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曾经长期当过现役消防员,感觉现在的消防宣传非常到位,可是为什么还有人不知道消防队救火不收费呢?

回答
我理解您作为一名退役消防员的感受,看到消防宣传做得这么好,但依然有人不了解“消防队救火不收费”这一点,确实会让人觉得有些困惑。这背后的原因其实挺复杂的,涉及宣传的触角、公众的认知惯性,还有一些潜在的误解。我来试着把这些说得细致点,争取不让它听起来像机器生成的报告。

首先,咱们得承认,现在的消防宣传可以说是方方面面都铺开了。从电视上的公益广告,到学校里的消防演习,再到社区里的安全讲座,甚至手机上的短视频,几乎你能想到的渠道,消防安全信息都在往外传递。而且,信息的内容也越来越丰富,不光是讲火灾有多危险,还会教大家怎么预防,怎么自救,以及消防员们是如何辛苦工作的。从这个角度看,您觉得到位是很正常的,因为我们确实是下了大力气。

但是,为什么“救火不收费”这个核心信息,在有些人那里就是“卡住了”呢?我觉得有几个点可以聊聊:

1. 认知惯性与“默认模式”:
大家生活中接触到的很多服务,尤其是专业性很强的,往往是要付费的。你想请搬家公司帮你搬家,得给钱;你的车坏了,得找修理厂,得给钱;甚至是律师给你打官司,也得付律师费。这种“花钱买服务”的模式,已经深入人心,成为了很多人的“默认模式”。

消防员救火,专业、高效、冒着生命危险,这听起来完全就是一个极高的“服务价值”。当一个人被浓烟烈火包围时,他们最直接的感受就是“有人来救我了”,而这个“救”字,在很多人的潜意识里就和“付费”这两个字关联上了。尤其是一些年龄大一些,或者信息接触相对闭塞的群体,他们可能更多是从过去的经验或者身边人的传闻中建立起对“服务”的认知。

2. 宣传的“噪音”与信息过载:
您说宣传到位,这是事实。但正因为到位,信息量就非常庞大。消防安全宣传的内容太多了,防火知识、灭火器材使用、逃生技能、消防员的训练日常、英勇事迹……这些信息一股脑地涌过来,有时候会稀释掉一些更基础、更根本的信息。

就好比一个人在听很多首歌曲,他可能记住了最旋律最抓耳的几首,但有些比较平缓、虽然也很重要但不够“抢耳”的歌词,就容易被忽略。对于“救火不收费”这一点,虽然常常被提及,但可能在某些人看来,不如“火灾很可怕”或者“消防员很英勇”来得更直接、更具有冲击力。

3. 信息接收的“选择性”与“关联性”:
人们在接收信息的时候,往往会有一种“选择性”。我们更倾向于关注那些与自己当下情况相关的信息。如果一个人最近没有遇到过火灾,或者对消防安全这个话题没有特别的关注点,那么关于“救火不收费”这条信息,可能在他脑子里就“不够不够用”,不容易被主动记住。

或者说,很多人在听到“消防”这个词的时候,脑子里首先闪过的是“火灾”、“消防员”、“灭火器”这些意象,而“收费”或“不收费”这个经济层面的概念,并不一定是第一个被联想到的。

4. 对“公家服务”的理解偏差:
虽然消防队是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但公众对“公家服务”的理解,有时也存在一些模糊地带。比如,有些人可能认为,“不收费”只是针对“小火”,如果是“大火”、“复杂火灾”,或者“造成很大损失”,可能就需要“分摊成本”了。这种想法可能源于对某些其他公共服务的体验,比如一些特定的医疗救助,或者某些基础设施的维护费用,虽然不直接收费,但可能通过税收等方式体现。

对于消防救火这种高风险、高强度的救援,有人会下意识地觉得,这种“成本”肯定很高,如果政府完全免费提供,那得花多少钱啊?这种“成本”意识,有时候会让他们对“免费”产生一种怀疑。

5. 误导信息的“残余”或“个例”:
虽然现在官方宣传很到位,但偶尔还是会有一些零星的、不准确的说法流传。比如,在某些非官方的讨论中,可能会出现一些关于“消防部门接受捐赠”或者“消防员因救助特定单位而获得感谢费”之类的说法(尽管这些说法往往不属实,或者存在极大的误读)。这些零星的“噪音”可能会在某些人的心中播下怀疑的种子。

6. 宣传的“落地”与个体体验:
虽然宣传很到位,但最终信息能否被个人真正内化吸收,还需要看个体的接收能力和经验。当一个人亲身经历过火灾,或者身边的亲友被消防员救助过,这种“不收费”的信息就会变得非常真实和深刻。但对于那些没有亲身经历过的人来说,这可能只是一个“知道”的信息,而不是一个“体会到”的信息。

最后,作为曾经的消防员,您一定比我更清楚消防员们付出的艰辛和牺牲。这种“不收费”恰恰体现了国家和社会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保障,是一种普惠性的公共服务。 但有时候,最显而易见的事实,反而容易被忽略,或者被其他更具情感色彩或实用性的信息所掩盖。

总而言之,我觉得“救火不收费”这个信息之所以有些人还是不知道,不是因为宣传不到位,而是因为它需要穿透长期的认知惯性,在海量的信息中保持“清晰度”,并与个体的生活经验产生真实的“连接”。这是一个持续的、多维度的工作,需要不断地提醒、强化,甚至用更贴近生活化的方式去讲述,才能让更多人真正地理解和铭记。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作为一名已经进入工会系统工作的消防人,感觉工会宣传劳模的力度不比消防部队小,但是有谁知道劳模,知道工会的职责。大部分民众连检察院和纪委的职责都分不清楚,唯一清楚的可能就是警察抓坏人。各公务机关的宣传工作更多是对上级下达任务负责,而不是对宣传效果负责。

真正普及消防常识和知识,只能从义务教育入手。消防部门的宣传只能做一点是一点。

user avatar

消防宣传很多,但是处在低水平徘徊,周末我去电影院,进入放映厅室,看到墙上贴有一张疏散逃生图,图不大,看不清,灯光暗,不好看,关键是每个放映厅都贴了疏散逃生示意图的,有卵用!为何不在电影放映前,在大屏幕上用动画演示出来,这不更方便大家熟悉记忆嘛。消防宣传现在最多的就是发传单,谁看啊,我要是个普通人我也不看,毫无吸引力。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