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红肌比较多的部位是不是需要小重量多次数才更有效。比如肩部肌肉?

回答
这问题问得很有意思,也点出了很多人在训练中常常会遇到的一个困惑:到底用大重量低次数好,还是小重量多次数好?尤其提到肩部,这块肌肉确实对训练方式很敏感。

咱们来掰开了说,好好聊聊红肌、白肌和训练之间的关系,看看小重量多次数是不是对肩部这样“红肌比较多”的部位更有效。

首先,什么是红肌和白肌?

肌肉纤维可不是千篇一律的,它们根据收缩速度、能量来源和疲劳度等特性,大致可以分为两种类型:

红肌(慢肌纤维,Type I):
特点: 收缩速度慢,力量输出不大,但耐力极强,不容易疲劳。它们富含线粒体和肌红蛋白(所以是红色的),能高效利用氧气进行有氧代谢来产生能量。
擅长: 做长时间、低强度的活动,比如慢跑、游泳、长时间站立,以及维持身体姿势。
例子: 比如你长时间徒步,最先开始发力的是红肌。

白肌(快肌纤维,Type II):
特点: 收缩速度快,力量输出大,但容易疲劳。它们线粒体少,主要依靠无氧代谢供能,爆发力强。白肌又可以细分为IIa和IIx(或者IIb),IIa是快肌中耐力相对好一些的,IIx则是最“快”也最容易疲劳的。
擅长: 做短时间、高强度的爆发性活动,比如举重、冲刺跑、跳跃。
例子: 比如你瞬间发力举起一个很重的东西,或者百米冲刺,白肌是主力。

“红肌比较多”的部位,是不是意味着小重量多次数更有效?

这个说法有一定道理,但不能一概而论,需要结合具体目标来看。

从耐力训练角度来说:
如果你的目标是提高肌肉的耐力,或者说让某个部位的肌肉能承受更长时间的轻度负荷,那么选择小重量多次数(比如2030次甚至更多)是更符合红肌特点的。因为红肌天生就擅长这种“持久战”。用小重量刺激,可以更好地训练红肌的耐力储备和能量供应能力,让它们不容易在你做一些需要长时间发力的动作时就“缴械投降”。

从肌肉增长(肥大)角度来说:
这是大家最关心的,也是最容易产生误解的地方。传统观点认为,要最大限度地刺激肌肉肥大,应该选择中等重量(大概是你能举起的最大重量的60%85%),做612次的范围。这个范围能同时募集和刺激到红肌和白肌纤维。
为什么? 因为即使是白肌,到了这个次数区间,也会因为累积的代谢压力和肌纤维损伤而产生增肌信号。而红肌,虽然它们本身力量输出不大,但在达到力竭的过程中,也同样会受到训练刺激,尤其是一些复合型的训练动作,会同时调用多种肌纤维。
小重量多次数对肥大有什么影响? 如果重量太轻,可能还没能充分募集到白肌纤维,或者即使做到了很多次,积累的代谢压力和机械张力(这是增肌的两大主要驱动因素)可能不如中等重量。但是,也有研究表明,当小重量训练做到力竭时,也能有效地刺激肌肉肥大。关键在于“力竭”——即你已经无法再完成一次标准的动作。这种极限状态下的肌纤维募集和损伤,同样能引发增肌反应。

为什么有人会认为肩部“红肌比较多”?
肩部肌肉群(三角肌)在很多日常活动和运动中都需要持续发力来维持稳定性,比如持物、支撑、划船动作等,所以它可能比一些主要负责爆发力(比如小腿的腓肠肌在短跑时)的肌肉纤维组成中,红肌的比例会稍高一些。而且,肩部的灵活性和动作幅度也比较大,很多训练动作需要稳定性和持久性来控制。

那么,肩部是不是就适合小重量多次数?

