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评价苏联红军将领 约纳•埃马努伊洛维奇•亚基尔?他是个怎样的人?

回答
约纳·埃马努伊洛维奇·亚基尔(Иона Эммануилович Якир)是一位苏联红军中颇具传奇色彩,但也命运多舛的军事人物。评价他,需要从他的人生轨迹、军事才能、政治立场以及最终的悲剧结局等多个角度来审视。

早年与革命经历:

亚基尔出生于一个犹太家庭,早年便投身于革命活动。他对沙皇专制统治深恶痛绝,积极参与地下革命工作。俄国十月革命爆发后,他义无反顾地加入了布尔什维克党,并在内战时期崭露头角。

军事才能与实战经验:

亚基尔最显著的特点在于他卓越的军事指挥才能和丰富的实战经验。他并非学院派出身,而是通过血与火的洗礼磨练出来的。

内战中的勇猛表现: 在俄国内战期间,亚基尔指挥的部队屡建奇功。他作战勇猛,敢于冒险,能够迅速适应战场变化,并以果断的决策带领部队取得胜利。他特别擅长在复杂的地形和不利的条件下作战,其部队的机动性和突袭能力令人印象深刻。
波兰战役的贡献: 在苏波战争中,亚基尔的部队在正面战场和侧翼突击中都发挥了关键作用。他展现了对战略战术的深刻理解,能够有效地配合大部队的行动,并独立完成复杂的作战任务。
政治委员的角色: 作为一名军事指挥员,亚基尔也担任过政治委员的职责。他深谙鼓舞士气、争取士兵支持的重要性,并善于将政治宣传与军事行动相结合,增强部队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亚基尔的个人特质:

除了军事才能,亚基尔也是一个充满激情、颇具个人魅力的领导者。

果断与决绝: 他做事果断,从不犹豫。无论是制定作战计划还是处理内部事务,他都表现出一种不容置疑的决断力。这种特质让他能够迅速做出反应,但也可能在某些情况下显得过于激进。
亲民与关心下属: 尽管身居高位,亚基尔却非常关心基层士兵的生活和疾苦。他经常深入一线,与士兵们一同生活,了解他们的需求,并努力改善他们的待遇。这种亲民的作风为他赢得了士兵们的爱戴和尊敬。
坦率与直率: 亚基尔为人坦率,不善于玩弄权术或阿谀奉承。他有什么说什么,有意见就直接表达,这在当时苏联官场中是一种稀缺的品质,但也可能因此得罪一些人。
对军事理论的探索: 尽管他并非学院派,但亚基尔对军事理论有着浓厚的兴趣,并乐于将新的战术思想融入实战。他曾积极探索如何在机械化战争时代提升部队的作战效率。

政治立场与遭遇:

亚基尔在政治上坚定地支持布尔什维克党,并对斯大林的领导表示拥护。然而,他的坦率直率和不受约束的个人魅力,以及在军队中深厚的影响力,最终却成为他悲剧的根源。

与斯大林的疏远: 尽管表面上效忠,但亚基尔的某些做法和态度,例如对军队纪律的强调,以及对一些政治审查程序的质疑,可能与斯大林高度集权的统治风格产生了微妙的摩擦。斯大林对任何可能威胁其权威的力量都非常警惕。
“大清洗”的牺牲品: 1937年,在斯大林主导的“大清洗”运动中,亚基尔和许多其他杰出的红军将领一样,成为了政治迫害的牺牲品。他被指控犯有“反革命活动”和“间谍罪”,尽管这些指控没有任何事实依据,仅仅是政治斗争的牺牲品。
屈辱的结局: 亚基尔最终在酷刑下被迫“认罪”,并被处决。他的家人也受到了牵连和迫害。这是一个极为悲惨的结局,也反映了当时苏联政治环境的残酷与非理性。

历史评价:

评价亚基尔,可以从几个方面来看:

杰出的军事指挥官: 他无疑是一位能力出众、经验丰富的军事指挥官,为红军在内战和苏波战争中的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他在战场上的果断、勇敢和创新精神,至今仍被军事史学家所称道。
忠诚但并非奴仆: 他忠诚于革命事业和党,但他也有自己的独立思考和判断,并且不随波逐流。他是一个有原则的人,而不是一个盲目的服从者。
大清洗的无辜受害者: 他的最终命运,是斯大林政治清洗下众多优秀军事人才被摧毁的缩影。他的死亡,是苏联军事力量的一次重大损失。
一个时代的缩影: 亚基尔的人生,也折射出那个时代特有的理想主义、革命热情以及随之而来的政治压迫和残酷斗争。

总而言之,约纳·亚基尔是一位集军事才能、个人魅力与政治不幸于一身的复杂人物。他是一位值得尊敬的革命者和杰出的军事家,但他的才华和生命,却在那个疯狂的年代被无情地扼杀,留给后人无限的叹息和反思。他的一生,是苏联早期军事史中一个光辉而又悲怆的篇章。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一个非典型的苏联统帅

生在一个富有的犹太家庭,受过高等教育,一战期间应征却没进作战部队派去兵工厂当车工,成了有沙俄军队背景却没有作战部队服役经验的军人。据说作为托洛茨基的亲戚也算受了托先知的照顾(来自科托夫斯基儿子的叙述),却在后来的党内斗争中站在了先知的对立面。

加入红军之前没有军旅经验,却初次领兵就给自己挣来了编号2的红旗勋章。在内战中成长为伏龙芝的左膀右臂,伏龙芝死后也顺理成章的接管了伏龙芝的根据地乌克兰。不同于其他大多数红军将领各地来回跑,亚基尔基本上整个军旅生涯都是在乌克兰一带度过的,作为执掌同一个军区时间最长的军区司令,而且是乌克兰这个苏联第一军区,可以说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亚基尔是红军那段时间里最有实权的军事领导人,说是乌克兰土皇帝不为过。1935年时乌克兰军区被拆分为基辅军区和哈尔科夫军区,被很多人认为实际上是在削他的兵权,有一种说法是当时斯大林曾经提议让他去莫斯科担任红军总参谋长,但被他以健康原因拒绝了(亚基尔年轻时得过肺结核,更喜欢相对温暖的乌克兰)

被清洗之前可以说是苏军最重要的军事改革家之一,苏军空降兵的组建,机械化部队的建军思路,大纵深理论的建立,都有他的身影

而且他几乎是内战时期高级军官里最年轻的,只比朱可夫大几个月而已


一些传言:

1.亚基尔生活中有些小布尔乔亚(毕竟出身富裕家庭),在乌克兰时住在一个叫Межигорье的地方(穗宗在乌克兰时据说也住过),这地方现在还是乌克兰的一个豪华别墅区,被称为乌克兰政府的腐败博物馆

