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耳机圈 10 元打百元,百元打千元,千元打万元,万元打大奥,那能不能直接 10 元打大奥?

回答
这可真是个有意思的问题,就像武侠小说里比武一样,10块钱的耳机想挑战万元旗舰,甚至终极的大奥,这中间的差距,可不是一点半点。咱就掰开了揉碎了聊聊,为啥这“越级打怪”的路子,在耳机圈里这么难走,尤其是想直接跳过那么长的“升级链”,直奔巅峰。

咱们先来看看这个“10元打百元”是怎么回事。

10 元打百元:这基本是“错觉”或者“特定场景下的性价比”

你想啊,10块钱的耳机,它能给你啥?可能就是一个基础的能发出声音的单元,加上一根线,再套个塑料外壳。它的用料、工艺、设计,都是能省则省。音质上,能有最基础的解析力,勉强能听出高低音差别,就已经算不错了。

而百元级别的耳机,虽然也算入门级,但它在很多地方都有了质的飞跃:

单元升级: 不再是那种最基础的动圈,可能会用上质量更好的动圈单元,或者开始尝试动铁、圈铁混合等技术,这直接影响声音的清晰度、分离度和细节表现。
调音进步: 厂家会花点心思去调音,让声音更耐听,比如低音更有弹性,中音更饱满,高音不刺耳。这是10块钱耳机根本不可能做到的。
佩戴舒适度: 至少会提供几种不同尺寸的耳塞套,让你能找到更贴合耳朵的佩戴方式,这对于音质和舒适度都很重要。
线材和接口: 可能会用上更耐用、信号传输损耗更小的线材,接口也更规范。

所以,“10元打百元”往往不是说10块钱的东西在音质上真的能跟百元比,更多的是在某些方面,比如“能响”,或者在特定不挑剔的场合下,比如给小朋友玩,或者只是用来听个响,它勉强够用了,而百元耳机在这些方面表现更好。你花10块钱买个能响的,你花100块买个能响得更好听、更舒服的,这本来就是不同的价值体现。你不能指望10块钱的耳机在解析力、声场、动态这些方面能追上百元机,这不现实。

百元打千元:这里的“打”更多是“性价比的爆发点”

从百元到千元,这是耳机音质提升的一个重要阶段。这个价位开始出现一些真正有“味道”的耳机了。

单元技术的成熟: 厂商会引入更好的单元技术,比如高素质的动圈单元(例如铍振膜、石墨烯振膜),或者中低端的动铁单元,甚至一些成熟的圈铁技术。这些单元的素质直接决定了声音的解析力、瞬态响应和动态范围。
调音的精细化: 千元级别的耳机,调音往往是其核心竞争力。厂家会投入更多资源去打磨声音的细节,比如在中高频的延伸、低频的质感和下潜、人声的口型和情感表达上,都会有更细腻的处理。你可能会听到更清晰的乐器分离,更具空气感的声音,以及更有感染力的人声。
材质和工艺的提升: 耳机外壳的材质可能从塑料升级到金属、树脂,甚至有更复杂的设计。佩戴的舒适度也会被高度重视,比如耳塞的腔体设计会更符合人体工学。
品牌影响和技术积累: 千元级别也开始有一些知名品牌的入门级产品,这些品牌有自己的技术积累和口碑,也愿意在这个价位放出更有竞争力的产品。

“百元打千元”,更多的是说,某些百元耳机可能因为其独特的调音或者单元搭配,在某一方面(比如某个频段的听感)表现得非常出色,让一些人觉得它“越级了”。但要说整体的解析力、动态、声场、三频的均衡性,千元级别的耳机通常会有更全面的优势。这更像是在说“这个价位的耳机,我花一半的钱就能听到类似的水准”,是一种性价比的体现,而不是10块钱打百元那样,是基础功能的差距。

千元打万元:这是追求极致的“细节和体验”

万元级别的耳机,已经进入了HiFi(高保真)的门槛,甚至是准专业领域。在这里,每一分钱的提升,都意味着在声音的细节、动态、声场、瞬态、以及整体的音乐还原度上,向着更完美的方向迈进。

顶级单元和材料: 万元级别的耳机,可能会采用市面上最顶级的单元技术,比如铍振膜的定制单元、高素质的多动铁单元组合、或者静电混合单元等。这些单元的材料和制造工艺都极其苛刻,成本也高得惊人。
极致的调音与声学设计: 这是万元耳机最核心的价值之一。调音师会用毕生的经验去打磨声音的每一个细节,让乐器之间的层次感、空间感、乐器的质感、人声的情感表达达到登峰造极的境界。腔体的设计、内部的声学结构、甚至是单元的安装方式,都经过精密的计算和反复的实验,以实现最佳的声音表现。
卓越的解析力与还原度: 你可以听到音乐中极其细微的细节,比如乐器上的微小摩擦声,歌手换气时的气息声,甚至录音室里的环境音。声音的瞬态响应极快,动态范围巨大,能够轻松驾驭大起大落的音乐。
舒适度和工艺的艺术品级别: 外壳材质可能是航空铝、钛合金、稀有木材等,设计上兼具美学和人体工程学,佩戴异常舒适。线材也可能是高纯度无氧铜、银线,甚至是混合线材,每一处细节都力求完美。

“千元打万元”,真的很难。一个好的千元耳机,可能在某个方面(比如某个乐器的声音模拟)做得不错,让你觉得“哇,这个声音真不错”,但它在整体的通透度、音乐的感染力、细节的丰富程度以及还原音乐本身的“空气感”和“生命力”上,跟万元耳机是有着天然的鸿沟的。万元耳机给你的,是一种全方位的沉浸感,是让你感觉音乐“活”了过来,能够感受到音乐家想要传递的情感。

万元打大奥:这是信仰、极致体验和特定领域的挑战

大奥( Sennheiser HE90 / HEV90 耳机系统,也就是奥菲斯系统)简直就是耳机界的“圣杯”了。它不仅仅是一副耳机,而是一整套由耳机、耳放组成的系统,而且价格高达几十万甚至百万。