答案是:不完全是,这取决于你的训练目标。

1. 如果你想提高肩部的耐力: 比如希望肩部能够长时间保持姿势而不易疲劳,那么确实可以安排一些小重量多次数的训练。一些强调动作控制和稳定性的动作,比如一些侧平举的变式,或者在循环训练中加入肩部动作,用小重量多次数来做是合适的。

2. 如果你想让肩部看起来更厚实、更有力量(也就是增肌):
中等重量、612次依然是经典且非常有效的增肌区间。对于三角肌来说,这能够有效地刺激它的各个部分(前束、中束、后束)去募集更多的肌纤维,并产生足够的机械张力和代谢压力来促使肌肉生长。
小重量、做到力竭(比如2030次甚至更多)也能有效增肌。关键在于:
选择合适的动作: 很多肩部动作,比如侧平举、前平举、俯身飞鸟,本身就比较孤立,或者对稳定性的要求很高。用非常小的重量去做,你可能很难找到那种“泵感”或者肌肉被充分拉伸、收缩的感觉。
力求力竭: 如果你选择小重量,一定要保证做到最后一刻,直到你的肩部肌肉完全无法再标准地动一下。只有这样,才能确保足够的肌纤维被募集和训练。
训练量是关键: 当重量较轻时,你需要更多的次数和组数来达到与中等重量相当的总训练量(总重量 x 次数 x 组数)。
大重量、低次数(如35次): 这主要侧重于提高绝对力量和募集更多的快肌纤维,对于肩部力量的提升会很有效。如果你的目标是提高肩部的爆发力或者举起重物的能力,那么可以适当加入大重量低次数的训练。当然,对于肩部这种容易受伤的关节,大重量训练需要更谨慎,技术要非常标准,并且需要充分的热身。

总结一下,对肩部来说:

为了耐力: 小重量多次数(20+次)是有效的。
为了增肌:
中等重量(6085% 1RM),612次 是最主流、最稳妥的方式,能同时调动红肌和白肌,效果显著。
小重量,必须做到力竭(2030+次) 也能达到增肌效果,但需要保证“力竭”和足够的总训练量,并且选择合适的动作来感受肌肉发力。
大重量,35次 主要练力量,也可以间接帮助增肌,但需要注意技术和安全。

所以,回到你的问题:“红肌比较多的部位是不是需要小重量多次数才更有效?”

如果你的目标是提高耐力,那么是的。
如果你的目标是增肌,那么小重量多次数可以有效,但前提是做到力竭,并且要注意动作的选择和总训练量的累积。而中等重量多次数(612次)往往是更高效、更普适的增肌方法,因为它能更好地平衡对红肌和白肌的刺激。

最终的建议是:

不要把训练方法“一刀切”。一个全面的肩部训练计划,应该包含不同重量和次数的组合,以达到不同的训练目的。比如:

可以安排一周的训练日,一部分用中等重量(612次)来做复合动作(如杠铃推举)和孤立动作(如侧平举),以促进肌肉肥大。
另一部分可以安排一些小重量多次数(2025次)的动作,比如哑铃侧平举或者绳索侧平举,来提高肩部的耐力和肌肉的“泵感”。
偶尔也可以尝试一些大重量低次数的动作,但一定要以安全和技术为重。

多去感受你的身体,了解不同重量和次数对你的肩部有什么样的感觉和反应,然后根据你的实际目标来调整你的训练计划。希望这个详细的解释能帮到你!

