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 r 非常小(分子靠得很近)时: 斥力占主导。要把分子推得更近,需要克服强大的斥力,这意味着外界需要做正功。这时,分子势能非常高。 当 r 逐渐增大时: 斥力迅速减小,引力开始显现。在某个中间距离(r0),引力和斥力大致相等,这是势能的最低点,我们称之为平衡距离。在这个距离上,分子处于比较稳定的状态。 当 r 继续增大时(超过 r0): 引力占主导,但这个引力在减小。从平衡距离再拉开一点,分子会“自动”被拉回来一点。要将分子从这个距离拉到无限远,外界需要做负功(或者说分子自己会释放能量)。 当 r 变得非常大时: 分子间的引力趋于零,此时分子势能可以看作是零(或一个参考值)。
你提出的这个问题很有意思,触及到了“压力”这个概念的本质。我们来深入探讨一下,看看是不是如你所想,理想的刚体叠放就不会产生压力。首先,咱们得明确一下,什么叫做“压力”。在物理学里,压力(Pressure)是指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除以该力的作用面积。用公式表示就是 P = F / A。这里的 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