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回答孩子问我「为什么每年过年的日子不一样」?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说明孩子观察力很棒!其实,我们过年日期不固定,主要是因为我们使用的是一种叫做“农历”的历法,它和我们平时用的“公历”(也就是大家常说的阳历)不太一样。

1. 公历(阳历)是什么样的?

你平时用的日历,上面写着1月1日、2月14日、12月25日,这些都是按照公历来的。公历是怎么来的呢?它基本上是按照地球绕着太阳转的时间来计算的。地球绕太阳转一圈,差不多就是一年(365天多一点点)。所以,公历的这一年基本固定在365天或者366天(闰年),每一天的日子都是固定的,比如1月1日永远是1月1日,不会变成2月1日。

2. 农历(阴历)又是什么样的?

那农历呢?农历又是怎么算的呢?它主要是根据月亮绕着地球转的时间来算的。大家有没有注意到,月亮有时候圆圆的,有时候又变成月牙?这是因为月亮在绕着地球转的时候,它被太阳照到的部分不一样。月亮绕地球转一圈,差不多是一个月(大概29.5天)。

为了方便计算,农历里的每个月就定成29天或者30天。这样一来,农历的一年,如果都是29天的月份,就会比公历的一年少很多天。如果都是30天的月份,也会少一些。

3. 为什么农历一年比公历一年少一些天?

一年有12个月,每个月按30天算,12个月就是360天。但我们知道,地球绕太阳一年是365天多。所以,农历一年比公历一年通常要少个十几天。

4. 那怎么解决这个“少的天数”问题呢?

为了让农历年的总天数能够跟上地球绕太阳转一圈的时间,也为了让农历的月份和季节(比如春天、夏天)大致能对应起来,农历里就有一个特别聪明的设计:闰月!

你可能听过“闰年”,就是公历四年加一天(2月29日),对吧?农历也有类似的“闰月”。通常情况下,农历一年有12个月,但是如果一年里加上一个“闰月”,那么这个农历年就会变成13个月。这样,农历年的总天数就会跟上公历年的节奏,不至于被落下太多。

5. 闰月是怎么来的?

加闰月可不是随便加的,它有一个很科学的规律。古时候的智者们观察发现,大概每三年到五年,就会出现一个“闰月”。这样一来,农历年的平均长度就和公历年的平均长度差不多了。

6. 为什么过年日期会变?

正因为农历里有闰月这个“调节器”,加上每个月天数是29天或30天,以及它主要跟着月亮转,所以农历的1月1日,也就是我们的春节,在公历上的日期就会每年都不同。有时候1月1日早一些,有时候会晚一些。

打个比方,你可以想象一下,公历是一条笔直的路,每年都往前进固定的步数。而农历呢,它是一条小溪,有时候流水急,有时候流水慢,但它总体上也会跟着大河(地球绕太阳)走。为了让它不总是偏离大河太远,它有时候会“调整一下步伐”,加入一个“小弯”,这就是闰月的作用。

所以,每年过年的日子不一样,是因为我们过年是根据农历来定的,农历的计算方式比较特别,它既要考虑月亮,又要通过闰月来调整,让它能和我们生活的季节(夏天热、冬天冷)保持一致。这就像是古人在很早的时候,用智慧来记录时间,让我们的生活和自然规律更好地结合起来。

下次你看到日历上,可能会发现有些年份的农历有“闰X月”,比如“闰二月”,这就是农历在调整它与地球绕太阳的周期关系呢!是不是很有意思?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这是个好问题,往大了说,这是中国古代历法,即阴阳合历与现代立法之间的区别。

记时对于我们是非常重要的,那对于古人来讲,又该怎么计算日子呢。天比较好办(但其实要精确确定一天也不容易),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从一个日出到另一个日出就是一天,不过实际上原始社会将日出到日落算作一天,晚上不算,后来夜晚活动频繁起来,才将夜晚也算进一天之中。那更进一步呢,计算比天更长的日子呢。人们就四下看,看到天上,哎,好大一个月亮,盈亏还有周期,越是便用月相变化周期来记录时间。这就是朔望月,我们把完全看不到月亮的那天成为朔日,把满月那天成为望日,从朔日到望日再到朔日便是月相盈亏的一个周期,也就是一月,一年为十二月。这种用朔望月纪月的历法为太阴历。很多古文明都采用太阴历。

这种计算日子的方法很早就出现了,河南安阳出土的殷墟甲骨卜辞中就有干支纪日的记录,记了足有五百多天,而甲骨文和金文中也有以数字纪月的记载,春秋时期出现了干支纪月,不过主要还是以数字纪月为准。