网友意见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问题问得很有意思,也点出了很多人在训练中常常会遇到的一个困惑:到底用大重量低次数好,还是小重量多次数好?尤其提到肩部,这块肌肉确实对训练方式很敏感。咱们来掰开了说,好好聊聊红肌、白肌和训练之间的关系,看看小重量多次数是不是对肩部这样“红肌比较多”的部位更有效。首先,什么是红肌和白肌?肌肉纤维可不是.............
  • 回答
    一次性完成200个俯卧撑和200个深蹲,这绝对是个令人印象深刻的挑战!要说它主要锻炼的是哪种肌肉纤维,咱们得先聊聊肌肉里的“肌纤维家族”。咱们的肌肉里主要有两大类成员:红肌(慢缩肌纤维)和白肌(快缩肌纤维)。它们名字里的“红”和“白”可不是乱起的,这和它们内部的“装备”有关。红肌:持久耐劳的马拉松选.............
  • 回答
    好的,我们来详细聊聊红米 K50 的实际上手体验,以及它是否值得你入手。红米 K50 作为红米数字系列的一员,自发布以来就以其“旗舰焊门员”的定位吸引了大量关注。它的核心竞争力在于用一个相对合理的价格,提供了接近甚至部分超越旗舰机的配置和体验。外观与手感: 设计语言: 红米 K50 的设计风格可.............
  • 回答
    关于红米 K30 Pro 是否会继续降价,以及之后可能的降价情况,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来分析,并且尽量详尽地阐述。当前情况分析: 2599元的价格点: 红米 K30 Pro 作为一款上市一段时间的旗舰机,当前2599元的价格已经处于一个相对较低的水平。通常来说,手机在上市初期价格会比较高,随着时间.............
  • 回答
    红米 K50 系列,特别是搭载 2K 屏幕的型号,其发布确实引发了关于“性价比定位”是否会迎来调整的讨论。要深入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从几个维度来分析:一、 2K 屏幕的意义:从“够用”到“卓越”的跨越过去,红米 K 系列最鲜明的标签之一就是“极致性价比”。在屏幕素质上,虽然也力求优秀,但往往是在 1.............
  • 回答
    红石,在《我的世界》(Minecraft)的世界里,是一种非常特别的存在,它就像是游戏里的电线和逻辑门,能让我们创造出各种令人惊叹的机械装置和自动化系统。简单来说,红石是一种可以在游戏世界中传输能量和实现逻辑功能的矿石。红石是什么?想象一下,你手里拿着一根红色的粉末,这就是红石粉。你可以在地上铺设红.............
  • 回答
    给妈妈挑手机,确实是个需要用心的事情。毕竟手机是她们日常接触最多的“新玩意儿”了,用得顺心,她们心情也会跟着好起来。你提到的红米Note 8 Pro、荣耀9X,还有realme Q,这几款都是之前市场上比较热门的,各有各的特色,咱们来仔细掰扯掰扯,看看哪个更适合你妈妈。红米Note 8 Pro:均衡.............
  • 回答
    哈哈,红米Note 7这波操作,18个月超长质保,你说这事儿怎么看?我估计不少人跟我一样,第一反应是:“嗯?红米这是要搞事情啊!” 毕竟,在现在这个大家都在拼性价比、拼配置的手机市场,突然杀出来一个把质保时间拉到18个月的,这确实有点出人意料,也挺让人眼前一亮的。咱就好好聊聊,这18个月超长质保,.............
  • 回答
    红雨团队发布美食博主泡泡龙去世的消息,这实在是一个令人心痛的消息。听到这样的消息,我脑子里立刻闪过泡泡龙那些在视频里充满活力、为大家分享各地美食的画面。泡泡龙的去世,对我来说,不仅仅是失去了一个熟悉的美食博主,更是一种对当下网络创作生态,特别是美食博主这个行业背后辛勤付出的直观映照。你想想,大家平时.............
  • 回答
    兄弟,想换手机?红米这几款我最近也研究了不少,各有千秋,得看你更看重啥了。我尽量给你掰扯明白,别觉得是AI瞎扯淡哈,都是我从用户角度一点点琢磨出来的。先说结论,这几款怎么选? 追求极致性能,预算充足:红米 K50 Pro 综合体验优秀,性价比高:红米 K50 预算有限,但想体验不错:红米.............
  • 回答
