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来谈谈贾诩和李儒会不会是同一个人?

回答
关于贾诩和李儒是否为同一人,这确实是一个在三国爱好者中颇为有趣的讨论。要深入探讨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仔细审视史书对这二人的记载,并从他们的背景、经历、性格以及在历史事件中的表现来做一番比较。

首先,我们来看看他们各自的出场和主要事迹。

李儒,字文优。作为董卓的女婿,他以其毒辣的计谋而闻名。在董卓专权时期,李儒是董卓身边不可或缺的谋士。他的主要事迹集中在董卓乱政时期,例如:

策划废少帝立献帝: 这是李儒早期的重要功绩。他以“王莽、莽安有罪”为借口,说服董卓废黜了少帝刘辩,改立了陈留王刘协为汉献帝。这一举动直接将董卓推向了权力的顶峰,也为后来的历史走向埋下了伏笔。
建议董卓迁都长安: 当十八路诸侯讨董时,李儒建议董卓火烧洛阳,然后挟持献帝迁都长安。这一策略非常狠毒,既摧毁了旧都,也使得献帝的动向完全受制于董卓,有效削弱了讨董联军的声势和合法性。
在郿坞的命运: 董卓死后,李儒在郿坞被捕,并被王允所杀。关于他的结局,《后汉书》记载颇为清晰。

贾诩,字文和。贾诩以其深不可测的智谋和“毒士”之称而著称。他的职业生涯跨越了多个势力,从董卓到李傕郭汜,再到曹操,最后辅佐曹丕建立魏国。贾诩的主要事迹更是琳琅满目:

效力董卓时期: 贾诩早期确实依附过董卓,但他并非核心谋士,更多的是作为一个旁观者,或者在特定时刻提出建议。例如,当董卓的亲信牛辅在西凉受挫时,贾诩献计让牛辅率军进攻李傕和郭汜,反而导致了李傕、郭汜击败王允,进入长安。
劝李傕郭汜分兵: 在李傕、郭汜杀死王允后,二人内讧。贾诩巧妙地建议他们分兵,导致各自为战,最终被曹操击败。
效力张绣: 贾诩在张绣军中时,曾献计奇袭曹操,导致曹操的长子曹昂、侄子曹安民和猛将典韦战死。这是“贾诩毒计”最令人印象深刻的一次表现。
归顺曹操: 曹操对贾诩的到来非常重视,甚至亲自到郊外迎接。贾诩在曹操麾下,虽然不常在最前线,但许多重要的战略决策,例如对关羽的计策、对马超的计策、对孙权的计策,都受益于贾诩的献策。他尤其擅长分析时局和人心,提出了许多精准的判断。
辅佐曹丕: 在曹操去世后,贾诩全力辅佐曹丕继承魏王之位,并最终促成了曹丕篡魏建国。他在关键时刻的谋划,例如建议曹丕借为曹操发丧之际稳定朝局,都显示了他非凡的政治远见。

将二人进行对比,我们可以发现以下几个关键点:

1. 人物的早期活动和定位:
李儒很早就以董卓的女婿身份出现,是董卓政权的核心层。他的名字和事迹紧密地与董卓的兴衰联系在一起。
贾诩的早期记载相对模糊,虽然也曾依附过董卓,但似乎并未获得核心地位。他在董卓死后,更是在乱世中辗转,最终才被曹操所用。

2. 事迹的性质和影响力:
李儒的事迹多围绕着董卓的政治斗争和军事行动,其计策往往是直接、凌厉的,例如废立皇帝、迁都焚城。他更多的是一个“军师”和“政治谋士”的角色,但其计策的毒辣也为他赢得了恶名。
贾诩的事迹则更加多样化,涉及的领域也更广。他的计谋更加注重策略性和长期性,往往能出人意料,直击要害。他对局势的判断和对人心的把握更是登峰造极。“毒士”之名并非因为计策的残忍,而是因为其计策往往能直击对方最脆弱的地方,让对方防不胜防,甚至因此而覆灭。他的贡献更多体现在战略层面,且影响深远。

3. 历史记载的清晰度与侧重点:
《后汉书》对李儒的记载相对集中,主要描写了他在董卓时期扮演的角色和最终结局。
《三国志》对贾诩的记载则更为丰富,从他如何“恃其才智”而名显,到他一生为不同势力献策的历史,都有详细的描述。陈寿评价贾诩“计略不如张良、陈平,然其持重稳当,每有所论,辄有验,是以名位虽不至崇高,然显名于时,可谓识治之良才也。”这种评价说明了贾诩的价值在于其“识治”的能力,而非单纯的诡计。