这里再提一句纪年问题吧,殷商和西周都是依王在位的年数来记年的,但这种方式记年混乱,后来便开始流传以天象为基础的岁星纪年。岁星纪年最早见于《左转》,一般认为其以木星周期为12年,后来根据木星想象太岁,因此有太岁纪年。但木星周期实际为11.86年,因此不管是岁星纪年还是太岁纪年,都存在超辰,汉代之后,便改用干支纪年。

但有朔望月一个问题,朔望月的平均周期是29.53059天,也就是29天12小时44分3秒,这样一年大概是354天,但实际上,地球绕太阳一周(恒星年)约为365.25636日,回归年(从春分点再回到春分点的时间)为365.24219879日,回归年是我们现在的通行历法,即公历。朔望月一年与回归年相差11-12天。

可能你会问这有什么问题呢?问题大了,地球的气候变化是按照回归年为周期的,包括温度、光照、降水等,这对农作物生产是至关重要的。如果严格按照12给朔望月为一年计算,便有可能出现对应在冬天的月份实际酷暑难耐,对应在夏天的月份实际漫天飞雪。这对农耕民族来说是不可接受的。嗯,这样的历法没法种地。

于是便有了节气,节气是指导农事生产的,是根据地球上气候变化总结出来的,因此可以看作是以太阳年(即回归年)为周期的一种历法,这就是太阳历,不信你看看日历,是不是公历十二个月中每个月必有两个节气,一个在上半月,另一个在下半月,每一个节气出现在公历月中的时间大致上是固定的,不过相邻两个节气之间不一定是15天哦。后来,先民们将二十四节气与朔望月的太阴历结合起来,并通过添加闰月的方法使二者在长时间后不会偏离。这就是阴阳合历,也就是农历,这既不是太阴历,也不是太阳历。

置闰法是阴阳合历的一个关键问题。早期采用中气置闰法,汉朝的《太初历》与《后汉四分历》的置闰法本质上都是这种置闰法。简单来讲,就是将一个没有中气的月份定为闰月,所谓中气,是二十四节气中的节气,先民将回归年简单的均分为二十四节气,二十四节气又分为节气与中气(将节气分为节气,实在是……)。节气与中气交替出现,立春为节气,将立春看作第一个,那么后面奇数对应的为节气,偶数对应的为中气,具体我就不罗列了。一个朔望月中大致应有一个节气与一个中气,但随着时间推移便会出现只有节气没有中气的月份,这就是闰月。当然还有一点,如果有一个月没有中气,但它前后一个月有两个中气,则该无中气月份不是闰月。

这种将回归年均分的二十四节气为平气,但早在北齐,我们就发现太阳变化并不是均匀的,而是在春分后变慢,秋分后变快,现在我们当然知道,只是由于地球公转轨道是椭圆而非正圆。于是在隋《皇极历》之后,各历多列有包含一年之中太阳不均匀视运动的日躔表,但注历依然采用平气,直至清代之后,开始改用定气注历,定气即根据太阳真实的黄经位置确定的二十四节气,因此定气之间不一定为15天,现行二十四节气便是定气,你可以拿日历看一看。

定气置闰法便要比平气置闰法复杂许多了,这里就不再介绍了,有兴趣的可以查看参考文献。至于现代农历由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发布的万年历确定。

这样看下来,想必你就对中国传统历法有所了解了吧(怎么感觉有种为了讲1+1=2,先讲了一遍阿贝尔群的感觉)。现在我们用的农历以正月为岁首,因此正月初一为农历春节,但农历一年约为354天,比公历一年少约11天,闰年则约为384天,比公历一年多约19天,因此,如果本年没有闰月,则次年农历新年对应在公历的日期相比本年要提前约11天,但如果本年有闰月,则次年新年对应在公历的日期就要比年延后约19天,因此每年过年的日子都不一样。但长时间来看,农历新年大约都在公历一月中下旬到二月上中旬的范围内。

但你就会发现每年清明对应的日子大致是不变的。

参考资料:

1. 中国科学院大学公选课程《中国古代天文历法》课程讲义

[2]曲安京.中国古代的置闰法:一个概率问题[J].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06):465-469.

[3]陈展云.旧历改用定气后在置闰上出现的问题[J].自然科学史研究,1986(01):22-28.

