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文化→关系。这个社会发展步骤不是不能跳,但最好别跳。生活是一切的根本,生活如果都发愁,那就先解决生活的问题,先把基础打牢。有本事的人把一本书说得像一张纸,没本事的人把一张纸说得像一本书。公众号可以。但没必要扯一堆废话。
我告诉你们,读文章的时候,看到"足够"两个字,就一定要当心。
原文提到:
足够的专业,可以使得知识变现成为可能。掌握了科学的方法体系,你就知道如何去把知识变现。发好的论文是套路,賺钱也是套路。你把賺钱当作一个科研课题,相信只要时间足够,你也可以攻克。对有些博士来说,常常想着怎么賺钱而不是科研可能会有内疚感。事实是当你对社会如何运转有了足够的认知后,你会发现钱确实是最大的自由度。
加黑的三处真是杀人不见血,这三处分别暗示:
1、你知识无法变现是因为你不足够专业。
2、你不能赚钱是因为你的时间不足够。
3、你觉得钱不是最大的自由度是因为你对社会的运转没有足够的认知。
这三句没有对"足够"给出任何切实可判别的定义,用这种虚无缥缈的极限词给读者强行打了一管鸡血,同时为自己开脱了所有的责任,可谓无耻至极。
众所周知,我只针对专业,不怎么针对学历。
乡村孩子读不读博士和城里孩子读不读博士在我看来没什么区别。
这篇文章在我看来就是中规中矩的公众号文章,里面有些话,一言难尽,
博士选的是生物化学,大学学的是工科,博士期间就想试试理科,我抱着这样的想法。
学会投资自己:去环游世界拓展视野,这是个不错的选择,但对很多人来说并不现实。读博士的好处是,学校一般会给学生出国开学术会议的机会。这种情况下,只要自己花少量的钱,就可以去体验一下未知的世界。
博士期间,我去欧洲开了两次会,对自己影响很大。一方面是学术,在会议上结识一些人,感受一下世界人民都是怎么做科研的,看看学术圈是个什么样子的,对未来自己做选择有不小的帮助;另一方面是世界很大,我真的出去看看了。
乡村孩子读博士?如果是计算机博士,那基本脱贫了,
如果是那些失败专业博士,那是这个画面,30出头,不低于5000的工资,差不多就是这样了。
如果你从乡村孩子不读博工资可能不到5000这个角度来解读,那就读吧,读了博士再怎么差,5000还是有的。只可惜面临的几乎一定是30出头结婚生子的经济压力,没爽个5年,家里老人可能又需要援手了。
当然了,这是一个人出生就有的宿命,乡村的孩子没什么资本可用,只有自己的劳力,所以我一再劝大家把自己的劳力有效转化为钱。
读博这个事情,很多人论证了性价比。
目前为止,我倾向于把读博定义为一种消费,既不是一种投资,也不是一种经历,你把它当成一种消费,这样怨念自然会小很多。一旦你接受这种设定,就会去掂量你能不能消费得起,你的家庭能不能消费得起。
这篇文章有一句话我觉得还行,
有些观点,有些视角,
有些人遇到了可能胜读十年书
就比如你们遇到了贱贱,看了贱贱的文章
我想应该比出国开几次会的收获大吧...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