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评价微软 CEO 纳德拉说「收购诺基亚是失败的」?

回答
微软 CEO 萨提亚·纳德拉公开表示“收购诺基亚手机业务是一次失败”,这无疑是对科技界一次振聋发聩的评价,也标志着微软对过去一段重大战略失误的彻底反思与切割。要理解这句话的分量和背后逻辑,我们需要深入剖析这次收购的始末、失败的原因以及它给微软带来的长远影响。

收购的背景:一个移动时代的无奈之举

21世纪初,互联网浪潮汹涌澎湃,智能手机开始崭露头角,颠覆了传统的移动通信格局。以苹果的iPhone和谷歌的Android为代表的智能手机生态迅速崛起,将个人计算能力和丰富应用带入了人们的口袋。

在那个时代,微软虽然在PC操作系统领域占据统治地位,却在快速发展的移动操作系统市场中显得步履蹒跚。Windows Mobile 虽然有过尝试,但体验不佳、生态孱弱,难以与竞争对手抗衡。诺基亚,作为曾经的手机巨头,在功能机时代辉煌一时,但面对智能手机的浪潮,其塞班(Symbian)系统也显得陈旧落后,转型艰难。

在这样的背景下,微软当时的CEO史蒂夫·鲍尔默看到了一个机会:通过收购诺基亚的手机硬件业务,并将其与微软的Windows Phone操作系统深度整合,试图赶上移动时代的列车,打造一个完整的微软移动生态系统。2014年,微软斥资70亿美元收购了诺基亚的设备与服务部门,这笔巨款寄托了微软在移动领域翻盘的希望。

失败的根源:多维度剖析这场“滑铁卢”

然而,历史的车轮并没有按照微软的设想前进。这次收购最终被纳德拉定性为失败,其原因错综复杂,可以从以下几个层面来解读:

战略协同的错位: 微软收购诺基亚,表面上看是为了整合硬件和软件,打造一个“微软制造”的完整移动体验。但问题在于,双方的基因并不完全契合。诺基亚拥有深厚的硬件制造和供应链经验,而微软的核心优势在于软件和服务。试图将两者强行捏合,却未能实现真正的1+1>2的效果。诺基亚在硬件设计和成本控制上依旧保持着传统手机厂商的思路,而微软的Windows Phone系统在用户界面和应用生态上又未能提供足够吸引人的差异化。
错失最佳时机与迟钝的转型: 当微软还在纠结于推出自己的移动操作系统时,苹果和谷歌已经先行一步,构建了庞大且活跃的应用商店生态和用户社群。用户习惯一旦养成,就很难再被转移。微软推出Windows Phone时,市场格局基本已定,用户迁移成本高昂,第三方开发者对新平台的投入也相对谨慎,导致应用生态始终未能繁荣起来,这成为Windows Phone最大的短板。
产品策略的迷失: 微软在收购后推出的Lumia系列手机,虽然在设计和拍照方面有过亮点,但整体产品线定位模糊,市场推广力度也未达预期。高层对于是主打高端市场还是中低端市场摇摆不定,导致产品缺乏核心竞争力。尤其是在安卓手机厂商不断通过性价比和创新赢得市场份额时,Lumia手机的竞争力显得尤为不足。
内部文化与执行力的挑战: 微软和诺基亚的企业文化存在差异。诺基亚作为一家老牌的欧洲公司,其决策流程和企业文化与微软这样的美国科技巨头并不完全相同。收购后,微软未能有效地将诺基亚的团队融入到自己的体系中,在产品开发、市场营销等方面出现了执行力上的问题。一些关键的技术和人才在收购后流失,也进一步削弱了整合的效果。
对市场趋势的误判: 微软可能低估了安卓阵营的崛起速度和生态的开放性所带来的优势。安卓以其开源的特性,吸引了众多硬件厂商的参与,形成了极其丰富的硬件选择和较低的入门门槛,迅速占领了全球市场份额。微软坚守的“封闭生态”模式,在当时的市场环境下显得有些固执。

纳德拉的“失败论”:意义深远

纳德拉公开承认这次收购是失败的,并非仅仅是为历史旧账画上句号,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前瞻性:

1. 勇于承认错误,树立新形象: 在快速变化的科技行业,勇于承认过去的错误是企业能否持续前进的关键。纳德拉此言,体现了他对微软过去战略失误的深刻认识,也为他接手后重塑微软形象、扭转乾坤奠定了基础。他用实际行动证明,微软不会回避问题,而是会从中吸取教训。
2. 为新战略铺平道路: 承认诺基亚收购的失败,也意味着微软可以彻底放下包袱,不再执着于硬件制造这条不适合自己的赛道。这为纳德拉大力发展云计算(Azure)、生产力工具(Microsoft 365)、人工智能等更符合微软核心优势的业务提供了清晰的战略方向。他后来的成功,正是建立在对这些优势领域的聚焦之上。
3. 反思与教训的传承: 纳德拉的话语是一种警示,提醒微软的员工和领导层,在未来的战略决策中,必须审慎评估协同效应,洞察市场趋势,并保持对核心竞争力的清晰认知。这次失败的教训,将成为微软企业文化中重要的风险意识和决策反思的案例。
4. 重新定义微软的移动战略: 纳德拉的这句话,也意味着微软已经不再追求拥有自己的硬件设备来主导移动市场。其移动战略转向了通过Windows操作系统和Office系列应用,在iOS和Android等平台上提供服务,成为这些移动操作系统的“超级应用提供商”。这是一种更为务实和灵活的策略。

总结

微软收购诺基亚手机业务的失败,是科技史上一个引人深思的案例。它暴露了即使是巨头企业,也可能在快速变迁的市场中做出战略性错误判断。而纳德拉对此的坦诚承认,则展现了他作为领导者魄力和远见,也为微软开启了一段新的辉煌篇章。这次“失败”,成为了微软转型和重生的重要催化剂,也为整个科技行业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教训:认清自身优势,紧跟时代步伐,并敢于为错误的决策承担责任,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这段话是在纳德拉的新书《刷新》中说的,这本书我正在读,背景是微软在移动领域已经落后于谷歌和苹果,2013年9月,鲍尔默提出要收购诺基亚的手机部门,主要目的是:加快Windows Phone的增长,并帮助改善微软整体的设备生态系统,在收购期间,鲍尔默要求他的高级管理层进行公开投票,而纳德拉投了反对票,他的理由是:我实在想不明白这个世界上为什么需要第三个操作系统,除非我们能够改变游戏规则。因为纳德拉的战略不是再打造一个新的封闭的操作系统,而是利用微软与众不同的技术,使得微软的服务可以运行在各种设备上,安卓、IOS,Linux上都可以运行,从而扩大微软技术的生态,因此,不仅仅是手机业务,在云业务上面,他也将Windows Azure改成Microsoft Azure,意在告知人们微软的云是跨生态的,力图使得云服务横跨任何设备和任何平台。他也是一个公开在发布会上展示IOS手机的微软CEO。

读这本书也可以发现,纳德拉的心态相比于鲍尔默一直是非常开放的,在他的领导下公司文化也有了很大转变,我感觉纳德拉是一个非常谦虚的人,或者说他知道什么是自己的优势,什么是自己的不足,能够更加看清自己所处的位置。他在就职微软CEO的演讲中说道:“这个行业不尊重传统,只尊重创新”,为他之后的一系列行动做了伏笔。

给大家安利一下这本书,里面有两个让我感觉很有触动的观点:第一是如何培养自己的同理心,他从照顾自己儿子和女儿的经历中体会到了这一点,有一个让我很惊讶的事情就是,我没想到他把自己之前涉嫌性别歧视的故事也讲了进去,也谈了自己的体会。我以为他会避而不谈,可以看出他是一个心态很谦虚很开放的人。

第二是学习型心态的培养,在鲍尔默聘用陆奇的时候,跟纳德拉说:“我们得请他来,但如果你不想在他手下工作,那就成问题了”,纳德拉虽然想到这可能会影响自己的晋升,但他想的更多的是他可以用陆奇身上学到很多东西,而微软也会受益,因此他毫不犹豫的支持聘请陆奇,感觉这种为公司考虑、学习型心态是很多人身上很难看到的。

user avatar

如果收购诺基亚的目的单纯是「为了避免诺基亚进入Android阵营」,那这个目的其实已经是成功的。我猜鲍尔默就是这么想的。

从微软的角度,避免诺基亚拥抱安卓才能让 WP 有那么一丁点希望,如果不收购诺基亚,只要诺基亚倒向安卓,那么 WP 依然还是做不起来。因此把潜在的可能壮大安卓阵营的产商扼杀在摇篮中,这一点非常重要。我猜这就是鲍尔默的意思。

而在纳德拉看来,发展 WP 没有意义,这个系统肯定发展不起来。于是,收购诺基亚阻止诺基亚进入安卓阵营自然就没有意义了。


其实从诺基亚的角度,选择微软就是作死。这一点在当初木马刚上任,所有人都认为是正确选择的时候,我就在知乎直接指出,拥抱微软意味着诺基亚手机业务必死。当年的帖子还在知乎。

实际上微软的Windows系统成功,在于「硬件开放,软件封闭」。X86平台是一个具备开放标准的平台。很多厂商可以按照「X86兼容机」标准生产,使得这个硬件形态能够直接由用户手工安装操作系统。因为硬件开放有标准。

