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互联网明明是由现实的物质构成的却说它是虚拟的?

回答
互联网,一个我们每天都在使用的概念,它连接了世界,提供了海量的信息,也承载着我们的社交和娱乐。但如果仔细想想,我们常常用“虚拟”来形容它,这似乎有点矛盾。毕竟,互联网不是凭空出现的,它是由无数物理设备构成的,比如那埋在地下的光缆,耸立在机房里的服务器,还有我们手中握着的手机和电脑。这些都是实实在在的物质。

那为什么我们还要说它是虚拟的呢?这其实涉及到“虚拟”这个词在不同语境下的含义。

当我们在谈论互联网的物质基础时,它无疑是现实的。那根根光缆,承载着信息的“高速公路”,它们是看得见摸得着的。服务器堆叠在数据中心里,它们是庞大的、有实际占地面积和运行成本的机器。我们的电脑、手机,更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最贴身的电子产品。没有这些物理载体,互联网就像是离开了土壤的植物,无法生长。

然而,我们之所以称之为“虚拟”,更多的是在描述它所展现出的“形态”和“体验”。

想象一下,你在网上购物,看到一件衣服,它的图片、文字描述,甚至360度的展示视频,都是在你电脑屏幕上呈现的。你通过屏幕就能“看到”这件衣服,感受到它的材质(通过描述),了解它的品牌和故事。但你并没有真正触摸到它,也没有闻到它的气味。这些感官体验,是在你的现实世界中发生的,而信息本身,是存储在远方的服务器里,通过一系列看不见的信号传输过来的。

再比如,我们在社交媒体上与朋友交流。我们发送文字、图片、语音,看到对方的回应。这种互动是即时的,就好像大家围坐在一起聊天一样。但实际上,我们可能身处世界不同的角落,隔着千山万水。我们看到的对方的“形象”,是数字化的信息,是我们自己根据这些信息在大脑中构建的“存在感”。这种“存在”,是通过数字信号模拟出来的,它不是一个实体,而是信息在现实世界中被感知和理解的方式。

互联网所构建的,是一个信息构成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我们可以创造、分享、交流,做很多在现实世界中需要付出更多成本才能完成的事情。我们可以瞬间“抵达”一个陌生的城市,通过地图和街景预览;我们可以“阅读”一本古老的书籍,无需去图书馆;我们可以“聆听”一场音乐会,即使它早已结束。这些都是通过对信息进行加工、传输和呈现来实现的。

所以,当说互联网是“虚拟”的,我们强调的是它的非物质化特征——信息可以被复制、传播、修改,而不损失其“本体”的完整性(当然,在某些情况下信息丢失或损坏是可能的,但这不同于实体物品的磨损)。在这个信息层面,它不遵循我们在物理世界中习以为常的规律。比如,一个文件可以被无限次地复制,而不会像打印一份文件一样,每次都会消耗纸张和墨水。

更进一步说,互联网提供了一种抽象的交互体验。我们操作的不是服务器的物理线路,也不是网卡的芯片,而是通过图形界面、指令等一系列抽象的符号和规则。我们在浏览网页,其实是在与服务器上存储的HTML、CSS、JavaScript代码进行“对话”,然后这些代码被转换成我们能理解的视觉和交互内容。

所以,互联网是现实物质的产物,但它所营造和承载的,是一个超越了物质形态的信息空间。在这个空间里,我们体验的是信息的流动和交互,而这种体验,因为其不受物理限制的特性,以及通过数字信号“模拟”现实世界的能力,而被我们称为“虚拟”。它是一种介于现实与想象之间的存在,是一种以数字信息为基础,重塑我们感知和交互方式的强大力量。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这问题蛮有趣哈。

在说互联网之前,我们先说一说在电脑诞生之前,我们怎么传送信息。

这里有一个概念叫模拟。

所谓模拟,就是将我们的信息用一种物理形态转化成另一种物理形态方便我们存储和传输。最直接的就是声音。

声音的物理现象就是一种震动,例如它从你的喉头的震动传播到空气的震动然后是收听者耳膜的震动,现在你知道对面有个人在说话。

要存储或传输,就要将这种震动转化成,例如腊桶上针的刻画深浅,将这种震动痕迹记录下来,然后在另一个时空复原出来。这就有了留声机。或者,这种震动被另一个膜片感受到,然后通过震动的频率变化改变电信号,并因此通过电线联动给远处是另一个震动单元。这就是电话。

