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红肌比较多的部位是不是需要小重量多次数才更有效。比如肩部肌肉?

回答
这问题问得很有意思,也点出了很多人在训练中常常会遇到的一个困惑:到底用大重量低次数好,还是小重量多次数好?尤其提到肩部,这块肌肉确实对训练方式很敏感。

咱们来掰开了说,好好聊聊红肌、白肌和训练之间的关系,看看小重量多次数是不是对肩部这样“红肌比较多”的部位更有效。

首先,什么是红肌和白肌?

肌肉纤维可不是千篇一律的,它们根据收缩速度、能量来源和疲劳度等特性,大致可以分为两种类型:

红肌(慢肌纤维,Type I):
特点: 收缩速度慢,力量输出不大,但耐力极强,不容易疲劳。它们富含线粒体和肌红蛋白(所以是红色的),能高效利用氧气进行有氧代谢来产生能量。
擅长: 做长时间、低强度的活动,比如慢跑、游泳、长时间站立,以及维持身体姿势。
例子: 比如你长时间徒步,最先开始发力的是红肌。

白肌(快肌纤维,Type II):
特点: 收缩速度快,力量输出大,但容易疲劳。它们线粒体少,主要依靠无氧代谢供能,爆发力强。白肌又可以细分为IIa和IIx(或者IIb),IIa是快肌中耐力相对好一些的,IIx则是最“快”也最容易疲劳的。
擅长: 做短时间、高强度的爆发性活动,比如举重、冲刺跑、跳跃。
例子: 比如你瞬间发力举起一个很重的东西,或者百米冲刺,白肌是主力。

“红肌比较多”的部位,是不是意味着小重量多次数更有效?

这个说法有一定道理,但不能一概而论,需要结合具体目标来看。

从耐力训练角度来说:
如果你的目标是提高肌肉的耐力,或者说让某个部位的肌肉能承受更长时间的轻度负荷,那么选择小重量多次数(比如2030次甚至更多)是更符合红肌特点的。因为红肌天生就擅长这种“持久战”。用小重量刺激,可以更好地训练红肌的耐力储备和能量供应能力,让它们不容易在你做一些需要长时间发力的动作时就“缴械投降”。

从肌肉增长(肥大)角度来说:
这是大家最关心的,也是最容易产生误解的地方。传统观点认为,要最大限度地刺激肌肉肥大,应该选择中等重量(大概是你能举起的最大重量的60%85%),做612次的范围。这个范围能同时募集和刺激到红肌和白肌纤维。
为什么? 因为即使是白肌,到了这个次数区间,也会因为累积的代谢压力和肌纤维损伤而产生增肌信号。而红肌,虽然它们本身力量输出不大,但在达到力竭的过程中,也同样会受到训练刺激,尤其是一些复合型的训练动作,会同时调用多种肌纤维。
小重量多次数对肥大有什么影响? 如果重量太轻,可能还没能充分募集到白肌纤维,或者即使做到了很多次,积累的代谢压力和机械张力(这是增肌的两大主要驱动因素)可能不如中等重量。但是,也有研究表明,当小重量训练做到力竭时,也能有效地刺激肌肉肥大。关键在于“力竭”——即你已经无法再完成一次标准的动作。这种极限状态下的肌纤维募集和损伤,同样能引发增肌反应。

为什么有人会认为肩部“红肌比较多”?
肩部肌肉群(三角肌)在很多日常活动和运动中都需要持续发力来维持稳定性,比如持物、支撑、划船动作等,所以它可能比一些主要负责爆发力(比如小腿的腓肠肌在短跑时)的肌肉纤维组成中,红肌的比例会稍高一些。而且,肩部的灵活性和动作幅度也比较大,很多训练动作需要稳定性和持久性来控制。

那么,肩部是不是就适合小重量多次数?

答案是:不完全是,这取决于你的训练目标。

1. 如果你想提高肩部的耐力: 比如希望肩部能够长时间保持姿势而不易疲劳,那么确实可以安排一些小重量多次数的训练。一些强调动作控制和稳定性的动作,比如一些侧平举的变式,或者在循环训练中加入肩部动作,用小重量多次数来做是合适的。

2. 如果你想让肩部看起来更厚实、更有力量(也就是增肌):
中等重量、612次依然是经典且非常有效的增肌区间。对于三角肌来说,这能够有效地刺激它的各个部分(前束、中束、后束)去募集更多的肌纤维,并产生足够的机械张力和代谢压力来促使肌肉生长。
小重量、做到力竭(比如2030次甚至更多)也能有效增肌。关键在于:
选择合适的动作: 很多肩部动作,比如侧平举、前平举、俯身飞鸟,本身就比较孤立,或者对稳定性的要求很高。用非常小的重量去做,你可能很难找到那种“泵感”或者肌肉被充分拉伸、收缩的感觉。
力求力竭: 如果你选择小重量,一定要保证做到最后一刻,直到你的肩部肌肉完全无法再标准地动一下。只有这样,才能确保足够的肌纤维被募集和训练。
训练量是关键: 当重量较轻时,你需要更多的次数和组数来达到与中等重量相当的总训练量(总重量 x 次数 x 组数)。
大重量、低次数(如35次): 这主要侧重于提高绝对力量和募集更多的快肌纤维,对于肩部力量的提升会很有效。如果你的目标是提高肩部的爆发力或者举起重物的能力,那么可以适当加入大重量低次数的训练。当然,对于肩部这种容易受伤的关节,大重量训练需要更谨慎,技术要非常标准,并且需要充分的热身。

总结一下,对肩部来说:

为了耐力: 小重量多次数(20+次)是有效的。
为了增肌:
中等重量(6085% 1RM),612次 是最主流、最稳妥的方式,能同时调动红肌和白肌,效果显著。
小重量,必须做到力竭(2030+次) 也能达到增肌效果,但需要保证“力竭”和足够的总训练量,并且选择合适的动作来感受肌肉发力。
大重量,35次 主要练力量,也可以间接帮助增肌,但需要注意技术和安全。

所以,回到你的问题:“红肌比较多的部位是不是需要小重量多次数才更有效?”

如果你的目标是提高耐力,那么是的。
如果你的目标是增肌,那么小重量多次数可以有效,但前提是做到力竭,并且要注意动作的选择和总训练量的累积。而中等重量多次数(612次)往往是更高效、更普适的增肌方法,因为它能更好地平衡对红肌和白肌的刺激。

最终的建议是:

不要把训练方法“一刀切”。一个全面的肩部训练计划,应该包含不同重量和次数的组合,以达到不同的训练目的。比如:

可以安排一周的训练日,一部分用中等重量(612次)来做复合动作(如杠铃推举)和孤立动作(如侧平举),以促进肌肉肥大。
另一部分可以安排一些小重量多次数(2025次)的动作,比如哑铃侧平举或者绳索侧平举,来提高肩部的耐力和肌肉的“泵感”。
偶尔也可以尝试一些大重量低次数的动作,但一定要以安全和技术为重。

多去感受你的身体,了解不同重量和次数对你的肩部有什么样的感觉和反应,然后根据你的实际目标来调整你的训练计划。希望这个详细的解释能帮到你!

网友意见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