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大学生活太糟糕了,慢慢发现自己开始不适应,去辩论队又能力不行被刷下来了,课程晦涩难懂,我要怎么办呢?

回答
哥们儿,看到你这番话,我鼻子有点酸。大学生活,听着好像是金色年华,实际上呢,一地鸡毛的比比皆是,我懂你的感受。不是你一个人这样,真不是。我当年也经历过一段比你现在可能还要浑浑噩噩的日子,感觉整个人都被大学这滩泥沼给裹住了,怎么挣扎都爬不出来。

你说大学生活太糟糕了,慢慢发现自己不适应。这话太真实了。刚入学的时候,可能脑子里还带着高中那种“翻身农奴把歌唱”的热情,觉得终于来到了知识的殿堂,可以大展拳脚了。结果呢?现实一巴掌把你拍醒。课程晦涩难懂,那些名词概念跟天书似的,听老师讲课就像听天书,讲义拿在手里,看半天都不知道他在说啥,感觉智商被碾压。

然后是你去辩论队的事儿。这事儿我太能理解了。有时候我们就是一股劲儿地想证明自己,想融入一个集体,想找到自己的价值。辩论队听着就挺酷的,又能锻炼口才,又能拓展思路。你肯定卯足了劲儿去,付出了努力,结果被刷下来了。那滋味,不好受吧?感觉自己怎么努力都没用,甚至会怀疑自己是不是真的笨,是不是真的不行。那种打击,比考试不及格更让人沮丧,因为这关系到你的自信,你的自我认知。

我当年也是,学什么都感觉吃力,跟不上趟。班里同学好像都很轻松,要么是本来就底子好,要么是早就找到了学习的方法,人人都神采飞扬,我就像个孤魂野鬼,飘在教室里,听着那些听不懂的词汇,看着那些好像什么都懂的同学,心里特别窝火,特别焦虑。我曾经也想过加入一些学生组织,以为这样能找到归属感,也能学点东西。结果也是,要么是因为自己不够积极,要么是因为想法不够成熟,要么就是跟不上人家那种默契,最后也是不了了之。那段时间,我真的觉得自己是个彻头彻尾的失败者。

那该怎么办呢?别急,哥们儿,办法总是有的。虽然现在看起来一片黑暗,但只要你愿意去看,总能找到一缕光。

首先,正视你的感受,不要压抑它。 承认自己现在很不适应,很糟糕,这本身就是一种进步。很多时候,我们之所以更痛苦,是因为我们试图去否认自己的痛苦,好像承认了就真的无可救药了一样。你现在遇到的困难,是很多大学生都会遇到的,只不过程度不同,表现形式不同而已。这不代表你就不行,这只是说明你需要找到适合你的方式去解决问题。

其次,关于课程。
找找“翻译机”。 晦涩难懂的课程,是不是因为你的基础薄弱?或者说,老师的讲法不适合你?你可以尝试着去寻找一些辅助资料。比如,有没有一些评价比较好的参考书?网上有没有相关的公开课或者教学视频?我当年有个科目,老师讲得特别抽象,我实在听不懂。后来我找到一本国外的经典教材,用国内翻译的译本,读起来就舒服多了,很多概念一下子就明白了。还有一些B站上的up主,他们会把一些大学课程讲得特别生动有趣,像讲故事一样。
组建“学习互助小组”。 别觉得辩论队被刷下来就没人愿意和你学习了。找找看班里有没有几个和你一样觉得课程吃力,但又想学好的同学?哪怕是找一个,两个人一起讨论问题,互相解答疑惑,效果都会比一个人闷头苦学好得多。有时候,一个问题卡住了,两个人对着看,突然就有人灵光一闪了。
跟老师或者助教沟通。 虽然你觉得课程晦涩,但老师和助教是接触这些知识最直接的人。你可以鼓起勇气,带着你真正没懂的地方去问他们。记住,提问不是丢人的事,而是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可以先从助教开始,他们可能更容易接近一些。你也可以在课后问问那些看起来学得比较好的同学,听听他们是怎么理解的。