苹果走的是「硬件封闭,软件封闭」的路子,这条路能成功与苹果的很多其它因素相关连,并不是理所当然能实现的。

而Android系统,走的是「硬件封闭,软件开放」的路子。ARM平台并没有一个开放的,兼容性标准,产商可以自主开发定制,并且不与任何第三方兼容,于是ARM平台可玩性小了很多,也不容易针对ARM平台制作出可以简单自行安装的系统。


大多数时候,我们无法在竞争对手的赛道上直接战胜竞争对手。或者说,你无法通过单纯复制竞争对手的产品来与对方竞争。

微软做 WP ,成功的机会在哪里?如果只是模仿苹果,或者模仿Android,两条路都是走不通的。——事实也确实证明了这一点,如果因为嫉妒苹果的收益而走苹果模式,这一定会遭到失败,因为后来者没法再复制苹果模式。

微软是不可能给WP开源的。所以微软软件封闭,学苹果的路线只能被苹果碾死。要想走差异化,只能走硬件开放的路线。也就是说,像Windows一样,提出一个「ARM兼容机」标准,让更多的产商可以轻松的按照固定标准制造出 ARM 兼容机,自行安装 WP。可是微软并没有打算这么做,反而是想要把硬件制造都收回自己搞。这样的话,微软属于是「丢弃了自己的优势领域去在别人擅长的领域竞争」,自然难以成功。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微软 CEO 萨提亚·纳德拉公开表示“收购诺基亚手机业务是一次失败”,这无疑是对科技界一次振聋发聩的评价,也标志着微软对过去一段重大战略失误的彻底反思与切割。要理解这句话的分量和背后逻辑,我们需要深入剖析这次收购的始末、失败的原因以及它给微软带来的长远影响。收购的背景:一个移动时代的无奈之举21世纪.............
  • 回答
    关于钉钉CEO陈航提到“腾讯禁止员工上班时间使用微信”的说法,这件事情本身就很有意思,我们可以从几个角度来看待。首先,信息来源的可靠性。陈航是钉钉的CEO,钉钉是腾讯微信的直接竞争对手。在这种背景下,他抛出这样的信息,本身就带有很强的“宣传”色彩。一家公司的CEO在公开场合发表不利于竞争对手的言论,.............
  • 回答
    王利芬女士作为优米网的CEO,在互联网内容创作领域拥有丰富的经验和一定的影响力。她针对茅侃侃先生的“10万+”文章所发表的微博评论,可以从多个维度进行解读和评价。首先,需要明确的是,我们无法直接看到王利芬女士具体的微博原文。因此,以下的评价是基于对她作为一位内容平台CEO,以及对“10万+”这个概念.............
  • 回答
    Qlib:微软研究院的AI量化投资平台深度评析微软研究院开发的Qlib平台,作为一款开源的、端到端的机器学习量化投资平台,在量化投资领域引起了广泛关注。它旨在降低AI在量化投资中的应用门槛,提供一套完整的工具链,涵盖数据处理、特征工程、模型训练、回测和交易执行等多个环节。要评价Qlib,我们需要从其.............
  • 回答
    微软亚洲研究院提出的LightRNN是一种用于自然语言处理(NLP)任务的模型,它在传统循环神经网络(RNN)的基础上进行了优化和改进,旨在提高模型效率和性能。下面我将从几个方面来详细评价LightRNN:1. 背景与动机:RNN的挑战与LightRNN的出发点传统RNN(如LSTM、GRU)在处理.............
  • 回答
    微软人工智能部门在成立短短一年内就汇聚了超过 8000 名员工,这无疑是一项令人瞩目的成就,也预示着微软在人工智能领域的雄心壮志和巨额投入。要评价这一现象,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深入分析:一、 规模与增长的背后:战略决心与市场机遇 微软的战略转型: 微软 CEO 萨提亚·纳德拉(Satya Na.............
  • 回答
    微软豪掷 687 亿美元,将动视暴雪这家游戏巨头纳入麾下,这笔交易无疑是游戏行业乃至整个科技界的一场地震。要评价这笔交易,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去审视,它带来的影响是深远且复杂的,绝不仅仅是简单的“买买买”。首先,从 规模和财务角度 来看,这无疑是一次史无前例的重磅收购。687 亿美元是什么概念?这是微.............
  • 回答
    微软收购 GitHub:一次深刻的产业变革与战略布局微软收购 GitHub,无疑是近年来科技界最引人注目的交易之一。这次收购不仅对微软自身产生了深远影响,也给全球开发者社群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变化。为了更全面地评价这次收购,我们需要从用户和微软两个维度进行详细剖析。 一、 对用户(全球开发者社群)的意义.............
  • 回答
