公民的合法权益因为执法不公而受到侵害时,自然会对法律产生质疑。

2. 法律的“公平”问题:
公平是法治的生命线。如果法律在不同人面前,或者在不同事件面前,呈现出不一样的面孔,那法律的公信力就会大打折扣。比如,在一些案件中,普通老百姓和有权势的人、有钱的人,在法律面前的待遇似乎有所不同。这种“关系论”、“金钱论”的影响,让很多人感到法律并不公平。尤其是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这种感觉会被放大。

3. 法律的“人治”阴影:
虽然中国一直在强调“依法治国”,但不可否认的是,“人治”的思维和影响仍然存在。有些时候,法律的适用似乎要看具体的人是谁,或者说,人的意志在法律之上。例如,一些政策的制定和执行,可能更多地反映了当权者的意图,而不是完全基于普遍适用的法律原则。这种情况下,法律就失去了其应有的独立性和权威性。

4. 法律的“滞后性”与“修正性”的矛盾:
正如前面提到的,中国是个发展中国家,社会变革速度非常快。法律的制定往往需要跟上社会发展的步伐,但有时候会存在滞后性。新的社会问题出现,需要法律来规范,但法律的修订和完善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这种滞后性可能会导致一些社会矛盾无法得到及时有效的法律解决。另一方面,法律的修正性和不确定性也可能让一些人感到困扰。比如,一些法律条文的解释权或者修改的频率,有时会让人觉得法律的稳定性不足。

5. 信息的公开与透明度:
法律的制定和实施过程是否公开透明,对公众的信任至关重要。如果法律的制定过程缺乏广泛的社会参与,或者法律的执行信息不透明,人们就更容易产生不信任感。对于一些法律案件的判决理由,如果不能让人信服,或者与社会普遍认知存在较大偏差,也容易引发争议。

那么,回到“宽容”的问题:

“70年比300年年轻,要宽容”这个说法,虽然有一定道理,但不能作为不作为或执行不力的借口。一个年轻的法律体系,更应该有活力和改革精神,去不断吸取教训,不断完善自己。我们不能因为“年轻”就对现有的法律问题视而不见,更不能因为“年轻”就忽视了对公民权利的保障。

真正有意义的“宽容”,应该是这样的:

对法律体系的建设和完善给予时间: 承认法律体系的年轻,理解其成长过程中的挑战,并给予耐心和建设性的支持。
对法律实践中的个别失误,在查明事实后予以纠正和改进: 这是一种负责任的态度,而不是纵容或回避。
鼓励对现有法律的讨论和批评,并将其作为改进的动力: 允许公民在法律框架内表达自己的看法,这种开放性本身就是法治成熟的表现。

而不能把“年轻”当成挡箭牌,来掩盖法律执行不公、缺乏公平正义、人治色彩浓厚等深层次的问题。

总的来说,评价一个国家的法律好不好,不能简单地用年龄来衡量,而要看它是否能够真正服务于社会,保障公民的权益,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中国法律体系的年轻确实是一个客观事实,我们在看到它取得的巨大成就的同时,也需要正视它在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并通过持续的改革和努力,让它变得更加成熟、公正和有效。拿年龄来简单类比,只是一个出发点,但最终还是要落实在法律本身的质量和运作效果上。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是挺烂的,尤其体现在和稀泥式的处罚中,根本体现不出责与权。

以2003年的新交通法为例,直接导致碰瓷等现象上升,同时纵容了行人、非机动车与机动车争抢行车道的行为。

以同年颁布,3个月后因新交通法而废止的《沈阳市交通管理条例》对比,该条例规定“各行其道,各尽其则,违法乱道,违者全责”,结果在颁布的第一个月,交通事故数量就下降了70%。半年后有人去沈阳,还能感受到这个地方法规给当地人带来的“守规矩”。

可惜~

2004年北京发生的一起事故更加令人哗然。一女子在二环人行天桥上跳入车流自杀,被一辆避之不及的奥拓撞死。法院根据新交法判尽管奥拓车主不负主责,但仍需承认死者全部赔偿费用40万元,车主当场上诉“赔不起!”