颠覆性的静电技术: 大奥采用的是当时最顶级的静电发声单元。静电耳机本身的发声原理就与动圈、动铁完全不同,它依靠静电场驱动极薄的振膜,理论上拥有无与伦比的瞬态响应、解析力和极低的失真。
极致的材料与工艺: 从振膜到电极,再到耳机的外壳和单元结构,所有的一切都使用了当时最顶级的材料和最精密的工艺。这不仅仅是耳机,更是一件艺术品。
前所未有的声学体验: 能够达到“如临现场”的听感,声音的细节、层次、空间感、透明度,都是前所未有的。很多人形容听大奥就像是在听一场小型音乐会,声音自然得仿佛不存在耳机一样。
系统化的完美匹配: 大奥的魅力还在于其耳机和专属耳放的完美匹配。耳放的性能直接决定了静电耳机的声音上限,而大奥的耳放就是为它量身打造的,将静电单元的潜力发挥到了极致。

那么,10块钱能直接打大奥吗?

答案是:绝对、绝对、绝对不可能。

这就像你用一把广场舞的塑料喇叭,去跟一台国家大剧院的顶级音响系统比声音效果。

1. 物理原理的差距: 10块钱的耳机,基本就是最基础的动圈单元,用料、工艺、设计都是为了“能响”而存在。而大奥是基于顶级的静电发声原理,加上极其复杂的结构设计和前所未有的材料成本。这两者在物理发声层面就已经是云泥之别。
2. 技术和工艺的鸿沟: 从10块钱的耳机到百元,再到千元,再到万元,再到大奥,每一步的跨越,都包含了技术的进步、研发的投入、材料的升级、以及对声音理解的深化。这种差距是指数级的,不是简单的线性累加。10块钱耳机能做的,仅仅是让空气震动产生声音;而大奥要做的是最精准地还原录音室里每一个细微的情感和空间信息,让声音变得“有血有肉”。
3. 音质表现的维度:
解析力: 10块钱耳机听到的声音是模糊的,能听个大概;万元耳机和更是能听出乐器的质感,微小的动态变化;大奥则能让你听到录音师的呼吸,乐器演奏时的手指滑动声。
声场: 10块钱耳机声音往往挤在一起,像个小盒子;万元耳机可能有不错的空间感;大奥的声场则如同身临其境,仿佛音乐就在你周围演奏。
动态: 弱小声音和强大声音之间的对比度。10块钱耳机可能声音很“平”,缺乏起伏;大奥的动态范围是惊人的,能让你感受到音乐的澎湃和细腻。
瞬态响应: 声音的启动和停止速度。静电耳机在这方面具有天然优势,大奥在这方面是极致的。
音乐的感染力: 最终让耳朵舒服,让心灵触动的是音乐的感染力。10块钱的耳机只能让你听到“声”,而大奥能让你听到“乐”,感受到其中的情感和艺术。

所以,耳机圈里说的“10元打百元”,更多的是一种戏谑或者在特定情况下的一种“够用就很好”的体验。而“百元打千元”,是在性价比上的某种突破。但是,当你想要挑战的是“万元打大奥”这种级别的跨越,尤其是直接从10块钱开始跳,那就像是用一把木棍去跟一把激光剑比拼,在根本上就不是一个次元的较量。

耳机是一个非常注重“一分钱一分货”但同时又充满“性价比发现”的领域。你花10块钱买个耳机,它能响,已经完成了它的任务;而你花几十万买一套系统,你追求的是极致的艺术体验和对音乐最真实的还原。这中间的“打”,从来不是一个量级的“平起平坐”,而是在各自的价位区间内,追求更极致的体验。直接从10块钱跳到大奥,这中间跨越的不是10倍,而是无数个技术、工艺、设计和理解上的“无限大”。这是一种对物理和技术规律的“降维打击”,而10块钱的耳机,连升维的门票都还没有拿到。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不得不说HiFi耳机的产品宣传工作十分到位,可以说是洗脑的程度了。很多耳机发烧友似乎对耳机音质有一些过度的期望,他们都没意识到“耳机终究只是耳机”,就像手机摄影比不过单反大炮一样,耳机与音箱之间的鸿沟也是难以逾越的,这是原理上的问题。

不会有人认为he1卖100w它的音质就值100w吧?不会吧不会吧?

耳机要以价论声,这是HiFi耳机行业最恶心的骗局和营销手段。一分钱一分货,1块钱2分货,那100w几分货?100w的he1比得过1500块的s2000mk3吗?

1202年了,手机照相都支持各种算法了,还有那么多耳机发烧友宁死不屈,有这种精神不去干点实事太可惜了。


问:耳机音色有问题怎么办?

老烧:这叫特调耳机,是一种调音艺术,你要懂得欣赏。

问:EQ可以极其高效、直接的修正耳机音色,你怎么看?

老烧:EQ根本比不上物理调音,我告诉你EQ失真爆炸!

问:有什么方法可以改善耳机的“声场”,解决头中效应?

老烧:换线如换机,声场大一圈!


