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超越成龙不可能,但却有另外一种可能性。
当年传奇的李小龙溘然辞世后,香港电影界一直想寻找下一个李小龙,年轻的成龙就是在这个背景下作为李小龙的接班人被电影公司推上前台。
但是机缘巧合,成龙开创了功夫喜剧的先河,成功打入世界市场。虽然在对功夫以及功夫电影的贡献上成龙不可能超越李小龙,但是在电影领域成龙无疑走得更远。
知乎er有云:人的一生当然要靠自我奋斗,当然也要考虑历史的进程。
李小龙与成龙在香港电影史、中国影史与世界影史的地位与中华经济、文化在世界上由边缘慢慢融入主流的过程密切相关,那么吴京《战狼2》的一飞冲天也同样揭示了中国市场乃至世界市场上一个电影类型的长期缺位:国产现代战争动作片。
与好莱坞科幻大片一样,现代战争动作片不仅同样需要极其成熟的电影工业作为支撑,更需要背后身后的深厚的军事、军队、军人文化积淀。
好莱坞的军事/战争动作电影就是军队文化与电影工业结合的产物。
这一类型片,其代表人物就是布鲁斯威利斯、代表系列就是007系列。
因此纵观全世界,战争片、战争故事片、战争爱情片不少国家都能拍出来,但战争/军事题材的动作片出了美国好莱坞就极其少见,007系列早期是英国制作但后来基本是好莱坞的手笔。
香港电影工业发达,但长期的殖民统治使得军人文化的土壤无从谈起,其背后的精神内涵更是空中楼阁。
香港动作片中关于战争的电影,古风就往武侠走、现代就拍成了黑帮警匪风格。
常年看香港电影就知道,当需要引入军事题材上的大格局时,往往出镜的就是飞虎队、前x国特种部队、大陆武警公安(《爸爸的信》)、新加坡/台湾特种部队(《赌神》),再往上就是越南武装游击队(英雄本色3》)、解放军驻港部队(《赤道》)。
比起偏向于警匪风格与传统主旋律的《湄公河行动》或者写实战争风格的《集结号》,商业化程度、爆米花程度更高的《战狼》系列极有可能开启国产硬汉军事动作题材的时代。
这背后是这些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对外宣传风格的转变和中国武装力量越来越上得了台面。如今民众对于国产现代军事题材的强烈观影需求在大视频网站上层出不穷的自制军事CG视频、军迷自制短片就可见一斑。
同时传统红色军事题材商业化运作的水土不服以及港产动作片的审美疲劳与后继乏力,给市场留下了一大片空白。
所以就像当年成龙开辟功夫喜剧一样,吴京的默默坚持让自己走到了一个亟待发掘的电影市场宝藏门口。《战狼2》高度商业化一个典型特点就是,从角色到剧情,其每一个模块都是可以替换的,但唯独导演吴京是独一无二的。
在新一代小鲜肉男演员动作生硬、演技羸弱,而港台导演男星水土不服的情况下,有了捷足先登的优势与《战狼2》的票房成绩,在成熟的模式下只要顺着这条路走下去吴京终会在中国影史上找到自己想要的位置。
这恐怕曾经饰演《太极宗师》的小鲜肉、《小李飞刀》的阿飞、《夺帅》中的杀马特的吴京当年没有想过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