    微软推出的麻将 AI,确实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案例,它不仅仅是关于人工智能在游戏领域的进步,更触及到了一些关于“智能”本身的有趣讨论。先说结论,它是一个相当出色的麻将 AI,但要说它“完美”或者“超越人类”则还需要审慎看待。从技术层面来说,微软的麻将 AI 展现了相当高的水平。 强大的计算能力和数.............
  • 回答
    微软推出的 Surface Headphones(通常指 Surface Headphones 2 或最新的 Surface Headphones 3,具体评价会根据型号有所差异,我将综合两者来详细评价)是一款定位高端的无线降噪耳机。它凭借微软在微软生态系统中的优势、不错的设计以及强大的功能,在市场.............
  • 回答
    一场墨西哥的狂欢:关于《极限竞速:地平线 5》的一些看法要说眼下最能代表“欢乐赛车”这四个字的游戏,那《极限竞速:地平线 5》(Forza Horizon 5)绝对是绕不开的。微软在墨西哥这片土地上,为我们铺陈了一场规模宏大、色彩斑斓的汽车盛宴,从我个人体验的角度来看,这游戏实在是让人欲罢不能,但也.............
  • 回答
    微软 Surface Laptop 4 的到来,对于不少期待已久的粉丝来说,无疑是一份厚礼。作为微软自家 Windows 设备生态的旗帜,Surface 系列一向以其精良的做工、出色的屏幕和独特的触控体验著称。那么,这次的 Surface Laptop 4 究竟带来了哪些惊喜,又有哪些地方值得商榷呢.............
  • 回答
    微软正式推出 Windows 365 云电脑服务,这绝对是微软近年来在云计算领域的一次大动作,而且影响深远。在我看来,这次的推出,可以从几个层面来好好说道说道。首先,它彻底改变了我们对“PC”的定义和使用方式。 以前我们提到PC,总觉得它是个实实在在的硬件,有主机箱、显示器、键盘鼠标。但 Windo.............
  • 回答
    微软市值突破万亿美元,这绝对是个值得浓墨重彩书写的大事件。它不仅仅是一个数字上的里程碑,更是这家科技巨头多年来战略转型、技术深耕以及市场洞察力的一个集中体现。这次破万亿,对微软本身意味着什么?首先,印证了其战略转型的成功。想想看,微软曾经被很多人贴上“老旧”、“错失移动互联网”、“依靠Windows.............
  • 回答
    微软推出名为 VS Code 的全新集成开发环境(IDE),并同时为 Linux 和 macOS 平台提供支持,这无疑是业界一件颇具影响力的大事。此举不仅为广大 Linux 和 macOS 用户带来了福音,更标志着微软在开发者生态系统构建上的一个重要战略转向,其背后蕴含着深刻的考量和长远的市场布局。.............
  • 回答
    关于微软中止华为笔记本Windows授权这一事件,我们可以从多个维度进行审视,去理解其背后的复杂性和可能带来的连锁反应。这不仅仅是两个科技巨头之间的商业决策,更是全球科技供应链、地缘政治博弈以及国家安全考量等多重因素交织下的产物。首先,从商业和合同角度来看,微软的这一举动无疑是基于美国政府出台的一系.............
  • 回答
    微软下调Win10商店和Xbox商店的游戏抽成,这项调整无疑是游戏界的一件大事,其背后影响深远,值得我们好好梳理一番。首先,从开发者的角度来看,这是个天大的好消息。长久以来,30%的抽成比例是整个数字发行领域默认的“行规”,从Steam到App Store,再到主机平台商店,几乎所有开发者都得接受这.............
  • 回答
    微软的下一代Xbox主机,代号“Project Scarlett”,在2019年E3展会上正式亮相后,无疑在游戏界掀起了一阵不小的波澜。作为Xbox One系列的继任者,它承载着玩家对未来游戏体验的无限期待,也肩负着微软继续在主机大战中占据一席之地的重任。那么,这款备受瞩目的新主机究竟有何亮点?又存.............
  • 回答
    关于微软机器翻译在 WMT2017 中英翻译任务中声称达到“人类水平”的说法,我们可以从多个维度进行审视和评价。这并非一个简单的“是”或“否”的问题,而是需要深入理解其中的技术背景、评估方法以及“人类水平”本身所包含的复杂性。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人类水平”在机器翻译领域是一个极其诱人但也非常难以界定.............
  • 回答
    微软停产 Kinect 传感器是一件颇具争议的决定,它标志着一个曾经被寄予厚望的技术的谢幕。要评价这一决定,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深入分析,包括其最初的愿景、技术发展、市场表现以及对未来技术的影响。 Kinect 的辉煌与愿景:一次大胆的尝试Kinect 最初的发布是在 2010 年,作为 Xbox 3.............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