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美国不开采自己的稀土而进口我国稀土?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触及到了全球供应链和地缘政治的复杂性。很多人会觉得,美国坐拥丰富的自然资源,为什么还要依赖中国供应稀土呢?这背后其实有几个关键原因,而且说起来,这也不是一个简单的是与否就能概括的。

首先,咱们得明白,稀土这东西,虽然名字里有个“稀”,但其实在全球地壳中的含量并不算特别罕见。真正让人觉得“稀缺”的是能够经济有效地开采和分离出来的稀土矿床。这就跟找金子一样,金子到处都有,但能挖出金矿来,那才是真金白银。

美国在历史上确实曾经是稀土生产的大户,尤其是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那时候,美国芒廷帕斯(Mountain Pass)矿就是全球最大的稀土矿之一。但是,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和中国在稀土产业上的崛起,情况发生了变化。

第一个,也是最直接的原因:成本和经济性。

你要开采稀土,可不是把土挖出来那么简单。稀土矿石通常和其他杂矿混在一起,要提炼出高纯度的稀土元素,需要一系列非常复杂、技术含量高、而且污染治理成本极高的化学分离过程。这个过程涉及使用强酸、强碱等化学品,产生大量的废水、废渣,对环境的影响非常大。

中国在稀土产业的起步阶段,对环保的要求相对宽松,这让中国的稀土生产企业在初期能够以较低的成本来生产。而美国,尤其是从九十年代末开始,环保法规日益严格,对矿业的环保要求非常高。芒廷帕斯矿当时就因为环保问题,特别是废水处理,面临着巨大的压力,最终导致其生产成本居高不下,无法与中国竞争,在2002年基本停产。

所以,从纯粹的经济账来看,在中国生产稀土,成本更低,能以更低的价格卖给下游企业。美国企业如果要在国内开采,在环保投入、设备更新、人员培训等方面,都需要巨大的前期投资,而且生产出来的稀土,在价格上就失去了竞争力。

第二个,技术和产业链的完整性。

稀土的价值,不仅仅在于矿石本身,更在于下游的加工和应用技术。中国不仅是稀土矿的开采国,更是稀土分离、提纯、深加工以及稀土在各种高科技产品中应用的完整产业链国家。

从矿石到氧化物,再到金属,最后到磁铁、催化剂、抛光粉等高附加值产品,中国的技术和生产能力都非常成熟。你从中国进口稀土氧化物,可以直接送到下游厂商那里进行生产。如果美国要从头建立这样一个完整的产业链,从勘探、开采、分离、提纯,到最终应用,这需要漫长的时间、巨大的投资和技术的积累。

而且,中国在稀土领域的技术积累,包括分离各种性质非常相似的稀土元素(比如镝、铽这些重稀土),技术难度非常高,也是中国在全球市场上占据主导地位的关键。美国虽然有这方面的技术储备,但要建立起能够大规模、低成本生产的体系,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第三个,市场和战略的考量。

在中国崛起之前,全球稀土市场相对分散。但随着中国不断加大对稀土产业的投入,通过整合国内资源、技术升级,以及在国际市场上采取积极的价格策略,逐渐形成了“中国稀土,全球供应”的格局。

从美国方面来看,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进口中国稀土确实是更省时省力省钱的选择。毕竟,全球贸易体系允许商品自由流通,只要能以合理的成本获得所需资源,就没有特别强的动力去国内重启一个高成本、高风险的产业。

但是,近些年来,随着中美关系的变化,特别是贸易摩擦和对供应链安全的担忧,美国开始重新审视对中国稀土的依赖。这种依赖不仅仅是经济上的,更被视为一种战略上的脆弱性。一旦中国在稀土供应上采取限制措施,或者发生地缘政治冲突,美国在高科技产业(比如电动汽车、风力涡轮机、国防设备等)就会面临巨大的供应风险。

那么,美国现在有没有在努力改变这个局面呢?

有,而且在加大力度。

重启国内开采和加工: 芒廷帕斯矿在过去几年里,也尝试过重新启动部分生产,并且有新的投资者进入。美国政府也通过各种政策扶持,鼓励国内稀土项目的开发。
投资海外资源: 除了国内,美国也在积极与加拿大、澳大利亚等盟友合作,投资开发这些国家的稀土资源,试图建立多元化的供应渠道。
技术研发投入: 加大对稀土分离、回收和替代材料的技术研发投入,希望降低对特定稀土元素的依赖,或者提高回收利用率。

然而,这些努力都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正如前面所说,建立完整的稀土产业链需要时间和巨额的投入,而且要与中国已经形成的优势竞争,并非易事。

总而言之,美国现在进口中国稀土,主要是因为中国稀土生产成本更低、产业链更完整、技术更成熟。虽然美国意识到了这种依赖的风险,并正在积极寻求改变,但要摆脱这种局面,是一个复杂而长期的过程。这就像你习惯了从某个品牌那里购买性价比高的商品,即使想换一个更“自主”的品牌,也需要时间去适应和建设新的供应链。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美国弄了也是作死。

中国不仅是最大的稀土出产国,储量最大,而且还是最大的稀土进口国。

这相当于石油上中国和沙特合体。想想这个对市场是何种控制力?