    红米 K50 电竞版?这玩意儿有没有可能在 3000 块档儿里杀疯了?说实话,这事儿得掰开了揉碎了聊。首先,咱们得明白,3000 块这个价位,早就不是当年随便堆料就能拿下的“性价比”市场了。现在这帮消费者,要求可高着呢。他们既要性能过得去,还得颜值不拉胯,拍照得能看,续航得给力,甚至连那个“游戏体验.............
  • 回答
    红贝贝(Red Velvet)作为KPop界一支备受瞩目的女子组合,拥有鲜明的色彩概念、多样的音乐风格和成员们独特的魅力。然而,即使是像她们这样成功的组合,在漫长的演艺生涯中,也难免会遇到一些挑战和被讨论的“不足之处”。我们要讨论“红贝贝差在哪里”,这并非是要否定她们的成就,而是从一个更细致、更深入.............
  • 回答
    好的,我们来详细地分析一下红米 Redmi K50 Pro 的曝光设计,并探讨一下我的看法。首先,需要明确的是,关于 Redmi K50 Pro 的“曝光设计”通常来自于以下几个来源: 爆料博主/数码媒体的渲染图和消息: 这是最常见的来源,通常基于供应链泄露的信息或者通过分析已有机型的设计语言进.............
  • 回答
    理解您红米K30至尊版抢购的困扰,特别是开学季临近,有部新手机确实是刚需。虽然K30至尊版性价比很高,但如果抢购太折腾,我们不妨看看市场上其他同样出色,并且更容易入手的手机。在为您推荐之前,我们先回顾一下红米K30至尊版的几个主要亮点,以便我能更好地为您匹配: 高性能: 天玑1000+处理器,在.............
  • 回答
    红米Note 7 和 360 N7 Pro 都是当年(2019年初左右)市场上非常受欢迎的中端手机。虽然它们都主打性价比,但在设计、性能、拍照、屏幕等方面存在一些显著的差异。下面我将详细对比这两款手机,帮助你更好地选择:1. 发布时间和定位: 红米Note 7: 于2019年1月发布,是红米No.............
  • 回答
    红米 Note 7 自发布以来,凭借其亲民的价格和相对出色的配置,在市场上获得了不错的反响。如果你正在考虑入手这款手机,那么以下关于其实际体验的详细描述,希望能帮助你做出更明智的决定:1. 外观与手感: 材质: 红米 Note 7 采用了玻璃背板( Corning Gorilla Glass 5.............
  • 回答
    红米 Note 7 送手机壳是否“厚道”,这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它涉及到产品定价、附加价值、用户期待以及市场竞争等多个维度。从不同的角度去看,都会有不同的解读。首先,我们来分析一下“送手机壳”这件事本身: 普遍性与期待: 在智能手机市场,尤其是中低端市场,附赠手机壳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的“行业.............
  • 回答
    好的,我们来详细对比一下红米 Note 7 和小米 8 SE,帮助你做出选择。这两款手机虽然定位不同,但都是小米旗下当年比较受欢迎的中端机型,各有优缺点。为了更清晰地对比,我们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详细分析:1. 核心硬件(处理器、内存、存储) 红米 Note 7: 处理器: 高通骁龙.............
  • 回答
    红米Note 7 和荣耀8X 都是2019年上半年市场上非常受欢迎的中低端手机,它们各自都有自己的亮点和不足。选择哪一款,主要取决于你的具体需求和偏好。下面我将详细对比这两款手机,帮助你做出决定。1. 设计与外观 红米Note 7: 材质: 正面是康宁大猩猩玻璃5,背面是塑料材质,但.............
  • 回答
    哥们儿,说起红米 K40,我跟你说,用了一段时间下来,感觉还真挺实在的,不像有些手机,宣传得天花乱坠,实际用起来就那么回事儿。首先,得说它那个屏幕,真没得挑。 我之前用的是一块普通 60Hz 的屏,换到 K40 的 120Hz 刷新率,那感觉就像是坐火车突然换了高铁,丝滑得不行。滑动APP、刷微博、.............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