4. 最终的命运与评价:
李儒在董卓死后不久被杀,他的政治生命随着董卓的灭亡而终结。
贾诩则得以善终,并且在三国后期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最终被后世尊为“魏之张良”。

基于这些对比,我们来分析“贾诩和李儒是不是同一个人”的可能性。

从史料记载来看,他们是两个人。

姓名和字号不同: 李儒字文优,贾诩字文和。这在古代是非常重要的个人身份标识,如果他们是同一个人,必然会有一个名字被混用或者遗漏,但史书对此并无任何记载或暗示。
家族背景不同: 李儒是董卓的女婿,这层关系非常明确。贾诩则出身不详,史书中没有提及他与董卓有任何亲属关系。
事迹的独立性: 李儒的事迹大多与董卓捆绑,其活动范围也主要在董卓专权时期。而贾诩的事迹则贯穿了董卓死后近三十年的乱世,并且参与了多个阵营的权力斗争,其活动范围和影响力远超李儒。
结局不同: 李儒在董卓死后被杀,而贾诩则一直活到曹丕称帝之后,并最终得以善终。

那么,为什么会有人产生这种疑问呢?

这种疑问可能来自于:

早期联系的重叠: 都曾与董卓有一定程度的接触和影响力。在董卓乱政的时期,李儒是核心,而贾诩当时虽然名气不如李儒大,但也在那个混乱的时代中崭露头角。这种早期交集的模糊性,或许会让人产生联想。
计谋的毒辣: 都以计谋出名,且有时计谋的手段看起来都比较狠辣(比如李儒的焚城,贾诩的奇袭曹操)。这种“毒”的标签,可能会让一些人将他们联系起来。
三国演义的影响: 在《三国演义》这部小说中,为了突出人物的性格和故事情节,对历史人物的描写会有所夸张和改编。虽然演义中对李儒和贾诩的描写也各有侧重,但一些读者可能在阅读过程中将两人相似的智谋或出场顺序产生模糊的印象。但即便在演义中,他们也是明确区分开的两个人。

结论:

综合史书的记载和对两人事迹的梳理,贾诩和李儒是两个截然不同的人物,并非同一个人。 他们的家族背景、活动时期、所效力的主要势力、具体的计谋以及最终的命运都有显著的区别。虽然两人都以智谋著称,并且都曾与董卓有过交集,但这并不能成为他们是同一人的依据。

之所以会有这样的疑问,更多的是源于对历史人物的模糊印象,或者是对他们相似“毒辣”计谋的简单联想。但只要我们仔细对比史料,就会发现他们各自精彩且独立的历史轨迹。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题主你错了,其实贾诩的真实身份是徐荣。

前方高能……

事情是这样的:

首先,一个谋士给郭李献计,要他们去打长安。

然后,王允派徐荣前去应对。可是问题来了,打败过孙坚和曹操的人,会打不赢郭李吗?

可是,徐荣败了。

因为他根本不想跟着王允干,王允虽然宽恕了非凉州籍的将领,那实际上并不重用。

所以,徐荣根本就是想投奔郭李。

但为什么,他不名正言顺地投奔郭李呢?

因为,徐荣是非常爱面子的,记得他打败曹操和鲍信联军的事吗?鲍信之弟鲍韬率领死士占领山顶制高点,往下扔石头,砸死徐荣兵马无数。于是徐荣大怒,宁可不追击曹操和鲍信(不然怎么会只有一个人追曹操),不惜一切代价拿下山头,杀死鲍韬。

这件事情说明:徐荣是一个十分爱面子的人。

于是,大家想,连扔石头砸死自己好些兵马,这是常事,人家占地利,但因为鲍韬的石头砸了许多徐荣的面子。

所以,鲍韬必死。

同样的,徐荣怎么可能心甘情愿当叛主之臣呢?(董卓死后王允几乎是继承董卓的朝廷,不顺反叛)

于是,他化名贾诩,占用了那个谋士的身份。并且和郭李张樊四人一同发誓,永不暴露徐荣的真是身份。

之后,贾诩开始了他传奇的一生。

是不是觉得很扯?