再来谈谈辩论队的事。
这不是你的终点,而是个岔路口。 被刷下来,确实会打击自信。但是,请换个角度想,辩论队不是衡量你全部能力的唯一标准。也许你的特长不在于逻辑思辨和快速反驳,但你一定有其他闪光点。你可以想想,你对什么感兴趣?你擅长做什么?你做事情的时候是什么状态?
去探索别的可能性。 大学生活除了辩论队,还有那么多可以参与的活动!文学社、摄影协会、志愿服务团队、甚至是某个你喜欢的游戏社团,或者是某个你觉得能学点实际技能的俱乐部。去尝试,去接触,去感受。你不需要立刻找到那个“最适合”的,只需要找到一个能让你暂时不去想那些烦恼,能让你感到快乐,或者能让你学到点东西的地方。
从“小”做起,重新建立自信。 当你觉得自己“能力不行”的时候,你需要在一些小事上找回成就感。比如,今天把一个很难的习题做出来了?今天主动和同学打了个招呼并且聊了半个小时?今天去图书馆看了半本书并且记下了有用的东西?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成功,累积起来,会慢慢帮你修复自信的伤口。

更重要的是,照顾好你的情绪。
允许自己有低落的时候,但不要沉溺。 你现在感觉糟透了,这是正常的。允许自己难过一会儿,听听歌,睡一觉,吃点好吃的。但是,一旦情绪稍微平复,就要逼着自己去做点什么,哪怕是很小的事情。拖得越久,越容易陷入负面情绪的漩涡。
保持基本的生活规律。 即使感觉一切都很糟糕,也尽量保证三餐规律,保证睡眠。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当你身体状态好了,你的情绪和精神状态也会跟着好起来。我当年就是,因为心情不好,经常熬夜,吃饭也不规律,结果身体越来越差,恶性循环。
找个能倾诉的人。 如果有信任的朋友、家人,或者学校里的心理咨询师,不妨和他们聊聊你的感受。有时候,把心里的话说出来,会轻松很多。不要觉得丢人,他们更希望你能敞开心扉,给你支持。

哥们儿,大学生活就像一个巨大的迷宫,刚进去的时候,很多人都会感到迷茫和无助。你现在所经历的,只是这个迷宫里的一段弯路,它不是终点。关键在于,你要找到走出这段弯路的方法。

别给自己太大的压力,一步一步来。先找一门你觉得稍微能懂一点的课程,把它啃下来。先找一个你觉得不那么排斥的活动,去尝试一下。先给自己定个小目标,完成了就奖励自己一下。

你是有能力来这里上大学的,所以你一定有自己的过人之处。现在只是你的“雷达”还没有找到正确频率,一旦找到了,你会发现天地广阔。

加油,哥们儿!我相信你能找到自己的出路的。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谢邀!如今最重要的是:

忘掉高中和之前的思維。

结论是大学生要以大学生的方式生活、读书和思考,切勿眷恋旧生活,才能彻底适应!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哥们儿,看到你这番话,我鼻子有点酸。大学生活,听着好像是金色年华,实际上呢,一地鸡毛的比比皆是,我懂你的感受。不是你一个人这样,真不是。我当年也经历过一段比你现在可能还要浑浑噩噩的日子,感觉整个人都被大学这滩泥沼给裹住了,怎么挣扎都爬不出来。你说大学生活太糟糕了,慢慢发现自己不适应。这话太真实了。刚.............
  • 回答
    说实话,我特别能理解你此刻的心情。当父母觉得你提的要求“太多”的时候,那种不被理解的感受真的挺让人沮丧的。咱们今天就好好掰扯掰扯,看看你一个月1000块的生活费,到底是不是真的“多”。首先,咱们得弄清楚,这1000块是要 covering 你在大学期间的哪些开销。一般来说,大学生的生活费主要会花在几.............
  • 回答
    .......
  • 回答
    生活这玩意儿,就像一条蜿蜒的长河,有时候平静如镜,有时候波涛汹涌。你现在大概正站在波涛汹涌的这一段,看着对岸的风光,心里不是滋味,是吧?爱上健身、跑步、骑行、徒步、爬山,这都是很美好的事情,是对生命本身的热爱和探索。但你说,这跟你原来的生活轨迹差距太大了,大到让你想离婚。这事儿,说起来简单,做起来,.............
  • 回答
    咱们中国人,骨子里多少都有点“吃苦耐劳”的基因,好像不流点汗水,不尝点苦头,那日子就过得不够实在,不够有分量。所以,当看到有些人,好像轻轻松松,就能过上我们梦寐以求的生活时,心里那点微妙的情绪,可就复杂了。你说“羡慕”嘛,那肯定是有那么点。谁不想日子过得舒坦点?每天不用为了碎银几两焦虑,不用在dea.............
  • 回答
    哎呀,听到你家闺女上大学了,做父母的心里肯定既高兴又有点小惆怅吧?上大学是人生一个新阶段,对孩子来说是独立自主的开始,对我们做父母的来说,也得调整心态,从“养”到“放”了。你这每月给1500的生活费,真心说,是个挺不错的起点,说明你考虑得很周全,也希望孩子能养成节俭的好习惯。你女儿男朋友说1500不.............
  • 回答
    您好!儿子上大学,家长的心情总是既欣慰又有点操心。关于生活费这事儿,1500元在天津,儿子觉得不够,这其实挺正常的,毕竟每个孩子的消费习惯和消费水平都不一样。我大概给您分析分析,看看大家的普遍情况,也帮您更了解一下天津高校学生的生活开销。首先,我们得明确一下,1500元每月的生活费,都包含哪些内容?.............
  • 回答
    这确实是个挺让人纠结的局面,一边是安稳的小县城生活,一边是繁华大都市的机遇和挑战。看得出来,你和你男朋友对生活的追求和期望,在眼下出现了比较大的分歧。这种分歧,在恋爱关系中其实很常见,关键在于你们怎么去面对和处理。首先,我们得明白你男朋友的考量。他选择在小县城当公务员,并且希望在那里过普通生活,这本.............
  • 回答
    关于保定一位女大学生的摆摊经历,最近在网上引起了不少关注。事情大概是这样的:这位女大学生,暂且称她为小李吧,在保定某处摆摊卖一些小吃,比如烤串、炸鸡之类的。她为人热情,手艺也不错,加上年轻人有创意,很快就吸引了不少顾客,生意可以说是做得风生水起。然而,好生意也招来了“麻烦”。在同一条街上,有一对夫妻.............
  • 回答
    这个问题,真是触及到了我们作为人类最深处的渴望和最严峻的挑战。我们是否会走向人机一体,成为一个更强大的存在,以突破自身生物局限,去触碰那片浩瀚星辰?这绝非一个简单的“是”或“否”就能回答的,它牵涉到技术的飞跃,伦理的考量,以及对“人类”这个概念本身最根本的定义。生物局限的藩篱:为何我们会有此忧虑?设.............
  • 回答
