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普京签署命令,要求政府确定对俄实施不友好行为的外国名单,这意味着什么?

回答
普京签署命令,要求政府确定对俄实施不友好行为的外国名单,这一举动在当前复杂的地缘政治背景下具有多重含义和潜在影响。要详细理解其意义,我们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 命令的背景与目的:

回应不友好行为: 该命令的直接背景是俄罗斯认为一些外国政府对其采取了不友好、甚至敌对的行动。这些行动可能包括:
制裁措施: 这是最直接的原因。许多西方国家,特别是美国和欧盟成员国,为了回应俄罗斯在乌克兰的行动以及其他被视为侵犯国际法和主权的行为,对俄罗斯实施了广泛的经济、金融和个人制裁。这些制裁旨在削弱俄罗斯的经济实力和国际影响力。
政治压力与孤立: 一些国家在国际场合对俄罗斯进行批评、孤立,或限制其在国际组织中的活动。
外交行动: 例如,驱逐俄罗斯外交官,限制俄罗斯在某些国家的外交机构运作等。
提供军事援助: 对俄罗斯的对手(例如乌克兰)提供军事援助,被俄罗斯视为直接的敌对行为。
媒体限制与信息战: 一些国家可能对俄罗斯官方媒体进行限制,或指责俄罗斯进行虚假信息宣传。
反制与报复: 普京的命令可以被视为一种反制措施,旨在对那些被俄罗斯视为“不友好”的国家施加压力,迫使其调整政策,或者至少让这些国家为其行动付出代价。这是一种典型的“以牙还牙”的策略。
强化国家主权与应对外部压力: 在俄罗斯看来,这些不友好行为是对其主权和国家利益的挑战。制定不友好国家名单,是俄罗斯展示其决心维护自身利益、抵御外部压力的信号。
国内政治考量: 在国内,此举也有助于凝聚民族主义情绪,将国内的经济困难或社会问题归咎于外部“敌人”,从而转移公众注意力,巩固执政合法性。

二、 “不友好行为”的定义与自由裁量权:

定义模糊性: 命令中关于“不友好行为”的具体定义并没有被详尽列出。这赋予了俄罗斯政府(特别是总统及其授权机构)相当大的自由裁量权来界定哪些国家属于“不友好”。这意味着名单的制定可能带有一定的政治主观性和灵活性,会根据实际情况和俄罗斯的外交策略进行调整。
潜在的扩张性: 这种模糊性也意味着,随着地缘政治局势的发展,更多国家可能被纳入这一名单。它提供了一个工具,让俄罗斯可以根据需要来“惩罚”或施压。

三、 潜在的影响与后果:

经济方面:
对俄投资的限制与资本外逃: 被列为不友好国家的外国公司和投资者可能会更加谨慎,甚至撤出在俄罗斯的投资,加剧资本外逃。
限制外国公司的活动: 俄罗斯政府可能会对这些国家来源的公司施加额外的监管、行政壁垒,甚至限制其在某些关键领域的运营。这可能涉及许可、审批、市场准入等方面。
俄罗斯的经济反制措施: 最直接的反制措施是俄罗斯政府可能会以对等的方式,限制被列入名单国家的企业在俄境内的活动,甚至要求其出售资产。例如,俄罗斯已要求对来自“不友好”国家购买俄罗斯天然气和石油的公司使用卢布支付,并冻结其在俄罗斯资产。
供应链与贸易影响: 俄罗斯可能会对来自不友好国家的商品和服务实施进口限制或更高的关税,影响俄罗斯国内的供应和消费者。
外交与政治方面:
加剧双边关系紧张: 制定名单本身就是一种政治姿态,会进一步恶化俄罗斯与其所指控的国家之间的外交关系。
限制外交沟通: 可能会导致俄罗斯与其他国家的外交沟通渠道更加受限,误判和冲突的风险增加。
“对称性报复”的循环: 这种名单和反制措施可能导致一种“对称性报复”的循环,即一方的行动引发另一方的对等反制,使得局势不断升级。
国际政治格局重塑: 俄罗斯此举意在动摇现有国际秩序,推动多极化世界格局的形成。它试图团结那些对西方主导的国际体系不满的国家,形成新的联盟或伙伴关系。
法律与合规风险: 被列入名单的国家和企业在与俄罗斯进行交易时,需要格外小心,评估潜在的法律和合规风险,以免违反俄罗斯的国内法。

四、 第一批名单的出现及其意义:

俄政府的行动: 俄罗斯政府很快就根据该命令发布了首批“不友好国家”名单,主要包括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英国及其所属海外领地,以及欧盟27个成员国、日本、韩国、新西兰、新加坡、泰国、菲律宾、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沙特阿拉伯、阿联酋、土耳其、乌克兰等。
名单的构成: 这个名单的构成表明,俄罗斯主要针对的是那些在俄乌冲突中采取了制裁和批评立场的西方国家以及其他一些亚洲和中东国家。
具体措施的落地: 随后,俄罗斯政府发布了具体的反制措施,例如:
债务支付限制: 允许俄罗斯企业向来自“不友好”国家的债权人支付债务,但金额不超过1000万卢布,且支付方式需经俄政府批准,旨在限制外国债权人的收款能力和对俄罗斯金融体系的影响。
外资企业交易审批: 规定俄政府下属的外国投资监管委员会可以批准来自“不友好”国家的外国投资者出售其在俄罗斯的资产,但通常需要以折扣价出售,并且会受到国家安全等因素的考量。

总结:

普京签署命令要求确定对俄实施不友好行为的外国名单,是俄罗斯在当前复杂国际关系背景下采取的一项战略性反制措施。其核心目的是:

