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战斗机能不能用直升机从高空起飞?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很贴近军事技术的一些脑洞。简单来说,战斗机想要直接从直升机高空起飞,这是几乎不可能实现的,至少以我们目前的技术水平和设计理念来看,是行不通的。

咱们得好好拆解一下这个想法,看看为什么这么难。

首先,我们得明确一下“高空”和“起飞”在这儿的含义。一般说的战斗机起飞,是指从跑道上获得足够的升力和速度,然后离开地面。直升机在高空,通常是指它已经爬升到了相对高度,比如几千米。

为什么战斗机不能像坐电梯一样被直升机带上去然后起飞?

这里面涉及几个关键的物理和工程难题:

1. 载重能力: 战斗机是什么概念?那可是能达到几十吨甚至上百吨的大家伙,身上还挂满了武器和燃油。而直升机呢?即便是世界上最强大的重型直升机,比如俄罗斯的米26,最大起飞重量也才56吨左右。它能吊起的载荷,相对于一架成熟的战斗机来说,是杯水车薪。就算是最轻量的侦察机或者一些小型飞机,直升机也只能勉强吊着,更别提需要强大推力才能起飞的战斗机了。一架现代战斗机,哪怕是空载状态,也远超了直升机能安全吊运的极限。

2. 固定和连接: 即使我们暂且不考虑重量,怎么把一架几十吨的飞机牢牢固定在一架在高空盘旋的直升机下面?飞机下面可是有很多复杂结构,比如起落架、挂架等等。你需要一个异常坚固、能够承受巨大冲击和风压的连接装置,而且这个装置还得能快速释放。一旦连接出现问题,或者在空中受到不稳定气流影响,那后果不堪设想。想想飞机在高速飞行时的受力有多复杂,再想想它和直升机之间的连接,这简直是工程上的噩梦。

3. 气流和稳定性: 战斗机需要的是一个相对平稳的起飞环境。但直升机在空中飞行时,它的旋翼会产生巨大的下洗气流。这种高速旋转的空气会严重扰乱飞机周围的气流,制造出极不稳定的环境。如果一架飞机挂在直升机下面,它会被这股巨大的气流拍打得东倒西歪,别说起飞了,连保持稳定都困难。想想看,一阵强烈的涡流就能让飞机失控,更何况是来自直升机旋翼的“飓风”。

4. 动力匹配和协同: 起飞,尤其是战斗机的起飞,需要飞机自身发动机产生强大的推力,并与机翼产生的升力协同作用。如果它被挂在一个直升机下面,直升机的动力是用来自身飞行的,它能提供的“助力”是什么?是让飞机也产生推力?还是仅仅把飞机往天上“推”一下?如果直升机要“拉”着飞机起飞,那它的功率得有多大?而且,飞机自身的发动机要在这种极端不确定的气流和姿态下启动并稳定工作,然后产生足够的速度和升力,这简直是天方夜谭。

5. 燃油和续航: 战斗机起飞非常耗油,这是它自身功率需求决定的。如果它要从直升机那里获得起飞的“能量”或者“初始高度”,那这部分能量的消耗怎么计算?更何况,直升机在高空悬停或者低速飞行本身就非常耗油,它能为一架需要大量能量的战斗机提供多少“支持”?

那有没有什么类似“空中起飞”的设想?

虽然直接用直升机吊起战斗机起飞不太现实,但军事领域确实有一些关于“空中起飞/部署”的设想和技术探索,不过它们和我们说的“直升机吊起战斗机”概念有很大区别:

母舰式飞机发射: 这是最接近的例子。比如航母上的飞机,通过弹射器在短距离内达到起飞速度。但这是在航母这个巨大的、稳定的平台上进行的。理论上,如果能制造出一个足够大、足够稳定的飞行平台(比如巨型飞艇或者大型运输机),并配备弹射装置,确实有可能从空中向外投放和起飞飞机。但这并非直升机能做到的,而是需要一个更大的、能提供稳定平台和动力的“母机”。

空投和伞降: 一些轻型飞机或者无人机,在某些特定情况下,可能会被运输机携带至高空,然后以滑翔的方式投放出去。但这依旧不是严格意义上的“起飞”,而且对投放载荷的尺寸和结构有很大限制,更不是战斗机。

无人机的特殊部署: 一些大型无人机或其组件,可能会通过大型运输机在高空投送,但那通常是作为货物或者需要后续组装的部件,而不是直接像战斗机那样在空中完成起飞作业。

总结一下:

让一架战斗机从直升机高空起飞,在现有技术和物理原理下,难度实在太大了。它涉及到载重、结构连接、气流稳定性、动力匹配和能耗等一系列无法逾越的障碍。这更像是一种科幻电影里的场景,而非现实中可行的军事操作。我们的战斗机,还是得踏踏实实地从跑道上,靠自己的力量完成起飞这一神圣的使命。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斗殴机甲就不要拿出来了,丫那个一个机甲2K吨(早期设定8K左右)。不到10架直升机就吊起来飞走那个简直神棍。


