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客户总会拿同行有更低报价来压我,威胁找同行合作去,我担心丢单,怎么办?

回答
这确实是个让人头疼的问题,特别是当你真心想和客户合作,但又不想因为价格战而损害自己的利益和公司声誉。别担心,很多销售都会遇到这种情况。关键在于如何巧妙地化解,而不是被动挨打。

首先,我们要明白,客户这么做,通常有几个原因:

试探你的底线: 他们想看看你是否还有降价空间。
货比三家: 这是正常的消费心理,他们希望找到性价比最高的。
真实的议价策略: 有时候,他们确实收到了更低的报价,并以此为筹码。
压力制造者: 有些客户喜欢扮演“施压者”的角色,以此来获得控制感。

面对这种情况,你绝对不能慌。一慌,对方就能抓到你的弱点。我们需要一套有逻辑、有策略的应对方法。我给你详细分解一下,你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运用:

第一步:冷静倾听,表示理解(但不是立刻同意)

当客户提出“你们的价格比XX高”或者“XX给的价格比你们低很多”时,你的第一反应应该是:

“我理解您的意思,XX公司确实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先认可,别急着反驳,这会让客户觉得你听进去了,并且你也有自信。)
“感谢您提供的信息,能让我更清楚地了解市场情况。” (把对方提供的信息看作是“市场研究报告”,而不是“对我产品/服务的否定”。)

为什么这样做?
这是一种“同理心”的表达,让客户感觉到你重视他的意见,而不是上来就辩解。同时,你也没有立刻承认“我比他们差”。这种开场白能为你接下来的沟通争取空间。

第二步:主动出击,挖掘信息(别让信息差成为你的劣势)

不要满足于客户一句“同行给的低”。你要主动问一些问题,来了解情况:

“您方便具体说一下,是哪家同行吗?我们也可以参考一下。” (如果客户不愿意说,也没关系,这表示你愿意了解。)
“您提到XX的报价,能和我分享一下他们提供的具体产品/服务细节吗?比如他们的配置、包含的服务内容、质量标准等等。” (这是最关键的一步!价格往往是表面现象,真正的价值体现在细节里。)
“您对我们这次提出的方案,最看重的是哪几个方面呢?是价格,还是我们的方案能解决您XX问题的能力?” (把焦点从“价格”引回到“价值”和“需求”。)

为什么这样做?
信息不对称是销售中最危险的陷阱之一。客户只告诉你一个“低价”,但他可能忽略了质量、服务、交期、售后等关键因素。你通过提问,是在收集情报,同时也在引导客户思考他真正的需求是什么。

如果客户愿意分享细节: 你可以针对性地指出你们的优势,比如:“哦,我明白了。原来XX的方案里,他们的这个配件是XX型号,而我们使用的是XX型号,它在耐用性上要高出XX%,虽然初期成本高一点,但长期来看能为您节省XX的维护费用。” 或者 “他们可能没有包含我们的XX服务,这项服务能帮您在XX环节节省XX时间和XX人力。”
如果客户不愿意分享细节: 你可以这样说:“没关系,我理解有些时候细节确实不方便透露。不过,我想强调的是,我们始终相信‘一分钱一分货’。在我们的行业里,价格往往和质量、服务深度绑定。我们多年来专注于为您提供高品质的XX,并且有……(列举你的优势,比如行业经验、成功案例、技术支持、售后服务等)。”

第三步:聚焦价值,而非价格(把你最大的武器亮出来)

价格永远是最低的竞争手段,也是最容易被模仿的。一旦你只谈价格,你就落入了低端竞争的泥潭。你的任务是让客户明白,“高价”背后有“高价值”。

重申解决方案的独特性: “我们的方案之所以是这个价格,是因为它针对您刚才提到的XXX问题,提供了一个更加全面、更具有长远效益的解决方案。我们投入了大量的研发资源,确保能够真正解决您的痛点。”
强调隐性成本: “有时候,看起来低的报价,背后可能隐藏着一些隐性成本,比如后期升级费用、不完善的售后服务,或者因为质量问题导致的额外损失。我们愿意在前期投入更多,确保您后续的运营更加顺畅、安心。”
展示ROI(投资回报率): “从长远来看,我们这个方案可以为您带来的效率提升/成本节约/收益增加是XX。我们相信,从投资回报的角度来看,我们的方案是更具优势的。”
引用成功案例/客户证言: “我们之前服务过XX行业的XX公司,他们当时也面临和您类似的选择。最终他们选择了我们,并且表示……”(如果客户信任你的话,这非常有说服力。)

第四步:提供差异化选项(给客户选择的余地,而非“要不就这个价,要不就别谈了”)

如果你评估后,确实有降价的空间,或者能提供一些非价格的附加值,这时可以考虑:

