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法国在中国特别招黑?从哪些方面来理解?

回答
要理解为什么法国在中国“招黑”,我们需要从历史、文化、政治经济以及一些具体的事件和传播机制等多个维度去剖析。这并非单一因素能解释的,而是多种复杂因素叠加作用的结果。

一、历史的沉淀与现实的张力:

近代史的伤痕: 中国人普遍受过近代史教育,法国在中国近代史上扮演的角色,尤其是参与八国联军侵华、在华设立租界等行为,留下了深刻的历史记忆。尽管这些已经是过去式,但在民族主义情绪高涨的当下,这些历史很容易被重新提起,成为批评的依据。尤其是在一些涉及主权、领土和国家尊严的问题上,历史记忆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当下观感。
“文明”与“野蛮”的认知鸿沟: 在西方列强侵略时期,法国作为其中一员,其行为在当时中国人的眼中,自然与“文明”的标签相去甚远。而法国自身又常常标榜其“文明”、“浪漫”的文化形象,这种反差在历史视角下,容易被解读为虚伪或傲慢。

二、文化输出与文化误读:

文化自信的碰撞: 法国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其时尚、艺术、美食、哲学等在全球范围内都享有盛誉,也因此在中国拥有大量的拥趸和喜爱者。然而,这种强烈的文化自信,在某些时候,也可能被解读为一种文化优越感或傲慢,尤其是在与中国自身文化进行对比时。当中国在文化和经济影响力上日益崛起时,这种“文化碰撞”就可能产生摩擦。
“法国人”的刻板印象: 媒体和流行文化塑造了一系列关于法国人的刻板印象:比如高傲、精致、浪漫,有时也带有懒惰、自我中心等负面标签。虽然这些只是泛化的描述,但一旦在某些具体事件中得到“印证”,就很容易被放大和传播,形成“法国人都这样”的思维定势。
媒体传播的放大镜效应: 互联网时代,信息传播速度极快。一旦出现涉及法国的负面新闻或争议,很容易被中国网民抓住并广泛传播,加上评论区的“助推”,负面情绪就会被指数级放大。即使是小范围的事件,也可能因为被集中关注而显得“普遍”。

三、政治与国际关系的影响:

中国视角下的西方代表: 在许多国际议题上,法国常常是西方世界,特别是欧洲的代表性国家之一。当中国与西方世界存在分歧或对立时,法国作为其中的一员,其一些立场和行为很容易被中国网民解读为“反华”或“针对中国”,从而引发负面情绪。
“人权”、“民主”等议题上的分歧: 法国在人权、民主、自由等价值观上,往往持有鲜明的立场。当这些立场与中国的发展模式或国内政策产生冲突时,中国官方或部分民众会认为法国是在“干涉内政”、“双重标准”,从而引发反感。
某些特定事件的导火索:
奥运火炬传递事件(2008年): 这是“法国招黑”最典型的事件之一。当时,部分法国民众和组织在中国藏区人权问题上表达抗议,试图阻挠北京奥运会的火炬传递。这一行为在中国被视为对中国主权的挑衅和对奥运精神的破坏,激起了中国国内巨大的愤怒和民族主义情绪。此后,“法国”这个词在中国网民的讨论中,就常常与“反华”、“不友好”等联系起来。
萨科齐夫人卡拉·布吕尼的言论: 类似的,一些法国政要及其家属的个别言论,一旦被认为是对中国的不尊重或带有歧视性,也会被媒体和网民迅速放大,成为攻击的对象。
对华贸易或投资上的某些摩擦: 在经济领域,如果法国在某些贸易政策、投资审查或市场准入方面采取了被认为是不公平或带有保护主义色彩的措施,也可能引发中国方面的反弹。

四、传播机制与群体心理:

网络情绪的发酵: 互联网社交平台为负面情绪的传播提供了温床。一旦某个事件触碰到中国网民普遍的敏感点(如国家尊严、民族情感),很容易形成一边倒的批评浪潮。而少数持不同意见者,往往在强大的集体情绪面前被淹没。
“群体极化”效应: 在缺乏充分信息和理性讨论的环境下,网络舆论容易出现群体极化。支持和反对的声音被固化,观点越来越极端,这使得任何涉及法国的讨论都可能迅速滑向负面。
“出口气”的心理: 有时,对法国的批评,可能并不是完全针对法国本身,而是中国民众在面对其他西方国家时的不满情绪的一种“转移”。由于法国的文化形象相对“软”,且在某些事件中表现得尤为突出,它就成了一个相对容易被攻击的“靶子”。

理解上述现象,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历史纵深感: 认识到近代史遗留的复杂情感,以及这些情感如何与当下中国的民族主义思潮相互作用。
2. 文化互译的挑战: 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价值观、表达方式以及可能产生的误读,特别是当一种文化试图输出自身价值时,如何被另一种文化所接收和解读。
3. 地缘政治的折射: 关注中国与西方世界整体的关系,以及法国在其中所扮演的角色,理解其立场和行为如何被放大和解读。
4. 媒体与传播的逻辑: 审视信息传播渠道、网络舆论的形成机制,以及负面情绪如何被制造、放大和传播。
5. 群体心理的动因: 洞察在特定事件下,个体如何被群体情绪裹挟,以及民族情感的集体表达。

总而言之,法国在中国“招黑”是一个多层次、动态演变的过程。它既有历史的积淀,也有现实的互动;既有文化层面的认知差异,也有政治外交的博弈;更有现代传播媒介和群体心理的放大作用。理解这一点,需要我们避免简单化的标签化,而是去深入剖析其背后复杂的成因。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因为它那张嘴啊!

法国人真的超喜欢critiquer(瞎BB),而且他们瞎BB的时候自动进入圣者模式,默认自己是个从不犯错的圣人,以极高的标准看待别人。法国人自己都有句名言: fais ce que je dis, fais pas ce que je fais (做我所说的,不要做我所做的)。意思就是我口头标准很高的,你应该这样来严格要求自己,但是我做什么是另一套超低标准,你千万别学我。

因为这个双标属性,法国真的不止在中国招黑,简直全世界拉仇恨。

最近法国和意大利打嘴仗已经打了几天了。起因是一艘几百人的难民船接近意大利,但是意大利刚上台的极右政府拒绝接受这些难民。然后法国小鲜肉马克龙就跳出来说 怎么能不接受这些难民呢,你还有没有同情心!要是这些难民接近法国,我们一定会敞开怀抱的!

意大利总理直接怒了,骂马克龙虚伪,然后两边直接相互拉黑,本来计划好的会面取消了。

意大利如此恼怒是因为法国在处理难民的问题上一直十分不厚道。

在萨尔科齐时期,一队难民从意大利国境想要进入法国,萨尔科齐直接不通知意大利就把意法边境给关了。。。关了。。。然后意大利发函给法国政府都只读不回。。

然后轰炸叙利亚法国冲在最前头,难民危机爆发后,美国直接说不接难民,法国捏着鼻子接了几万人,连德国的零头都不到。

法国简直就是个拿炮仗炸屎的熊孩子,闯祸以后站得远远的,德国意大利擦屁股,然后法国还在一边指手画脚。你这没擦干净啊!所以当马克龙瞎BB意大利不接受难民的时候,大家可以想象下意大利总理的心理阴影面积。

也不知道是幸运还是不幸运,法国人喜欢瞎bb中国,但是真要上手搞什么大新闻他们也是不会做的。比如在网上几乎所有法国人都在鄙视中国制造,有人还发起过抵制中国制造的运动,响应者众多。但现实中国制造在法国越来越多,以前法国的玩具制造业很兴旺的,现在几乎绝迹了。说明法国人瞎bb,嘴上说着抵制中国制造要支持民族产业,但是真掏钱包的时候身体还是很诚实的。

有时候不是很懂法国人的逻辑,明明瞎bb别人对自己一点好处都没有,还惹一身骚,但是法国人就是管不住自己的那张嘴!