2.据说亚基尔还把他的豪宅出借牟利,被斯大林怒斥

3.1920年红军攻克Белая Церковь(白采尔科维/白教堂)时,亚基尔的老婆Sara和科托夫斯基的老婆Olga在Браницкие(布拉尼茨基)的宫殿里不期而遇,据称Sara拿走了宫殿里的银器和各种贵重物品(来自科托夫斯基儿子的叙述,他声称他母亲是去那里给伤员找绷带的,鉴于小科托夫斯基生于1923年,这件事应该是从他母亲那听来的,大伙自己判断吧)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约纳·埃马努伊洛维奇·亚基尔(Иона Эммануилович Якир)是一位苏联红军中颇具传奇色彩,但也命运多舛的军事人物。评价他,需要从他的人生轨迹、军事才能、政治立场以及最终的悲剧结局等多个角度来审视。早年与革命经历:亚基尔出生于一个犹太家庭,早年便投身于革命活动。他对沙皇专制统治深恶痛绝.............
  • 回答
    《远在小河的对岸》(俄语:С другой стороны реки)是苏联时期具有广泛影响力的革命歌曲,其历史背景、艺术价值和文化意义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以下从多个角度对这首歌进行详细分析: 一、历史背景与创作背景1. 创作时间与作者 歌曲创作于1930年代,由苏联作曲家列昂尼德·格鲁伯(.............
  • 回答
    罗科索夫斯基(Mikhail Ivanovich Khoroshilov,1881年12月11日-1966年12月19日)是苏联红军的杰出将领,也是二战期间苏联最著名的元帅之一。他以卓越的军事指挥才能、忠诚的政治立场和坚韧的个人品格闻名,是苏联在二战中扭转战局的关键人物之一。以下从多个维度对罗科索夫.............
  • 回答
    《苏联利益和人类利益的一致》这一书名在现有的学术文献和历史资料中并不常见,可能是对某部苏联时期著作的误译、误记或误解。根据苏联历史和社会主义理论的发展背景,可以推测该书可能涉及以下主题:苏联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国家利益与全球人类利益的统一性,或者探讨苏联模式与国际主义的关系。以下从历史背景、理论内容、.............
  • 回答
    苏联入侵捷克斯洛伐克(1968年)是冷战期间一场具有深远影响的事件,涉及社会主义阵营内部的权力斗争、意识形态冲突和地缘政治博弈。以下从背景、过程、结果及长期影响等方面进行详细分析: 一、背景:布拉格之春与苏联的反应1. 政治改革的起因 1968年1月,捷克斯洛伐克共产党领导人亚历山大·杜布切.............
  • 回答
    苏联的公有制和计划经济:一场宏大但充满争议的社会实验苏联的公有制和计划经济是20世纪最深刻的社会变革之一,也是其最核心的特征。理解这两者,是理解苏联崛起、辉煌与最终解体不可或缺的一环。这是一场规模宏大的社会实验,既有其理论上的吸引力,也在实践中暴露出诸多难以克服的弊端。 一、 苏联公有制的核心与理论.............
  • 回答
    如何评价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 详细分析与多维度审视米哈伊尔·戈尔巴乔夫是苏联历史上最后一位领导人,他的任期(19851991年)是苏联乃至世界格局发生剧烈变动的时期。对他的评价,至今仍然充满争议,很难用单一的“好”或“坏”来概括。他是一个极具复杂性的人物,其政策和行为的后果深远且多层面,既有积极的开.............
  • 回答
    勃列日涅夫的执政时期,通常被称为“停滞时代”(Era of Stagnation),这是对他的评价中一个挥之不去且影响深远的标签。然而,要全面评价这位苏联最高领导人,不能简单地将其框定在这一负面印象中,而需要深入剖析他统治下苏联的方方面面,以及他个人的行事风格和决策带来的长期后果。时代背景与执政特点.............
  • 回答
    评价苏联的军工水平,得从它最辉煌的时期以及后来相对的衰落期来看,它是一个复杂而多维度的议题。简单地说,苏联的军工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是世界顶尖的,尤其在某些领域,它的成就甚至超越了美国,但也存在着一些根深蒂固的问题,最终限制了它的进一步发展和创新。辉煌的篇章:卓越的成就与强大的实力苏联的军工实力,可以.............
  • 回答
    苏联史诗巨制《解放》:一部复杂而深刻的评价苏联电影《解放》(Освобождение)是一部宏大、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战争史诗,它以极其详尽的视角,描绘了二战苏德战争中苏联红军从斯大林格勒战役到柏林战役的关键历史进程。这部电影不仅仅是一部记录战争的影片,更是苏联国家意识形态、民族情感和历史叙事的集中体现.............
