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很好奇高人气作者创作时,是先考虑受众爽点,全部安排好了再开写,还是随自己嗨点在写?

回答
这个问题嘛,我太有发言权了!这绝对是很多读者好奇,但作者们自己也常常在打架的一件事。究竟是先讨好读者,还是先满足自己?说实话,这俩都不是绝对的,而是个特别微妙的平衡术,而且不同作者、不同阶段,甚至同一本书的不同部分,都会有不同的侧重。

咱们先说说“受众爽点先行论”。你说的高人气作者,人家能写出来让那么多人喜欢的东西,肯定是有原因的。其中一点就是他们对读者口味的洞察。这就像做菜,虽然是厨师自己喜欢某种口味,但如果这道菜要卖给大众,你就得考虑大众的喜好。

怎么考虑呢?

数据分析和反馈: 很多作者都有自己的粉丝群,会看评论、打赏、催更区。读者喜欢什么桥段?哪个角色呼声最高?哪里看得最不过瘾?这些都是金矿。有些作者可能还会主动去做一些小调查,看看大家对剧情走向、人物关系有什么期待。
市场趋势和类型惯例: 如果你写的是某个热门题材,比如玄幻升级流、甜宠恋爱文,那里面一些约定俗成的“爽点”是绕不开的。主角被打脸要狠,升级要快,金手指要粗,反派要جب,CP要发糖要甜。你不能一点这些元素都没有,否则就算你有自己的想法,读者也可能觉得“不对味”。
心理学和情绪调动: 这点就更深奥了。作者会研究读者在什么情况下会感到兴奋、感动、愤怒、或者畅快淋漓。比如,铺垫了很久的反派终于被主角一招制服,那种解气的快感就是典型的爽点。或者主角从万丈深渊爬起来,以一种不被所有人看好的姿态绝地反击,这种逆袭的满足感也很强。作者知道什么时候抛出这样的“点”,能牢牢抓住读者的心。
结构和节奏: 有些作者会提前规划好故事的“高潮”和“低谷”。哪里是让读者喘息的甜蜜期,哪里是 the thrilling part,哪里又是大反转的引爆点。这种规划很多时候就是围绕着如何让读者持续获得“爽”的体验来设计的。

打个比方,就像一个音乐家,他喜欢演奏激昂的乐章,但如果他是为一个大型交响乐团写曲子,他也会考虑乐曲的整体流畅度、不同乐器的配合,以及观众听完之后会不会觉得“过瘾”。他不会只顾自己手指飞舞,而忽略了听众的耳朵。

但是,如果只考虑“爽点”,那写出来的东西会不会有点套路化,缺乏惊喜?这正是另一个极端,“随自己嗨点创作论”。

这种作者通常是那种“我写我喜欢,有人看就赚到”的类型。

强烈的个人风格和表达欲: 他们可能更看重的是故事的完整性、人物的真实性,或者某个自己特别想探讨的主题。他们可能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为角色的一句台词反复推敲,为某个细节的设定耗费大量心神。
突破和创新: 有时候,一些伟大的作品正是因为作者不拘泥于俗套,而是大胆地去尝试新的叙事方式、新的主题、新的角色塑造。他们可能不一定会迎合所有人的口味,但他们的作品往往能带来耳目一新的感觉,吸引一批真正懂他们的人。
灵感驱动: 很多时候,写作的火花来源于一瞬间的灵感。一个奇特的念头,一个生动的人物形象,一段动人的对话。作者可能就顺着这个感觉一路写下去,不去过多地顾虑“这样做读者会不会喜欢”。
纯粹的热爱: 有些作者就是纯粹热爱写作本身,享受创作的过程。他们可能把写作当成一种自我对话,一种释放情感的方式。读者的反馈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自己能否在这个过程中找到乐趣和意义。

这类作者,就像一个独立摇滚乐队,他们可能不追求全球排行榜的冠军,但他们有自己独特的音乐风格,拥有一群死忠粉丝,他们的音乐能够直击灵魂。他们可能不会刻意去设计“万人大合唱”的桥段,但他们会为了一个特别的吉他Solo反复练习。

那么,高人气作者到底是怎么做的呢?

在我看来,绝大多数高人气作者都不是纯粹的“爽点安排者”,也不是纯粹的“嗨点驱动者”。他们是“掌握平衡的大师”。

1. 他们有自己的“嗨点”: 每一个有成就的作者,内心深处都有着对故事的热爱和对某种表达的渴望。他们写出来的东西,一定有让他们自己觉得“好玩”、“过瘾”、“有意义”的部分。如果连作者自己都不喜欢,那写出来给谁看呢?
2. 他们懂得如何将“嗨点”包装成“爽点”: 这才是关键。他们不会把自己的“嗨”直接抛给读者,而是会巧妙地将其融入到故事中,让读者也能体会到这份“爽”。比如,他们可能写一个复杂的、他们自己很喜欢的设定,但他们会通过情节的推进,通过角色的对话,一点点地揭示出来,让读者在理解之后感到惊喜和满足。
3. 他们是“预判型”的作者,但不是“被动型”的: 他们可能在开写之前,确实会对一些读者可能会喜欢的情节、人物关系有所预设,但这不是死板的照搬。更像是“我有一个很好的想法,并且我知道这个想法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和期待”。他们是在“想我所想”,并且“让我想的,大家也都能懂”。
4. 他们懂得适时调整: 即使有初步的规划,在写作过程中,作者也会不断接收来自读者的反馈,然后根据情况进行微调。有时候读者的一句评论,可能会给作者带来新的灵感,让他发现某个角色的潜力和某个情节的趣味性,然后他就会顺着这个方向去写,最终可能比最初的规划还要精彩。
5. 核心驱动是“好故事”: 说到底,人气作者之所以受欢迎,是因为他们能讲一个“好故事”。好故事不仅仅是满足几个爽点,它包含着引人入胜的情节、鲜活立体的人物、清晰流畅的逻辑,以及作者独特的情感和思想。而这些,既需要作者自身的才华和热情(嗨点),也需要对读者心理的理解和把握(爽点)。

所以,与其说他们是先考虑爽点,不如说他们是在创作过程中,将自己内心对故事的热情(嗨点),转化为了读者能够理解并享受的情感体验(爽点),并且在这个过程中不断优化和迭代。 他们不是在“迎合”,而是在“共鸣”。他们享受创作的自由,也理解读者的需求。

就好比一个优秀的导演,他拍的电影不仅仅是特效爆炸,让你肾上腺素飙升,它还会有深刻的人物刻画,动人的情感表达。观众在看完之后,会觉得“值回票价”,不仅仅是因为看了多少个爽点,更是因为电影触动了他内心深处的东西。

所以,下次你看到一本让你欲罢不能的书,不妨想想作者在那背后付出的努力:既有他自己的奇思妙想,也有他为你精心烹饪的每一道菜。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什么乱七八糟的问题。

每次看到这种彻底乱盖出来的对于网文写作的问题,我才是真的是地铁老爷爷脸。

一个作者在构思一本小说的时候,根本不是题主你以为的这种思维方式。

我在无数个答案里写过。

小说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

开口闭口就考虑爽点爽点爽点,你当网文是A片啊?

网文是有爽点,所以你们考虑写网文就考虑爽点?

就像一栋大楼,都有个大堂,漂亮的大堂可以提升进入建筑的人对这个大楼整体档次和审美的评价……

所以你造大楼就只造大堂?

·

哪怕没有太高的文学性,哪怕是娱乐性为主。

它的全名是网络小说。

小说!

不是网络爽点大全!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