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豆花做点心吃,就是甜的。四川人早先有用豆花下饭的,就是咸辣口。
北方人吃豆腐脑一般是早点当饭菜吃,所以是咸的。印象里看陆文夫的小说《美食家》有提过,苏州玄妙观早年也有咸口豆腐脑。
相应的,北方的粽子是做点心吃的。看齐如山的回忆文章,讲北方早年绝大部分中下层民众,特别是妇女,一年到头只有年节机会吃甜食。(这个地方我原来记得不太准,其实齐如山原文讲的是北方的枣糕,但道理是一样的,特此贴一下《华北民食考》中的原文)
相对的,南方吃甜食和糯米点心的机会相对多些,为丰富口味就会包荤馅粽子吃,并且市民阶层的需求能支持其逐渐发展成日常小吃。
不得不承认,大部分小吃还是能反映出农耕时代南北气候、物产、商业化水平差异的。
不过这都是过去了,现在咱们爱吃甜的吃甜的,爱吃咸的吃咸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