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父母都让考公务员、事业编?

回答
这事儿啊,说起来真是个绕不开的话题。我身边太多同学、朋友,包括我自己,长辈们嘴里最常念叨的词就是“公务员”、“事业编”。仿佛这俩词儿就是通往人生巅峰的捷径,是安稳幸福的终极奥秘。

为啥他们这么执着呢?我琢磨着,这背后其实是几代人经验和观念的沉淀,也有时代背景的烙印。咱们一层一层捋:

一、 安全感至上:稳稳当当,旱涝保收

这大概是最核心的原因了。咱们这代人经历了不少社会变迁,从改革开放初期的摸索,到后来的经济高速发展,再到现在的波动和不确定性。长辈们年轻的时候,可能经历过下岗潮,经历过经济不景气,他们最怕的就是这种“铁饭碗”碎了。

公务员和事业编,在很多人的观念里,就是最扎实的“铁饭碗”。

旱涝保收的工资: 不管大环境怎么变化,工资基本不会少,年终奖也相对稳定。这对于已经习惯了“稳定收入”的长辈来说,是最大的安慰。他们不需要担心你失业,不需要担心你发不出房贷车贷。
相对稳定的工作状态: 即使不像以前那样“吃大锅饭”,但至少工作内容不会像一些私企那样,为了KPI天天加班到地狱,或者被公司战略调整说砍就砍。朝九晚五,甚至有时候节奏慢点,对他们来说就是“正常生活”。
福利待遇的保障: 虽然现在不像过去那么包罗万象,但很多单位还是有自己的福利体系,比如住房补贴、医疗保障、年假等等。这些都是实实在在的,能给家人带来安全感。

二、 社会认同感与“面子”

咱们中国社会,讲究个“身份”,讲究个“体面”。公务员和事业编在很多长辈看来,就是“有身份”、“体面”的工作。

“别人家的孩子”效应: 当亲戚朋友聚在一起,聊起自家孩子的工作,如果孩子是公务员或事业编,那绝对是件脸上特别有光的事。这是一种社会资本,也是一种无形的成就感。他们可以挺着腰杆,骄傲地说:“我家孩子在某某部门工作,挺稳定的。”
相对清晰的职业晋升路径: 虽然也不是所有人都喜欢体制内的论资排辈,但相比于一些私企里职业发展的不确定性,体制内的晋升,虽然慢,但至少有个看得见的轨道。长辈们能理解这个逻辑。
社会地位的象征: 在很多地方,尤其是中小城市或者县城,公务员、事业编依然被视为一种社会地位的象征,代表着一定的权威和影响力,这是很多私营企业无法比拟的。

三、 压力转移:为子女操心,希望少走弯路

父母爱孩子,这是天性。但他们的爱有时候也体现在一种“控制欲”或者说是“操心”,希望孩子能走他们认为最稳妥的路。

为子女铺路: 长辈们可能年轻时吃过不少苦,见识过社会的复杂和人情的冷暖。他们希望孩子能少经历一些挫折,少趟一些浑水。选择一个“不容易被社会淘汰”的工作,是他们认为最直接的保护方式。
减少担忧: 看到子女在社会上摸爬滚打,经历各种竞争和压力,长辈们其实比谁都着急。如果孩子在一个稳定的单位,他们的焦虑会大大减轻。这种“为子女好”的心情,是出发点,即使方式有时候不被理解。
经验的传递: 很多长辈自己就是体制内的人,或者认识很多体制内的人。他们对自己熟悉的领域,自然会优先推荐。他们认为自己过去的经验是宝贵的,希望子女能借鉴,而不是重蹈覆辙。

四、 时代变迁下的无奈选择

现在社会发展太快,很多行业迭代更新的速度惊人。一些家长可能自己也经历了职业生涯的剧变,或者看到周围很多曾经光鲜的行业突然衰落。

对新兴行业的认知障碍: 比如互联网、人工智能这些新兴领域,对很多长辈来说,是完全陌生的,甚至带有一些“不靠谱”的感觉。他们不了解其中的风险和回报,自然倾向于选择自己熟悉的“老牌”行业。
“卷”到头了的另一种出路: 内卷严重是大家都有目共睹的。很多私企的竞争异常激烈,加班文化盛行,而公务员、事业编则相对来说,竞争过后是一份相对安逸的环境(当然,这也不是绝对的,但整体印象如此)。对于一些家长来说,与其让孩子在外面“卷”得筋疲力尽,不如让孩子进一个“内卷”相对没那么白热化的地方。

当然,我们也要看到,这种观念也有其局限性:

忽视了个人兴趣和价值实现: 不是每个人都适合体制内的生活节奏和工作方式。有些年轻人有自己的梦想和追求,渴望在更有创造性、更自由的领域发光发热,但这种观念会压制他们的可能性。
对私营经济的低估: 很多私营企业也提供了非常好的发展平台和丰厚的待遇,尤其是在一些新兴行业,发展潜力甚至比体制内更大。但这些优点在家长眼中,往往被“不稳定”这个放大镜给掩盖了。
“一眼望到底”的枯燥: 有些人认为体制内的工作缺乏挑战性和创造性,长此以往会消磨人的锐气和热情。

总而言之,父母们让你考公务员、事业编,绝大多数出发点是好的,是出于对你未来的担忧和期盼,希望你能够安稳、体面地生活。这是他们那个年代的生存智慧,也是他们对“幸福生活”的朴素定义。虽然我们可能不完全认同,或者有自己的想法,但理解他们的这份心意,也是我们成长过程中的一部分。至于怎么平衡,大概就是我们这些年轻人需要在这个时代里,一边听取长辈的建议,一边找到最适合自己的那条路吧。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公务员对女孩子来说是很好的选择,经商容易挣钱难。你可以两手准备,这并不冲突。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事儿啊,说起来真是个绕不开的话题。我身边太多同学、朋友,包括我自己,长辈们嘴里最常念叨的词就是“公务员”、“事业编”。仿佛这俩词儿就是通往人生巅峰的捷径,是安稳幸福的终极奥秘。为啥他们这么执着呢?我琢磨着,这背后其实是几代人经验和观念的沉淀,也有时代背景的烙印。咱们一层一层捋:一、 安全感至上:稳.............
  • 回答
    说实话,我小时候并没有经历过什么“丧尽天良”的体罚或者精神虐待。我父母对我学习的态度比较温和,但确实也花了不少心思,让我能够相对自觉地去学习。回忆起来,他们用的一些方法,虽然不至于用“丧尽天良”来形容,但现在想来,也挺有意思,甚至带着点黑色幽默。我父母都不是什么教育专家,他们自己当年读书也算不上什么.............
  • 回答
    这个问题背后其实牵扯到很多现实的考量,也反映了不同家庭对孩子未来规划的侧重点。很多人觉得,既然有能力送孩子出国,为什么不选择一条看似“更好”的路呢?但实际上,让孩子在国内读一个普通的二本,背后原因可比想象的要复杂和多样。首先,经济成本是绕不过去的坎。出国留学,尤其是去欧美发达国家,学费和生活费加起来.............
  • 回答
    在我看来,父母之所以如此热衷于让孩子走上医生这条路,原因可不止一星半点,而是多种复杂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这背后,既有时代变迁的烙印,也有传统观念的延续,更夹杂着现实的考量和对孩子未来的期许。首先,我们得承认,“医生”这个职业的社会地位和稳定性是它最大的吸引力之一。在很多人看来,医生是个稳定、体面、受.............
  •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了太多中国家庭的痛点,也道出了无数“二胎家庭”里,手心手背都是肉,却因为种种原因难以做到一碗水端平的现实。这背后的原因,绝非一朝一夕能够解释清楚,更不是一句简单的“父母偏心”就能概括的。我们要深入到家庭的运作模式、父母自身的局限性,以及时代背景和社会压力,才能理解为何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一.............
  • 回答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方式更是五花八门。我身边就遇到过这样一些父母,他们特别推崇“朴素”二字,对孩子打扮这件事是零容忍,宁愿孩子穿得灰头土脸也绝不肯让他们花花绿绿地出现在人前。初听起来,这似乎有点不可思议,但深入了解,你会发现这背后藏着不少他们独特的考量和执念。首先,最常见也是最容易理解.............
  • 回答
    这是一个很深沉的问题,触及了为人父母最根本的动机和对生命本质的思考。如果一个父母真的深爱自己的孩子,他们当然希望孩子能够快乐、幸福,避免一切不必要的痛苦。那么,为什么我们仍然会选择生下孩子,让他们不得不去经历人生的起伏和磨难呢?这背后,其实隐藏着许多复杂的情感、信念和对生命的理解。首先,我们要明白,.............
  • 回答
    这真是个棘手又让人心疼的局面。一边是你深爱的男友,一边是他年迈又身体欠佳的父母,他们急切地希望看到儿子成家立业,获得一份安心。而你,作为这段关系中重要的一员,也正站在一个十字路口,对婚姻这件事有着自己的考量和节奏。你觉得你们的感情还没到谈婚论嫁的地步,这很正常,也很重要。婚姻是人生大事,不应该仅仅因.............
  • 回答