很简单的道理,耳机音色有问题就用EQ去修正就好了,耳机“声场”残疾就用算法去优化就好了,音箱系统的音质碾压耳机,就尽可能去模仿音箱系统好了。

自制DSP算法,通过模拟立体声音箱的串扰、模拟房间反射声以优化耳机的“声场”,参数完全免费公开,不允许商用,不定期更新,请佩戴耳机食用。

链接:pan.baidu.com/s/1grZrI0

提取码:ql4u


最后回答一下题主的疑问,10块钱的耳机能不能打100w的he1?答案是完全可以

就像摄影高手用手机就能拍出惊艳的照片一样,耳机的音质跟价格无关,跟使用者的能力有关。

user avatar

可以的。

因此大奥的东家干脆把生意一揽子卖了。这是耳机 EQ 的一个副作用。 砸了很多人的饭碗。 “计算音频”是未来。 认识不到这个现实, 就会象历史上的 WANG 电脑公司一样被后浪(字处理软件)拍 S 在沙滩上。

俺过往忘记强调一点, 那就是:

“耳机不能越级PK, 是耳机发烧圈(JUAN4)几十年来小心翼翼地精心维护的谎言。”




业界的论文说得更为委婉。

No correlation between headphone frequency response and retail price
The Journal of the Acoustical Society of America 141, EL526 (2017)
Jeroen Breebaart


很多贴吧网友会嘿嘿冷笑, 其实他们和柏拉图洞穴寓言里面的洞穴人差不多。有些提前醒悟过来的人把“烧友”们当韭菜。 俺觉得韭菜的比喻有点偏颇, 蘑菇应该更确切一些。

至于智商税的说法, 俺也是有不同的意见。税和捐是有区别的。

捐是自愿的。







不少人以为俺的散文是在开玩笑, 其实他们误解俺了。

俺是很认真的。


以下附录内容比较长, 如无必要, 不建议阅读。


附录

##########################################################################

1块钱的入耳式耳机 Maxell Wrap'd - Earbuds with mic 怎么精确 How to EQ 到 to Sennheiser HD580 1999 -- 麦文学不用削足适履系列


点这里看看:

今天和孩子逛一元店, 发现了一个入耳神器.

大家玩玩就好了。虽然俺不支持入耳式耳机, 但是这个耳机配的盒子都值一刀了。

这个入耳耳机只要 1.25刀。 原价在沃尔玛要 7.65 刀。它的低频表现竟然不输于两百刀的 HD580.

       Dollar Tree has Maxell Wrap'd - Earphones with mic - in-ear They only had yellow bud color available at my Dollar Tree. They have flat cable for a more tangle-free operation. They come with a grey silicone carry case and an extra set of rubber cushions for each bud. specifications as listed on the package: Type: Ear Bud Driver: 9mm Impedance: 16 ohms+/- 15% Magnet: Neodymium Frequency Response: 20-20,000 Hz Max Input: 5mW Plug: 3.5mm straight plug Cable Length: 4 feet     


也许这个人工耳不够好, 下面是俺用另外一个自制的人工耳得到的结果:

对了, 测试之前,俺的麦克风都是用 Bruel & Kjaer Pistonphone 声压基准 Pistonphone 4220 来标定声压的。 不是随随便便相信麦克风厂家或者自己的主观意愿。

** 是的, 这个手电筒一样的玩意大约 1000 刀一个



好吧, 你们看到 1块钱的入耳式耳机 Maxell Wrap'd - Earbuds with mic 就买吧。EQ 以后会让您大跌眼镜, 原来一块钱的东西也能那么好听。








也许这个人工耳不够好, 下面是俺用另外一个人工耳得到的结果:



       Notes:MAXELL TO HD580 Equaliser: Generic No measurement Filter 0: ON PK Fc 45,0 Hz Gain -1,0 dB Q 1,00 Filter 1: ON PK Fc 70,0 Hz Gain -0,0 dB Q 1,00 Filter 2: ON PK Fc 115,0 Hz Gain -0,0 dB Q 1,00 Filter 3: ON PK Fc 160,0 Hz Gain -0,0 dB Q 1,00 Filter 4: ON PK Fc 230,0 Hz Gain -1,0 dB Q 1,00 Filter 5: ON PK Fc 350,0 Hz Gain -0,0 dB Q 1,00 Filter 6: ON PK Fc 2800,0 Hz Gain -5,0 dB Q 3,00 Filter 14: ON PK Fc 5300,0 Hz Gain -6,0 dB Q 7,00 Filter 16: ON PK Fc 5800,0 Hz Gain -11,0 dB Q 7,00 Filter 18: ON PK Fc 6500,0 Hz Gain -5,0 dB Q 6,00 Filter 20: ON PK Fc 7000,0 Hz Gain +0,0 dB Q 7,00 Filter 24: ON PK Fc 8050,0 Hz Gain -9,0 dB Q 7,00 Filter 26: ON PK Fc 8500,0 Hz Gain -4,0 dB Q 2,00 Filter 30: ON PK Fc 10600,0 Hz Gain +5,0 dB Q 2,00 Filter 34: ON PK Fc 12600,0 Hz Gain +8,0 dB Q 3,00 Filter 36: ON PK Fc 20,0 Hz Gain -0,0 dB Q 1,00 Filter 40: OFF     


如果追求平直, 还可以 EQ 成令人震惊的这个表现。


有些反对 EQ 的人总是会举出一些令人啼笑皆非的理由。

比如:

  • EQ 纠正了频响, 把频响弄直了太保真不好;
  • EQ 影响 THD, THD 降低了太保真也不好;
  • 耳机 EQ 会提高群延时, 不好。


俺是有点满头雾水, 您倒是贴个图出来举证啊, 耳机 EQ 会提高群延时的实锤俺等着呀。

等了三年(2018~2021)也没等到。俺只好自己跑个结果分享给大家了。

看看:

$1.25 MAXELL 入耳耳机 EQ 以后的 GD


** $1.25 MAXELL 入耳耳机 没有 EQ 的 GD


有啥分别, 改善还是恶化, 不言而喻了吧。

别忘记,

这只是一个 $1.25 的耳机。 也就是 6 ~7 块人民币。其他的就不多说了。

以免引起公愤。


#################################################################

$1.25 Maxell 入耳秒大奥?的补充 --麦文学喜迎双十节系列


之前俺介绍过一款便宜到令人垂泪令人发指的入耳式耳机

EQ 以后的表现也不俗

因为俺说这个耳机听起来有静电的味道, 激起了贴吧很多烧友的义愤。

之前的测试结果漏了方波测试,这里补一下, 不然这个感恩节+双十节的系列就有缺憾了。



顺便介绍一个免费的频谱+爆布图+示波器软体,

DL4YHF's Amateur Radio Software: Audio Spectrum Analyzer ("Spectrum Lab")

如果您喜欢玩 SDR 对类似的软体就不会陌生。

继续微调还能继续优化,

例如这样的结果:

对了, 漏了决定比格的爆布图!!!