想提价,不挖自己家的多进口,国际价格蹭蹭涨,国外稀土买家都吐血;想压价,国内采低价卖,国外稀土厂都赔死。

基本上想怎么玩你就怎么玩。美国人不想被玩死,就只有政府重补贴这一条路了。

user avatar

针对评论区这么多歌颂美国的同志,做出几点回应

1、中国的完整稀土产业链是从 11 年左右完善,是发明了稀土串级萃取分离流程优化工艺的徐光宪院士提议,徐光宪院士让稀土分离技术开始走在世界前列,此后,中国利用低价倾销的战略搞垮了美国的稀土企业。

2、2016年2月,美国政府问责局曾发布了一份关于稀土材料报告,据其估算,美国可能需要15年才能建成国内稀土供应链。15年的时间,中国的稀土技术难道会原地踏步吗?

另据美国钍与稀土元素咨询公司分析,美国的400个稀土创业公司中,进入生产阶段的不到5家,能够量产的只有两家,其中一家还有中资背景。

根据美国地质调查局今年2月的报告显示,2014—2017年间,美国80%的进口稀土化合物和金属来源于中国,6%来自爱沙尼亚,日本和法国各3%,而爱沙尼亚、法国和日本的化合物和金属产品甚至也来源于中国和其他地区。

中国成了全球惟一拥有稀土全产业链的国家。目前,中国的相当部分稀土都是外国进口稀土矿,然后进行提炼,最后出口稀土产品。

因为中国的稀土开采和冶炼分离技术遥遥领先,江省稀土学会常务副秘书长孟庆江说:“国外开采了稀土也只能送到中国来。”

中国2018年从美国进口了大概25000吨稀土及氧化物,一跃成为最大的稀土进口国。这样,既保证了中国的稀土储存量不至于被过度消耗,也防止了欧美稀土企业卷土重来。

3、至于说美国是因为环保才不开采稀土矿的,详见第一条,2015年,morly corp申请破产保护。至此,美国稀土工业彻底崩盘。同样,在稀土产业以及技术的主导权上,中国具有强大的话语权,2011 年开始,中国每年的稀土申请专利量大于世界总和,以稀土的分离冶炼技术来说,中国的分离纯度已经接近百分之百。即使是美国重启稀土产业链,我们也可以通过专利卡脖子。

最后,这一切很多徐光宪院士的贡献,他70年代让中国稀土技术走到世界前列,2011年让中国稀土形成完整的产业链。

既然这么多同志歌颂美国,如果自己有国产手机也可以拿到微回收回收哈~


不是不开采,而是没办法开采,技术不到位,开采了也只是一堆废土。

中国在稀土上,可以说是死死掐住老美的喉咙,那就是稀土的分离和提纯技术。无论说老妹有多少稀土矿,只要他们没有掌握稀土的分离和提纯技术,那就是一堆废土。

首先稀土的重要性说一下,稀土有工业“黄金”之称,由于其具有优良的光电磁等物理特性,能与其他材料组成性能各异、品种繁多的新型材料,其最显著的功能就是大幅度提高其他产品的质量和性能。比如大幅度提高用于制造坦克、飞机、导弹的钢材、铝合金、镁合金、钛合金的战术性能。而且,稀土同样是电子、激光、核工业、超导等诸多高科技的润滑剂。稀土科技一旦用于军事,必然带来军事科技的跃升。从一定意义上说,美军在冷战后几次局部战争中压倒性控制,得益于稀土科技领域的技术。

可以说,中国真正对美国造成危险的不是稀土,而是稀土技术。

在稀土选矿技术上,我们拥有最为先进的选矿技术。选矿是利用组成矿石的各种矿物之间的物理化学性质的差异,采用不同的选矿方法,借助不同的选矿工艺,不同的选矿设备,把矿石中的有用矿物富集起来,除去有害杂质,并使之与脉石矿物分离的机械加工过程。