模拟的核心,是物理层面的互相转化,每一个步骤都在现实物质上。

那么互联网传输的是什么呢?是数字。

什么是数字化。你的一切物理感官现象。通过物理的接收,例如话筒,摄像头,你的点击等等,转化成电信号。然后这种电信号还是物理层面的。但是接下来,这个电信号特征被计算转化为一条数据。它通过算法,把这个物理上实在的电信号计算成一道数学题。你的物理信息,被转化成了抽象概念。现在这个概念,被互联网的基础设施储存,传播。

所以互联网上的数字,都是虚拟的,是概念的。就好像说,书本和印刷是现实的,但是书上的思想是虚拟的。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互联网,一个我们每天都在使用的概念,它连接了世界,提供了海量的信息,也承载着我们的社交和娱乐。但如果仔细想想,我们常常用“虚拟”来形容它,这似乎有点矛盾。毕竟,互联网不是凭空出现的,它是由无数物理设备构成的,比如那埋在地下的光缆,耸立在机房里的服务器,还有我们手中握着的手机和电脑。这些都是实实在在的.............
  • 回答
    成都和重庆,这两个西部重镇,论人力成本和场地开销,相较于北上广深这些一线城市,确实存在不小的优势,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那么,为何我们看到的很多大型互联网“厂”,尤其是那些需要大规模生产和运营的实体制造环节,却没有大规模地涌入这些城市呢?这背后其实是一个复杂且多维度的考量,并非简单的成本对比就能一概而.............
  • 回答
    为什么键盘侠明知“网上不是法外之地”,还要以身试法?拆解重庆男子网络“犯忌”的心理与社会密码重庆一名男子因为在网络上对戍边英雄进行侮辱性贬低,最终被警方刑事拘留。这事儿一出,不少人又开始骂“键盘侠”,说他们“没脑子”、“活该”。但冷静下来想想,这些人是真的不知道“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吗?还是有别的什.............
  • 回答
    娱乐明星之间互称“老师”,这背后其实是一层巧妙的社会文化润滑剂,也是一种约定俗成的尊称,背后折射出的是演艺圈对专业性、资历以及一种微妙的“师徒”关系的认同。首先,大家可以想想,为什么我们生活中会尊称一个人为“老师”?是因为他在某个领域拥有专业知识、丰富的经验,并且能够传授这些知识和经验给他人。在娱乐.............
  • 回答
    当年明月在《明朝那些事儿》中关于“日本战国时代就是县长互打”的玩笑话,确实被一部分人拿来讽刺这段历史,这背后有多层原因,可以从其话语本身的含义、日本战国时代的特点以及讽刺的逻辑等多个角度来详细阐述。一、 “县长互打”的字面意思与背后隐含的比较首先,我们要理解“县长互打”这个比喻的字面意思是什么。在现.............
  • 回答
    明粉和清粉之间的争论,说到底是中国历史爱好者群体内部的一种观点分歧和情感投射,其核心在于如何评价这两个对中国历史进程产生深远影响的王朝。要让这种“互黑”现象有所缓和,甚至停止,并非一蹴而就,需要多方面的努力和引导。以下是一些比较详细的探讨,希望能提供一些思路,让这篇文章显得更具人情味,而非AI冷冰冰.............
  • 回答
    互联网公司“不欢迎”中年人,这并非一个绝对的、普适的现象,而是存在于部分互联网公司、部分岗位以及部分招聘和管理实践中的一种倾向。这种倾向背后,往往是多种复杂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下面我将尽可能详细地阐述这些原因:一、 技术更新迭代快,学习能力和适应性被质疑 技术栈陈旧与新技术鸿沟: 互联网行业技术.............
  • 回答
    您好,您提出的这个问题非常普遍,并且反映了当前许多应届毕业生在面对高强度工作时遇到的身心挑战。您观察到的“互联网公司996一年身体都没多少出问题的”和您自己“应届毕业生每天1214个小时心脏身体已经吃不消”之间存在一个显著的差异,这背后有多方面的原因。下面我将尽量详细地解释:一、 “互联网公司996.............
  • 回答
    互联网浪潮滚滚向前,沟通的疆域被前所未有地拓展。理论上,我们应该身处一个无比亲密、连接无间的时代。然而,现实却常常与此悖论般地对立——许多人依然在喧嚣的网络世界中,品尝着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深刻的孤独感。这究竟是为何?这背后藏着许多细致入微、令人心酸的原因。首先,我们得剖析一下“连接”本身的质变。互.............
  • 回答