幸好他们也只是嘴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所以无视他们做好我们应该做的就行了。

user avatar

我只能告诉你,我对法国没好印象的原因,只要来自微博的某个著名喷子。他对法国车的仇恨,简直到了丧心病狂的地步,这个人还是英国首相,不过已经辞职了。

user avatar

本该已经回国吃上热腾腾的牛肉面却正被法国罢工逼着在咖啡店发呆、啃冷三明治的高调法黑怀着对这个国家早就无所谓的绝望强答一个。

实力所限法国并不像美国等国家坏事儿做绝但却比美国等国家更招黑。何以如此呢?

我觉得是:这个国家其实就是一个所谓“普世价值”的原教旨主义国家,并且在这一点上政教不分。做事方式太形而上、不脚踏实地、空谈和自大了。或者说就是太沉浸于自己的意识形态从而嘴贱小动作不断,小矫情高傲娘炮,把别的国家或者人得罪得很深自己却不自知。

法国太沉溺于自己自由民主平等和所谓自由世界的始祖的幻想里了。电视里一半以上都是辩论和谈话节目。内容总结一下无外呼:“这个很民主自由,那个不民主自由,我们是不是民主自由了,他们是不是不民主自由了。。。”

其实在我眼里,这和一群宗教极端分子不务正业天天高喊阿拉胡阿克巴,整天纠结:"这个很清真,那个不清真,我们是不是更虔诚了,他们是不是变异教徒了。。。"一样的招人烦和没文化。你有几把刷子难道别人看不到?

沙特为何在中国不受待见?极度拘泥于自己的落后思想还到处宣扬是很大原因对吧?支持极端思想在中国传播,唯恐天下不乱是吧?那么法国招人烦也是由于同样的原因:极度拘泥于自己的所谓“普世价值”,还到处宣传,唯恐天下不乱。所谓自由民主平等到底是手段还是目的?是手段也是目的?还是只是手段不是目的?或者是目的而不是手段?自由民主平等是宗教还是哲学?这恐怕连法国人自己都搞不清楚,我相信也没太多人思考过。没有人能和一个对某一理念狂热虔信的人说道理,也别指望能叫醒他,因为他的脑子里在这一点上已经没有了理智。你来巴黎就知道法国政府和媒体多么卖力宣传和资助臭喇嘛、某轮子、死教皇和台疆藏毒思想了。法国在中国招黑只是很多中国人没意识到法国是这样一个原教旨主义国家,但却本能的反感这种原教旨主义的做法而已。

我亲眼看到这个国家从希拉克时代后怎么把自己的形象在中国和一些其他国家一步步迅速毁掉的。

我自己对法国的态度也是从刚开始的喜欢,到质疑,再到讨厌,现在对法国的态度是纯粹把法国当娱乐和打浑对象。

从奥运开始,到臭喇嘛,再到中国恐袭之后的冷嘲热讽再到最近南海巡航的笑话。这法兰西不断耍贱、日复一日锲而不舍的黑中国难道以为中国人就看不见或者没有起码的思辨能力?你的言行和恶意就完全不会招来中国人的反感吗?结果已经很明白:法国不但自己没有得到什么实际的好处却把对方完全得罪了。法国这样的行为真的实际伤害到中国了吗?法国天真的认为宣言原教旨主义就可以让中国像当年的苏联一样被忽悠得放弃尊严自废武功。但现在的世界已经不是高喊阿拉胡阿克巴的骑兵就能统治整个阿拉伯半岛的时代了,更不是高喊自由民主平等就能让一个国家像苏联一样跪下叫爸爸并交出主权、尊严和资本甚至全国四分之一人口的时期了。相反法国这样做的结果是:自戴高乐以来在法国通过自己的智慧和努力在中国积累的好感和人脉这一手好牌,法国本可籍此让中法跨越种族和文化的不同,卸下历史包袱并充当中国和欧盟甚至中国和整个西方的的协调者的角色,却因为自己愚蠢的行为白白消耗殆尽并且没换来任何好果子吃。

