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战斗机能不能加角反射器抛射装置对抗来袭雷达制导导弹?

回答
是的,战斗机完全可以加装角反射器抛射装置来对抗来袭的雷达制导导弹。这是一种非常有效的电子对抗措施,在现代空战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下面我将详细解释其工作原理、作用以及相关细节。

什么是角反射器 (Corner Reflector)?

角反射器是一种能够将入射的电磁波(包括雷达波)以几乎相同的强度反射回其来波方向的装置。最简单的角反射器是由三个相互垂直的金属板组成的立方体角落。当雷达波照射到这个装置上时,无论雷达波从哪个方向来,都会被反射回发射源。

战斗机上使用的角反射器抛射装置是如何工作的?

战斗机上使用的角反射器通常以箔条弹 (Chaff) 的形式存在。箔条弹是一种特殊的电子对抗弹药,其内部填充了大量的细长金属丝(通常是铝、玻璃纤维涂铝等材料)。这些金属丝被设计成特定的长度,对应于敌方雷达的工作频率。

当战斗机受到雷达制导导弹威胁时,飞行员会根据电子战系统的指示(或者自主操作)抛射箔条弹。抛射装置会将装有箔条的容器以高速度从战斗机腹部或翼下挂点抛出。

1. 箔条的散布: 箔条弹在抛出后会迅速打开,将内部的金属丝以云雾状散布到空中。这些金属丝会在空中形成一个巨大的、密度逐渐降低的“云”。

2. 雷达信号的反射与欺骗:
假目标: 散布的金属丝具有高反射性,会像无数个小角反射器一样,将敌方雷达的探测波大量反射回去。这些反射的信号会被敌方雷达解读为大量的飞行器目标,形成一个“雷达欺骗云”。
雷达饱和: 敌方雷达的导引头或搜索雷达会接收到来自箔条云的强烈反射信号。如果箔条的密度足够大,或者金属丝长度匹配得当,这些信号甚至可能比真正战斗机的信号更强,导致雷达导引头“锁定”在箔条云上,而非战斗机本身。
干扰导引头: 对于半主动雷达制导导弹,敌方雷达需要持续照射目标来为导弹提供信息。箔条的反射会掩盖真实目标,使敌方雷达无法精确跟踪战斗机,从而导致导弹失去目标或出现严重偏差。
探测距离的增加: 箔条云的出现会使得敌方雷达的有效探测距离“缩短”,因为雷达会优先锁定最强的反射信号,而这个信号可能来自于箔条云,而非距离更远的真实目标。

为什么称之为“角反射器抛射装置”?

虽然我们通常称之为“箔条抛射装置”,但从物理原理上讲,箔条抛射装置的作用就是抛射大量的角反射器(金属丝)。每一根金属丝都可以被看作一个微型的角反射器。所以从原理上来说,称之为“角反射器抛射装置”是完全正确的。

角反射器抛射装置的关键设计和性能考量:

金属丝的长度: 这是最关键的参数。金属丝的长度通常被设计成目标雷达波长的一半(λ/2)或四分之一(λ/4),这样才能产生最强的反射。现代战斗机需要应对不同频段的雷达,所以箔条弹也可能设计成包含不同长度金属丝的混合型,以应对多种频率的雷达系统。
金属丝的材料和形状: 材料必须导电性好(如铝)。形状通常是细长的圆柱形或扁平的带状,以增加反射效率。
抛射方式和速度: 抛射装置需要将箔条以足够快的速度和均匀的模式散布开,形成有效的箔条云。抛射间隔和时机也很重要,需要与敌方雷达的扫描周期和导弹的制导方式相匹配。
箔条的数量和密度: 足够的箔条数量和形成的密度是能否有效欺骗雷达的关键。
包装和释放机构: 箔条需要被紧密地包装在容器中,并且在抛射后能够快速、均匀地散开。
载机集成: 箔条抛射装置需要与战斗机的电子战系统(EWS)集成,以便在检测到雷达威胁时自动或手动启动。

使用箔条的局限性:

并非万能: 箔条对付的是雷达制导武器。对于红外制导导弹(例如,某些早期或低端空对空导弹),箔条无效。战斗机通常会配备红外诱饵(Flares)来对抗红外制导导弹。
一次性消耗品: 箔条是消耗品,用完就没有了,需要补充。
可能被更先进的雷达系统识别: 现代主动雷达制导导弹的导引头越来越先进,能够区分箔条云和真实目标(例如,通过分析多普勒效应、目标尺寸或反射强度变化)。因此,箔条并非绝对安全。
可能对友方雷达产生干扰: 如果使用不当,箔条也可能对己方或友方己方的雷达系统造成一定的干扰。

