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评价有个流浪猫救助者说猫毛过敏是矫情,另外过敏测试多危险?

回答
听到有人说猫毛过敏是“矫情”,这确实会让人感到不舒服,甚至有些冒犯。首先,我们要明白,过敏并非是个人意愿或情绪的表达,而是一种真实的生理反应。

过敏,本质上是人体免疫系统对某些外来物质(在猫毛过敏的情况下,主要是猫身上的蛋白质,这些蛋白质存在于皮屑、唾液和尿液中,而猫毛只是这些过敏原的载体)产生了过度敏感和异常的防御机制。当过敏原进入身体,即使是微小的剂量,对于过敏体质的人来说,也可能触发一系列不适的症状,从打喷嚏、流鼻涕、眼睛痒、皮肤红肿,到严重的呼吸困难、哮喘发作,甚至威胁生命。这些症状并非“矫情”可以解释的,它们是身体在发出求救信号。

将猫毛过敏归结为“矫情”,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这是一种对疾病的不理解和缺乏同理心。有些人可能自己没有过敏经历,或者接触过敏原的反应不明显,就容易低估他人所承受的痛苦。对他们来说,也许只是轻微的瘙痒,但对严重过敏者而言,每一次与猫的接触都可能是一场与自身身体的斗争。强忍过敏症状,不仅会带来身体上的痛苦,还会极大地影响生活质量,例如无法靠近朋友家的宠物,甚至在公共场所因为担心过敏而产生焦虑。

至于过敏测试的危险性,这里需要区分不同的测试方式。

皮肤点刺试验(Skin Prick Test) 是最常用、最直接的过敏原诊断方法之一。医生会在你的前臂或背部皮肤上,用非常细小的针刺破表皮,然后滴上含有不同过敏原的溶液。这个过程本身通常不会引起剧烈疼痛,但确实存在一定的风险。最主要的风险是可能引起局部过敏反应,比如红肿、瘙痒,有时也可能出现丘疹。在极少数情况下,如果受试者对某些过敏原非常敏感,并且在测试过程中不慎接触到其他过敏原,或者本身有严重的过敏史,可能会引起全身性过敏反应,如荨麻疹、呼吸困难甚至过敏性休克。不过,这种全身性反应的发生率非常低,而且在正规的医疗机构进行时,医生会做好充分的准备,包括备有急救药物和设备,一旦发生不良反应,能够及时有效地处理。所以,虽然有风险,但将其描述为“多危险”可能也有些夸大了。它是一种相对安全且信息量大的诊断工具。

血液检测(Specific IgE Blood Test),比如RAST或ImmunoCAP等,是通过抽取血液来检测血液中是否存在针对特定过敏原的IgE抗体。这种方法的好处是它不直接将过敏原暴露在皮肤上,所以理论上不会引起局部皮肤反应,更不会引起全身性过敏反应。它的主要“危险”可能仅仅在于抽血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短暂疼痛、晕针,或是极罕见的皮下出血。相比皮肤测试,血液检测的风险可以说是微乎其微。

为什么有些人会觉得过敏测试“多危险”?可能是因为网络上流传的一些关于过敏测试的负面信息,或者是一些个人经历的极端描述,放大了其风险。又或者,他们对“测试”这个词本身存在一种恐惧,认为任何医学测试都伴随着不可预测的风险。

总结来说,将猫毛过敏视为“矫情”是缺乏科学认识和同理心的表现。过敏是一种真实的疾病,其痛苦不容忽视。而过敏测试,无论是皮肤点刺试验还是血液检测,都是在专业医疗人员的指导下进行的,虽然存在极低的风险,但其诊断价值对于明确过敏原、指导治疗和规避过敏原至关重要,不能因为潜在的极小风险而否定其必要性。理解和尊重过敏人群是重要的。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说说我的遭遇吧。