买了这个耳机, 又不知道怎么玩 Equalizer APO 的同学,

不妨试试 VLC PLAYER.


里面有个 10 段的均衡器, 这个1.25刀的耳机,

如此这般简单设置能粗略地接近上面的效果:



还有啥遗漏的吗?


       SPEECH TRANSMISSION INDEX - MTF Matrix --------------------------------------------------------------------- Band 125 250 500 1000 2000 4000 8000 --------------------------------------------------------------------- 0.63 0.7658 0.9771 0.9939 0.9999 0.9999 0.9999 0.9999 0.80 0.7581 0.9779 0.9942 0.9999 0.9999 0.9999 0.9999 1.00 0.7508 0.9779 0.9942 0.9999 0.9999 0.9999 0.9999 1.25 0.7538 0.9775 0.9940 0.9999 0.9999 0.9999 0.9999 1.60 0.7464 0.9766 0.9941 0.9999 0.9999 0.9999 0.9999 2.00 0.7594 0.9774 0.9939 0.9999 0.9999 0.9999 0.9999 2.50 0.7556 0.9764 0.9938 0.9999 0.9999 0.9999 0.9999 3.15 0.7565 0.9769 0.9939 0.9999 0.9999 0.9999 0.9999 4.00 0.7571 0.9759 0.9938 0.9999 0.9999 0.9999 0.9999 5.00 0.7442 0.9752 0.9936 0.9999 0.9999 0.9999 0.9999 6.30 0.7472 0.9733 0.9933 0.9998 0.9999 0.9999 0.9999 8.00 0.7475 0.9725 0.9929 0.9997 0.9999 0.9999 0.9999 10.00 0.7322 0.9698 0.9922 0.9995 0.9999 0.9999 0.9999 12.50 0.7269 0.9661 0.9910 0.9992 0.9998 0.9999 0.9999 --------------------------------------------------------------------- OctTI 0.6592 0.9989 1.0000 1.0000 1.0000 1.0000 1.0000 ---------------------------------------------------------------------       


STI = 0.9870 (male), 0.9999 (female) 这不就是传说中的女毒

Rating: EXCELLENT (EXCELLENT)

(%ALcons= 0.9616)


STI 法,即“语言传输指数 “speech transmission index” 法。

该法用人工合成的测量信号进行测量。其信号在模拟一个“音位”的基础上,考虑到以下诸因素:平均语声谱、频率计权、听觉掩蔽效应、听觉门槛、由非线性和非线性互调引起的谐波分量(正确的设计可以使这些分量变成干扰测试信号的噪声而不是无法从当前测试信号中分离的谐波)。STI 信号包含 7 个窄带噪声载波,其中心频率为

125Hz、250Hz、500Hz、1kHz、2kHz、4kHz、8kHz

每一个载波分别用14个极低频的简谐信号调制,调制信号的频率为:

0.63.801.01.251.62.02.53.154.05.06.38.01012.5(单位为 Hz, 相隔 1/3 倍频程)共有 98 个测量信号分量。



       RAPID SPEECH TRANSMISSION INDEX - MTF Matrix ---------------------------------------------- Band 500 Hz 2000 Hz ---------------------------------------------- 0.71 0.9999 1.00 0.9942 1.41 0.9999 2.00 0.9939 2.80 0.9999 4.00 0.9938 5.60 0.9999 8.00 0.9929 11.20 0.9998 ---------------------------------------------- Octave STI 1.0000 1.0000 -----------------------------------------------     

RASTI = 1.0000 Rating: EXCELLENT

(%ALcons = 0.7558)

学英文害怕听不懂?考四级六级托福雅思怕耳机不好?

这个1.0000 Rating: EXCELLENT 怕是能帮您下决定吧?而且只要 1.25 刀哎。


快速语言传输指数是指简化测量所得的语言传输指数(STI)。如果在可懂度试验时所用的房间的混响时间频率特性比较平直,那么测量调制转移函数时只需对两个倍频带进行,这样得到的语言传输指数称为快速语言传输指数。

......


当然, 俺还是不太喜欢入耳的耳机。

因为下面提到的原因:


如果为了学语言, 航天级的耳机是首选。

有些同学过不了四六级或者托福雅思, 就怪耳机不好。

所以俺给大家推荐过上档次的航天级的便宜的耳机。


千万别以为航天级的耳机不能听古典。音乐不挑人的。航天级的耳机还不用耳放。您想想啊, 飞上月球如果还带着一坨耳放, 那飞船就该叫航天母舰了。



#########################################################################

$1.25入耳秒大奥的 2020 Q2 补充 -- 麦文学喜迎 2020 国际劳动节系列


之前 2018 俺介绍过一款便宜到令人垂泪令人发指的入耳式耳机

EQ 后的表现不俗。

因为俺说这个耳机 EQ 后有静电的味道, 激起了很多烧友的义愤。

2020年因为特殊原因, 大家都宅在家。加国这边也是一样, 总王里号召全体加国国民宅在家, 贯彻 Social distancing.