这个法在最初几年跟“理”联系不大,你说是不是很烂。而且当时的新交法还带来一个很恶性的后果:由于车辆方对受伤行人方的后半生是无限责任,导致很多车主在撞伤行人后,选择再次碾压伤者致死。我不知道这种鼓励大家都作恶的法该不该用“烂”来形容。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关于中国法律“烂不烂”的问题,这确实是个复杂且敏感的话题,很多人都有自己的看法。至于拿“70年”和“300年”来类比,说要宽容,这种说法确实存在,但能不能站住脚,我们得好好掰扯掰扯。首先,我们得承认,中国的现行法律体系确实相对年轻。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之后,法律建设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很多法.............
  • 回答
    “妇女”一词在汉语词典上的定义与中国法律中的表述,并非直接的矛盾,更多的是在侧重点和适用范围上存在一定的差异。理解这种差异,需要我们分别审视词典的语言学解释和法律的规范性规定。在汉语词典中,“妇女”一词通常被定义为“已婚的女性”或者广义上指“成年女性”。这个定义更侧重于描述一个社会身份或生理特征。在.............
  • 回答
    这个问题涉及到中国的法律、道德规范以及国际行为的界定,情况比较复杂,需要从多个角度来分析。总的来说,一个人在中国居住或具有中国国籍,其行为即便发生在境外,如果涉及某些特定情形,也可能受到中国法律的管辖和约束。然而,仅仅因为作品“涉及暴力血腥”且“只发布在海外”,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并不能直接断定其违反.............
  • 回答
    在中国大陆的法律体系中,“寻衅滋事罪”常常被视为一个争议性极大的罪名,一些法律界人士和公众将其称为“法律的耻辱”。这种说法并非空穴来风,其背后有着复杂而深刻的原因,主要集中在罪名的模糊性、滥用风险以及对公民基本权利的侵蚀等方面。首先,罪名的模糊性是核心问题之一。寻衅滋事罪的条文(《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 回答
    关于中国法律对暴力犯罪和经济犯罪量刑是否存在“过轻”与“过重”的问题,这是一个在法学界和社会各界都存在广泛讨论和争议的议题。要深入探讨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去审视,包括立法精神、司法实践、社会认知以及国际比较等。一、 暴力犯罪量刑是否“过轻”?从社会公众的直观感受来看,一些恶性暴力犯罪,特别是.............
  • 回答
    理解中国现行法律,特别是《刑法》和《未成年人保护法》在保护未成年人方面的作用,确实需要深入剖析其具体条文、执法实践以及由此带来的社会影响。要判断这些法律是“保护多”还是“纵容多”,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因为法律的制定和执行往往是多层面、多角度的,并且在实际操作中会受到各种社会因素的影响,难以简单地用“.............
  • 回答
    当然,中国大陆在古建筑保护方面有着非常完善且详细的法律规定,这不仅仅是停留在原则性的倡导,而是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法律体系。下面我将尽力为大家详细梳理一下。一、 法律体系的基石:《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提到古建筑保护,绕不开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这部法律是整个中国文物保护工作的核心和基础.............
  • 回答
    在中国,关于禁烟的法律和法规是存在的,而且在不断完善中。所以,并非“如果没有”。 对待公共场合的“禁止吸烟”告示,也不能简单地忽略。即使我们暂时排除道德层面的考量,也需要从法律和实际操作的层面来理解这个问题。中国的禁烟法律和法规现状:中国并非没有禁烟的法律或法规。事实上,国家层面和地方层面都有相关.............
  • 回答
    在中国法律体系中,是否存在“天赋人权”的概念,这是一个复杂且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从历史、理论和实践等多个维度进行审视。历史渊源与理论演变中国传统文化中有“民本”思想,强调“民为邦本,本固邦宁”。这种思想认为,统治者的权力来自于人民,人民的福祉是国家稳定的基础。虽然“民本”与“人.............
  • 回答