[4]朱晓光.阴阳合历中年的长度与闰月的安排[J].中医药文化,1991(04):29-30.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说明孩子观察力很棒!其实,我们过年日期不固定,主要是因为我们使用的是一种叫做“农历”的历法,它和我们平时用的“公历”(也就是大家常说的阳历)不太一样。1. 公历(阳历)是什么样的?你平时用的日历,上面写着1月1日、2月14日、12月25日,这些都是按照公历来的。公历是怎么来的呢?它.............
  • 回答
    这个问题真是太棒了!你观察得真仔细,月亮确实每天都在变,就像个调皮的孩子,总是在跟我们玩捉迷藏一样。你想知道为什么它会这样吗?其实,这背后藏着一个很有意思的故事,跟我们看月亮的角度有关。想象一下,我们住在一个大大的足球场里,地球就是我们站着的地方。而月亮呢,就像一个在足球场边上绕着我们跑圈的小球。这.............
  • 回答
    这绝对是个好问题!让我想想,怎么跟你解释才明白呢。你有没有想过,电饭煲里其实藏着一个很聪明的小助手?这个小助手可不是真的能说话,而是通过一些小小的“机关”来判断米饭熟没熟的。我们先从最关键的一个部件说起,叫做“温控器”。你可以想象它就像一个温度计,但它可不仅仅是告诉你现在的温度是多少,它还能根据温度.............
  • 回答
    宝贝,你想知道为什么彩虹会有七种颜色是吗?这可是一个非常有趣的科学奥秘呢!你想想看,当太阳光照射到雨滴上时,会发生什么奇妙的事情呢?首先,我们要知道,我们看到的白色的阳光,其实是由很多种颜色混合在一起的。就好比你把红、黄、蓝各种颜色的颜料混合起来,最后看起来就是一种颜色,对不对?太阳光也是一样,它里.............
  • 回答
    “哎呀,这个问题问得太好了!你想知道为什么我们把各种颜色的颜料搅在一起,最后就变成了黑乎乎的一坨,对吧?这事儿说起来,其实跟我们看东西的方式还有点小秘密有关呢!”“你知道吗?我们之所以能看到各种各样的颜色,是因为物体会吸收一些光,然后把另外一些光反射到我们眼睛里。比如,你看到的红苹果,是因为苹果吸收.............
  • 回答
    “宝贝,这个问题问得真好!妈妈(爸爸)也很想知道,如果有一天我们能在其他星球上安个家,那会是什么样子呢?”看着孩子充满好奇的眼睛,我试着这样开头,尽量让这个话题变得轻松有趣。“你看,我们现在住的地球,就像一个我们最熟悉、最舒服的家。它有蓝蓝的天空,有高高的山,有宽宽的海洋,还有好多好多我们爱的人和喜.............
  • 回答
    孩子问“为什么要生我”,这绝对是一个让家长内心触动、又需要好好思考的问题。这个问题背后,可能藏着孩子对自身存在意义的探索,也可能只是童稚的好奇。无论如何,这都是一个绝佳的机会,去传递我们对他们的爱,以及他们对我们而言有多么重要。面对这个问题,首先要做的不是赶紧给出一个“标准答案”,而是先 稳住情绪,.............
  • 回答
    宝贝,你问的这个问题可真棒!星星是什么形状的呀?让我想想……你看我们晚上在天上看到的那些一闪一闪的小点点,是不是觉得它们就像小小的十字架,或者小小的五角星一样呢? 这是因为我们的眼睛,或者说我们的大脑,在看这些遥远又微弱的光点时,会不自觉地把它们“脑补”成我们熟悉的样子。你想想看,就像我们平时看到的.............
  •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了孩子成长过程中最核心的困惑之一,也往往是家长们最容易触及内心深处、但也最难给出一个完美答案的时刻。如何回答,不仅是传递信息,更是引导孩子理解世界、接纳自我、甚至找到人生意义的起点。首先,我们要明白孩子提问的背后,往往不是单纯的“懒”或者“不喜欢”,而是对“失去自由”和“不理解目的”的深.............
  • 回答
    当孩子们满怀好奇地问出“为什么Elsa有魔法,我没有?”这个问题时,这绝对是一个绝佳的机会,我们可以借此引导他们去探索这个世界的神奇之处,以及每个人身上独有的光芒。想象一下,Elsa在《冰雪奇缘》里的魔法,是她与生俱来的能力,就好像她身上有一颗与众不同的种子,这颗种子在她体内生根发芽,长出了控制冰雪.............