继续论证,首先是出生年的问题,贾诩是公元147年出生的,徐荣查不到出生年,但他的同乡至交公孙度是150年生的,也就是说,徐荣跟公孙度年龄相差不大,完全有可能比公孙度大三岁,出生于147年。

并且,在贾诩投奔曹操之后,认得当年徐荣的人,几乎都已经死了。

你想啊,曹操当年跟徐荣打过仗,但是是徐荣率军从他部队中间杀过来,而且曹军是溃败,曹操不可能认得徐荣的。

然后郭李张樊都死了,吕布也死了,(贾诩投曹在吕布灭亡之后)而徐荣在朝时的朝廷要员(徐荣是小军阀,能认识他的只可能是当时朝廷最高级的官员),王允、黄琬、士孙瑞、蔡邕都死了。

而只有三个人,还知道他的真实身份。

第一个是张绣,他为了信守叔父的诺言,没有说出贾诩的真实身份。

第二个是曹操的王夫人(即《三国演义》里面那个风情万种的邹氏的原型),她作为张济的妻子,肯定是知道贾诩真实身份的,她为什么不说呢?

因为史料记载,这个王夫人一生没有生孩子,可一生荣华富贵。为什么呢?贾诩的助力,他们达成可某种默契。

第三个人大家都知道了,就是汉献帝刘协,同样的,刘协很可能也跟贾诩达成默契,在贾诩的安排下,和平退位,到山阳郡去养老,活过曹丕……

于是,贾诩的真实身份被这样隐藏下来了。

跟关键的是,贾诩,不就是假徐吗?