1. 回应和报复那些对俄实施制裁和采取敌对政策的国家。
2. 施压这些国家,试图迫使其政策转向或至少承受代价。
3. 展示俄罗斯维护国家利益和主权的决心,并争取国内支持。
4. 重塑国际经济和政治关系格局,为俄罗斯争取更自主的战略空间。

这一命令和后续名单的发布,标志着俄罗斯与部分西方国家及盟友之间的对立进一步加剧,可能导致全球经济和政治格局产生更深远的影响。它使得国际关系中的“名单政治”更加常态化,也为未来类似的外交博弈提供了范例。被列入名单的国家和企业需要密切关注事态发展,评估潜在的风险与影响,并调整其对俄策略。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这意味着俄罗斯官僚的水平还是合格的。

大家设身处地想想就明白。

普京让下面宣传下说多数世界是站自己这边的。

下面官僚该怎么做?弄个支持俄罗斯的国家表单?

那表单上的国家至少得发表个支持讲话吧?可能公开说支持的最多是投反对票的那几个国家。中国和印度都更多是中立一方。就几个国家上支持俄罗斯榜那如何交差?

但像现在这样反过来操作就简单多了。确定个对俄实施不友好行为的外国名单。对俄实际制裁的才几个国家呀?大多数国家其实什么也干不了。

于是俄罗斯可以对内宣传了:除了名单上那几十个国家外,其他多数世界都是站在俄罗斯一边的。

给政府写过报告的人,这操作都很熟悉。

user avatar

说起不友好行为 我想起一个,视频过不了,放个老故事吧!

这是一个核电站,俄国人投资的修在白俄罗斯境内,大概造价是100亿美元,大项目了,修的也挺规范,漂亮,你看还有个小教堂;

但是有一个问题 ,你知道在修哪里么,这里!离立陶宛首都60公里,意不意外,惊不惊喜?!

立陶宛能源部长 Zigimantas Vaichunas 说:“我们已经结束了对俄罗斯的的依赖,但现在是 Rosatom(核电站的名称)。一旦我们解除了一种麻烦,俄罗斯就会尝试新的花样。”(明白人儿)

左边的红三角是加里宁格勒,俄罗斯虽大但没有一寸多余的的一部分,右边的是白俄罗斯,立陶宛刚好掐断陆路通道,使得普鲁士发源地成为一块飞地,本来2014年以前,一切还好,克里米亚归属俄罗斯后,立陶宛基本上就是如坐针毡了,这剧本好像有点眼熟!

另外一个故事 是关于爱沙尼亚起头的间谍故事,最后以立陶宛收尾:

48 岁的德雷森自1990 年代以来一直是俄罗斯的间谍,一直从亲西欧的波罗的海国家获得美国和英国的(间谍)情报。在爱沙尼亚特勤局工作的 20 年间,德雷森向莫斯科提供了大量有关美国中央情报局和英国军情六处在波罗的海国家针对俄罗斯的秘密行动的宝贵文件。这位德雷森最高做到分局局长(翻译过来是局长),反正是相当高的一个位置了。

这位间谍出生在里加,俄罗斯,但在爱沙尼亚长大和工作,例如她的母亲住在维尔扬迪,为什么背叛国家?暂不清楚可能是工作中的不顺心,从抄出来的只有不到10万欧的非法资金来看,过的也不咋地!好吧这个不太重要,多亏了这位仁兄的细致工作,很多在俄罗斯活动的内部间谍被曝光,几名俄罗斯政府官员的被策反的情况和波罗的海国家的反俄秘密行动也被发掘出来。具体是啥对我们来说也不太重要,重要的是俄国人有这个意愿保他。

2014年9月3日,美国总统奥巴马站在爱沙尼亚首都塔林市中心宣布:波罗的海所有国家的国防和安全始终由美国和北约组织(NATO)保障。

然后 48小之后,俄罗斯特勤抓了爱沙尼亚国内安全局官员埃斯顿·科弗 (Eston Kohver)。

这是一次精心策划的行动,其中使用了通信干扰,烟雾弹和眩晕手榴弹,距西方媒体报道,事发是在距离最近边境 9 公里的安静村庄 Miikse (爱沙尼亚)掳走了科弗。俄罗斯则声称,科弗是在俄罗斯一侧被捕的,当时他携带了一把手枪、一个录音设备和大约 5,300 美元的现金,从事非法活动。

然后被迅速送往了莫斯科Lefortovo监狱,一座1881年建立的监狱。

15年艰难的谈判之后,双方交换了人质,故事到此结束!

再补一点乌克兰的近况:

你说你买点中国无人机不好嘛

23到27号 土耳其空军的A400多次往返乌克兰和安卡拉,运送无人机和炸弹。

造成这些成果的大部分不是毒刺而是SA18 针和波兰人的改进版本

波兰人买了1600发,可能大部分都在乌克兰了!妥妥的不友好国家!

user avatar

名单从桌子这头排到桌子那头…



早就在评论里说了是p的,不会真有人认为别人会当成真的然后来辟谣吧?