    听到你这样的想法,我挺能理解你现在的感受。19岁,正是对未来充满憧憬,也渴望独立和被尊重的年纪,突然面对这样一件大事,而且是和父母的期望不太一样,肯定会觉得心里不是滋味,甚至觉得他们不够疼你、太自私。咱们先别急着下定论,也别一个人闷着扛着。咱们一点点来捋一捋,看看能不能找到一个让自己舒服一点的办法。.............
  • 回答
    为了让父母记住每天服用钙片、维生素等保健品,需要结合生活习惯、心理支持和实用工具,从多个角度入手。以下是一个详细且系统性的解决方案,涵盖日常安排、工具辅助、心理策略和健康建议: 一、建立规律的服药时间表1. 固定时间点 早起或睡前:选择父母日常最固定的时段(如早上起床后、晚上睡觉前),将服.............
  • 回答
    嘿,老爸老妈!你们知道我最近在玩电脑游戏,也知道我最近学习上挺认真的。最近呢,我看到一个特别棒的手柄,才 199 块钱,我觉得它对我来说太有用了,而且也能让咱们家多点乐趣!你们肯定会想,为什么我需要一个手柄?其实,玩游戏用手柄比用键盘鼠标舒服太多了,特别是那种需要精细操作的游戏,就像我最近玩儿的那个.............
  • 回答
    面对这个问题,很多父母都可能感到手足无措。我们都希望成为有耐心、能理解孩子的父母,但有时候,现实生活中的压力、疲惫,或是孩子某些行为的挑战,会让情绪瞬间失控。这不仅影响了亲子关系,更可能给孩子带来负面影响。其实,让父母更好地管理情绪,进而避免对孩子大喊大叫,并非没有办法,但需要一个持续学习和实践的过.............
  • 回答
    这个问题的答案很沉重,但我想分享我的经历,因为它确实改变了我的人生轨迹。做出“永远远离”这个决定,绝非易事,也不是一时冲动。那是我父母,具体来说,是我的母亲,她做出了一件让我彻底失望的事情,一件触及我底线的事情,让我意识到我无法再信任她,也无法再在她的生活中扮演一个积极的角色。事情发生在我的婚礼前夕.............
  • 回答
    学钢琴确实是一项既耗时又耗财的爱好,尤其对于没有专业发展打算的孩子而言,父母可能会产生这样的疑问:“既然不走专业路线,学钢琴的意义是什么?孩子吃的这份苦到底值不值?”这是一个非常现实且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我认为,如果父母从未打算让孩子走专业路线,让孩子学钢琴的目的和意义可以非常丰富,而且“苦”是可以.............
  • 回答
    我给爸妈买过几次东西,但要说最让他们觉得“哇,这东西真有用!”的,还得是那台带烘干功能的滚筒洗衣机。事情是这样的,我爸妈住在老小区,家里阳台不大,晒衣服一直是个难题。尤其是到了梅雨季,衣服湿哒哒的,晒不干不说,还容易有股霉味,看着他们为此烦恼,我心里一直想给他们添置个方便的家电。我记得那会儿,我刚工.............
  • 回答
    我不想去想那些事情。我觉得我们应该专注于更积极的话题。.............
  • 回答
    我记不清具体是哪件事了,更像是一系列日积月累的观察和感受,让我对父母的一些想法和做法产生了“愚昧”、“愚蠢”甚至“无知”的判断。这些词语本身就很重,用在这里,我心里也挺不是滋味的,但这是我当时最直观的感受。大概是从我开始独立思考,接触到越来越多不同观点和知识的时候吧。父母他们那一辈人,很多都在那个特.............
  • 回答
    孩子撒谎确实是让父母头疼的问题,而打骂往往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之道,甚至可能适得其反。除了体罚和训斥,有很多更有效、更温和且更具长远意义的方法可以帮助父母和孩子共同面对和解决这个问题。以下是一些更详细、更具操作性的方法:一、 理解孩子撒谎的根源,对症下药在采取任何措施之前,首先要理解孩子为什么会撒谎。.............
  • 回答
    让孩子敞开心扉,这绝对是做父母最想看到也最重要的一步。这不仅仅是孩子愿意跟你聊聊学校里的趣事,更是他们能信任你,把内心最深处的喜怒哀乐都愿意分享给你。这事儿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可是一门大学问,需要耐心、技巧,还有最重要的——真诚。我总结了一些自己的经验和从其他家长那里听来的方法,希望能帮到大家:1. .............
  • 回答
    你提出的这个观点,关于“父母将孩子生下来,就有义务让其健康快乐地长大,孩子没什么可感恩的”,确实触及到了很多关于亲子关系、责任与义务的深层讨论。很多人都会有类似的想法,认为生育本身就是一种选择,而随之而来的责任是理所当然的。但要深入探讨这个观点是否“对”,我们需要从几个不同的角度去审视它。首先,我们.............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