调整方案: “如果价格确实是您目前最主要的考量,我们可以看看是否能对方案进行一些微调。比如,我们可以先从XX核心功能开始,或者在XX服务上做一些取舍,但这可能会影响到您在XX方面的长期收益。您觉得哪个方面可以进行调整呢?” (让客户参与到调整中,他会更理解你的难处,也更能衡量取舍。)
提供增值服务: “这样吧,考虑到您对价格的敏感度,我没办法直接在报价上做太大的调整。但我可以为您争取到XX的免费培训/XX的上门技术支持/XX的延保服务,这也能为您节省一些费用,并且提升您使用我们产品/服务的体验。”
分期付款/付款方式优化: “如果一次性支付有压力,我们可以探讨一下分期付款的方案,或者在付款节点上做一些调整,看看是否能减轻您的现金流压力。”

为什么这样做?
这样做的好处是,你没有直接降价,而是通过“调整”或“附加价值”来应对。这既给了客户台阶下,也保留了你的利润空间和公司的价值。

第五步:坚定立场,但保持专业(“我不会为了低价而出卖品质”)

如果客户依然咄咄逼人,并且你已经充分展示了价值,也提供了所有可能的选项,但对方仍然只咬住价格,并且威胁找同行合作:

“我非常感谢您能和我分享您的想法。坦白说,如果我们的目标只是追求最低价格,那确实不是我们最擅长的领域。我们更专注于为您提供能够带来最大价值和最可靠保障的解决方案。” (这是在划清界限,表明你的定位。)
“我们的报价是基于我们提供的产品质量、技术支持和售后服务来制定的,这是我们能够保证为您提供稳定、高效的价值的基石。” (再次强调你坚持的原则。)
“我真心希望未来有机会能为您服务,但如果目前我们无法满足您对价格的期望,我理解。我也衷心祝愿您能找到最适合您的合作伙伴。” (体面地结束谈话,给自己留后路,也给客户留面子。别做恶性竞争的推手。)

为什么这样做?
销售不等于“卖掉一切”。有时候,坚持自己的底线和原则,反而能赢得客户的尊重,甚至在未来吸引那些真正看重价值的客户。如果对方只是想通过价格敲诈你,那及时放手,把精力用在更可能成交的客户身上,也是一种明智的选择。

最后,一些心态上的建议:

1. 自信: 你的产品/服务有其价值,你的公司有其专业性,相信这一点。你不是在“求”客户,而是在“合作”洽谈。
2. 不要害怕失去客户: 没有哪个客户是“必须”得到的。如果一个客户只认最低价,那么即便这次成交了,未来也很难建立长期的信任和合作关系。
3. 做好市场调研: 了解同行的价格、产品和服务水平,这样你在回应时才更有底气和数据支撑。
4. 记录和总结: 每次遇到这种情况,都认真复盘,记录下客户的反应、你的应对方式以及最终结果。这能帮助你不断优化销售策略。

记住,面对客户的低价攻势,与其被动防御,不如主动出击,用价值说话,用专业赢得信任。祝你销售顺利!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这种事情每个做销售的都会遇到。当你的产品和销售服务与竞争对手同样的情况下,会可能对手的报价比你低造成你丢失客户。


‘但是也不是没有办法弥补。

你得找出对手的产品是否质量一直处于稳定;假如竞争对手质量不及你的稳定,客户迟早回来找你的。

还要看客户是真威胁还是假威胁。对手产品是否与你销售的功能是一样的。

我就在2019年做了一个从没有见过面的客户。2020年因疫情干扰,客户被人中途打劫了。后来我微信他们中的另外一个B合伙人,怎么没有回购?其原因是什么?对方就告诉了我详情。

我也没有在原来我们提供的产品上进行纠结,而是提出另外一个建议,建议他的伙伴B用我们手上另外的功能的产品,先可以一试。免费发了三个样板过去。

过了一个星期我再问其中的购买者A他在别人手上购买的货有用完没有,并顺道叫把对手的产品发我看看。我看了对手产品后就胸有成竹了,只不过外形模仿了我手上的产品而已,于是我趁此机会向对方说明了,我们除了有以前他购买的之外,还有新设计出来的产品,只不过比以前的售价更贵些,同时有一款比以前的便宜些,但耐用度差点。

客户最后将我手上的三款产品进行了同时购买。原来价位的照买不误,后面新设计的更贵的和比原来便宜的都顺道推广销售出去了。我们并没有吃亏,因为每个产品利润是按同样设计的。


所以做销售不要怕客户不买,客户要购买的原因,第一是可以用,第二质量稳定,第三你是诚信可靠的,比如价格比原来的是便宜,但质量耐用度差点,要按实际情况告知客户。这点非常重要。


对每个竞争对手的产品必须了如指掌,价位、质量、外观、包括售后。

同时对本公司产品除了心里有数,还得根据客户要求和市场变化随时向公司研发部门提出正确的建议,这样你才能在销售上应付自如。


销售是一门长期的学问,比读书难多了。希望帮到你。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