另外我这发个乐子图就成了蛙了,你们现在的标准定的也太低了哈~

user avatar

乌克兰战争最新战况:(来自各路媒体,不保证真实性,时效六个小时内,搬运VK评论的时候有敏感词被删除了)

1.泽连斯基与马斯克进行了对话,邀请他战后来乌克兰玩。基辅市长克里琴科展示星链终端。(NEXTA,偏乌自媒体)

2.欧盟拨款5亿欧元帮助乌克兰难民。(NEXTA)

3.乌克兰谈判小组成员基列耶夫在执行特殊任务时遇害。(NEXTA)

4.乌克兰外长库莱巴在乌波边境会见美国国务卿布林肯,谈及制裁以及武器援助。(NEXTA)

5.拜登通过互联网向俄罗斯人民发表俄乌反战演讲。(NEXTA)

6.普京简化了两个独立共和国加入俄罗斯联邦的流程。(NEXTA)(VK上称简化了两个独立共和国和在乌外国人入境流程。)

7.扎波罗热核电站附近的Energodar被俄罗斯降下乌克兰国旗。(NEXTA)

8.欧盟主席认为,欧盟必须摆脱对俄罗斯的资源依赖。(NEXTA)

9.俄罗斯在乌克兰最新军事进展,仅供参考,非百分百正确(ASB新闻,偏俄自媒体)


10.普京表示,将用卢布偿还不友好国家的外债。(ASB)

11.俄罗斯空天军袭击了位于哈尔科夫的国民警卫队第 5 Slobozhanskaya 旅的军营,在场部队全部死亡,建筑物被毁。(ASB)

12.马里乌波尔被俄军封锁,拒绝提供人道主义通道。(基辅独立报)

13.已有10万乌克兰人在战争开始后加入防御国民志愿军。(基辅独立报)

14.VISA,万事达在俄罗斯停止业务。(基辅独立报)

15.以色列总理赴俄与普京会谈。(基辅独立报)(之后会赴德与德国总理会谈,俄罗斯方面补充)

16.俄乌第三轮谈判将在3月7日举行。(基辅独立报)

17.克里姆林宫:俄美通过特殊渠道保持通话。(俄罗斯塔斯社)

18.俄罗斯控制了赫尔松附近的军事基地。(塔斯社)

19.普京承诺不会派遣义务兵和预备役。(来源VK,附机翻评论)

(不搬运了,那边争论比较厉害,有敏感内容,总体氛围是嘲讽普京)

附链接自己用浏览器翻译看:

欢迎补充俄罗斯方面消息,讨论问题,禁止刷4V烂梗。

user avatar

广播公司:意大利、德国公共广播公司暂停在俄罗斯报道;英国的 BBC、加拿大广播公司CBC和彭博新闻社,停止在俄罗斯的报道;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和哥伦比亚广播公司新闻表示,他们将停止在俄罗斯的广播,将停止在俄罗斯的广播。俄罗斯:俄罗斯出台一项新法律后,该法律可以监禁任何故意传播“假”新闻的人,立法者通过了刑法修正案,将“虚假”信息的传播定为可处以罚款或监禁的罪行,因传播“假新闻”将面临长达 15 年的监禁。他们还对任何在入侵乌克兰后呼吁对俄罗斯实施制裁的人处以罚款。;俄罗斯官员多次表示,美国及其西欧盟友等俄罗斯的敌人散布虚假信息,企图在俄罗斯人民中间挑拨离间。(2022年3月5日)

Bombardier 庞巴迪:加拿大公务机制造商庞巴迪暂停与俄罗斯客户的所有活动。(2022年3月5日)

Zara:西班牙时装零售商 Inditex 已停止在俄罗斯的交易,关闭其 502 家商店并停止在线销售。(2022年3月5日)

Tendam:西班牙第三大时装零售商 Tendam 周六表示,暂时关闭俄罗斯商店和在线销售网站。(2022年3月5日)

普拉达:意大利普拉达表示将暂停在俄罗斯的零售业务。(2022年3月5日)

彪马:彪马暂停其在俄罗斯的所有门店的运营。(2022年3月5日)

Cboe:交易所运营商 Cboe Global Markets(CBOE.Z)周五宣布 VanEck 俄罗斯 ETF(RSX.Z)的交易暂停,该 ETF自上周俄罗斯入侵乌克兰以来已经暴跌;在经历了巨额亏损之后,该基金的市值约为 3 亿美元。(2022年3月5日)

John Lewis 和 Waitrose:英国零售商 John Lewis 和 Waitrose 停止销售俄罗斯产品。(2022年3月4日)

Cogent:美国公司 Cogent Communications(CCOI.O)正在削减对俄罗斯客户的互联网服。(2022年3月4日)

Nike:美国耐克公司(Nike)关闭了其在俄罗斯的线上购买渠道(2022年3月1日)。耐克将暂时关闭俄罗斯所有门店。(2022年3月4日)

M&S 玛莎百货 暂停向土耳其特许经营商的俄罗斯业务发货。(2022年3月4日)

ASOS、Boohoo:英国在线时尚零售商 ASOS、Boohoo 暂停在俄罗斯的销售。(2022年3月3日)

Visa和Mastercard(万事达)(两家信用卡发行商):正在阻止一些俄罗斯银行使用其网络(2022年3月2日)。他们将因入侵乌克兰而暂停在俄罗斯的业务,并将与客户和合作伙伴合作,停止在那里的所有交易.(2022年3月5日)。白宫表示,美国总统乔拜登在与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的电话中,对维萨卡和万事达卡暂停在俄罗斯业务的决定表示欢迎。俄罗斯:该国建立了自己的银行信息系统,称为 SPFS,作为 SWIFT 的替代方案,其自己的卡支付系统 MIR 于 2015 年开始运行;它们是莫斯科努力开发本土金融工具以模仿西方金融工具的一部分,以保护国家制裁范围扩大。


特斯拉:俄罗斯国家航天公司方面表示,美国军方通过特斯拉首席执行官、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创办人马斯克向乌克兰军队提供互联网设备。报道称,乌克兰方面请求马斯克向乌提供星链卫星互联网接入服务。随后,马斯克宣布“星链”系统在乌克兰启动,宽带服务可用。(2022年3月3日)