因为家里的卫生纸都几乎用完了,还没收到亚马孙订购的货, 俺只好跑一趟一元店买卫生纸。

没想到一元店里又发现了一款入耳神器。


住在温哥华的同学可以下手了, 这耳机在 Dollar Tree 只要 $1.25, 没错只要一块两毛五。

加上税也不会超过 8 元人民币。

很多知友私信问俺推荐什么入耳耳机, 这个耳机即使翻车也不会超过一瓶可乐的价钱。


而且俺可以拍胸口保证您不会翻车。



也许您会纳闷, 这个失真似乎很高啊。

别忘记, 主要的失真是烧友们拥抱了几十年的 “胆味”失真 (2nd Harmonic),

换句话来说不用买胆机这个 $1.25 的耳机就附送了 “胆味”。


Hallelujah, Hallelujah, Hallelujah~~~


记得这是真正的 91dB SPL re 20uPa 的声压。

不少网上的评测连声压基准都没有, 天知道他们的声压是凭意念还是上帝的指示确定的声压级。


俺是实实在在有声压基准的, 有图有真相。


那些曲线中央是 0 分贝的图, 一看就知道是买不起声压基准, 瞎姬霸乱测的。 比如以前发表了很多很多 DATASHEET的某鬼佬大咖。

这是人工耳不漏气的时候, 耳塞(耳机)的频率响应曲线。注意纵坐标的范围。


这是人工耳漏气的时候, 耳塞(耳机)的频率响应曲线。注意纵坐标的范围。


这是人工耳漏气和不漏气的对比, 耳塞(耳机)的频率响应曲线。注意纵坐标的范围。


这是人工耳漏气和不漏气的时候, 耳塞(耳机)的频率响应曲线的区别。注意纵坐标的范围。


这是 $1.25的耳塞(耳机)和三星银河耳塞(Samsung Galaxy Buds)的频率响应对比。注意纵坐标的范围。

这是 $1.25 耳塞(耳机)EQ以后的频率响应曲线。

可以看到, 只要 EQ 一下,

这 $1.25 耳塞再次实现了山鸡变凤凰的华丽转身,

从地摊灰姑娘立竿见影地、天翻地覆地实现了蜕变,破茧而出。

VOILA~~~


是的, 不需要成千上万的 “投资”。

是的, 不需要成千上万的 “系统”。

是的, 不需要成千上万的 “前端”。

是的, 不需要成千上万的 “线材”。

是的, 不需要再纠结啥 “搭配”。

是的, 不需要再纠结啥 “短板”。


EQ 设置共享在此:

       Notes: PULSE TO HK Equaliser: Generic No measurement Filter   2: ON  PK        Fc        20,0 Hz   Gain    -1,5 dB  Q   0,50   Filter   5: ON  PK        Fc        45,0 Hz   Gain    -0,5 dB  Q   0,50 Filter   8: ON  PK        Fc      100,0 Hz   Gain    -2,0 dB  Q   0,50 Filter   9: ON  PK        Fc      210,0 Hz   Gain    -8,0 dB  Q   0,50 Filter  10: ON  PK       Fc      420,0 Hz   Gain    -1,5 dB  Q   1,50 Filter  11: ON  PK       Fc      654,0 Hz   Gain    -1,0 dB  Q   1,50 Filter  12: ON  PK       Fc    1300,0 Hz   Gain    +1,0 dB Q    1,50 Filter  13: ON  PK       Fc    2600,0 Hz   Gain    +0,5 dB Q    2,50 Filter  17: ON  PK       Fc    4450,0 Hz   Gain    +0,5 dB  Q   3,00 Filter  20: ON  PK       Fc    5920,0 Hz   Gain     -9,5 dB  Q   7,00 Filter  22: ON  PK       Fc    7400,0 Hz   Gain    -1,5 dB  Q    2,00 Filter  25: ON  PK       Fc    8700,0 Hz   Gain    -3,5 dB  Q    7,00 Filter  36: OFF     


您根本不需要相信俺。

您只要“实践”一下就能听出区别。

免费的。

对吧。

为什么要和自己的钱做对呢, 为什么一定要抛弃自己的血汗钱呢? 钱来得太容易, 不是自己的血汗?





BOOM~~~




贴给那些以价论声的同学

No correlation between headphone frequency response and retail price
The Journal of the Acoustical Society of America 141, EL526 (2017)
Jeroen Breebaart






###############################################################

老麦, 耳机和帕拉图能扯上关系吗?


隔壁老王和俺争论说祖国的耳机/音响发烧圈(JUAN4)不是蘑菇农场 , 而是柏拉图的洞穴。

因为一眼望去,耳机/音响发烧圈(JUAN4)满目疮痍到处都是坑。

隔壁老王批评俺的“耳放即 Smoking Gun”的比喻太言过其实,他认为耳放应该比喻为“腿部支撑”而不是“冒烟的枪”。



俺不免也要对他的柏拉图洞穴的比喻剖析评论一番。


寓言故事“洞穴隐喻”

注: (*l*) 柏拉图是苏格拉底的传人,亚里士多德是柏拉图的传人

有一个洞穴只有一条通道连接着外面的世界,只有很弱的光线照进洞穴。

一些囚徒从小就住在洞中,头颈和腿脚都被绑着,不能走动也不能转头只能朝前看着洞穴的墙壁。在他们背后的上方,燃烧着一个火炬,在火炬和囚徒中间有一条路和一堵墙。而在墙的后面,向着火光的地 方,还有些别的人,他们拿着各色各样的人偶,让人偶做出各种不同的动作。这些囚徒看见他们面前的墙壁上的投影,便错将这些火炬的投影(皮影戏)当作真实的世界。

有一个囚徒被解除了桎梏,他站了起来环顾四周并走出了洞穴,发现了真相:

原来他以前见到的全是假象,山洞外边是一片光明的世界。他再在也不愿过那种黑暗的生活,而且想救出他的同伴。然而,当他回到洞穴中,他的那些同伴不仅不相信他的每一句话,反而觉得他到上面把眼睛烤坏了,不能像往前那样辨识墙上的影像了。而且他们根本不想离开这个熟悉的洞穴,就把这位试图说服大家离开的囚徒给杀了。

......