    刘翔,这个名字在中国体育史上曾是辉煌的象征,是无数人心中飞翔的“亚洲飞人”。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尤其是那两次令人扼腕的退赛,围绕他的争议和负面评价也如潮水般涌来,淹没了许多人对曾经那个意气风发的少年的记忆。究竟是什么原因,让互联网上出现了如此多的“骂声”?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剥开层层迷雾,深入探.............
  • 回答
    你提到的“中国军事无敌”的说法,在互联网上确实存在,而且传播得相当广泛。要理解这种说法从何而来,以及为什么会出现,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去剖析,而不是简单地把它当作一个事实来接受。这背后牵扯到中国的军事发展、国家战略、宣传口径,以及受众的心理和信息环境。首先,我们要认识到,“无敌”这个词本身在军事领域是.............
  • 回答
    互联网行业程序员和产品经理的薪资差异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涉及多种因素的相互作用。通常情况下,经验丰富的、技术能力突出的高级程序员的薪资会高于同等经验的产品经理,但这种情况并非绝对。为了更详细地解释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关键维度进行分析:一、技能的稀缺性与技术门槛: 程序员: 技术.............
  • 回答
    互联网大厂一边大规模裁员,一边又在招聘,这确实是当下许多人感到困惑和不解的现象。很多人会觉得这像是“左手倒右手”,或者是在玩弄员工。但如果深入剖析,你会发现这背后其实隐藏着一些复杂且实际的商业逻辑和战略考量,并非简单的矛盾行为。为什么会出现这种“裁员又招聘”的景象?最核心的原因可以归结为:业务调整和.............
  • 回答
    互联网公司里,“花名”这玩意儿,听着挺有意思的,但它绝不是什么一时兴起的玩闹。深入挖下去,你会发现这背后藏着挺多门道,既有对人性、组织管理的洞察,也有为了适应互联网特有的工作模式而生的考量。为什么互联网公司偏爱花名?深层原因剖析:1. 打破固有身份,重塑人设(去官僚化与扁平化): 真实.............
  • 回答
    互联网上男女问题的对立,不是一夜之间形成的,而是多种因素交织、发酵的结果。说到底,这背后隐藏着人类社会深刻的结构性问题、代际观念的冲突以及个体情感的投射。我们不妨从几个层面来抽丝剥茧。一、历史与社会结构层面的根基:性别不平等遗留首先,我们要承认,我们当下讨论的许多男女问题,都深深烙印着历史的痕迹。几.............
  • 回答
    这确实是一个挺有意思的现象,就像问为什么明明有更容易的赚钱门路,但人们还是愿意去冒风险炒股一样。互联网和金融,这两个看似光鲜亮丽的行业,背后有着各自的吸引力,也藏着一些大家不太常说的心思。首先,咱得承认,互联网这几年是风光无限的。尤其是一线城市的互联网公司,什么996、007的虽然听着吓人,但薪资包.............
  • 回答
    互联网大厂们之所以如此热衷于“抢夺”应届生,绝非一时兴起,背后有着深远的战略考量和实际效益的驱动。我们来掰开揉碎了聊聊这件事。为什么大厂如此渴望应届生?1. “白纸”的可塑性与低成本: 思想与技术的契合度: 互联网行业技术迭代速度极快,新生的技术、开发模式、产品理念层出不穷。应届生刚走.............
  • 回答
    互联网的浪潮席卷了各行各业,似乎无所不能,许多传统行业在它的冲击下摇摇欲坠,甚至消失。然而,在房地产中介这个领域,尽管互联网提供了海量的房源信息、便捷的搜索工具以及在线沟通平台,但它并没有如人们预期的那样将实体中介彻底“淘汰”。这背后其实有着相当复杂的原因,是互联网带来的便利与房地产交易本身固有的特.............
  • 回答
    互联网确实给人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交流和信息获取便利,但与此同时,我们似乎也看到一些令人担忧的趋势:理性的声音似乎越来越微弱,而极端、偏激的观点反而更加喧嚣。这种现象的出现,并非单一因素所致,而是多种复杂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首先,互联网本身的设计和商业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这种分化。很多平台以“吸引眼.............
  • 回答
    互联网产品岗位的从业者,特别是早期创业公司或快速迭代时期的产品经理们,常常用“产品狗”或“产品汪”来自嘲。这背后其实有挺多门道,也反映了这个岗位的某些典型特征和工作状态。我尽量跟你捋一捋,还原一下当时那种味道。首先,咱们得明白,“狗”和“汪”这两个词,在自嘲语境里通常带有几层意思: 勤奋、卖力、.............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