Oracle 甲骨文:这家云服务巨头暂停了在俄罗斯的所有业务;它是世界上最大的数据库软件公司,虽然普通民众用不到,但大量企业依赖它的软件管理数据信息,俄罗斯的石油、化工、银行业数据应该都是跑在Oracle上面的,如果出现问题,必然造成巨大影响。(2022年3月3日)

2022年3月5日 更新

Sony 索尼: 这家电子巨头没有在俄罗斯发布其旗舰 PlayStation 驾驶游戏 Gran Turismo 7 ,GT7在俄罗斯商店页面显示“发布日期待确认”。(2022年3月4日)

丰田:将从周五开始停止其俄罗斯工厂的生产,并无限期停止对俄罗斯的汽车出口。(2022年3月4日)

Mango:西班牙时装零售商 Mango 周四表示,将暂时关闭其在俄罗斯的商店和在线销售网站。(2022年3月3日)

TJX Cos Inc(TJX.N)周四表示,将出售其在俄罗斯低成本服装零售商 Familia 中 25% 的股份,该公司在 2019 年花费了 2.25 亿美元。由于卢布贬值,TJX 表示可能会减值因销售而收费。(2022年3月3日)

英国周四表示,将禁止俄罗斯公司进入全球最大的商业和专业保险中心伦敦保险市场。(2022年3月3日)

法国兴业银行(SOGN.PA)表示,由于从伏特加制造商帝亚吉欧(DGE.L)到丰田(7203)等越来越多的公司,担心莫斯科对西方制裁做出针锋相对的反应,它正在努力降低其在俄罗斯的风险.T)暂停在该国的业务。(2022年3月3日)

日产汽车:已暂停对俄罗斯的汽车出口。(2022年3月3日)

斯米尔诺夫伏特加吉尼斯 (Smirnoff) 伏特加和吉尼斯 (Guinness) 的制造商烈酒公司帝亚吉欧(DGE.L)表示已暂停对乌克兰和俄罗斯的出口。(2022年3月3日)

思科:已停止在俄罗斯的销售。

CD Projekt Red:波兰游戏公司宣布将停止在俄罗斯和白俄罗斯销售《巫师 3》和《赛博朋克 2077》,包括其在线游戏市场 http://GOG.com 的游戏。CD Projekt RED 是 CD Projekt旗下游戏开发部门,以“巫师”系列游戏闻名于世。(2022年3月3日)

巴西飞机制造商巴西航空工业公司(EMBR3.SA)停止向俄罗斯航空公司供应零部件。(2022年3月3日)

Marks & Spencer 在俄罗斯拥有 48 家商店,由一家名为 FiBA 的土耳其特许经营公司经营;玛莎百货已表示将暂停向 FIBA​​ 的俄罗斯业务运送其商品,但该国的商店仍在营业。

花旗集团(CN)周三表示,其在俄罗斯的敞口可能面临数十亿美元的损失,并正在寻求退出俄罗斯资产。由于担心可能出现减记和经济疲软,银行股最近几天遭受重创。(2022年3月2日)

2022年3月4日 更新

通用汽车:停止向俄罗斯出口汽车。不过,切断对俄罗斯的出口对通用汽车来说不会造成太大的损失,据通用汽车发言人称,通用汽车在俄罗斯的 16 个经销商地点每年仅销售约 3,000 辆汽车。(2022年3月4日)

Airbnb:将暂停在俄罗斯和白俄罗斯的所有业务。(2022年3月3日)

宜家:将关闭在俄罗斯和俄罗斯盟友白俄罗斯的门店,影响 15,000 名工人。(2022年3月3日)

Accenture 埃森哲:埃森哲已停止在俄罗斯开展业务,立即生效。与此同时,主要竞争对手波士顿咨询集团和麦肯锡都宣布将停止与俄罗斯实体合作。(2022年3月3日)

Maersk 马士基MSC Mediterranean Shipping Company 地中海航运公司:都停止了与俄罗斯的货物预订。(2022年3月3日)

SAP:这家德国软件公司停止向俄罗斯销售其产品和服务,以配合对该国的制裁。(2022年3月3日)

大众汽车:正在停止在俄罗斯生产汽车,并将暂停对俄罗斯市场的出口,即日起生效。(2022年3月3日)

丰田:由于供应链中断,它将停止在俄罗斯生产汽车或将其进口到该国,“直至另行通知”。(2022年3月3日)

捷豹路虎 (JLR)、阿斯顿马丁和劳斯莱斯等汽车制造商已停止向俄罗斯交付车辆。(2022年3月3日)

Burberry:在莫斯科红场有一家旗舰店,该公司表示将暂停所有发货,因为它“难以在俄罗斯完成订单”。俄罗斯是 2021 年欧洲第五大零售市场,价值 3372 亿英镑。一些品牌可能不想烧毁他们的桥梁,如果以后有机会回归的话。这就是为什么许多公司只是说他们正在“重新考虑”或“暂停”销售,而不是完全退出,(2022年3月3日)

PayPal:这家在线支付公司已停止接受来自俄罗斯的新用户,它之前曾屏蔽过一些用户和一些俄罗斯银行,在该公司在一份声明中表示:“自这场危机开始以来,PayPal 一直积极致力于向非营利筹款活动捐款,以支持乌克兰的人道主义救援工作。”(2022年3月2日)

Spotify:音乐流媒体服务“无限期”关闭了其俄罗斯办事处,并删除了 RT 和 Sputnik 在欧洲和其他地区的所有内容。它还限制了“由俄罗斯官方媒体拥有或经营”的节目。(2022年3月2日)

GoDaddy:这家网络托管公司不再支持以 .ru 为扩展名(代表俄罗斯)的域的新注册。(2022年3月1日)