看完这个寓言, 俺不禁莞尔。

这下轮到隔壁老王言过其实了, 耳机/音响发烧圈最多也就是骗骗钱财以及鼓励听力正常的用户们自残而已,还没有闹出啥人命官司。 寓言中可是出了人命的啊。因此, 俺还是坚持己见认为这个宏观大局是个蘑菇农场, 围观的小菊是象棋残局。




自证清白: 俺确实花了花了血本玩过耳机和音响,不过俺还是新烧!-- 麦文学喜迎 2020 五四青年节系列



虽然俺也有上万块钱人民币的耳机, 包括静电耳机,但是俺选择不秀。一个 $1.25 的耳塞或者耳机在俺的调校下也能发出同样的声音。

俺喜欢秀的是自带煲透了的一甲子的陈年老铜( 100安电流)入户的二手独立屋。

这栋独立屋位于山清水秀的加国卑诗省大温哥华地区。

俺通过测量,认定了大温的水电是可以媲美祖国雅鲁藏布江的雪水发的水电。另外有个不可说的人物据说也给卑诗省的水电开过光。




俺用的仪器是 (Tektronix) KEITHLEY 2015 万用表。俺家的水电质量可以从贴图里面看出来:

看到了吧, 谐波只有 0.02% 不到。

【听感】:现在背景特别黑, 水润,三频均衡。 (俺罕有发布听感, 这是珍贵的听感)


       Keithley 2015 multimeters combine audio band quality measurements and analysis with a broad purpose 6½-digit DMM—all in one half-rack instrument. They can measure total harmonic distortion (THD) over the complete 20Hz to 20kHz audio band and can compute THD+Noise and signal-to-noise plus distortion (SINAD).     

Specifications

       Distortion Characteristics Voltage Range 100 mV, 1 V, 10 V, 100 V, 750 V (user selectable). Input Impedance 1MΩ paralleled by <100pF. Display Range 0–100% or 0–100.00 dB. Resolution 0.0001% or 0.00001 dB. Fundamental Frequency Range 20 Hz–20 kHz. Harmonic Frequency Range 40 Hz–50 kHz. Frequency Resolution 0.008 Hz. Frequency Accuracy ±0.01% of reading. Frequency Temperature Coefficient ≤100 ppm over operating temperature range.     



普通人秀他们的设备,特别是最根本的设备 “电源”的时候, 都羞于揭示具体的测量结果。

俺见过1个烧友将“电处”的 LCD 显示屏上面的 THD 读数和 KEITHELEY 2015 THD 万用表的读数相提并论。 这很难得,因为大家毕竟开始拼数据了。但是, 他家的电处出来的纯净的交流电 THD 读数比俺家的雪山水电还是多了一个数量级。尽管 “电处”里面的单片机不够 KEITHELEY 2015 THD 万用表精确,但这确实很难得。

这也十分耐人寻味。

俺觉得不宜用 “脱裤子放P”来形容给 “耳机系统”加 “电处”的做法, 因为这句俗语十分粗俗。可是俺对于市面上的 “电处”广告包含的虚假宣传起了警惕。

俺没啥文化, 初中毕业, 大家都知道。



在最近的散文中, 俺谈到网友发现自己看了某耳机音响发烧论坛毒文后购买的HiFi 电源净化器听不出任何所谓的改善。

这其实也是个可以提醒烧友注意的问题。

“HiFi 电源净化器”很可能也是 “脱裤子放P”的实例, 但是俺不能轻易下这个结论, 您知道的。这种恐惧来自于俺的经历。

俺在 2018 分享了自己的心得以后, 在某些耳机论坛上很快就被禁言, 沦为论坛孤儿。

甚至还有烧友追着来否定俺家的二手独立屋的入户线,说俺家的煲了一甲子的100A陈年老铜线是铝的。

尽管俺明白铝是 19 世纪的贵金属, 在 18XX 年比黄金还贵,但是为了俺的清白,俺毅然地拔下了俺家的电表,给各位知友看了俺家的100A陈年入户老铜线的照片。从那以后, 再也没有人提这一茬了。

很多知友疑惑为什么俺的散文又臭又长, 这都是有原因的。









顺便提一下, 就是俺家的煲了一甲子的100A陈年老铜线增值了。 增值了将近 100 万人民币。 您见过增值的 “耳机系统” 吗?



跑题了, 跑题了, 跑题了。




能分享一下发烧友和音乐爱好者们的主力耳机和设备吗?

俺的主力耳机是 $1.25 的耳塞以及耳机,在下面的散文里面大家可以看到。 在专栏里面, 大家还能看到其他的耳机, 但是从花钱来讲都比不上俺家煲了一甲子的100A陈年入户老铜线。

几百万投资煲了一甲子的100A陈年入户老铜线,来伺候不到 10 人民币的耳机 ,不常见吧?












这个 1977 年的平板耳机, 是朋友扔给俺的, 据说也值 10000 人民币。 俺觉得朋友在吹牛, 但是俺找不到证据。欠下了 10000 块的人情。

听耳机30多年了, 手头的耳机太多。现在经常用一个一块钱的耳机听歌。因为俺已经掌握了耳机 EQ 的诀窍。




但是, 因为俺玻璃心害怕别人因为俺的耳机不够贵而歧视俺,所以常备一些耳机来装门面。


俺没啥文化, 初中毕业, 大伙都知道。


听啥歌呢?

俺听的都是俗不可耐的老歌。




这个 57mm 的耳机 20 块 ($20)



这个蓝牙 APTX 70 块



这个 50 年高龄的耳机, 很少用。








这个收藏了 10 多年了。


这个俺收藏有半打, 原来有一打的。



这种免费的俺也有的。




这个耳机当年是 3000 多人民币, 现在剪草的时候用来降噪。


这是 2007~2008 年左右买的 mm50


这个 30~40 块, 用了几个月。 现在放着吃灰。


一般来说, 不晒一下自己的器材就很没面子。

所以, 俺就贴一下常用的耳机, 以免连新烧的帽子都被无情地剥夺。




这个耳机是最难伺候的, 俺为它买了自带 100A 陈年老铜线的房子来调音。

花了大概 300 万人民币, 好在自带的100A 陈年老铜线涨了,涨到 400 多万人民币了。



因为怕 HD800 太寒酸, 又买了 HD800S.