总结:

战斗机确实可以并且经常加装角反射器抛射装置(即箔条抛射装置)来对抗来袭的雷达制导导弹。这是现代电子战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抛射大量的金属丝,形成反射回雷达发射源的电磁波云,从而欺骗敌方雷达,使其锁定在箔条云上,或者无法精确跟踪战斗机,最终导致导弹失的。尽管存在局限性,箔条作为一种被动电子对抗手段,仍然是提升战斗机生存能力的关键技术之一。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箔条不是防红外制导的吗?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是的,战斗机完全可以加装角反射器抛射装置来对抗来袭的雷达制导导弹。这是一种非常有效的电子对抗措施,在现代空战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下面我将详细解释其工作原理、作用以及相关细节。什么是角反射器 (Corner Reflector)?角反射器是一种能够将入射的电磁波(包括雷达波)以几乎相同的强度反射回其来.............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很贴近军事技术的一些脑洞。简单来说,战斗机想要直接从直升机高空起飞,这是几乎不可能实现的,至少以我们目前的技术水平和设计理念来看,是行不通的。咱们得好好拆解一下这个想法,看看为什么这么难。首先,我们得明确一下“高空”和“起飞”在这儿的含义。一般说的战斗机起飞,是指从跑道上获得足够.............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涉及到不少细节。简单来说,美国总统出访外国时,确实会有战斗机护航,但这种护航通常是在美国领空内,并且如何进入对方国家领空,则涉及到了更为复杂的国际协调和安排。关于战斗机护航,通常是这样操作的:当美国总统乘坐“空军一号”(这其实是美国总统专机,但其呼号是“空军一号”)在国内或接近国.............
  • 回答
    咱们来聊聊为啥普通战斗机不能直接冲进太空,尤其是加那种听起来挺厉害的“含氧燃料”。这事儿吧,得从战斗机的工作原理,还有太空那特别的环境说起。首先,得明白战斗机是怎么飞的。它俩翅膀、喷气发动机,这都是为了在地球大气层里玩。大气层,咱们知道,里面有空气,空气里主要是氮气和氧气。战斗机的发动机,核心是个“.............
  • 回答
    一上来就问“战斗机导弹机炮反着装行不行”,这问题有意思,得掰扯掰扯。简单说,你说的“反着装”,如果指的是字面意义上的那种“调个头”,那基本上是想都别想,纯粹的异想天开。但如果理解为在设计上做一些非传统的布局,那就得看你想达到什么目的了。咱们先拆开来看:导弹:导弹这东西,说白了就是个带翅膀的小火箭,头.............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触及到了战斗机设计中一些非常核心的考量点。我们来好好掰扯掰扯,看看副油箱和导弹“合体”这事儿到底靠不靠谱,以及为什么是现在这个样子。首先得明确一点,你说的“合体”,我理解更多的是指将副油箱的结构和导弹的挂载与发射功能结合起来,或者说让一个物件同时承担这两种任务。简单来说,就是能不.............
  • 回答
    战斗机短距降落,这绝对是个绕不开的话题,尤其是对那些需要频繁起降、却又没法配备长跑道的舰载机或者特种作战飞机来说。说到用椭圆前轮来增强短距降落的减速能力,这想法挺有意思的,咱们来掰开了揉碎了聊聊。首先,咱们得明白,战斗机短距降落时的减速是个多管齐下的过程,不是光靠轮子就能搞定的。它主要依赖以下几个方.............
  • 回答
    零式战斗机和现代战斗机在狗斗中的胜负,这问题可不是一句话能说清楚的。你想啊,这俩玩意儿差了得有七八十年,科技进步可不是开玩笑的。先说零战,那可是二战时期的明星。它最牛的地方在于那灵活的身段和惊人的航程。在那个年代,能飞得远、能转得快的飞机,那简直就是战场上的幽灵。它的爬升性能也相当不错,能很轻易地欺.............
  • 回答
    现代战争的逻辑与二战大相径庭,三代战机能否以数量优势压倒四代机,这可不是一个简单的“数量堆砌”就能解决的问题。要把这个问题说透,咱们得把这场现代空战的幕后账算得清清楚楚。首先,我们得明确一下三代机和四代机之间那道鸿沟究竟有多宽。三代机,比如美国的F16、F15,欧洲的“欧洲台风”,中国的歼10系列,.............