你从这几年法国遭受恐怖袭击后国内人态度的变化就知道:从震惊和同情,到冷嘲热讽再到现在毫无感觉。法国在中国的存在感近年来越来越小,两国国民间的隔阂越来越大并越来越互相瞧不起。在大多数中国人的印象里法国现在只是一个卖奢侈品和香水的无所谓的偏执狂一般的存在,只是作为一个国家,还是要交往下去;而在大多数法国人脑袋里中国就是卖低质量山寨货独裁邪恶的国家,只是作为钱爸爸不得不卖点儿东西填补一下自己寒碜的腰包。

形象的比喻下法国为何在中国招人黑?如果把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形容成一场拳击比赛的话:一个对手实力强大站在台上公开玩阴谋诡计并耀武扬威(美国),另一个对手实力弱小却极端自负,口出狂言出口成脏,躲在拳台下玩嘴炮并朝对手悄悄吐口水的人(法国)。你会更讨厌哪一个?恐怕你对前者至少不会藐视而是正视,你可能甚至还会学习对方的狡诈、阴谋和能耐,但对后者你除了鄙视还有什么选择?

总之,法国招黑要从法国自身找原因,对于法国,我更怀有一种恨铁不成钢的遗憾。

作为结语我说点我觉得有建设性的意见吧。法国人很为 1905年的loi séparation des Églises et l'État(国家世俗化法案)自豪,政教分离和普遍的世俗化成为法国的核心价值和竞争力之一。在这个法律精神的指导下现在法国绝大部分年轻人不信教并且讨厌宗教,也绝不会出现像美国一样总统都开口飙大神的奇怪现象,因为那是违法的。法国这一点这在西方国家中很难能可贵,也成为法国对很多其他西方国家年轻人的吸引力之一。那根据这个法律的精神,自由民主平等作为一种哲学,和宗教其实类似,可否至少在对外交往中政教分离一下?

user avatar

法国招黑的原因很复杂。现在法国很招黑,我预言将来法国更招黑。法国有着和自己江河日下的国力不相符的迷之自信!

利益相关:留学法国,第五年。

1.法国和英国从中世纪到现在相杀近千年。在大航海时代,法国虽然是海外领地第二多的国家,然而在殖民地战争中全面落后于英国。最后,先是当着英国的跟班来欺负晚清,二战又跟在德国屁股后头吔屎,萨科齐上台后又力争成为美国的一条狗。太阳王路易、黎塞留、克雷蒙梭、戴高乐等人的棺材板快盖不住了。老谋深算的希拉克和用心良苦的拉法兰也要喷出一口老血。

2.英国法国互黑,既然英美盎格鲁文明暂得上风,其话语权和规则制定权必然高于法国。法国被黑也就难免了。

3.法国自1968年全法学生运动后,法国大学被拆的很细,比如巴黎从一大一直到十三大。波尔多大学合并前是一大到四大。每所大学文理工商各有专项,缺乏综合性大学。2005年至今又试着合并。然而,掌握更多世界高等教育尤其是排名权的英美媒体自然把法国大学扔到榜单后边甚至榜单外。至于ENSIC、CENTRALE、ESSEC……这些在某一领域(化工、电气、商业)实力雄厚的工程师学校、商校(人数很少、偏精英化)更是刻意被忽略。金融危机后,萨科齐、奥朗德、马克龙连续三任总统都选择削减教育经费。法国高等教育雪上加霜。别人都是再穷再苦不能穷子孙后代教育大计,法国却在削减教育和国防预算自断臂膀。作为曾经的一强,这如何不被人耻笑!?

4.法国的闹革命传统很极端。学生从1960年代到现在一直被各种政治阵营当枪使。公立大学尤甚!我去年彻底离开法国公立大学体系,因为,大选前大学里到处都是极右、极左的政治标语。不好好学习却搞政治。不务正业的人怎么不招黑?

