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俄航天集团总经理抨击马斯克火星移民计划并称其「荒谬」?

回答
俄航天集团总经理尤里·鲍里索夫(Yury Borisov)抨击埃隆·马斯克(Elon Musk)的火星移民计划“荒谬”,并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和不同的解读。要理解这一批评,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深入分析。

俄航天集团总经理的批评点:

鲍里索夫作为俄罗斯航天领域最高领导者,其批评并非空穴来风,而是可能基于以下几个层面的考量:

1. 技术可行性和时间表:
当前技术限制: 鲍里索夫可能认为,以目前人类掌握的科技水平,实现大规模、可持续的火星移民仍然面临巨大挑战。这包括:
重返地球能力: 火星任务需要复杂的返程设计。SpaceX 的 Starship 尽管在不断迭代,但其完全成熟且可靠的载人返程能力尚未完全验证。
生命支持系统: 在完全陌生的火星环境中建立自给自足的生命支持系统(包括空气、水、食物、住所)是一项极其复杂的工程,需要长期的研发和测试。
辐射防护: 火星缺乏厚重的大气层和磁场,宇宙辐射对人体健康构成严重威胁。如何有效屏蔽辐射,是载人火星任务的关键难题。
着陆技术: 在火星稀薄的大气中实现大型载荷的精确、安全着陆,对技术要求极高,SpaceX 也在不断攻克。
马斯克的激进时间表: 马斯克经常提出非常激进的时间表,例如希望在2029年实现载人登火,并计划在未来建立一个能容纳百万人的火星城市。鲍里索夫可能认为,这些时间表过于乐观,忽略了技术成熟的周期和不可预见的困难。

2. 经济成本和现实性:
天文数字的开销: 建立一个自给自足的火星城市所需的资金是天文数字。尽管马斯克依靠 SpaceX 的商业模式,但其大规模的火星殖民计划,尤其是提及“百万人口”,其资金来源和可持续性仍然存疑。
资源转移: 将必要的资源(包括设备、原材料、人员)从地球大规模运往火星,需要耗费巨大的能源和成本。鲍里索夫可能质疑这种大规模资源转移的经济效益和可行性。
商业模式的局限性: 即使 SpaceX 能够通过发射服务等方式盈利,但这是否足以支撑一个如此宏大且长期的火星殖民计划,尚需观察。

3. 战略和地缘政治考量:
俄罗斯在太空领域的地位: 俄罗斯曾是太空探索的领导者,拥有悠久的载人航天历史。马斯克的私人公司 SpaceX 在近年来迅速崛起,并在许多领域超越了传统国家航天机构。鲍里索夫的言论,可能也包含着对俄罗斯在国际太空领域竞争地位的忧虑和维护。
国家主导与私人主导的差异: 俄罗斯的航天事业是国家主导的,注重稳健和安全。马斯克的计划则带有强烈的个人愿景和市场驱动色彩。两者在发展模式和理念上存在差异。鲍里索夫可能不认同这种“不计一切代价”的激进私人冒险模式。
火星殖民的长期目标: 马斯克的终极目标是将人类变成多行星物种,以应对地球潜在的灾难。而俄罗斯在太空探索的重点可能更侧重于近地轨道活动、空间站建设、科学研究以及月球探索等更具近期和现实意义的目标。鲍里索夫可能认为,将大量资源和精力投入到看似遥远且不确定的火星殖民,不如优先发展更具可行性的太空项目。
俄罗斯的太空能力和资源分配: 俄罗斯当前的经济和技术实力,可能难以支撑一个与马斯克同等规模的火星殖民计划。鲍里索夫的批评也可能是对俄罗斯自身资源有限性的认知,以及对国家航天战略的辩护。

4. “荒谬”的解读:
夸大和炒作: 鲍里索夫可能认为马斯克的言论中存在夸大成分,利用媒体和公众的注意力来推动其项目,而实际的技术和经济可行性远不如其宣传的那样成熟。
道德和伦理问题: 虽然鲍里索夫未明确提及,但大规模移民到一个新星球也可能涉及复杂的道德和伦理问题,例如对火星环境的影响,以及如何选择和管理移民等。

支持马斯克计划的观点:

尽管鲍里索夫提出了批评,但马斯克的火星移民计划也拥有大量的支持者,他们的观点通常是:

1. 大胆的愿景和推动力: 马斯克的远大目标激励了无数人,并且他的项目往往能在压力下实现突破。质疑的声音虽然存在,但正是这种大胆的尝试推动了航天技术的进步。
2. 技术进步和创新: SpaceX 在火箭回收、可重复使用技术等方面取得了革命性进展,大大降低了太空发射成本。Starship 的出现,正是为了实现大规模载人火星任务设计的,其技术迭代速度非常快。
3. 人类生存的必要性: 支持者认为,将人类变成多行星物种是确保人类文明长期生存的必要手段,应对地球上可能发生的各种灾难(如小行星撞击、核战争、气候变化等)。
4. 市场驱动和商业模式: SpaceX 的商业模式被认为是可持续的,能够吸引投资并推动项目前进。他们认为,市场和私营企业的力量可以比国家机构更灵活和高效地实现太空探索目标。
5. 星星之火: 即使初期规模不大,建立一个火星基地也可以作为未来更大规模移民的起点。

总结:

俄航天集团总经理鲍里索夫抨击马斯克火星移民计划“荒谬”,可以被理解为:

技术和经济的理性评估: 他可能认为马斯克设定的时间表和目标过于乐观,忽略了当前技术和经济的巨大挑战。
对国家航天战略的辩护: 作为国家航天机构的领导者,他可能在维护俄罗斯在太空领域的地位,并强调国家主导的航天发展的稳健性和战略性。
对私人公司激进模式的质疑: 他可能不认同马斯克那种不计成本、激进冒险的发展模式。
地缘政治和资源分配的考量: 俄罗斯自身的国情和资源状况,可能使其难以支持如此宏大的私人殖民计划,因此将其视为不切实际。

这场争论反映了两种不同的太空探索理念:一种是基于国家力量、稳健推进、注重科学研究和近期目标的传统模式;另一种是基于私人资本、大胆设想、追求颠覆性突破并以长期殖民为目标的创新模式。

最终,鲍里索夫的“荒谬”论,更多的是一种基于自身机构立场和现实考量的批评,而并非否定人类探索火星的终极愿景。但它确实指出了实现这一宏伟目标所面临的严峻挑战,值得我们深思。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毛人说的虽然是实话,听者的感觉却是: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

也是一种悲哀啊。

要实力没实力,要舆论没舆论,关键是:要潜力也没有潜力。

我说过,毛人现在最需要的是别人理他。别人不理他,他只能婆子上街,引起一点关注度。

但如果对方能够冷静,我们不妨带着他们玩一玩。

user avatar

还是郭德纲的那句话,你看马斯克一眼都算你输了

user avatar

特指马一龙的百万人住火星计划

user avatar

这取决于你是相信一个专科技术人员,还是企业主。

user avatar

只能说,搞技术的确实只配“劳力者治于人”了。

作为一名臭名昭著的极右翼资本家,人马一龙的火星移民计划可能考虑技术问题吗?当然不是。还记得马一龙说的星球自治原则吗?对他们来说,只要玩到某个时刻,可以让地球人承认火星有主权,那就可以了。届时拿两张船票盖个出入境戳,就可以移民成火星人。火星人们就可以制定火星民法,星际贸易法,星际信托法,建立星际贸易体系。什么?你说火星上没有活人,不需要贸易?那就大错特错了。既然有火星主权,有火星民法,那自然就可以有火星法人。届时马一龙旗下的公司统统转为火星法人,遵循火星民法,并向火星纳税(自然是免税),与地球的贸易统统归为星际贸易。什么,你又说星际运输无法实现?又大错特错了,我一火星公司的院墙就是星际保税区,两张来往火星的发票和运单一开,只需要大腿一迈就是星际运输,享受星际贸易法保护。这一切是多大的福报啊。

看懂了吗?这才是最完美的离岸信托和避税港。地球上的避税港,说难听点,和虚构出来的国家唯一的区别就在,五大流氓想不开的时候确实有能力一颗蘑菇就抹除其主权。而火星,真正消除了被抹除主权的可能性。

所以这个搞技术的俄国佬,真的只配给zbj当打工人,层次太低。

user avatar

批评马斯克的人多了,身份这么专业,批评怎么到位的,还是少见。

扒掉了资本主义投机者,恶劣的虚拟币炒作者,马斯克的内裤。

虽然美国股市闹水灾,马斯克的股票被炒上天,但是总归有归零的那一天。

马斯克的省钱闹航天是噱头,航天费用绝对不便宜,也不是重用火箭这噱头可以降低的,降低航天费用的唯一方法是发展生产力,当我们的生产力是现在10倍、100倍之后,航天费用自然就显得便宜了。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