全世界开采出来的稀土矿石中,稀土氧化物含量只有百分之几,甚至有的更低,为了满足冶炼的生产要求,在冶炼前经选矿,将稀土矿物与脉石矿物和其它有用矿物分开,以提高稀土氧化物的含量,得到能满足稀土冶金要求的稀土精矿。可以说稀土矿选矿如果没有办法掌握,就无法提高稀土氧化物的含量。

在稀土的提纯上,“离子型稀土原矿绿色高效浸萃一体化新技术”、“低碳低盐无氨氮分离提纯稀土新工艺”、“4N级超高纯稀土金属集成化制备技术”等一系列技术都是具有原创性,而且我们提出并研发出高纯碳酸氢溶液皂化萃取分离和沉淀回收稀土的原创性技术,首次将稀土分离提纯过程产生的氯化镁废水和CO2气体低成本回收用于连续碳化、规模制备纯净的碳酸氢镁溶液,代替液氨、液碱、碳酸氢氨等应用于稀土萃取分离和沉淀回收稀土过程,从源头革除了氨氮废水污染,减少高盐度废水和CO2 温室气体的排放难题。

在稀土的分离上,经过徐光宪院士等老一辈科学家几十年的艰苦努力,我国稀土分离化学与工程研究上一骑绝尘,孙晓琦团队设计制备了新型苯氧羧酸类萃取剂,该型萃取剂可以定量萃取低浓度稀土,与稀土形成固体萃合物,并可以反复萃取和循环使用。基于该类萃取剂,结合溶剂萃取法和化学沉淀法的优势,开发出了全新的萃取—沉淀法工艺。

该团队通过与赣州稀土集团、厦门钨业股份有限公司、北方稀土集团等合作开展的工业试验表明,与传统分离技术相比,这一新型分离技术的特征是萃取过程不使用有机溶剂,萃取—沉淀剂能够反萃及循环使用,具有无工业废水产生、低成本等优势;且安全性好,萃取—沉淀速率快,所得到的稀土沉淀富集物尺寸可增大几十倍以上,大大提高了稀土分离提纯效率,具备良好的工业应用前景。

而在稀土的冶炼上与生产上。主要有湿法冶金属化工冶金方式与火法冶金工艺,湿法冶金流程复杂,产品纯度高,该法生产成品应用面广阔。火法冶金工艺过程简单,生产率较高。稀土火法冶炼主要包括硅热还原法制取稀土合金,熔盐电解法制取稀土金属或合金。

而稀土的这一条龙技术中国都掌握,并且非常先进,可以高纯度低污染。可以说全球独此一家。如果中国不对美国进行稀土出口,及时美国拥有庞大的稀土矿,也无济于事。


「欢迎大家关注公众号:微回收,精彩福利送不停!」

user avatar


可能是没能力吧

user avatar

1、中、美原本都开采自己的稀土。中国的稀土品质更好,含量更高,储量更大。

2、有一段时间,中国稀土开采量非常大,导致国际稀土价格大跌。美国稀土企业纷纷破产,再加上环保因素,全美国只剩下最后一个稀土矿。

3、于是中国主导了全球稀土贸易。在这期间,中国的稀土提炼工艺突飞猛进,拳打日本、脚踢美国。

4、于是美国最后一个稀土矿开采的稀土也不得不运往中国提炼。不仅如此,缅甸等一些国家的稀土矿石也进来中国提炼。于是,2018年,中国成为世界最大的稀土进口国(中国去年变成全球最大的稀土进口国

5、于是,中国进口稀土矿,进行提炼,然后出口稀土产品。中国成了全球惟一拥有稀土全产业链的国家。

6、顺带,美国最后剩下的那个稀土矿,中国持有很大的股份。

7、美国稀土矿中含重稀土极少,全球70%的重稀土在中国赣州。

8、我严重怀疑中国还有其他的重稀土矿。当年新疆三号坑,里面全是稀土富矿,还了苏联一半的欠债,号称“功勋矿”,现在没人提了。(有哪些中国地理冷知识?


老祖宗给我们占了一块好地啊!


另:

稀土这张牌,虽然杀伤力很大,但是用起来却不好用。

原因在于美国直接向中国进口的稀土并不多,大部分是稀土产品。即使是稀土产品,销售总额也不大。这玩意用处广,但用量不大。

如果中国断了美国的稀土和稀土产品(如磁铁),美国也有可能从日本、德国等国家进口稀土产品。

所以,为了让稀土牌有效,首先需要断了美国的稀土供应和稀土产品供应,而且必须要连带把日本和德国等国的稀土和稀土产品都断了

这个杀伤面就太广了。我们目前还没有资本向所有发达国家同时开炮。

所以,怎么才能用稀土精准制裁到美国,是一个需要好好研究的问题。


相关回答: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