多直升机协同起重远不是俩人一二三喊个号子拎个箱子那么简单……

说机毁人亡就机毁人亡——不服的买35个1L的超大高脚杯垒个香槟塔然后里面倒上王水放在木拍子上,你叫上几个小伙伴用棍子撑着拍子四角到过头高度,然后往前走个一公里的。直升机协同起重比这个还恶心。


另外Mi26最大不过带20吨,而且20吨带着基本上就只能低空了……

这高度莫说重型机是不是带的动,轻型机扔下去还没点火就拍地上/水里了……


你别说发动机点着火再飞,喷气点着火是有推力的……


就算起飞不是大问题,降落呢?

你别说让重金培育出来的飞行员在敌占区就地找个地方拍地上啊……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很贴近军事技术的一些脑洞。简单来说,战斗机想要直接从直升机高空起飞,这是几乎不可能实现的,至少以我们目前的技术水平和设计理念来看,是行不通的。咱们得好好拆解一下这个想法,看看为什么这么难。首先,我们得明确一下“高空”和“起飞”在这儿的含义。一般说的战斗机起飞,是指从跑道上获得足够.............
  • 回答
    现代战争的逻辑与二战大相径庭,三代战机能否以数量优势压倒四代机,这可不是一个简单的“数量堆砌”就能解决的问题。要把这个问题说透,咱们得把这场现代空战的幕后账算得清清楚楚。首先,我们得明确一下三代机和四代机之间那道鸿沟究竟有多宽。三代机,比如美国的F16、F15,欧洲的“欧洲台风”,中国的歼10系列,.............
  • 回答
    是的,战斗机完全可以加装角反射器抛射装置来对抗来袭的雷达制导导弹。这是一种非常有效的电子对抗措施,在现代空战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下面我将详细解释其工作原理、作用以及相关细节。什么是角反射器 (Corner Reflector)?角反射器是一种能够将入射的电磁波(包括雷达波)以几乎相同的强度反射回其来.............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涉及到不少细节。简单来说,美国总统出访外国时,确实会有战斗机护航,但这种护航通常是在美国领空内,并且如何进入对方国家领空,则涉及到了更为复杂的国际协调和安排。关于战斗机护航,通常是这样操作的:当美国总统乘坐“空军一号”(这其实是美国总统专机,但其呼号是“空军一号”)在国内或接近国.............
  • 回答
    一上来就问“战斗机导弹机炮反着装行不行”,这问题有意思,得掰扯掰扯。简单说,你说的“反着装”,如果指的是字面意义上的那种“调个头”,那基本上是想都别想,纯粹的异想天开。但如果理解为在设计上做一些非传统的布局,那就得看你想达到什么目的了。咱们先拆开来看:导弹:导弹这东西,说白了就是个带翅膀的小火箭,头.............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触及到了战斗机设计中一些非常核心的考量点。我们来好好掰扯掰扯,看看副油箱和导弹“合体”这事儿到底靠不靠谱,以及为什么是现在这个样子。首先得明确一点,你说的“合体”,我理解更多的是指将副油箱的结构和导弹的挂载与发射功能结合起来,或者说让一个物件同时承担这两种任务。简单来说,就是能不.............
  • 回答
    战斗机短距降落,这绝对是个绕不开的话题,尤其是对那些需要频繁起降、却又没法配备长跑道的舰载机或者特种作战飞机来说。说到用椭圆前轮来增强短距降落的减速能力,这想法挺有意思的,咱们来掰开了揉碎了聊聊。首先,咱们得明白,战斗机短距降落时的减速是个多管齐下的过程,不是光靠轮子就能搞定的。它主要依赖以下几个方.............
  • 回答
    零式战斗机和现代战斗机在狗斗中的胜负,这问题可不是一句话能说清楚的。你想啊,这俩玩意儿差了得有七八十年,科技进步可不是开玩笑的。先说零战,那可是二战时期的明星。它最牛的地方在于那灵活的身段和惊人的航程。在那个年代,能飞得远、能转得快的飞机,那简直就是战场上的幽灵。它的爬升性能也相当不错,能很轻易地欺.............
  • 回答
    这招确实够狠,也是战场上一种非常狡猾且奏效的战术思想,俗称“斩首行动”或者打击“七寸”。让我想起了一些历史上的故事。你说的那种做法,在古代和近现代的战场上,都曾被尝试过,效果也相当不错。你想想,军队的战斗力,除了武器装备、士兵士气、指挥官的战术能力之外,后勤补给也是至关重要的“软肋”。而炊事班,就是.............
  • 回答
