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评价《我的个神啊》(《外星醉汉PK地球神》)?

回答
《我的个神啊》(PK),这部宝莱坞电影,自从上映以来就争议不断,但也赢得了无数观众的喜爱。要评价它,就得深入剖析它大胆的叙事、犀利的批判以及最终那份温暖的回归。

首先,从故事的设定来看,《我的个神啊》就已经打破了常规。一个来自外星球的“PK”,来到地球,因为飞船被盗,为了找回那个能带他回家的遥控器,他踏上了一段寻找“造物主”的旅程。这个“造物主”在他看来,就是那个能解释一切、控制一切的神秘力量。这本身就是一个极具颠覆性的开端。一个拥有先进科技、却对地球最基本概念一无所知的“外星人”,他的视角是纯粹、直接,没有被任何宗教、社会习俗所污染的。这为电影提供了绝佳的批判角度。

电影最令人印象深刻,也是最具争议的地方,就在于它对宗教的审视。PK的童真和直率,让他不断地质疑那些在印度社会根深蒂固的宗教仪式和教条。他不懂为什么神明需要香火,为什么神像需要装饰,为什么人们要为同一个造物主分出不同的派别,甚至互相攻击。他会直接问那些神棍:“你们的神在哪里?能让我看看吗?”“这真的是神的意思吗?”这种质问不是恶意攻击,而是纯粹的好奇和对逻辑的追求。

电影并没有把矛头指向任何一个特定的宗教,而是对所有形式的宗教迷信、商业化和权力滥用进行了深刻的剖析。它揭示了宗教被一些人利用来牟利、控制信众的现实。那些打着“神”的旗号,却在现实生活中制造不公、欺压百姓的神棍和组织,在PK的眼中,不过是窃取了遥控器的“小偷”。这种将“遥控器”作为寻找真相和回家方法的隐喻,巧妙地将宗教议题与PK的个人使命联系起来。

此外,电影也触及了宗教与社会现实的冲突。PK遇到的那些所谓的“神棍”,往往也是社会权力结构中的一部分,他们利用宗教来维护自身的利益。而那些虔诚但被蒙蔽的信徒,他们的善良和信仰,却成为了被利用的对象。电影通过PK的眼睛,展现了这种荒谬和悲哀。

当然,这种对宗教的直白批判,也为电影招来了不少争议和批评。有人认为电影“亵渎神明”,有人觉得它“过于偏激”。但我觉得,电影的出发点并不是否定信仰本身,而是质疑那些扭曲信仰的现象。它鼓励人们独立思考,不要盲从,去探究信仰的本质。

在叙事上,电影的处理非常巧妙。它采用了双线叙事,一条是PK在地球上的冒险经历,另一条是他在地球上的爱人Jaggu和他之间发生的爱情故事。Jaggu本身也是一个记者,她的工作也让她有机会接触到社会各阶层,包括那些被宗教影响的人们。她作为PK的引导者和陪伴者,帮助他理解地球,也帮助他表达自己的观点。两人的感情戏处理得真挚而动人,为电影增添了一份柔情,也让PK的“地球之旅”不仅仅是对宗教的批判,更是一段关于爱、理解和成长的旅程。

Aamir Khan的表演更是为电影加分不少。他将PK的纯真、好奇、执着和偶尔的迷茫,演绎得淋漓尽致。他那双清澈的眼睛,仿佛能看穿世间的虚伪,让人忍不住跟着他一起思考。而 अनुष्का शर्मा (Anushka Sharma) 饰演的Jaggu,也从一个对生活充满不确定性的记者,成长为一个更加勇敢和坚定的女性。

电影的音乐也非常出色,几首歌曲都朗朗上口,并且与剧情紧密结合,能够有效地烘托气氛。尤其是那首“Tharki Chokro”,以一种戏谑的方式展现了PK对人类行为的好奇,同时也带着一丝嘲讽。

然而,如果一定要说《我的个神啊》有什么不足,可能是在一些情节的处理上,为了达到戏剧效果,偶尔会显得有些刻意。比如,PK学习语言和理解人类社会的方式,虽然是为了突出他的外星人身份,但有时候会让人觉得过于理想化。而且,电影的结尾,虽然温暖感人,但也稍显仓促,对一些更深层次的社会问题并没有深入挖掘。

总的来说,《我的个神啊》是一部非常有胆识和深度的电影。它用一种看似荒诞的方式,提出了关于信仰、关于社会、关于人性的最根本的问题。它不回避争议,而是直面人性中的弱点和社会的阴暗面,并最终传达了关于爱与理解的核心价值观。它不仅仅是一部娱乐片,更是一次对观众的灵魂拷问。看完这部电影,你会忍不住思考,你所信奉的是什么?你又是如何看待这个世界的?这种思考,或许才是这部电影最宝贵的价值所在。它是一部值得反复品味,并且在不同的人生阶段都会有不同感悟的经典之作。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印度电影的几个特色:时间长,歌舞,喜剧。这和印度的传统和现实是密不可分的。因为印度很热,很多人花钱进电影院便是为了消磨一下午,时间长是必须。歌舞就和印度的传统更密不可分了,印度的确自古以来全民热爱歌舞,这是早在电影出现之前的事。所以印度电影只是其歌舞联欢的另一种表现形式罢了。喜剧则是所有劳苦大众最喜闻乐见的,印度的普通人活得很苦,喜剧自然是释放的需求所在。



