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一个人两年都看不懂《道德经》?

回答
我有一个朋友,姑且称他为老王。老王是个挺有意思的人,脑子灵活,也挺爱琢磨。他跟我一样,对人生的意义啊、世界的本质啊这些问题总有点好奇。几年前,他兴致勃勃地捧回一本《道德经》,说什么要好好参悟参悟,顺便提升一下自己的“境界”。

两年过去了,老王时不时还会拿出那本《道德经》,时而眉头紧锁,时而摇头叹气。我问他怎么样,他总是模棱两可地说:“嗯,感觉有点意思,但又好像没完全明白。”

我私下里琢磨,老王这人挺实在,也够努力,怎么这本薄薄的《道德经》就让他跟见了鬼似的,看了两年还是半懂不懂呢?后来我慢慢想了想,大概有这么几层原因吧。

首先,《道德经》的文字本身就不是“好懂”的类型。 你不能把它当成一本普通的说明书或者小说来看。老子写这东西,不是为了教你一套具体的步骤或者讲个跌宕起伏的故事。它用的语言是古汉语,而且是很凝练、很诗意的古汉语。很多词语在现代语境下都有了不同的含义,或者本身就有很多层引申义。

比如,一开始那句“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听起来是不是挺玄乎?“道”是什么?是天地万物的根本,还是一个可言说的概念?“常道”又是什么?如果我们直接按字面理解,很容易就卡住了。老子用的很多词汇,比如“无为”、“柔弱”、“玄德”,它们都不是那种一眼就能望到底的词。它们需要你带着一种开放的心态,去体悟,去联系生活中的具体现象,才能慢慢咂摸出味道来。

其次,老子讲的很多道理,是反常识的,甚至是颠覆性的。 我们从小到大,接受的教育,接受的社会价值观,很多都是鼓励竞争、追求名利、刚强进取。而《道德经》里讲的,比如“上善若水”,水是什么样的?无形、柔软、润物无声,却能穿石。它还讲“以柔克刚”,讲“不争”,讲“少即是多”。这些观点跟我们日常的思维习惯是截然相反的。

老王可能在读的时候,会习惯性地用他脑子里已有的框架去套用。比如说,“无为”,他可能就理解成什么都不做,那不就饿死了?他没有意识到,“无为”更多的是一种顺应自然规律,不做无谓的挣扎和强求。这种“不理解”其实是一种“误解”,是思维方式上的阻碍。要理解这些,你需要放下自己原有的很多预设,准备好接受一种截然不同的视角。

再者,《道德经》需要的是“体悟”,而不是“死记硬背”。 你可以把《道德经》里的名句都背下来,比如“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但如果不结合自己的生活去体会“知人”和“自知”的区别,不去感受“自胜”带来的那种内心的力量,那么这些文字就只是一串符号。

老王可能是在“看”《道德经》,而不是在“活”《道德经》。他可能是在一个书桌前,一本正经地翻阅,试图从中找到逻辑和答案。但《道德经》更像是一本生活哲学,你需要在遇到问题的时候,在人际交往的时候,在面对挑战的时候,去回想它,去印证它。你得去观察自然,观察身边的人,看看老子说的那些道理,是不是真的在生活中有所体现。

还有一点,对《道德经》的理解,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一个人的“生命经验”。 很多时候,你看不懂《道德经》,不是因为你不够聪明,而是因为你还没有经历过某些事情,还没有达到某种心境。比如,当你年轻气盛的时候,你很难真正理解“少即是多”和“知足常乐”的深层含义。当你经历了一些失败和挫折,当你对名利看淡一些,你才会更容易体会到“以退为进”的智慧。

老王虽然爱琢磨,但他的人生阅历,也许还没有给他足够的“锚点”去抓取《道德经》里的那些抽象概念。他对人生、对世界的理解,可能还在一个比较表层的阶段。这就好比让你一个没下过水的孩子去理解潜水的深度和海洋的神秘,他只能是凭空想象。

最后,“懂”与“不懂”之间,本身就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很多人对《道德经》的理解,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反复阅读、反复思考、反复实践的。每一次的阅读,都可能因为你心境的变化、阅历的增长,而获得新的体悟。三年、五年、甚至一辈子,都是有可能的。老王两年看不懂,并不是说他失败了,而是说他可能还没有找到那个最有效的学习路径,或者说他还没有遇到那个能一下子点醒他的“缘分”。

所以,我觉得老王两年看不懂《道德经》,不是他不够努力,也不是他不够聪明,而是这本古老的智慧之书,就像一坛陈年的老酒,需要用时间、用经历、用心去慢慢品味,才能咂摸出那最醇厚的味道来。也许,再过两年,或者再经历些什么,他就会突然豁然开朗了呢。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因为今本《道德经》在最近两千年里混进了很多不明不白的东西,譬如道可道非常道什么的,天地万物为刍狗之类的。这不是一个人两年内,学得会的去伪存真。

郭店楚简一出土,虽然不能完全拨开迷雾,最起码可以少走弯路。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