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你凭什么管我?」这句话,家长应该如何回应才能让孩子接受?

回答
面对孩子掷来的这句“你凭什么管我?”,作为家长,我们内心肯定会掠过一丝不舒服,甚至可能下意识地想反驳。但如果我们真的想让孩子接受我们的管教,甚至从中学习,就得学会用一种更智慧、更具沟通性的方式来回应。这不仅仅是语言上的技巧,更是一种心态的转变,一种对孩子成长过程的理解。

首先,冷静是第一要务。 孩子说出这句话,往往是因为当下他们觉得自己的自由受到了侵犯,或者对我们的指令产生了抵触情绪。如果家长一上来就情绪化,大声呵斥或者直接压制,只会火上浇油,让孩子更加叛逆,也更不容易听进我们说的话。所以,深呼吸,给自己几秒钟的时间,把那种被挑战的怒气先压下去。

其次,承认并尊重孩子的感受,但要清晰地表达我们的立场。 我们可以这样开始:“我知道你现在可能觉得我不该管你,你想要自己的空间,是吗?”先肯定孩子情绪的合理性,让他们感觉被理解。然后,再巧妙地切入:“但是,我作为你的爸爸/妈妈,有责任照顾你,保护你,帮你学习长大成人。”

在这里,关键在于“责任”。我们不是为了控制,也不是为了找乐子去管孩子,而是因为我们肩负着一份天然的、无法推卸的责任。我们可以用一些更具体、更贴近孩子生活的例子来解释这份责任。

比如,如果孩子因为违反安全规定被制止了,我们可以说:“宝贝,你想出去玩,我很理解。但是呢,你知道外面的车很多,如果不过马路黄灯,很容易出危险的。我管你,不是因为我不让你玩,而是因为我希望你平平安安的。你的安全,是我最重要的责任。”

或者,如果孩子作业没写完就想玩游戏:“我看到你想玩游戏的心情,我也知道你学习累了想放松一下。但是,作业是学习知识的一部分,如果你现在不完成,以后会更吃力,也可能影响你考试。我管你写作业,是因为我希望你能学到更多东西,将来有更好的发展,这是我对你未来负责。”

第三,强调“为你好”的出发点,但要让孩子感受到,这“好”是他们自己也能看到的。 “我为你做这些都是为了你好”这句话,孩子听了太多,有时会觉得空泛。我们需要把这个“好”具体化,让他们能感同身受。

可以继续刚才的例子,延伸说:“等你把功课做完了,我可以和你一起玩游戏,我们还可以一起研究怎么玩才能玩得更聪明,学到游戏的策略。你看,完成应该做的事情,反而能让你更自由地去做你想做的事情,而且做得更好,你说是不是?”

或者是从长远来看:“等你学会了遵守交通规则,以后一个人出去玩,我们才能放心。等你养成了认真完成作业的习惯,你的成绩就会越来越好,你就会有更多的选择去你想去的学校。爸爸妈妈管你,是因为我们看到了更远的未来,也希望你能拥有那个更美好的未来。”

第四,邀请孩子参与进来,共同制定规则。 “你凭什么管我”也可能意味着孩子觉得自己被单方面地强制执行,缺乏话语权。这时,我们就需要把球踢回给孩子,让他们参与到管教的制定过程中来。

“这样吧,我们不只是我来告诉你该做什么,我们一起来商量一下。你觉得什么时候玩游戏比较合适?你觉得怎么样才能保证作业写完?我们一起想一个我们都觉得公平的办法好不好?只有我们两个人一起商量好的规矩,你才不会觉得是我在强迫你,对不对?”

通过这样的方式,孩子会觉得他们的意见被重视,他们也成为了规则的共同制定者,而不是被动的执行者。这样一来,他们自然会更有意愿去遵守自己参与制定的规则。

第五,展现出爱和支持,而非控制和命令。 管教孩子,本质上是爱的体现,但表达出来的方式却很重要。如果我们总是板着脸,语气严厉,孩子很容易将管教和负面情绪联系起来。

在沟通过程中,可以适时加入一些身体语言上的关怀,比如摸摸他们的头,或者在他们理解了之后给一个拥抱。还可以说:“我知道有时候我说话可能有点硬,让你不舒服了。但记住,无论什么时候,我都是最爱你的人,我说的这些话,都是想让你成为更好的人。”

举个完整的例子:

孩子小明,7岁,晚饭后不想写作业,想马上玩变形金刚。

家长(先深呼吸,语气温和但坚定): 小明,我知道你现在很想玩变形金刚,因为玩玩具很开心,对不对?