说到劳苦大众,除了喜剧,他们伤痕累累的灵魂更重要的一个释放出口便是宗教。这也是《PK》和《OMG》这两部电影的主题所在。要说宗教的百花齐放,世界上大概没有哪个地方能比得上印度了。不仅有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耆那教,锡克教,祆教,犹太教等等,占主导的印度教本身便是一大堆教派的总称。这么多宗教并存,其关于宗教的言论尺度也相应宽松,这样胆敢把所有宗教涮一遍的电影,也只有印度会拍了吧。


两部印度片,都关于宗教,都有超自然元素,除了印度片的一些共性外,风格还是很不同的。OMG的故事发生在一个很普通很典型的印度商贩身上,整部电影处处透着印度草根气息,歌舞就是歌舞,展现的是宗教仪式的场面。主演是宝莱坞最当红偶像阿克谢·库马尔,那个典型的神棍式印度动作片里的偶像明星。这片里的超自然元素也自然有些神棍,比如集上帝真主毗湿奴于一身的神现身了,还展现神迹让偏瘫的主角复原等等,在我看来都降低了逼格。整部电影说教味也比较浓,大量篇幅是主角和僧侣的争论,作为故事片其叙事逻辑并不严密完整。可能这样的表现形式比较适用于印度的观众群体吧。



PK则要国际化得多。从风景如画的比利时布鲁日开始一段浪漫爱情,随后大部分场景也都反映了很西化的新德里电视台和西式中产阶级生活,女主也西式的养眼许多,巴基斯坦领事馆前台更是美若天仙。歌舞则更多的是为了浓缩式的推进剧情,比如爱情,比如外星人学会地球生活的过程。而且是处处对神棍有些讥讽意味的阿米尔·汗主演。除了宗教,喜剧和爱情也是不可或缺的元素,全片的整体观感也流畅不少。宗教只能算是1/3的主题,故有浅尝辄止之嫌。



鉴于宗教在印度的社会生活中如此根深蒂固,两部电影都从独特的角度出发展开。

《OMG》的主角是个无神论者,且对神灵极度不尊重。他遭到了天谴,从而开始与代表神灵的僧侣们的卓绝斗争。在此过程中他揭露了这批僧侣(神棍)借宗教信仰敛财之实,却也遇到了真正的神。是的,神亲自现身了。这部电影直接确认了神的存在,呼吁人们从信仰本源出发,神在天地万物之间,而不在乌烟瘴气的庙宇之内,告诫人们不要理会那些骗钱的神棍们。



《PK》展开的角度则更加高明一些。PK是个流浪地球的外星人,初来乍到的他对一切人类文化一无所知,这自然引发无数笑料,不过更重要的,这让电影能以一个思想空白如婴儿,没有家庭文化成长环境的影响,却又能以超常人的能力来思考的视角来表达观点。也许有造物主,可是有这么多宗教这么多神,我该信哪个呢?每个宗教都宣称自己是真理而其它是异端,在无神论阳光下成长的我看来,这个矛盾恰好说明了宗教不是神的箴言,而是人类各自对造物主的不同理解和想象。按照这个定义,无神论也是一种宗教/信仰,也是一种对世界的解释而已。


到了这个层面,PK抨击的便不只是借宗教之名来敛财的骗子了。各宗教互相排他的矛盾已证明它们至少绝大多数是虚伪的。按照不可知论,有没有神,神以什么形式存在或做过什么事,都是无法知道答案的。


那么宗教便一无是处吗?与PK辩论的僧侣就指出了:有这么多人,宗教是他们的希望,他们的精神支柱。如果毁灭了宗教,那就是剥夺了他们的希望,让他们怎么活下去。诚然,这是宗教的现实意义。这是千百年来无数人一生的精神支柱,也被统治阶级反复利用作为统治工具。虽然从客观上可以论证宗教是虚伪的,但人不是机器,人需要希望和信念这样的心理支撑才能活下去。PK回应心中有信念便受神眷顾,不必通过宗教或神职人员等媒介。此话固然不假,但这需要每个人有极强的独立思想和坚定品格,而这并非现实情况。正如《OMG》里的神棍最后说的:这些信众并不是敬爱神灵,而是畏惧神灵,他们执行所有信条只是为了不下地狱。为了寻求避免他们畏惧的东西,他们必将重返庙宇。



肥嘟嘟看电影 - 知乎专栏

微信公众号 - 肥嘟嘟看电影(feidudumovie)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