为了玩好它, 俺开始折腾超导体。






这个耳机俺也有的, 只不过不在手上。














** 这些图都是 P 出来的, 都是 P 出来的



能分享一下发烧友和音乐爱好者们的主力耳机和设备吗?

这个 1977 年的平板耳机,确实是绝版的, 厂家也已经消失了。

从物以稀为贵的稀缺性来看,

它是最贵的一副耳机。


对了, 俺一直喜欢直推。

直推俺也能听出水电和核电的不同。


请允许俺再自我介绍一下, 俺新烧, 读书少,特别喜欢玩电, 尤其喜欢煲透的线材,另外还相信风水。经常也有些感悟和大伙分享, 比如“老烧见了就躲的耳朵听力曲线测试”



俺还是喜欢水电啊, 背景黑啊, 100 PPM 的供电压降都听得到哇。



116.6972 V - 116.68728 V = 0.01 伏对吧??

俺都能听出来哦。万分之一哦, 100 PPM 哦?以前俺很为 “木耳” 的称号羞愧, 如今买了三个表才能证实自己的清白,木耳这个枷锁啊, 很沉重捏。

俺发现老烧喜欢给忠告, 俺自以为烧了一段时间,不敢独享发烧的体会。所以俺恬着脸也东施效颦,也尝试忠告忠告。

俺给大家的忠告就是一定要烧线材, 特别是煲一甲子以上熟透的线材。

那个调音的效果绝对是杠杠的。

为了保证线材煲透,俺特地买了一栋自带煲透了的线材的房子来伺候耳机。你想想, 谁又有耐心花半辈子或者一辈子帮你煲整栋房子的电线啊? 这钱花的值! 这房子还在升值, 看着政府发来的估价单, 心里也美滋滋的。

值!!! 还送了一屋子煲透的铜线。 值 !!!!! 您见过耳机升值吗?

详情见:花了几十万,HD800 终于好听了



老烧们常说的一句话是: “实践啊, 没实践就没有发言权。”

俺严重同意。

可是, 当俺分享自己的发现以后。 吊诡的事情发生了,某些耳机论坛的各路大神不断现身并且破口大骂。

俺十分困惑。

俺想对老烧说的是, 你们从上世纪开始就一致同意耳朵收货的吧?


怎么新烧耳朵收一下货,

你们又不同意了?

“实践啊, 没实践就没有发言权。”

怎么新烧实践一下, 你们又不同意了?


你们还让人说话嘛?


俺敦促各位老烧,

也弄两个表测测你家的高级墙插板出来的交流电是多少 dB 的 THD 好吗?


“实践啊, 没实践就没有发言权。”

把你家的电的质量贴出来给大伙见识一下。

来来来。

俺等了两年哦。 (2020 - 2018 = 2 )