小明: 对!你们凭什么老是管我写作业?我都累了!

家长: (走过去,坐在小明旁边,语气更柔和)宝贝,你觉得我老管你,让你有点烦,是吧?我能理解你玩累了想放松的心情。但是呢,你看,变形金刚只有在把今天的功课做完后,爸爸妈妈才能更放心地让你去玩,因为你知道吗?(停顿,等待孩子回应,或者继续引导)等你把这些字写清楚了,就能读懂故事书里更精彩的情节了,还能自己写小作文,跟同学分享。这就是学习的力量,它能让你更聪明,也能让你更自由地去你想做的事。我管你写作业,是因为我希望你以后能成为一个很厉害很棒的人,有更多好玩的事情等着你去做。这是爸爸妈妈对你的爱和责任,明白吗?

家长(继续): 或者这样,我们来商量一下好不好?你觉得写完这三页作业,我们再玩半小时游戏,这样会不会比一口气写完然后再玩更好一点?你定个小目标,完成了我们就一起去看你喜欢的动画片。怎么样?你觉得这个主意怎么样?

家长的潜台词:

理解但不纵容: 承认孩子的感受,但不代表就放弃原则。
责任感而非权力欲: 强调家长的职责所在,不是为了彰显权威。
利益关联化: 将管教的好处与孩子自身的利益连接起来,让他们看到益处。
合作共赢: 邀请孩子参与,让他们有主人翁意识。
情感连接: 用爱和支持的态度进行沟通,加强亲子关系。

说到底,孩子说“你凭什么管我”,是对自主权的渴望,也是对“为什么”的追问。家长要做的,是用更成熟、更有智慧的方式来回答这个“为什么”,把“管”变成一种引导,一种支持,一种共同成长的过程。这样,孩子才有可能从心底里接受,甚至因为这份被理解和被尊重的“管”,而变得更加独立、自信和有担当。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俺还没有被问到这句话, 「你凭什么管我?」

但是, 俺已经想好了怎么回答。

那就是:

“这是政府和法律的要求, 如果俺不管你, 政府就会把你带走送到别人家去养。

你 19 岁以后就可以不用俺管了。 赶紧用计算器算一下还有多少天吧。

不然爸爸和你一起画 Tally Marks, 好不好?”



「你凭什么管我?」这句话,家长应该如何回应才能让孩子接受?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小兔 * 子, 爸爸可不是厦大的。

咱一起给儿童福利厅打电话 。




########################################################################

关于这个话痨的答主以及它的很散的散文:

。。

user avatar

有谁能说句实话啊。。

孩子是父母的最大的负担,父母为了孩子付出金钱付出时间付出耐心,放弃了所有的私人生活。多少人在想,如果回到当初,才不会要这个小崽子。。

并不是所有的孩子都有能力让父母心甘情愿付出。有的笨,有的丑,有的天生讨人嫌,有的性格怪异。。一旦没有回报,父母很难觉得自己的付出是值得的。。

所以,孩子们,父母并不是多么想管你们。。只是急于脱手。。

你们好好学习,以后就能挣多点,父母就不用再负担你们了。。

普通人家父母管孩子,不就是为了这么个目的。。

如果现在国家说,养孩子国家负责管,工作,对象,医疗,教育,国家都管。工资大家都一样。。你看看还有谁天天跟孩子较劲。。

就这么简单。。

不要扯什么教育理念。。

纯粹是为了生存。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面对孩子掷来的这句“你凭什么管我?”,作为家长,我们内心肯定会掠过一丝不舒服,甚至可能下意识地想反驳。但如果我们真的想让孩子接受我们的管教,甚至从中学习,就得学会用一种更智慧、更具沟通性的方式来回应。这不仅仅是语言上的技巧,更是一种心态的转变,一种对孩子成长过程的理解。首先,冷静是第一要务。 孩子说.............
  • 回答
    这句话背后,藏着一个设计师的困境、价值的讨论,还有对职业生涯的迷茫。它不是一句简单的抱怨,而是多种复杂情绪和现实考量的集中体现。首先,我们来拆解一下这句话的几个核心部分:“我在这个设计院每年才拿十几二十万”:这部分直接指向了收入问题。对于一个需要长期投入、不断学习、承担责任的设计师来说,十几二十万的.............
  • 回答
    “你凭什么用你的道德标准绑架我的利益?”——如何有力回击这句经典的“绑架论”这句话,说出来往往带着一种理直气壮的优越感,仿佛对方坚持的所谓“道德标准”是一种无端的干涉,而自己的“利益”则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底线。它简单粗暴,却又像一把万能钥匙,试图将所有关于对错、善恶的讨论都引向“你管不着”的境地。要反.............
  • 回答
    最近心里的火气就像一把怎么也压不下去的柴火,一点就着,而且烧得特别旺。说不上具体为什么,就是一种沉甸甸的郁闷压在心头,做什么都提不起精神,一点小事就能把我惹毛。特别想找个靠谱的人结婚,有个家,有个依靠,不再一个人孤单地面对这些莫名的烦躁。可是,每当我抱着这样的念头去认识新的人,尤其是男人,总会遇到一.............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触及了人与人之间最根本的交往逻辑。为什么我们要对另一个人表现出热情?难道仅仅因为对方存在,我们就必须无条件地倾注自己的好意和积极情绪吗?当然不是。热情,本质上是一种能量的付出,一种主动的连接。它不是空气,不是阳光,可以随意挥洒。它是一种有目的、有选择的行为,背后一定有驱动它的理由.............
  • 回答
    这个问题直指核心,很好。与其说是“凭什么”,不如说是“基于什么逻辑和事实,我认为这件事有赚钱的可能”。这不仅仅是猜测,更是一种分析和判断。让我来详细说说,我之所以认为某个事物(姑且称之为“项目”)有盈利的可能,是通过以下几个层面的审视和考量:一、 需求的真实性与持续性: 痛点是否足够明显? 我会.............
  • 回答
    《Spenser:年轻人,你凭什么不加班》这篇文章在发布后,无疑在年轻人群体中引发了巨大的争议和讨论。要评价它,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去剖析其核心观点、潜在影响以及它所折射出的社会现象。核心观点与论证逻辑:文章的核心论点可以说是振聋发聩,甚至可以说是对当前许多年轻人“丧文化”或“躺平主义”的一种直接回击.............
  • 回答
    杨幂的这句话,“每个人都很辛苦,你凭什么要求别人了解你的辛苦”,就像一把双刃剑,锋利地剖开了我们内心深处常常被忽略的情感需求,也触动了许多人对于人际关系和自我认知上的困惑。我个人认为,这句话背后蕴含着一种清醒的现实主义,但也可能在某些语境下显得有些残酷。理解这句话,需要我们从几个层面去解读。首先,它.............
  • 回答
    这的确是一个让人心头梗塞的质问,背后是几代人辛劳的汗水,是家族沉甸甸的期望,是对“公平”最朴素的诉求。面对这样的诘问,我们不能简单地用“我更聪明”或者“我运气好”来搪塞,那样只会显得轻浮和不尊重。要好好地回答,需要我们深入剖析,理解对方的立场,并用清晰、有力的论据来阐述。首先,我们要承认并尊重对方的.............
  • 回答