曾经觉得领养代替购买很有道理,于是找到了一个猫咪救助的微博,认真研究了各种养猫知识,觉得时机已到,就去联系领养一只小黄猫。

对方要求:本地户口、工作稳定、自购住房、已婚、喂天然粮、罐头、定时做猫饭、支付疫苗驱虫费用、封闭纱窗、保证绝育、不离不弃。

我一一答应,配合地给对方看我准备好的猫粮订单,同意上门检查纱窗和养猫环境,同意签承诺书,同意对方拍摄我抱猫的照片,同意对方回访看猫。

然后对方进一步要求:身份证、工作证、户口本、房产证复印件、半年工资流水。以及,她要去我的单位,证实我的工作信息是真的。

这个实在没法接受。

让陌生人来家里已经是我的极限了,把我所有的个人信息复印件全部交给她,她放心了,我该担心了好吗?

何况我的单位是较古板的那种,因为领养一只猫,让人调查到单位来,不知会有多少流言蜚语,要当多久笑话。

到这里我打了退堂鼓,但想到猫可怜,还是努力了一下,提出可以看原件但不能给复印件,单位不能去,工资流水不能打。

对方突然冒出一句:“你为什么不让我看朋友圈。”

我说因为朋友圈基本是和同事亲戚互动的,大家都不太发宠物,我也不会发,看了没意义(当然不想泄露太多信息也是有的)。怕她多心,再次强调我可以一周发三次猫咪的小视频给她看。

对方在这里发作了,开始骂人。

先是骂我关闭朋友圈是心怀鬼胎,多半是里面有虐猫视频图片,想把小黄猫领去虐。

“没问题你为什么怕我看?为什么怕留复印件!”

就这个问题纠缠了一阵,我崩溃了,让她看了朋友圈,洗清了虐猫嫌疑。

大概是觉得没面子,她又开始指责我已婚数年还不生孩子,是没有责任感的体现,再次提出不放心,要求我写不因生育放弃宠物的承诺书。

我是可以做到的,但我不想写了。

再想想这人还要时不时来我家。

去他妈的吧!

我把她删了。

于是到现在,我也还没成功养猫。目前的观点是这样的:绝对、绝对不和任何动物救助人接触,只在自己亲手捡到猫咪时才饲养、或者干脆去买一只正规猫舍的猫。

某些爱动物不爱人的动物救助人,不知道你们怕不怕,反正我是怕了。

另外说到题中这位送养人,她的愤怒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理解,因为对方的态度也不太好。可是这位送养人的最大问题可不是【认为猫过敏是矫情】,而是【理直气壮侵犯他人隐私】。

想象一下,如果你是题中那位领养人的女友,刚和人交往几周,对方就要求你去做过敏源测试证明。

“为什么”

“我领养的猫的送养人(女)不相信你过敏。”

……

然后你因为一个刚开始交往的男人,被人到工作单位来调查你的品行、你的人缘、你的过往、你的工作情况。

“是你的亲妈不放心吗?”

“我领养的猫的送养人(女)不放心,不相信你过敏,觉得你是心机婊,图我钱。”