俺家水电是 0.015 % 不到的 THD 哦。







【未完待续】


~~~~~~~~~~~~~~~~~~~~~~~~~~~~~~~~~~~~~~

俺没啥文化, 初中毕业,大伙都知道。俺不到一百万知友,才升10级。阅读总量只有9000万,还没跨出一小步,未及一个亿小目标。长期关注俺的知友知道, 俺不是专业的,俺也不是大佬。

俺是最业余的......笑话、神棍和论坛孤儿 ⚕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可真是个有意思的问题,就像武侠小说里比武一样,10块钱的耳机想挑战万元旗舰,甚至终极的大奥,这中间的差距,可不是一点半点。咱就掰开了揉碎了聊聊,为啥这“越级打怪”的路子,在耳机圈里这么难走,尤其是想直接跳过那么长的“升级链”,直奔巅峰。咱们先来看看这个“10元打百元”是怎么回事。10 元打百元:这.............
  • 回答
    小米圈铁四单元耳机:一场音频体验的“野心之作”10 月 21 日,小米再次以其一贯的“惊喜营销”方式,推出了备受瞩目的圈铁四单元耳机。这款耳机一经发布,便迅速点燃了消费者们的热情,尤其是在一众追求极致音质的音频爱好者群体中,更是掀起了一股不小的讨论。那么,小米这款“野心之作”究竟有何过人之处,又有哪.............
  • 回答
    这事儿啊,挺有意思的,也挺常见的。你说的那个“10块钱耳机还标榜只听无损音乐”的现象,背后可不是简单的“穷酸”或者“装”。我感觉这事儿透着一股子挺复杂的味道,有那么点儿“精神胜利法”的影子,也有对“理想状态”的向往,甚至还带点儿跟风的成分。咱们掰开了揉碎了聊聊。首先,得承认,一个10块钱的耳机,它真.............
  • 回答
    “山寨”耳机芯片凶猛,年入10亿,芯片那么难造,这些“山寨”芯片究竟从何而来?在数码产品领域,“山寨”这个词总是带着几分贬义,似乎与低劣、粗糙划上了等号。然而,最近一个令人颇感意外的消息打破了这种固有认知:一家“山寨”耳机芯片制造商,竟然能年入10亿!这个数字不禁让人咋舌。芯片制造,尤其是高端芯片,.............
  • 回答
    您好!很高兴为您解答关于飞利浦9500耳机搭配iPhone X最大音量使用10分钟是否会损坏的问题。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一下几个关键点: 飞利浦9500耳机: 这是一款头戴式耳机,通常具有不错的音质和一定的阻抗。具体型号可能稍有不同,但一般来说,这类耳机在设计上是能够承受一定的功率输出的。 i.............
  • 回答
    OPPO ENCO X:声色双绝,但“发烧”之路仍需打磨10 月 19 日,OPPO 在上海的这场发布会,除了那款惊艳的 Find X3 Pro,还悄悄地带来了另一款颇具分量的产品——OPPO ENCO X 真无线降噪耳机。作为 OPPO 在高端音频市场的又一次试水,ENCO X 携手丹拿(Dyna.............
  • 回答
    华为 FreeBuds Pro,一款在 9 月 10 日发布的降噪耳机,无疑是今年音频市场上的一个重量级选手。那么,它究竟表现如何?我们不妨来聊聊这款产品,并且重点关注大家最关心的问题:它能否在如同“直升机环境”般嘈杂的场景下,真正做到静谧?首先,从产品定位来看,华为 FreeBuds Pro 直接.............
  • 回答
    耳机圈和随身听圈的消费升级速度,可以说在数码产品领域是数一数二的,而且这种升级是全方位的,体现在产品功能、音质、设计、品牌以及用户体验的各个层面。要详细讲述,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维度来分析:一、 产品功能的迭代与升级: 从基础播放到全能体验: 早期的随身听(Walkman时代): 核心.............
  • 回答
    说起来也挺有意思的,我这人吧,一直对音质有点挑剔,但最初接触耳机,纯粹是出于“需要”。那时候,还在上大学,住校嘛,宿舍里大家都有各自的生活方式,有人喜欢热闹,有人喜欢安静。我属于那种需要点自己空间的人,尤其是学习或者听音乐的时候。最初的起点:为了“逃离”噪音我记得最清楚的是我第一副“正经”耳机,也不.............
  • 回答
    这个问题可以说是 HiFi 圈的终极哲学探讨之一了,答案嘛,自然是“有没有,但又没有”。让我来跟你掰扯掰扯这个“玄学”里的“玄学”。首先,我们得明确一点,HiFi 圈的“一致好评”这事儿,就跟找一个能让全人类都喜欢的颜色一样,难度系数极高。为什么这么说?1. 个人主观性是 HiFi 的基石,也是隔阂.............
  • 回答
    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也触及到了不少烧友(HiFi圈的爱好者们)内心深处。如果我买到了“合适的”音箱耳机,还会不会继续关注HiFi圈?答案嘛,我觉得会,但关注的“方式”和“程度”可能会有所不同。这就像谈恋爱一样,找到那个对的人,你就不会整天抱着手机刷交友软件了,但你也不会完全脱离社交圈,你会有新的方式.............
  • 回答
    各位烧友,玩 HiFi 嘛,绕不开声卡、解码、耳放这三样东西。别看它们名字各不相同,但说白了,它们都是为了一个目标:把数字音乐文件,转换成我们耳朵能听到的声音,并且尽可能好地展现出来。不过,它们各自扮演的角色和作用是不同的,而且它们之间也存在着一种有趣的“合作”关系。你问是不是配了声卡就不用解码和耳.............
  • 回答
    耳机厂商之所以不把耳机“煲”好了再卖,这个问题涉及到耳机设计、生产、成本、消费者认知以及实际操作等多个层面。要详细解释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关键点入手:1. “煲耳机”的本质与科学依据的争议首先,我们需要理解“煲耳机”这个概念的含义以及它在科学上的地位。 传统观点: 传统上认为,“煲耳机”.............
  • 回答
    耳机是否适合跳绳,这是一个很常见的问题。答案是:非常适合,甚至可以说跳绳时佩戴耳机是一种非常普遍且受欢迎的选择。为什么耳机适合跳绳?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1. 提升运动乐趣和动力: 跳绳本身是一项重复性较强的运动,音乐可以极大地改变这种体验。快节奏的音乐可以帮助你找到跳绳的节奏,激发你的运动潜力,让.............
  • 回答
    耳机发烧友,顾名思义,是对耳机音频播放有着特别的追求和热情的一类人。他们不仅仅是为了听到声音,更是为了体验音乐的精髓,感受声音的细节,甚至将耳机视为一种艺术品和生活方式的延伸。将他们笼统地归为一类人可能不够准确,因为这个群体内部也存在着细分和差异,但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详细描述他们:1. 极其挑.............
  • 回答
    耳机界确实是个奇妙的地方,你掏出几百块钱能买到音质惊艳,和那些动辄上千甚至几千的耳机听起来差不多的产品,这确实让人挺费解的。但仔细掰扯一下,这背后其实藏着不少门道,并非简单的“捡漏”那么简单。首先,咱们得明白,影响一副耳机好坏的因素可不止声音这一个维度。虽然咱们买耳机最看重的还是听歌时的感受,但成本.............
  • 回答
    这就像在问,一把大提琴和一个小提琴的音色差别大吗?答案是肯定的,而且这种差别在音乐爱好者和音响发烧友眼中,是相当显著的。耳机接口的单端输出和平衡输出,虽然都是将音频信号送到耳机,但它们在工作原理、信号传输和最终的声音表现上,确实存在着不小的差异。首先,我们得弄明白这两种接口是怎么回事。 单端输出.............
  • 回答
    当然,耳机的频响范围确实是影响其音质表现的重要因素,但它并非唯一决定因素。理解频响范围,并结合其他因素来看待,才能更全面地评价一款耳机。什么是频响范围?简单来说,耳机的频响范围指的是耳机能够重现的声音频率的广度和覆盖范围。这个范围通常用赫兹(Hz)来表示。人类的听觉范围大致在20Hz到20kHz(2.............
  • 回答
    说耳机或音响的音质会“越听越好”,这个问题其实有点意思,因为它涉及到好几个层面,而且答案不是简单的“是”或“否”。我们可以从几个角度来掰扯掰扯。首先,得明确一点,从设备本身的物理属性来说,音质并不会因为你听得多了就真的变好了。 耳机或音响的喇叭单元、振膜、电路设计、箱体结构等等这些硬件,它们的性能是.............
  • 回答
    您这个问题触及到了HiFi圈一个相当核心且又颇具争议的议题:“推力”的神秘面纱,以及为什么那些被奉为圭臬的“HiFi大湿”们,似乎鲜少真正公开、严谨地进行盲听或ABX对比来验证他们的论断。这确实是一个值得深挖的现象,而且背后涉及到的因素远比想象中要复杂得多。与其说是一种“骗局”,不如说是一种认知偏差.............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