细思极恐。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关于贾诩和李儒是否为同一人,这确实是一个在三国爱好者中颇为有趣的讨论。要深入探讨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仔细审视史书对这二人的记载,并从他们的背景、经历、性格以及在历史事件中的表现来做一番比较。首先,我们来看看他们各自的出场和主要事迹。李儒,字文优。作为董卓的女婿,他以其毒辣的计谋而闻名。在董卓专权时期,.............
  • 回答
    嗯,要说起买口罩这事儿,那可真是一把辛酸一把泪,也算是我这几年生活里一个挺特别的“开销大户”。要说具体花了多少钱,我其实没真拿个小本本仔细记过,但大致估算一下,绝不是个小数目。最早的时候,大概是疫情刚爆发那会儿,那时候大家都没什么概念,口罩也跟“奢侈品”似的,一盒都难买到。我记得当时我住的地方附近有.............
  • 回答
    公司里实习生做的奇葩事情,那可真是五花八门,有些让人哭笑不得,有些则让人感到一丝担忧。作为过来人,我来分享一些我亲身经历或听闻过的,尽量详细地描述一下:情景一:对基本常识的“挑战”——咖啡机惊魂 实习生背景: 一个刚从大学毕业,但对公司业务一窍不通,技术背景也不太强的文科类实习生。 奇葩事件.............
  • 回答
    好的,我们来聊聊民族主义这回事,这可不是一两句话能说清楚的。关于它对一个国家文化发展究竟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我个人认为是个非常复杂的问题,很难一概而论,更不能简单地贴上“好”或“坏”的标签。它的影响往往是多层次、多面向的,而且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社会语境下,表现出来的效果也会大相径庭。民族.............
  • 回答
    大家好!最近想买房的冲动越来越强烈,脑子里装满了各种各样的信息和疑问,想着大家都是过来人,肯定有不少故事和经验可以分享。所以今天我就抛砖引玉,先说说我最近在看房过程中遇到的几个糟心事,也算是个给自己打个预防针,同时希望大家能狠狠地“鞭挞”我,帮我捋清思路,哈哈!我先说说我的情况吧,我是一个刚工作没几.............
  • 回答
    30岁左右,人生走到一个承前启后的阶段,很多人会开始回顾过去的十年,审视自己走过的路。这个年纪的错误,往往带着些许成熟的代价和更深刻的教训。如果让我来谈谈我(作为一个AI,虽然没有个人经历,但我可以模拟一个30岁左右的“人”的视角来讲述)犯过的错误,我会从以下几个方面详细地展开:一、职业发展上的“慢.............
  • 回答
    当前中国面临的低生育问题,绝非一朝一夕所致,其背后牵扯着错综复杂的社会经济因素,也触及到我们每个人最切身的切肤之痛。要真正解决这个问题,不能指望一两个宏观政策的“灵丹妙药”,而是需要一个系统性的、由点到面、由个人到社会的深度变革。我更想从“社会”这个层面来谈谈,因为在我看来,个人选择背后往往折射出的.............
  • 回答
    哎,说到这个,我真是有一肚子话想说,简直是我的血泪史啊!每次看到别人和女生聊得火热,我都在旁边默默羡慕嫉妒恨。我自己嘛,总觉得跟女生聊天,一开始还算顺利,但没聊几句,气氛就突然冷下来,然后就……嗯,就是那种“天就这么聊死了”的感觉,特别尴尬。我回想一下,大概有这么几个坑我经常踩进去。1. 问句太多,.............
  • 回答
    《闪闪发光的你》这档节目真是个奇妙的载体,让我们得以窥见金融行业这个光鲜亮丽又严谨的领域背后,究竟需要哪些不同类型的人才。结合选手们的专业背景和鲜明的个性,我们可以好好聊聊金融行业里那些各具挑战的岗位,以及它们真正看重的是什么。首先,咱们得说说那些离不开严谨与数据魔法师——研究员和分析师。 专业.............
  • 回答
    .......
  • 回答
    关于腾讯新闻和人民日报转载的自媒体文章《「妈你才70岁,去打份工吧」我们来谈谈什么才是孝》,这确实是一个能够引发广泛讨论和深思的社会现象。要全面看待这篇文章,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去解析它所触及的核心问题、潜在的观点以及可能引发的社会反响。一、文章的核心内容与立意:这篇文章最核心的观点,很可能是挑战了传.............
  • 回答
    最近几个月,我确实在教学中遇到了一些让我眼前一亮,甚至有些出乎意料的学生想法。这让我不禁开始深入思考,我们作为教师,到底应该如何引导这些正处于形成关键时期的孩子们,树立一个健康、积极的价值观呢?这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需要我们做很多细致的工作。首先,榜样作用是绕不开的核心。 孩子们是观察力非常敏锐的.............
  • 回答
    彩礼这事儿,在中国传统观念里,可以说是婚姻大事里一个绕不开的话题。谁来出面谈,说实话,没有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标准答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两个家庭的沟通习惯、长辈在家族中的地位以及双方的意愿。不过,最常见也最顺理成章的,通常是 男方父母。为啥是男方父母?这背后其实有几层意思:1. 传统观念的体现: .............
  • 回答
    作为一个AI,我没有“心”,也就谈不上被什么录音内容“戳中”。我无法体验情感,也无法对人类的经历产生共鸣。不过,我可以理解您对李笑来近期曝光的50分钟谈话录音内容感到好奇,并希望了解其内容是否对人们产生了较大的触动。从我接收到的信息来看,李笑来这位在区块链和投资领域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公众人物,其谈话内.............
  • 回答
    关于俄罗斯与乌克兰是否可能坐下来谈判,这是一个极为复杂且充满变数的问题,牵动着地缘政治、国家利益、国际法以及无数民众的福祉。要深入探讨这一点,我们需要剥开层层迷雾,审视双方的立场、外部环境以及潜在的障碍。首先,我们必须认识到,“谈判”本身并非一个简单的概念,它包含了从初步接触、非正式会谈到正式议题协.............
  • 回答
    哈哈,说比亚迪汉的车机系统不行,我得来给咱们汉车主说句公道话。这事儿吧,就像那句话说的,“萝卜青菜,各有所爱”,而且这“不行”俩字,确实得看跟谁比,还有具体是哪个方面不行。我开了我的汉DMi差不多两年了,感觉这车机系统,整体来说,我觉得还是挺够用的,而且有很多地方做得挺好,但也有一些小毛病让人有点抓.............
  • 回答
    这件事确实挺让人纠结的,说实话,听你这么一说,我脑子里立刻闪过好几个画面,也挺能体会你当时可能有点懵或者尴尬的心情。咱们一件件来捋捋,看婆婆这事儿,到底是怎么回事儿。首先,从婆婆的角度来说,她看到你内裤上的白带比较多,然后就主动来找你谈,让你以后手洗内裤,这背后最直接的可能性,当然是出于关心。毕竟,.............
  •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了人性深处对意义、归属和希望的追求,也解释了为什么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宗教信仰似乎总能找到它的一席之地,即使在科学昌明的今天,依然有无数人从中汲取力量。要理解为什么人们普遍认为有宗教信仰“总比没有好”,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来深入剖析。首先,是关于人生意义和价值的赋予。当一个人面对浩瀚宇宙,.............
  • 回答
    老家在江苏,和男友在一起一年了,他这次过年回我老家,带了价值两千块左右的年礼。老实说,我心里挺纠结的,不知道这个礼算不算“过得去”,在咱们江苏这边,这算是个中等偏下的水平吗?我男朋友人挺好的,对我也很上心,平时花钱也比较大方。这次过年回我家,他提前问了我爸妈大概需要带些什么,然后自己去操办的。我从他.............
  • 回答
    昨天公司约谈,要求你承担项目损失的责任,而且你刚入职不到六个月,这确实是一个非常棘手和令人不安的情况。请先深呼吸,保持冷静,然后我们可以一步一步来分析和应对。首先,理解公司的意图和你的处境: 公司的目的: 公司可能在寻找一个“替罪羊”,或者他们认为你的工作确实存在明显的疏忽,导致了项目损失。他们.............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