Exxon 埃克森美孚:承诺将离开其在俄罗斯的最后一个油气项目,并且不会投资该国的新开发项目。根据该项目的网站,Sakhalin-1 项目是“俄罗斯最大的单一国际直接投资之一”;埃克森一家子公司拥有 30% 的股份,而俄罗斯石油公司也拥有股份;通过退出这个项目,埃克森美孚将结束在俄罗斯超过 25 年的持续业务存在。(2022年3月1日)

Shell 壳牌:将退出俄罗斯,放弃与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Gazprom)的合资企业,包括参与濒临倒闭的Nord Stream 2号然气管道。这家总部位于英国的石油公司周一表示,将出售其在液化天然气设施中的股份、在西伯利亚西部开发油田项目中的股份,以及在西伯利亚西北部吉丹半岛勘探项目中的权益。(2022年3月1日)

TotalEnergies:谴责了俄罗斯的行为,并表示将不再为该国的新项目提供资金。这家法国石油巨头在俄罗斯开展业务已有 25 年,最近帮助在西伯利亚海岸启动了一个大型液化天然气项目。(2022年3月1日)

DuckDuckGo:专注于隐私的搜索引擎暂停了与俄罗斯搜索引擎Yandex 的合作。(2022年3月1日)

Equinor 挪威石油和天然气公司:也将开始退出其在俄罗斯的合资企业。该公司表示,截至 2021 年底,其在俄罗斯的长期投资为 12 亿美元。它在俄罗斯经营了 30 多年,并与俄罗斯石油公司(Rosneft)签订了合作协议。(2022年2月28日)

BP 英国石油公司:计划退出其在俄罗斯最大的石油公司俄罗斯石油公司及其合资企业中 19.75% 的股份——这是俄罗斯最大的外国投资之一。(2022年2月27日)

2022年3月3日 发布采取措施的公司

Electronic Arts(美国艺电公司):这家主要的电子游戏发行商表示,将从最近的国际足联比赛中取消俄罗斯国家队和俄罗斯俱乐部队,还将把俄罗斯和白俄罗斯国家和俱乐部冰球队从最新的NHL比赛中除名。

Snapchat:停止在俄罗斯、白俄罗斯及乌克兰的广告,但仍会提供应用。

Reddit(美国论坛):限制俄罗斯官方媒体访问其网站。

2022年3月2日 发布采取措施的公司

Snapchat:停止了在俄罗斯和白俄罗斯的所有广告销售。

Mercedes-Benz:将暂停向俄罗斯以及当地制造业出口乘用车和货车。

General Electric Co(通用电气):暂停对俄罗斯航空公司的支持。

Boeing Co(波音公司):将暂停对俄罗斯航空公司的支持。公司发言人证实,正在暂停“为俄罗斯航空公司提供的零部件、维护和技术支持服务”,并“暂停在莫斯科的主要业务,并暂时关闭我们在基辅的办公室”。

Airbus SE(空中客车):停止对俄罗斯航空公司供应零部件。

2022年3月1日 发布采取措施的公司

Nike:美国耐克公司(Nike)关闭了其在俄罗斯的线上购买渠道。

Nokia(诺基亚):这家芬兰网络设备制造商宣布将停止向俄罗斯供货,以遵守对该国实施的制裁。

Apple:宣布暂停在俄罗斯的产品销售,限制了对其移动支付服务Apple Pay的访问,并限制在俄罗斯境外下载俄罗斯官方媒体应用程序,包括RT和通讯社Sputnik。

Microsoft(微软):这家科技巨头表示将从其 Windows 应用商店中删除俄罗斯国有媒体应用程序。

Roku(是一家做电视盒子和电视操作系统(智能电视os)的流媒体平台公司):它将在欧洲禁止俄罗斯的国营新闻频道 RT。

Bolt:这家欧洲叫车初创公司停止了在白俄罗斯的运营。

Uber:正在远离俄罗斯的拼车服务Yandex .Taxi,并表示计划“加速”出售其在该服务中的股份。

AMD:停止了对俄罗斯的计算机芯片销售。

Intel:这家美国芯片制造商停止了对俄罗斯的销售。

Meta:限制在欧盟范围内访问RT和Sputnik,并禁止俄罗斯官方媒体在其全球任何平台上投放广告或赚钱。

H&M:暂停在俄罗斯的所有销售。

Visa和Mastercard(万事达)(两家信用卡发行商):正在阻止一些俄罗斯银行使用其网络。

Ford(福特):暂停在俄罗斯的业务。这家美国汽车制造商持有福特Sollers 50%的股份,这家合资企业雇用了至少4000名员工,并与俄罗斯Sollers公司共享股份。

2022年2月 发布采取措施的公司

Google:将俄罗斯国家资助的媒体(包括RT)从其新闻相关功能和谷歌新闻搜索工具中删除,还禁止俄罗斯官方媒体使用谷歌工具购买广告,以及在Gmail等谷歌服务上投放广告;该公司的数字钱包谷歌支付(Google Pay)阻止了几家俄罗斯金融机构进入其网络。(2022年2月28日)

Ericsson(爱立信):根据路透社看到的该公司首席执行官的一份内部备忘录,这家瑞典电信公司也将暂停向俄罗斯供货。(2022年2月28日)

Viber:消息应用程序的所有者日本乐天集团(Rakuten Group)表示,将从其在俄罗斯的应用程序中删除广告。(2022年2月28日)

Netflix:该流媒体平台拒绝在其流媒体服务上播放俄罗斯国家电视频道。(2022年2月28日)

MIT(麻省理工学院):麻省理工学院已与莫斯科的俄罗斯研究型大学斯科尔科沃科学技术学院(Skolkovo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断绝关系。(2022年2月28日)