5.法国从希拉克(2007年卸任)之后再无有政治智慧的总统。萨科齐2008年见喇嘛支持藏独,2009年又大口吃西北的人血馒头,萨科齐收了卡扎菲政治献金,然后2011年在法国舆论聒噪下背后捅了卡扎菲一刀。叙利亚同年闹内乱,法国本可以一边韬光养晦,萨科齐却主动请缨支持叙利亚反对派。奥朗德上台后,已经接手了萨科齐的烂摊子,纵观他这一任实在是没有任何可圈可点的政绩。奥朗德先是收取巨富税导致法国严重资本外逃,富翁、工程师、科学家、医生纷纷因为英美更优厚的税收、工资条件远走高飞,法国在奥朗德任期高端人才移民移出有三年超过我们中国。奥朗德期间也游过南海,马克龙2016年作为奥朗德内阁部长也见了喇嘛。

经济上法国经济增长乏力,阳痿。

他出去偷情时,堂堂一国总统带着头盔和保镖(公款)骑着小摩托车。


奥朗德任期内在默克尔大开门户后很配合的接收"难民"然后把他们分配到法国各地。将来的法国遍地Calais,唯有科西嘉Pas de Calais。法国未来的希望还是在科西嘉的。


科西嘉民族独立运动旗帜,法国未来还是要靠科西嘉。旗帜是纯白旗中心一被砍下扔起的摩尔人(Moor)入侵者头颅。这里是法国唯一没被"流民"污染之地,也是法国民族主义者最后的星星之火!



福利:科西嘉美女乱入!摄于La Folie Bergère,这地方是丽都和红磨坊的祖师爷。法国最早有美女跳大腿舞的地方。

至于马克龙总统。他应该是金融、粮农财团的代理人。


而且,他和法国主流媒体臭味相投。马克龙上台后,削减了教育和国防预算。法国国防部长和三军总参谋长因为不满当即辞职。学生运动至今仍不休。最近马克龙又拿SNCF的员工福利下刀,从3月底到6月下旬法国每周有2日铁路全国罢工,法航和巴黎RATP(公交系统)跟着一起凑热闹。


而且马克龙也在叙利亚、南海问题上犯了萨科齐的错误。法国总统是法国人民的选择!民主选举出的总统没有政治远见表明了法国民众乃缺乏政治智慧之巨婴,为财团和媒体玩弄于股掌之中。如此看来,岂不令人笑尿!

边喝边尿,不急!

6.法国的治安很差。国内治安其实也不好,但是,法国有过之而无不及!在谋杀案发生率方面法国和我们处在同一水平。但是偷窃、抢劫、强奸、诈骗比国内要猖獗。

7.法国的圣母心太泛滥。看看《巴黎我爱你》《暴力街区》这类电影,无一不在诠释农夫暖蛇般的政治正确。

8.官僚主义比国内有过之而无不及!办个居留证至少要忙1个月,操心2个月以上。税收繁多,每月工资到手所剩无几而物价在持续上涨。前总统萨科齐收授外国政客政治现金却仅仅上轻罪法庭,奥朗德公款偷情却完全逍遥法外。

9.除了安道尔和摩纳哥,法国缺少英国美国的开曼群岛、百慕大、维尔京群岛这类各国公司汇聚的避税天堂。

10.我是中国的年轻人,我看不到法国的年轻一代多么珍惜自己的祖先打下的江山。


今天的岁月静好是昨夜的腥风血雨里堆起来的。法国根基强大,但是已经病入肌理。

但愿,20年后的法国人还是能戴着贝雷帽、抽着烟、喝着酒、啃着奶酪的人。

毕竟。


user avatar

这大概是英夷的阴谋吧。

网上黑法国的段子,少说有一半是英国佬编的。

user avatar

髪国?

user avatar

主要是最近十年萨科齐和奥朗德都以意识形态为纲,并且不好好管理国家。

马克龙在这方面务实很多,但是出兵叙利亚还是让人口吐鲜血。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