……去你们妈的吧。

这叫人事儿吗?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听到有人说猫毛过敏是“矫情”,这确实会让人感到不舒服,甚至有些冒犯。首先,我们要明白,过敏并非是个人意愿或情绪的表达,而是一种真实的生理反应。过敏,本质上是人体免疫系统对某些外来物质(在猫毛过敏的情况下,主要是猫身上的蛋白质,这些蛋白质存在于皮屑、唾液和尿液中,而猫毛只是这些过敏原的载体)产生了过度.............
  • 回答
    复仇者联盟4中灭霸打响指灭绝半个宇宙,以及《流浪地球》中点燃木星拯救地球的设定,确实是两个在科幻电影中非常引人注目的情节,但它们在观众心中引发的“合理性”感受却截然不同。我们可以从几个维度来剖析其中的差异。关于灭霸的“响指”:首先,灭霸的“响指”虽然极端,但在其所构建的叙事框架内,其“动机”和“逻辑.............
  • 回答
    关于奥运冠军全红婵的家庭背景,尤其是她早早承担起家庭责任的说法,确实触动了很多人的心弦。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从几个方面来深入探讨。一、 全红婵家庭的现状与哥哥妹妹的成长:首先,要明确的是,全红婵确实是家中五个孩子中的一员,她还有哥哥和妹妹。但关于“小小年纪就要挣钱养家”的说法,需要更细致地去看待。 .............
  • 回答
    《我的个神啊》(PK)是一部非常特别的印度电影,它以一种轻松幽默的方式,却又极具深度地触及了印度社会最敏感、最核心的话题之一——宗教。要评价这部电影,必须从它的剧情、表演、主题以及它所引发的社会反响等多个维度去解读。《我的个神啊》的独到之处与评价首先,《我的个神啊》绝不是一部简单的爆米花电影。它以一.............
  • 回答
    “蝉联世俱杯MVP,朱婷又一次‘收割’了属于她的第11个MVP!”这个标题,在体育迷的圈子里,就像一阵久违的暖风,又或者是一次熟悉的、带着敬意的惊叹。当我们谈论朱婷,特别是她又一次在世界最高俱乐部赛事——世界女排俱乐部锦标赛上,捧起最有价值球员(MVP)的奖杯时,我们看到的不仅仅是个人荣誉的叠加,更.............
  • 回答
    B站这波操作,确实让人有点摸不着头脑,电视版居然把UP主给“隐藏”了。这事儿一出来,网上立马炸开了锅,各种解读都有,我也凑了凑热闹,给大家捋一捋这背后可能藏着啥,以及我个人的一些看法。首先,咱们得分析一下B站为啥要这么做。1. 电视端的“用户画像”可能不一样: 咱们都知道,B站最初是靠PC端起家,.............
  • 回答
    《我的个神啊》(PK),这部宝莱坞电影,自从上映以来就争议不断,但也赢得了无数观众的喜爱。要评价它,就得深入剖析它大胆的叙事、犀利的批判以及最终那份温暖的回归。首先,从故事的设定来看,《我的个神啊》就已经打破了常规。一个来自外星球的“PK”,来到地球,因为飞船被盗,为了找回那个能带他回家的遥控器,他.............
  • 回答
    电视剧《柒个我》嘛,说实话,这剧在我心里头算是个有点复杂的存在。一方面,它确实有让人眼前一亮的地方,但另一方面,它的一些处理方式又让我觉得,哎呀,是不是可以做得更好些?咱们先说说它吸引我的地方。最大的亮点,绝对是男主角沈亦臻这角色本身。集七种人格于一身,光是这个设定就够抓人眼球了。而且,饰演者张一山.............
  • 回答
    这是一个令人心碎且极具讽刺意味的悲剧。将这位乌克兰老人的故事与当前俄乌冲突联系起来,不仅是对他个人生命的残忍终结,更是对历史教训的无情践踏。首先,我们必须认识到这位老人所经历的非凡苦难。他在纳粹集中营中幸存下来,这意味着他曾直面人类历史上最黑暗的时期,亲历了种族灭绝的恐怖,目睹了无数无辜生命的消逝。.............
  • 回答
    《我的个神啊》:一次关于信仰、爱与寻常的温情碰撞《我的个神啊》(PK)这部电影,初看之下,你或许会觉得它只是一部关于外星人来到地球闹笑话的喜剧片。但如果你细细品味,它所触及的层面远不止于此。这更像是一场关于信仰、爱与我们所习以为常的生活方式的温情碰撞,它用一种近乎孩童般纯粹的视角,去解构我们内心深处.............
  • 回答