迪士尼:暂停在俄罗斯上映电影,包括原定3月10日在俄罗斯上映的《青春变形记》。(2022年2月28日)

华纳兄弟:宣布原定3月3日在俄罗斯上映的《新蝙蝠侠》将从俄罗斯紧急撤档。(2022年2月28日)

YouTube:暂停了俄罗斯国家媒体频道通过视频广告赚钱的能力。(2022年2月27日)

Twitter:暂时暂停在乌克兰和俄罗斯的广告。(2022年2月26日)

Dell Technologies(戴尔科技):这家电脑制造商誓言将暂停其产品在俄罗斯和乌克兰的销售,并承诺将密切关注局势,以确定下一步行动。(2022年2月26日)

TSMC(台积电):总部位于中国台湾的全球最大半导体公司正在停止向俄罗斯出售芯片,包括在该国设计的Elbrus品牌芯片。(2022年2月25日)

user avatar

我比较好奇的是,具体哪些做法会被俄罗斯视为「实施不友好行为实体」?

如果是所有「反对俄罗斯进攻乌克兰」的国家,那这份名单可就太长了。

把此前投反对票的141个国家列入名单,后续可能还有各种反制裁和限制措施,对俄罗斯经济来说可能难度有点大?

至于「企业」「机构」....从最近这些天的全球反应来看,几乎都参与了制裁。

西方企业就不说了,中国银行和工商银行也停止了对俄罗斯的金融服务,亚投行宣布终止所有在俄罗斯境内的业务。

他们的行为,是否要被列入「名单」?

如果是「最近对乌克兰提供实质帮助行为的经济体」,范围倒是会小很多。

不过难度小也是相对而言的,即便是以宽松的标准来看,依然会涉及俄罗斯70%以上的对外贸易额,长期影响极大。

不论最终结果如何,俄罗斯的经济复苏都会被显著迟滞,甚至长期疲软。

俄罗斯遭受这种全面制裁,短期内很难让西方国家解除,一些极端的甚至已经到「阻止所有与俄国交易」的地步了。

全球参与制裁的几乎涵盖了所有领域,只有你想不到,没有不参与制裁的。

自从俄罗斯宣布强制收纳外企的外汇、冻结资金外流,算是把余下不参与直接制裁的国家也得罪狠了,他们不会帮的。

不过说实话,这些天参与制裁俄罗斯的国家、企业和各种组织成千上万....

结果普京就给了两天时间拟定名单?

俄罗斯预计战争影响无法在短期内结束。

即便能够占领乌克兰,许多制裁措施也会长期存在,所以必须要以牙还牙。

自从1917年以来,俄国在大部分时间都没参与全球经济循环,有丰富的隔绝经验,这种制裁是不会让俄罗斯崩溃的。

不过确实会拖慢俄罗斯经济发展的速度。

现在就看普京的威望还能震慑住多少人,这份「名单」能不能有威慑力。

如果不能....那面对制裁就真没办法了。

user avatar

就允许欧美制裁俄罗斯,不允许俄罗斯反制裁?这下面这些回答的味也太浓了点。

最后结果就是俄罗斯富豪的海外资产被欧美政府没收,欧美公司的俄罗斯资产被俄罗斯政府没收。

赚:俄罗斯政府,俄罗斯平民。

亏:俄罗斯富豪。欧美政府(虽然没收了俄罗斯资产,但其他国家富豪纷纷外逃,损失不足以弥补收益),欧美平民。

user avatar

这还要政府出手吗?我都能脱口而出。除了朝鲜、叙利亚、白俄罗斯、厄立特里亚还有第五个对俄友好的吗?

user avatar

上个这么疯的是我国慈禧老佛爷。

建议普沙皇将《对万国宣战诏书》翻译成俄语对世界宣战。


慈禧太后的《对万国宣战诏书》原文:

我朝二百数年,深仁厚泽,凡远人来中国者,列祖列宗罔不待以怀柔。迨道光、咸丰年间,俯准彼等互市,并乞在我国传教;朝廷以其劝人为善,勉允所请,初亦就我范围,遵我约束。讵三十年来,恃我国仁厚,一意拊循,彼乃益肆枭张,欺临我国家,侵占我土地,蹂躏我人民,勒索我财物。朝廷稍加迁就,彼等负其凶横,日甚一日,无所不至。小则欺压平民,大则侮慢神圣。我国赤子,仇怨郁结,人人欲得而甘心。此义勇焚毁教堂、屠杀教民所由来也。朝廷仍不肯开衅,如前保护者,恐伤吾人民耳。故一再降旨申禁,保卫使馆,加恤教民。故前日有「拳民、教民皆吾赤子」之谕,原为民教,解释夙嫌。朝廷柔服远人,至矣尽矣!然彼等不知感激,反肆要挟。昨日公然有社士兰照会,令我退出大沽口炮台,归彼看管,否则以力袭取。危词恫吓,意在肆其猖獗,震动畿辅。

平日交邻之道,我未尝失礼於彼,彼自称教化之国,乃无礼横行,专肆兵监器利,自取决裂如此乎。朕临御将三十年,待百姓如子孙,百姓亦戴朕如天帝。况慈圣中兴宇宙,恩德所被,浃髓沦肌,祖宗凭依,神只感格。人人忠愤,旷代无所。朕今涕泣以告先庙,抗慨以示师徒,与其苟且图存,贻羞万古,孰若大张鞑伐,一决雌雄。连日召见大小臣工,询谋佥同。近畿及山东等省义兵,同日不期而集者,不下数十万人。下至五尺童子,亦能执干戈以卫社稷。