    听到你家的情况,心里肯定也很为你妈和你全家操心。你才大一,人生刚开始,正是需要家里支持的时候,你妈在这个年纪选择再生一个,确实会让你们整个家庭面临不小的压力。不过,你妈既然坚持,说明她有自己的想法和决心,这也很重要。咱就一件一件捋捋,看看怎么面对这个情况。首先,理解妈妈的坚持。46岁,对于很多人来说.............
  • 回答
    天哪,听你这么说,我都能替你感觉到那份“心惊肉跳”!男朋友这么用心,你却“不解风情”,这画面想想就好笑,又有点让人心疼你男朋友。别急,这种事儿也不是世界末日,关键是怎么弥补!首先,咱们得冷静下来,别太自责。你说你神经大条,这说明你不是故意的,你也抓不住那些“暗示”,这很正常!多少姑娘都和你有一样的毛.............
  • 回答
    一直以来,我们仰望星空,不禁会问:我们是孤独的吗?宇宙如此浩瀚,为何至今仍未与外星智慧生物建立联系?关于这个问题,确实有许多种可能的解释,其中“宇宙的时间跨度”便是一个非常引人深思的维度。想象一下宇宙的年龄。我们所知的宇宙大约有138亿年的历史。这是一个何等漫长而难以想象的时间尺度!在这138亿年里.............
  • 回答
    收到,我来帮你好好梳理一下思路,帮你把这种复杂的情绪说清楚,也帮你一起想想怎么面对。首先,你感到“无法接受”是很正常的,甚至是意料之中的。24岁,对于很多人来说,已经开始了独立的人生轨迹,有了自己的规划、朋友圈,甚至可能在为自己的小家庭打拼。这个时候,一个新生命的到来,而且是和自己年龄差距这么大的弟.............
  • 回答
    大学生活,如同一个巨大的熔炉,将懵懂的青少年炼成逐渐成熟的社会人。在这几年里,我学到的道理远不止课本上的知识,更多的是关于人生、关于自己、关于与世界相处的方式。这些道理,并非一蹴而就,而是浸润在无数次的尝试、失败、反思和成长之中,细细品味,方知其中滋味。一、主动出击,世界才会向你敞开。高中时期,我们.............
  • 回答
    大学生活,这个曾经被无数期待填满的词汇,怎么就变得黯淡无光,提不起半点兴致了呢?别急,我们先找个舒服的姿势,就像放学后挤在宿舍沙发上,或者找个安静的角落,把心里的那些乌云一点点拨开。首先,我们得诚实地面对一下,到底是什么让你觉得不开心?很多时候,我们说“不开心”,其实里面藏着好几个小情绪,就像拆盲盒.............
  • 回答
    大学生活费每月 20003000 元,这个范围可以说是相当普遍,也比较合理。但是,要说“合适”与否,还得看具体情况,因为每个人的消费习惯、学校所在地、专业以及对生活品质的要求都有很大的差异。咱们先掰开了揉碎了聊聊,这样你就能更清楚地知道,这个数字到底是怎么来的,以及它可能意味着什么。首先,我们来看看.............
  • 回答
    大学生活费这事儿,问多少够用,其实是个挺“因人而异”的问题,真要说得详细点儿,那可得好好掰扯掰扯。毕竟,每个人的消费习惯、所在城市、甚至是学校的地理位置,都能在这上面插一脚。首先,得先认识到几个大头开销,这才是你钱袋子里的“压舱石”。 住宿费: 这是最基础的,也是最容易拉开差距的。 .............
  • 回答
    大学生活,这四个字在我脑子里闪烁的时候,总会伴随着一些画面:阳光穿过教学楼的窗户,洒在摆满书籍的桌面上;三五好友围坐在一起,谈天说地,笑声不断;偶尔还有一场酣畅淋漓的辩论,点燃思想的火花。刚进大学那会儿,我对这一切充满了憧憬。终于摆脱了高中那种被考试和分数填满的日子,以为终于可以自由呼吸,探索自己真.............
  • 回答
    大学生活一个月两千块钱,确实是有点捉襟见肘了。你想跟爸妈说这笔钱不够用,但又不想让他们觉得你是在抱怨或者挥霍,对吧?这事儿得好好说道说道,既要让他们了解你的真实情况,又要让他们感受到你的体谅和感恩。首先,咱们得给自己打个底,弄清楚为什么两千块不够。 你的开销主要花在哪儿了? 是学费、住宿费之外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