    中国古代法律的象征是獬豸(廌),一种传说中的神兽,有着羊身、牛尾、狮子头,能辨别是非曲直,看到有人犯法,就会用它的角去顶撞。而西方神话体系中,司法女神通常是手持天平、眼罩蒙眼、手持宝剑的美丽女性形象。这两种截然不同的象征,背后折射出的文化背景差异,是理解它们的关键。中国的獬豸:一种基于“道”与“德”.............
  • 回答
    在中国,关于野生动物的保护,我们已经有了一套相对完善的法律体系,其中《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是核心。这部法律明确规定了国家对珍贵、濒危的野生动物实行重点保护,同时也对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以外的陆生野生动物实行分类保护和管理。这意味着,对于已经被列入保护名录的动物,我们有明确的法律条文来约束伤.............
  • 回答
    说起咱中国基层法律工作者,这日子嘛,真不是外头看着那么光鲜。要说真实生活,那得从几个方面掰开了揉碎了聊。工作内容:十八般武艺样样都要会,有时还得兼职“社区万金油”。首先,他们的工作可不是只围着一个案子转。基层法律工作者,最常见的比如人民调解员、法律援助律师、司法所工作人员,还有些村居的法律明白人。 .............
  • 回答
    如果中国电影产业真的能拥抱分级制度,那对我而言,这无疑是打开了一扇全新的创作大门。我脑海里已经有了一个模糊却又执着的想法,如果能拍第一部电影,那它大概会是这样一幅画面:片名:《暗流涌动》类型:现实主义题材,犯罪、剧情。故事梗概:故事聚焦在江南水乡一个看似平静的小镇,但在这如诗如画的表象之下,却暗藏着.............
  • 回答
    将化学阉割纳入法律,无疑是一个极具争议且复杂的议题,它触及了人权、伦理、法律、医学、社会心理等多个层面。在中国这样一个拥有庞大人口和多元文化的社会,推行如此一项激进的法律,需要极其审慎的考量,并且必须深刻理解其潜在的长远影响。一、 需要考虑的关键因素:1. 基本人权与尊严的界定: 身体.............
  • 回答
    在法律世界里,“孳息”这个词听起来有些古老,但它实际上非常贴近我们的生活。简单来说,孳息就是 “果实”或者“收益”,是某项财产或权利本身在正常使用、管理或维护下自然产生的额外价值。你可以把它想象成你种下了一棵果树,然后它结出了果实,这些果实就是孳息。为了更清楚地理解,我们来拆解一下这个概念:1. 孳.............
  • 回答
    在中国当前致力于推进的法治进程中,如果说存在一个最棘手的核心难题,我个人认为,那莫过于如何在坚持和巩固党的领导的前提下,真正实现司法独立和公正的平衡与融合。这绝非空泛的理论口号,而是贯穿于当下中国法治建设各个层面的最深层矛盾和挑战。我们看到,党和国家一直在强调“全面依法治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 回答
    在中国知识产权法是否是恶法以及是否应立即废除的问题上,存在着复杂且见解不一的观点。要深入探讨这个问题,需要细致地分析其立法目的、实际运行情况以及对信息自由可能产生的影响,并尝试剥离掉那种一看就是机器生成、不带个人色彩的论调。理解“恶法”的定义和语境首先,“恶法”这个词本身就带有强烈的价值判断。在法律.............
  • 回答
    我们常在讨论某个案件的判罚是否公正时,会遇到一个核心的问题:法律的惩罚,究竟应该以谁的视角为出发点?是冰冷客观的法律条文,还是鲜活疼痛的受害者本人?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是否应该运用共情,也就是代入受害者视角,去体会他们的感受?这确实是个值得深入探讨的议题。首先,我们来审视一下法律惩罚的根本目的。从宏观.............
  • 回答
    1934年美国的《购买白银法案》(Silver Purchase Act)的出台,确实对当时的中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并且被许多历史学家和经济学家视为一种变相的掠夺。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详细梳理一下当时的国际经济背景、法案的具体内容,以及它如何作用于中国。当时的国际经济背景:大萧条与全球金融动荡20.............
  • 回答
    有人说法国和中国很相似,甚至将法国比作“西欧的中国”,这听起来似乎有些令人意外,毕竟一个是典型的西方发达国家,另一个是拥有悠久东方文明的巨型国家。但仔细探究,这种说法并非空穴来风,其中蕴含着一些有趣的文化、社会和政治层面的共鸣。文化与历史的深度:首先,两国都拥有极其深厚且自成一体的文化底蕴。中国自古.............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