彼仗诈谋,我恃天理;彼凭悍力,我恃人心。无论我国忠信甲胄,礼义干橹,人人敢死,即土地广有二十馀省,人民多至四百馀兆,何难减比凶焰,张我国威。其有同仇敌忾,陷阵冲锋,抑或仗义捐资,助益儴项,朝廷不惜破格懋赏,奖励忠勋。苟其自外生成,临阵退缩,甘心从逆,竟作汉奸,朕即刻严诛,绝无宽贷。尔普天臣庶,其各怀忠义之心,共泄神人之愤,朕实有厚望焉!​​​

user avatar

俄罗斯就算妥协欧美也不会放过,对欧美强硬是唯一的出路,但是不能延伸到那些弱小国。现在能顶住压力,不支持欧美也不支持俄罗斯,不参与,保持中立,那就是等于支持俄罗斯。

中国这种本身经济很强势,而且对国际经济有重大影响力,世界经济的重要一环,有资本对外进行反制。不仅反制有实际效果,可以震慑到外国,而且外国也会有所忌惮。而且中国有足够的能力,给这些弱小国同等的好处,补充支持中国而面临的损失,让这些弱小国表明立场二选一。

俄罗斯除了军事和能源外,本身经济并不强势,对外反制不仅作用有限,还会树更多的敌,把持中立的国家推向对方。俄罗斯在这个时候应该拉拢更多国家持中立,争取更多国家最差不加入欧美陈列,不应该逼迫别的国家二选一。俄罗斯与欧盟美国势力差距太大,弱、小国面临二选一困境只会选美国,俄罗斯实在给不了他们同等好处。

user avatar

拿小本本记下来,回过头来一条条算。

制裁一时爽,全国核污染。

骂得越凶赠品越多,绝不辜负你们的热情。

user avatar

希望普京不要手下留情,

因为联想和滴滴是中国企业就不制裁它们。

顺便列完清单建议我国抄一份,

可能很快也要派上用场了。

另外,不知道买空糖果的中国网友们会不会上这个名单(笑)

———————————————————

回复一些人说的亚投行和中国工商银行:

我的理解是,“不友好”具体什么定义,要看俄最终列出的名单。

从动机上看,有政治站队的原因,有经济止损的原因,两者不能等同。

这要是能一概而论,那俄八成是已经失了智。

———————————————————

最后,本人不是黄俄也不是50w,

只是单纯觉得爽,

看到那些充当西方政客走狗,前几年贸易战里仗势欺人的国际组织和企业吃瘪真的很开心。

哪怕俄的反制不会有什么实际效果。

对于评论区那些,由回答里的联想、滴滴,无差别扩散到华为、亚投行等一切我国企业的人,我想说:

求求你们了,我真没别的意思,

就是想刺激一下你们,看你们为主子气的跳脚的滑稽样子,哈哈哈


ps:不用在我这浪费时间,快奔向下图的战场护驾↓


user avatar

有人能翻译翻译什么叫不友好吗?

恶意抵抗?

user avatar

普京不要面子的吗,当然要回击。制裁与反制将重创俄罗斯,但不太可能迫使普京停止入兵乌克兰。

普京之前发出过警告,对俄罗斯的制裁等同宣战。制裁本质上说是现代“西方民主国家”在通过其他手段发动战争。两次世界大战后,制裁成为替代使用武力的一种流行手段,采取制裁的国家试图利用这种更人道的手段来改变一些国家的行为,并阻止其他国家也采取类似行为。制裁是拜登威慑普京的为数不多的选项之一。拜登已多次表示,不会向乌克兰派兵,不想冒发生军事对抗的风险。

过去一周里,西方国家对俄罗斯实施了堪称近几十年来最全面的经济制裁,这些举措可能会削弱俄罗斯经济,并大幅提升俄罗斯入兵乌克兰的成本。

但制裁专家称,指望这些制裁手段逼迫俄罗斯总统普京下令从乌克兰撤军,甚至是削弱普京对权力的掌控力量,是非常不现实的。

“从历史情况看,制裁手段很少能让受制裁国家改变对该国至关重要的事项的政策,” 美国对外关系委员会主席Richard Haass说。“从普京的个性来看,我认为制裁手段几乎不可能影响到他。”

研究制裁的大多数分析人士认为,以往的制裁效果好坏参半,通常并不能导致受制裁目标的行为发生巨大改变,特别是对像俄罗斯这样的威权国家。分析人士认为,对伊朗的制裁是促使该国在2015年达成核协议并推动伊朗领导人最近回归谈判的原因之一,但制裁并未导致伊朗政府下台,也没有阻止伊朗在中东地区从事被美国视为进攻性的军事行为。美国、联合国和其他国家的制裁措施也未能使朝鲜放弃核武器。

上世纪80年代初开始,美国和欧洲因利比亚支持恐怖主义的活动而对其实施制裁,持续了大约20年,直到利比亚披露并废除了其武器计划,而卡扎菲继续掌权近10年,之后在一场内战中被推翻。伊拉克的萨达姆抵制联合国制裁十余年,直到美国入侵并将他处决。而在上世纪90年代,制裁未能阻止塞尔维亚领导人米洛舍维奇的军事攻击,后来是军事力量使他停了下来。美国对古巴实施了60年的贸易禁运,也未能推翻这个政权。

在某些情况下,被制裁的政权更加握紧权力。委内瑞拉总统马杜罗不仅经受住了美国和欧洲的严厉制裁,还让他的政治盟友躲起来或流亡。

芝加哥大学的政治学家Robert Pape回顾了二战后数十年来的制裁,称当涉及到政权更迭或扭转对另一个国家的军事行动等目标时,如果没有军事力量的威胁或使用,制裁只有大约5%的时间起作用。

