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面,此书为社会主义国家开创了历史学为政治服务的恶劣先例,为了政治大局不惜有选择的裁用史料,扭曲人物评价,大量使用春秋笔法对人造成误导。后世有人(比如赫鲁晓夫)学以致用,将这一套直接又用回到斯大林身上,可谓始作俑者其无后乎。这是这本书的负面影响。
另一方面,此书对红色阵营的历史观产生深远影响,可谓划时代的。它将历史唯物主义树立为社会主义史学研究方法论的样板,书中对大量历史事件采用马列主义史观进行解读,为人们观察历史事件的评价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和启发,让人们跳出善恶、国家民族等比较狭隘的历史观,改用阶级斗争视角观察历史,后世社会主义阵营的历史书籍的编写方法,实际上都跳不出这个范围,所以此书带有开创性意义。(我是觉得这本书比我们国内出版的流水账式的党史耐读的多)
此书本质上是教科书,既然是教科书,那么它以教育传播布尔什维克的政治观点、路线政策和价值观为主,每一章后都带有布党的官方论点的总结和解读,每一章内介绍历史事件都有相关评价和剖析,所以导致此书的阅读体验会很轻松,因为已经自带讲解了。这样,这本书对历史事件采取的大量春秋笔法的扭曲就可以理解了:此书的本质不是我国的《党史》那类的书,而是类似于《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那种性质的书,是结合自马克思主义传入俄国直到二五计划尾声这段半个多世纪的俄国革命史和社会主义建设历史以及布党内多次路线斗争的梳理与官方定性的最终评论。明白这个性质后,你就不会对此书的歪曲历史的部分多有诟病而彻底否定此书的意义了,因为这书本身就是一本政治书籍而不是单纯的历史书籍。
但是此书依旧值得马列主义者一读,只要读透了这书(当然要带有批判性的读),就可以对斯派开创的社会主义阵营唯物历史观有了大致完整了解,可以在对许多红色时代的历史批判读物的出现原因和编写思想有一个启发。
所以我个人对此书的评价是四六开吧,六分功四分过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