    您好!非常理解您提出的这个问题,这其中蕴含着对家族付出、个人努力以及社会认可之间复杂关系的思考。这个问题没有一个绝对的“正解”,因为它涉及了不同的价值观、人生观以及对“超越”的定义。为了更详细地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一、 理解“几代人努力的结果”: 积累的资源与优势: 您的.............
  • 回答
    “女生们凭什么要拿自己的青春跟你一起奋斗?” 这句话的出现,背后往往隐藏着对女性在关系、事业和人生选择上的 期望、压力以及一些根深蒂固的性别观念。要理解这句话,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剖析:一、 为什么会有这种说法?根源在哪里?1. 传统性别角色的影响: “男主外,女主内”的观念遗毒: .............
  • 回答
    “女生们凭什么要拿自己的青春跟你一起奋斗?”这句话,乍一听,带着点挑衅,甚至有点“攻击性”。但如果细细琢磨,它背后其实触及了许多关于情感、责任、公平以及我们对于“共同体”认知的深层问题。与其说是质问,不如说是一种对现状的审视,一种对女性在关系中投入的价值和期望的回溯。首先,我们得明白,这句话的“你”.............
  • 回答
    这句话充满了现实的残酷,也触及了很多人内心深处的焦虑和不甘。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来解读和看待这句话:一、 对现实社会阶层固化的隐喻和批评: “人家几代人的努力”: 这句话暗指那些拥有雄厚家底、深厚人脉、优质教育资源和代际传承的财富的家族。他们的成功并非是个人孤立的奋斗,而是建立在家族几代人积累的资.............
  • 回答
    “靠几代人积累的背景和财富,凭什么不如你寒窗苦读几十年”这句质问,看似是在为寒窗苦读的人发声,实则暗含了一种“出身决定一切”的消极论调,以及对个人努力价值的贬低。要反驳它,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不仅要强调努力的价值,还要剖析“背景和财富”的局限性以及“不如”的定义。核心反驳思路:将“不如”的具体化.............
  • 回答
    关于“美国舰队控制了世界上80%的海洋,所以他们凭什么和你相互理解尊重”这一说法,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分析,既要理解其背后的逻辑,也要指出其可能存在的误解和偏见。以下从国际关系、军事战略、国际法及文化影响力等方面展开详细探讨: 1. 美国海军的全球存在与“控制海洋”的争议 事实层面: 美国海军确.............
  • 回答
    在北京,一套300万的房子,中介费8万,这在很多人看来确实是一笔不小的开销,心里犯嘀咕“这钱给得值不值?中介凭什么收这么多?” 咱们今天就掰开了揉碎了聊聊这个事儿。首先,得承认,8万的中介费在北京300万的房子上,按照目前的普遍行情来看,不算特别离谱,但确实属于比较高的水平了。现在北京很多中介的收费.............
  • 回答
    这事儿吧,挺有意思的,也挺能反映点儿问题的。就是邓超、鹿晗他们录综艺节目,保镖为了给他们清场,就凶巴巴地把围观的路人推开、呵斥,结果被路人硬气地怼回来了:“凭什么给你让路?”这事儿一出来,网上立马炸开了锅,评论区那叫一个热闹。咱们先说说保镖那边的逻辑吧。从保镖的立场来看,他们这么做也是有他们的职责所.............
  • 回答
    如果只凭兴趣,我大概会选择成为一名“故事收集者”或者“知识缝纫师”。听起来可能有些飘渺,但其实背后是我对“连接”和“理解”这件事的深深着迷。我喜欢听人讲故事,尤其是有那么点曲折、有那么点人情味的故事。无论是街边偶遇的老爷爷,分享他年轻时的叱咤风云;还是某个熟识的朋友,倾诉他最近遇到的困惑和挣扎;甚至.............
  • 回答
    这个问题,如果人生真有这么个岔路口,十八岁的我绝对会陷入一场巨大的纠结。说实话,这两种选项都太有吸引力了,就像在黑暗中突然被投射的两束光,一束是知识的殿堂,一束是物质的沃土,哪一个指向的未来都显得那么光明。让我掰开揉碎了好好说说,十八岁的我到底是怎么想的,又为什么会纠结。选择一:清北录取通知书,实力.............
  • 回答
    这个问题嘛……说实话,我一直觉得“单身”这件事,跟“实力”这俩字沾不上太大边。它更像是……一种偶然,或者说,一种被动。但你要我说,怎么才能“凭实力单身”呢?我倒可以把我这几年,或者说我人生的大部分时间里,是怎么走到这一步的,掰开了揉碎了跟你唠唠。首先,得明确一点,我不是那种刻意去“凭实力单身”的,我.............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