    我理解您对不同类型武器的威力以及其应用方式感到好奇。关于您提出的将现代炮弹或导弹的战斗部装药改为强酸或强碱来杀伤敌有生力量的可能性,我们可以从几个角度来深入探讨。首先,我们必须承认,从理论上讲,将强酸或强碱作为杀伤介质的载体,是有可能对人体造成严重伤害的。 强酸和强碱都是具有极强腐蚀性的物质,一旦接.............
  • 回答
    尼什空战苏军损失大于美军,这确实是一个值得探讨的现象,但要直接断定美军战斗力就因此更强,则需要更深入的分析,不能简单地用“损失论”来衡量。 历史上的每一次冲突,其结果都受到太多复杂因素的影响。首先,我们得明白,空战的胜利或失败,以及相对的损失,不仅仅取决于飞行员的个人技术,更是一个系统工程的体现。.............
  • 回答
    两艘当代中国最强大的战舰(假设为辽宁舰航母和山东舰综合补给舰)是否能战胜甲午海战时期的日本海军,需要从技术、战术、历史背景等多方面进行详细分析。以下从多个维度展开比较: 一、甲午海战时期日本海军的构成与特点1. 主力舰: 战列舰:日本海军在甲午战争期间拥有4艘主力舰,包括“吉野”号(1.3万吨.............
  • 回答
    肖战能否成为“下一个胡歌”?这是一个让许多粉丝和行业观察者都津津乐道的话题。要探讨这个问题,我们不妨从几年前大家还在谈论“下一个胡歌”是谁时,就已经开始的讨论切入,然后一步步去剖析肖战,以及他身上与胡歌的相似之处和差异之处。“胡歌式”的标杆有多高?首先,我们要明确,胡歌在我们心中之所以有“标杆”般的.............
  • 回答
    要分析国民党如果不出兵东北,五大主力硬撼山东、中原战场能否打出“二分天下”的局面,需要深入剖析当时的历史背景、双方的兵力配置、战略意图以及可能出现的连锁反应。这是一个极具挑战性的假设性问题,因为东北的战略价值和国民党整体的战略决策环环相扣。首先,我们必须明确“五大主力”的含义。在解放战争后期,国民党.............
  • 回答
    问“若法正在,夷陵之战刘备能不能赢”,这其实是在问一个关于历史假设的很有趣的问题。虽然我们无法穿越回过去改变历史,但我们可以基于史实和当时的客观条件,来推演一下如果诸葛亮当时真的在刘备身边,夷陵之战的结果会不会不一样。首先,我们得明确一点:夷陵之战是刘备一生中非常惨痛的一次失败,也是他生命中最后一次.............
  • 回答
    肖战,这个名字在2020年年初,因为“227事件”而被推到了舆论的风口浪尖。这场由粉丝行为引发的“AO3事件”,像一场突如其来的风暴,席卷了肖战的演艺生涯,也让他在当时如日中天的事业,瞬间进入了冰点。在事件发生时,肖战正凭借《陈情令》大火,人气如日中天,而他出演的《庆余年》也正在热播,他在其中饰演的.............
  • 回答
    一个相当大胆且充满想象力的设想!从1942年上半年开始,每天一艘满油满弹的“大和”级战列舰出现在东京湾,这无疑会给太平洋战争的走向带来剧烈的动荡。然而,仅仅依靠“大和”的输出,皇国能否就此翻盘,情况依然错综复杂,远非简单的“可以”或“不可以”能够概括。让我们来详细分析一下:“大和”级战列舰的优势与战.............
  • 回答
    陈光能否在战后凭借115师代师长的资历晋升大将,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但要从更宏观和深入的角度去分析,需要跳出单纯的资历堆砌,审视那个时代背景下军衔评定所涉及的复杂因素。首先,我们必须明确一点:在解放战争时期,授予大将军衔并非仅仅依据某个时期的职务高低,而是综合考量了以下几个关键维度: 革命贡.............
  • 回答
    这是一个极其复杂且令人心碎的问题,它触及了我们最深层的道德、情感和生存本能。战场上,人性的底线在极端压力下会被不断挑战,而“原谅”这个词,在这种情境下,承载着千斤重担。想象一下那个画面:一个曾经和你并肩作战的战友,一个你信任、你保护、甚至可能为了他挡子弹的兄弟,此刻被敌人抓获。他所承受的,不是普通的.............
  • 回答
    晋灭吴之战是西晋统一中国的关键战役,发生于公元280年(太康元年)。这场战争从开始到结束仅历时数月,最终以西晋灭亡东吴、实现南北统一告终。这一结果看似迅速,实则背后蕴含了多重政治、军事和战略因素的综合作用。以下将从背景、原因、过程及影响等方面详细分析为何这场战役能在短时间内结束。 一、历史背景:三国.............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