  • 回答
    这招确实够狠,也是战场上一种非常狡猾且奏效的战术思想,俗称“斩首行动”或者打击“七寸”。让我想起了一些历史上的故事。你说的那种做法,在古代和近现代的战场上,都曾被尝试过,效果也相当不错。你想想,军队的战斗力,除了武器装备、士兵士气、指挥官的战术能力之外,后勤补给也是至关重要的“软肋”。而炊事班,就是.............
  • 回答
    我理解您对不同类型武器的威力以及其应用方式感到好奇。关于您提出的将现代炮弹或导弹的战斗部装药改为强酸或强碱来杀伤敌有生力量的可能性,我们可以从几个角度来深入探讨。首先,我们必须承认,从理论上讲,将强酸或强碱作为杀伤介质的载体,是有可能对人体造成严重伤害的。 强酸和强碱都是具有极强腐蚀性的物质,一旦接.............
  • 回答
    尼什空战苏军损失大于美军,这确实是一个值得探讨的现象,但要直接断定美军战斗力就因此更强,则需要更深入的分析,不能简单地用“损失论”来衡量。 历史上的每一次冲突,其结果都受到太多复杂因素的影响。首先,我们得明白,空战的胜利或失败,以及相对的损失,不仅仅取决于飞行员的个人技术,更是一个系统工程的体现。.............
  • 回答
    两艘当代中国最强大的战舰(假设为辽宁舰航母和山东舰综合补给舰)是否能战胜甲午海战时期的日本海军,需要从技术、战术、历史背景等多方面进行详细分析。以下从多个维度展开比较: 一、甲午海战时期日本海军的构成与特点1. 主力舰: 战列舰:日本海军在甲午战争期间拥有4艘主力舰,包括“吉野”号(1.3万吨.............
  • 回答
    肖战能否成为“下一个胡歌”?这是一个让许多粉丝和行业观察者都津津乐道的话题。要探讨这个问题,我们不妨从几年前大家还在谈论“下一个胡歌”是谁时,就已经开始的讨论切入,然后一步步去剖析肖战,以及他身上与胡歌的相似之处和差异之处。“胡歌式”的标杆有多高?首先,我们要明确,胡歌在我们心中之所以有“标杆”般的.............
  • 回答
    要分析国民党如果不出兵东北,五大主力硬撼山东、中原战场能否打出“二分天下”的局面,需要深入剖析当时的历史背景、双方的兵力配置、战略意图以及可能出现的连锁反应。这是一个极具挑战性的假设性问题,因为东北的战略价值和国民党整体的战略决策环环相扣。首先,我们必须明确“五大主力”的含义。在解放战争后期,国民党.............
  • 回答
    问“若法正在,夷陵之战刘备能不能赢”,这其实是在问一个关于历史假设的很有趣的问题。虽然我们无法穿越回过去改变历史,但我们可以基于史实和当时的客观条件,来推演一下如果诸葛亮当时真的在刘备身边,夷陵之战的结果会不会不一样。首先,我们得明确一点:夷陵之战是刘备一生中非常惨痛的一次失败,也是他生命中最后一次.............
  • 回答
    肖战,这个名字在2020年年初,因为“227事件”而被推到了舆论的风口浪尖。这场由粉丝行为引发的“AO3事件”,像一场突如其来的风暴,席卷了肖战的演艺生涯,也让他在当时如日中天的事业,瞬间进入了冰点。在事件发生时,肖战正凭借《陈情令》大火,人气如日中天,而他出演的《庆余年》也正在热播,他在其中饰演的.............
  • 回答
    一个相当大胆且充满想象力的设想!从1942年上半年开始,每天一艘满油满弹的“大和”级战列舰出现在东京湾,这无疑会给太平洋战争的走向带来剧烈的动荡。然而,仅仅依靠“大和”的输出,皇国能否就此翻盘,情况依然错综复杂,远非简单的“可以”或“不可以”能够概括。让我们来详细分析一下:“大和”级战列舰的优势与战.............
  • 回答
    陈光能否在战后凭借115师代师长的资历晋升大将,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但要从更宏观和深入的角度去分析,需要跳出单纯的资历堆砌,审视那个时代背景下军衔评定所涉及的复杂因素。首先,我们必须明确一点:在解放战争时期,授予大将军衔并非仅仅依据某个时期的职务高低,而是综合考量了以下几个关键维度: 革命贡.............
  • 回答
    这是一个极其复杂且令人心碎的问题,它触及了我们最深层的道德、情感和生存本能。战场上,人性的底线在极端压力下会被不断挑战,而“原谅”这个词,在这种情境下,承载着千斤重担。想象一下那个画面:一个曾经和你并肩作战的战友,一个你信任、你保护、甚至可能为了他挡子弹的兄弟,此刻被敌人抓获。他所承受的,不是普通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