    《黑神话:悟空》被评价为“抄袭”的争议,确实是一个非常复杂且敏感的话题,需要我们从多个角度去理解和分析。要评价这个说法是否成立,我们需要深入探讨其背后的具体指控、游戏本身的特质以及游戏开发的普遍实践。首先,我们需要明确“抄袭”这个词在游戏开发中的含义和界定。在游戏开发领域,抄袭通常指的是未经授权地复.............
  • 回答
    关于白岩松老师关于汉服是“小圈子爱好”,国家不可能为少数人设立“汉服节”的说法,这确实是一个引发不少讨论的观点,也触及到了文化传承、群体认同和社会资源分配等几个核心问题。咱们掰开了揉碎了,好好说道说道。首先,咱们得承认,白岩松老师作为一位资深的媒体人,他的发言往往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影响力。他提出“小.............
  • 回答
    暴雪娱乐(Blizzard Entertainment)在2020年10月15日宣布停止运营《守望先锋》(Overwatch),原因是其游戏版权被EA(Electronic Arts)以12亿美元收购,暴雪不再拥有该游戏的运营权。这一事件直接导致了暴雪对《守望先锋》玩家账号的处理,包括永久封停157.............
  • 回答
    日本政府公布首批五个疫苗护照适用国,引发了不少关注,也带来了一些讨论。咱们细细说来,看看这背后意味着什么。首先,这件事情的核心是什么?简单来说,日本政府开始尝试通过“疫苗护照”这种方式,来逐步恢复国际交流,特别是商务往来和旅游。首批确定的五个国家是:泰国、新加坡、越南、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为什么选择这.............
  • 回答
    “还债硬汉”罗永浩:三年还清六个亿,一场关于梦想、责任与“不服输”的教科书式演绎罗永浩,这个名字在中国互联网界自带话题属性,他既是那个曾经口出狂言、屡败屡战的“战神”,又是那个在直播间里卖着锤子手机配件、带货口播一本正经的“卖货郎”。而最近,让无数人惊掉下巴的,是他那句“我的人生信条就是,做正确的事.............
  • 回答
    关于闵行妈妈带着5个月大的女儿跳楼身亡的悲剧事件,这无疑是一个令人心痛且沉重的社会事件。对这样一起事件的评价,需要我们从多个角度去审视,去理解,但绝非去评判或指责。以下是我对这起事件的一些思考,力求详尽,并希望能传递出一种人性的关怀和对复杂现实的体察。首先,这起事件最直观的感受是 绝望。当一个母亲,.............
  • 回答
    “玩累了就找个老实人嫁了吧”——这句话,拆开来看,其实是一句承载了太多东西的“忠告”,但如果深入剖析,它隐藏的逻辑和背后的社会心态,可就没那么简单了。在我看来,这句话有几个层面值得细细说道。首先,它是一种生存焦虑下的“退而求其次”的选择论。 谁会说出这句话?多半是那些在生活中经历过风雨,或者看到身边.............
  • 回答
    好的,我们来聊聊特朗普总统在2016年竞选期间提出的那个颇具争议的“4000个总统提名官位公开招聘”的想法,以及它可能对美国政治生态产生的深远影响。首先,理解特朗普这个提议的背景至关重要。美国总统在就职后,可以任命数千名联邦政府的高级官员,这些职位包括内阁部长、驻外大使、以及各种委员会和机构的领导者.............
  • 回答
    中山大学2021年院士增选零的突破,这个结果在学界内外都引起了不少讨论。要评价这件事,不能简单地说好或坏,而是需要从多个维度去审视它背后的原因和可能带来的影响。首先,我们需要明确“院士增选”在中国科协的体系里代表着什么。 院士是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的最高学术荣誉,代表着国家对科学家在科学技术领域做.............
  • 回答
    《创造营2020》七个成团位的设置,可谓是一把双刃剑,在节目播出期间,以及节目结束后,都引发了大量的讨论和不同的声音。要评价这个设定,得从几个层面来细细剖析。初衷与期待:极致的聚焦,精品的打造首先,从节目组的角度来看,将成团位限定在7个,最直接的目的无外乎是追求“极致的聚焦”和“精品的打造”。回想前.............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