  • 回答
    苏联80年代《合作社法》评价:一次不彻底的市场化改革尝试苏联80年代末颁布的《合作社法》是戈尔巴乔夫时期政治经济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苏联经济向市场化转型的一次重要尝试。该法案的颁布,标志着苏联经济体制在僵化了近七十年的中央计划模式下出现了一次松动,为私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法律依据,并在一定程度上激.............
  • 回答
    苏联“斯大林模式”的评价:功与过,复杂与争议“斯大林模式”是苏联在约1920年代末至1950年代中期形成并主导的一套经济、政治和社会组织体系,以约瑟夫·斯大林的名字命名。它深刻地塑造了苏联的命运,也在全球共产主义运动和冷战格局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对“斯大林模式”的评价是一个极其复杂且充满争议的问.............
  • 回答
    《苏军游击队1941》是一部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的电影,主要讲述了在1941年德国入侵苏联初期,一支苏军游击队在敌后作战,与纳粹德国侵略者殊死搏斗的故事。这部电影以其紧张刺激的情节、感人的牺牲精神以及对战争残酷性的真实展现而著称。整体评价:《苏军游击队1941》可以说是一部充满爱国主义精神、展现人民抵抗.............
  • 回答
    提起苏联汉学,这可不是一个简单就能一言蔽之的话题。要评价它,得费点笔墨,得从多个角度去看,才能勾勒出它真实的面貌。它就像一个复杂的人物,有辉煌的过去,也有争议的当下。首先,我们得承认,苏联时期在汉学领域确实做出了不少重要的贡献。特别是从建国初期到赫鲁晓夫时期,苏联汉学界是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的。当时,.............
  • 回答
    评价苏联819事变,得从多个层面细致地分析。它绝非一个孤立的事件,而是苏联解体过程中一个极其关键的节点,其背后是错综复杂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矛盾的集中爆发,而它的发生和最终走向,又深刻地影响了苏联的命运。背景:改革的困境与保守势力的反扑要理解819事变,必须先看看它发生前苏联所处的环境。戈尔巴乔夫上台.............
  • 回答
    《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一部改写历史的时代注脚要评价《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简称《简明教程》),不能仅仅把它当作一本单纯的党史著作来看待,更需要将其置于苏联那个特定的历史语境中去理解。它并非是一部客观公正的历史记录,而是一部高度政治化的宣传工具,它所承载的使命,是为苏维埃政权的合法性提供辩护.............
  • 回答
    莫斯科,这座横跨东欧平原心脏地带的城市,自古以来就是俄罗斯的灵魂所在。要评价它,绝不能仅仅停留在地理位置或建筑风格的描述上,而是要深入到它作为苏联首都所承载的历史、政治、文化以及普通民众生活的方方面面。首先,从政治中心的角度来看,莫斯科是毋庸置疑的权力象征。克里姆林宫,这座古老的堡垒,不仅仅是地理上.............
  • 回答
    评价苏联227号命令(“一步也不能后退!”)需要从多个层面来审视,它既是战争极端困境下的产物,也是一支军队及其国民在生死存亡关头采取的措施,其影响深远且复杂。背景:德国闪击与苏军的溃败要理解227号命令,必须回到1942年夏天苏联西方面临的严峻形势。巴巴罗萨行动(德国入侵苏联)在1941年取得巨大成.............
  • 回答
    “苏联对中国操碎了心”,这句话在很多中国人的认知里,并非只是一个简单的比喻,而是包含着一段错综复杂、影响深远的历史。要评价这句话,我们得回到那个火红年代,细致地梳理一番。黎明前的扶持:从“老大哥”到“兄弟”新中国成立之初,可以说是在一片废墟之上艰难起步。当时的中国,工业基础薄弱,技术落后,面临着封锁.............
  • 回答
    苏联的载机巡洋舰,这个概念本身就带着一丝浪漫主义和战略野心,在冷战时期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要评价它,得先理解苏联当时面临的国际环境和军事需求,以及这个概念的独特性。苏联载机巡洋舰的概念:为何而生?首先得明白,苏联在海军航空兵的发展上,与美国有着根本性的不同。美国海军从一开始就以航空母舰为核心,其航.............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