  • 回答
    面对孩子掷来的这句“你凭什么管我?”,作为家长,我们内心肯定会掠过一丝不舒服,甚至可能下意识地想反驳。但如果我们真的想让孩子接受我们的管教,甚至从中学习,就得学会用一种更智慧、更具沟通性的方式来回应。这不仅仅是语言上的技巧,更是一种心态的转变,一种对孩子成长过程的理解。首先,冷静是第一要务。 孩子说.............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机会,可以教孩子关于金钱管理和理财的宝贵经验。面对孩子 2000 元压岁钱的处理问题,您的回答应该兼顾教育性、引导性和尊重性。以下是一个详细的回答思路和你可以根据孩子的年龄和性格进行的调整:核心原则: 尊重孩子的意愿: 这是他们自己的钱,让他们有参与感。 引导而非命令: 帮助.............
  • 回答
    这真是个好问题!你观察得很仔细,把我们常吃的几种瓜都想到了,还能联想到“北瓜”这个名字。你看,我们平时说的“冬瓜”、“西瓜”、“南瓜”,这些名字里其实藏着一些跟它们生长季节、特点有关的有趣信息。 冬瓜:你可能觉得它叫“冬瓜”是不是冬天吃的?其实不是哦,它虽然叫冬瓜,但大部分是在夏天成熟的,只是因.............
  • 回答
    嘿,宝贝儿,你这个问题真是太有想象力啦!我喜欢你这么爱思考!来,咱们聊聊鸡蛋和孵小鸡这事儿,你肯定会觉得更有意思。你想啊,我们平时吃的鸡蛋,它们其实是母鸡在肚子里孕育出来的宝贝,对吧?这些鸡蛋呀,就像一个一个个小小的“家”,里面有一个小小的、看不见的生命正在慢慢长大。但是呀,这个生命要长大,它需要很.............
  • 回答
    孩子问出这句话,说明他心里有个英雄梦,这是多么宝贵的事情!作为家长,我们得好好呵护这份童真,但也得让他明白现实的界限。这可真是个技术活,得把话说得既暖心又实在。首先,咱们得肯定他这份奇思妙想。孩子有想象力,这是好事儿,说明他脑袋瓜灵光,敢于跳出思维定势。所以,咱们不能直接说“不行”,那会打击他的积极.............
  • 回答
    “哎呀,你看得真仔细!是不是觉得很奇怪?白天也能看见月亮?”我看着儿子好奇的小脸,笑着回应。“对呀!我以为月亮只晚上才出来的呢。”他歪着脑袋,一脸的不解。“嗯,这个问题问得好!其实呀,月亮白天也是会出来的,只是我们平时晚上更容易注意到它。”我把车钥匙放在一边,蹲下身来,尽量让自己的解释更生动。“白天.............
  • 回答
    嘿,宝贝,这个问题问得可太棒了!你是不是在想,如果我当时迈的是左脚,而现在迈的是右脚,会不会像故事里的魔法一样,让整个世界都变了样?你想这个问题,就像在玩一个超级有趣的“如果……会怎样?”的游戏,对不对? 我们来好好聊聊这个。你知道吗,我们每个人每天都会做无数个这样的小决定,比如你现在是坐着听我说,.............
  • 回答
    孩子说“我太矮了,怎么办”的时候,这可真是个敏感又常见的话题,尤其是对于还在长身体的孩子来说。怎么回应,既能安抚他的情绪,又能帮他建立积极的心态,这可得好好琢磨琢磨。首先,别急着否定或者给出直接的“解决方案”。 孩子说这话,不一定是因为他真的对身高有特别科学的认识,很多时候是受到了周围环境的影响——.............
  • 回答
    听到孩子这样说,心里肯定有点不是滋味,毕竟他们的小心灵是很敏感的。这时候,咱们得好好跟孩子聊聊,既要让他们知道我们爱他们,也要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别急,我来给你想想怎么说:“哎呀,宝贝,妈妈听你这么说,心里也挺难受的。是什么小朋友跟你说的呀?他们怎么说你的鞋子丑呢?”第一步:倾听和共情,让孩子感受到被.............
  • 回答
    这绝对是能让人心都化了的场景!一个小小的身影,怀里紧紧抱着一条活蹦乱跳的鱼,仿佛抱着的是他最珍贵的宝贝。他眼神里满是担忧,生怕那条鱼下一秒就要变成餐桌上的盘中餐。当他那句带着稚嫩和不忍的话说出口——“我们可以不吃鱼吗?我不想它死”——那一刻,我想每个有孩子、有爱心的人都会被触动。面对这样纯粹又充满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