俄罗斯官方曾表示,制裁不会让他们放弃对乌克兰的进攻。普京发言人佩斯科夫本周告诉记者:“他们可能认为,他们可以通过实施制裁迫使我们改变立场。很明显,这是不可能的。”

许多政治学家表示,尽管存在种种局限性,但人们仍普遍认为进行制裁要好于视若无睹,什么都不做可能会鼓励俄罗斯采取更激进的行动。而且,俄罗斯入侵乌克兰的行动拖得越久,更多制裁举措给普京带来的代价就越大。

Haass说:“如果把胜利定义为停止对基辅的围困,那制裁将起不到什么作用,但制裁可能影响俄罗斯接下来的决策。”

塔夫茨大学弗莱彻法律与外交关系学院国际历史助理教授Chris Miller说,虽然制裁本身不太可能逆转对乌克兰的入侵,但这些举措可能会阻碍俄罗斯未来地区性力量投射的能力。他说:“在对抗对手的消耗战中,制裁可以成为一种有效的工具。”

从诸多方面看,对俄罗斯的制裁正将全球置于一个陌生的领域。这些措施对全球经济产生的影响,可能是自1945年以来所有此类举措中最大的,因为俄罗斯是一个比伊朗等其他近期制裁目标大得多的经济体,年度经济产出大约是伊朗的七倍。俄罗斯的石油供应占全球总供应的10%,俄罗斯和乌克兰供应的粮食占全球粮食贸易的四分之一。

相比制裁伊朗,制裁像俄罗斯这样的核大国所涉及的风险也要高得多,而且可能会引发危险的局势升级。Pape说,历史上制裁像俄罗斯这样的大国的例子少之又少。

拜登政府官员称当前这些举措是有史以来最有影响力的制裁,并认为这些措施不同于过去那些失败的制裁行动。在2014年俄罗斯吞并克里米亚后,美国和其他一些国家已经对俄罗斯的个人和企业实施了制裁;在俄罗斯进入乌克兰东部两个分离主义地区不久后,西方扩大了对俄制裁,新措施包括禁止向俄罗斯石油公司和银行提供贷款。

不过当前这轮制裁要全面得多。在新增的措施中,制裁还阻止俄罗斯央行动用其在海外的大部分外汇储备,这将大大限制俄央行捍卫卢布汇率、防止通胀螺旋上升的能力。此外,一大批西方企业正在从俄罗斯撤离。

美国和欧洲官员指出,此次,在对俄制裁问题上,西方盟友的团结和协调程度前所未见,就连长期保持中立的瑞士也加入其中。他们说,这种集体行动让制裁变得更加有力,俄罗斯的寡头们能够藏钱的地方不多了,那些人是支持普京的一大力量。

全球风险谘询公司Teneo本周表示:“这可能会导致普京政权内部出现裂痕,中长期而言,甚至有可能威胁到他的总统之职。”不过,Teneo补充说,如果俄罗斯政府能够把民众对经济的愤怒引向西方、而不是普京身上,那么制裁可能会产生事与愿违的效果。

美国官员表示,需要一定时间来观察对俄制裁的效果。拜登上周后段对记者称:“让我们过一个月左右再来讨论,看看制裁是否奏效。”

制裁本质上说是现代民主国家在通过其他手段发动战争。两次世界大战后,制裁成为替代使用武力的一种流行手段,采取制裁的国家试图利用这种更人道的手段来改变一些国家的行为,并阻止其他国家也采取类似行为。

制裁是拜登威慑普京的为数不多的选项之一。拜登已多次表示,不会向乌克兰派兵,不想冒发生军事对抗的风险。美国海军学院政治学教授John Polga-Hecimovich表示,虽然美国和欧洲国家正向乌克兰提供直接军事援助,但援助规模可能太小,而且为时已晚。

美国此前最引人注目的成果是对南非的制裁,该行动推动南非废除了种族隔离制度。但这些制裁措施对威权政权的影响往往较小,因为这些政权可以把相关成本转嫁给民众,而且不必在选举时为此负责。

伊朗经济学家、维也纳咨询公司Eurasian Nexus Partners的执行合伙人Bijan Khajehpour称,美国以前对伊朗以及眼下对俄罗斯实施的各种制裁对非民主国家的影响有限。

西方对伊朗的制裁包括针对其石油和能源部门(迄今未包括在对俄制裁中)、关键工业领域、航运和银行业的制裁措施,并将其排除在国际支付机制环球银行间金融通信系统(Swift)之外。与俄罗斯一样,这些制裁措施也使该国央行无法利用国际储备,导致本币自2018年以来下挫逾80%,从而降低了人们的生活水平。

但伊朗经济并未崩溃,在国内制造业的推动下已回到缓慢增长的轨道。企业放弃了依赖进口和外国技术的产品。制裁措施还促使伊朗减少与欧洲的贸易、增加对华贸易。近来中国对伊朗石油的采购量达到创纪录水平。

俄罗斯对能源的依赖程度比伊朗低一些。而且尽管许多西方石油公司因炼油厂不愿接受俄罗斯石油而转身离开,但俄罗斯仍将向欧洲和其他地区出售石油和天然气。

制裁也会带来意想不到的后果,比如促使俄罗斯和我国走得更近。在美国实施制裁三年后,委内瑞拉政权与俄罗斯等美国的对手拉近了距离。

外国外交官和美国官员说,在伊朗和委内瑞拉,像伊朗革命卫队和委内瑞拉军方这些接近权力的精英阶层因制裁而受益,因为他们会从旨在绕过贸易限制的走私等非法活动中获利。美国和欧洲外交官说,制裁还使受到针对的军方和其他精英感到威胁,让他们更加下定决心要牢牢把握住权力。

参考 华尔街日报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