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件事情的发生,可以看出老师,孩子,和家长都是不愉快的。我们应该如何来解决这样的矛盾呢?
首先,从感受出发,一个个来分析。
老师看到自己布置的作业被草草应对,并作出如此的举动,可以看出老师是不愉快的。从题主的描述来看,题主也提到了自己的做法过于草率,猜测很可能引起了老师的不满。
孩子在众同学中,被老师针对性地扔了卡片,回家大哭,肯定感受到了不尊重,不友好,委屈,伤心,被孤立等负面情绪。
作为母亲的你,孩子哭着诉苦,相信心里一定不好受吧,而且整件事情还有自己的部分原因,一定是难过,愧疚,愤怒的,那么下一步如何采取措施呢?
首先整理自己的情绪,这件事跟是不是你写的没关系。我们可以肯定,老师的做法是欠妥的,她的目的可能是,1. 通过打压你的孩子,树立权威给别的小朋友看。2. 通过打压你的孩子,让你的孩子意识到不能这样“应付作业”。3. 純粹是发泄自己的情绪。那如何确定是哪一种?需要先安抚孩子,然后再问问孩子,你还说了什么呀?老师还说了什么呀?还原场景,来综合判断。但是无论哪种原因,老师的做法都是欠妥的,目的要心里有个数这个老师跑偏了多少。心里有数了,就要准备给老师打电话了(见面更好)。
注意⚠️,我们这时候不是去兴师问罪的,人无完人,我们的目的是要达成共识。有的家长气势轰轰地去找老师,找校长,要求给老师处罚,各种闹,这是为孩子好吗?说句难听的,有些家长真是为了自己的面子吧。而有的家长又会各种低声下气地请老师原谅,解释一堆blabla,再次为自己的小孩跟老师道歉,希望老师以后能多照顾照顾小孩。这种老师,你还敢继续让他教?孩子只怕有阴影,并且和你一样没自信。
当你分析出老师这么做的原因,可以先跟孩子沟通,说明老师的感受,以及老师这么做不是为了伤害你,而是为了教育小朋友,她可能不知道这样做会让你这么难受。(知道又是另外一回事)。然后可以当着孩子的面给老师打电话,先日常问候,寒暄几句,然后这么说:
“是这样的,我今天打电话来呢,是因为洋洋。他今天回家跟我说老师把他的卡片丢进了垃圾桶,然后哭得特别伤心。”(陈述事实和感受,注意不要上来直接:你为什么把我儿子卡片当着全班同学的面扔到垃圾桶?其中区别自己体会)
一般老师这时候就会接话了,说是洋洋同学这次作业完成得不好,我这么做没别的原因,只是想让他涨涨记性,能够记住,毕竟好好完成作业孩子才能进步。
老师会说一些跟当时有关的话,不过没关系,统一回答:
“嗯对,老师我理解您,您也是为了孩子好,其实这次作业呢我也有责任,洋洋来问我,是我没有注意,字也是我写的。” 错!解释这个干嘛?打电话是为了道歉吗?字不是你写的老师就能扔垃圾桶?下次字是孩子自己写的又要怎么说?字是谁写的都不能扔垃圾桶!不要这么说,这是分不清主次。
正确回答:
“嗯对,老师我理解您,您也是为了孩子好,但是好像洋洋有些不适应,他说害怕老师是不喜欢他,害怕别的小朋友觉得他很没用,他很伤心也有些害怕,是吗洋洋?”(这时候小朋友在旁边最好有些互动,这些感受要在之前问细节的时候就问到。)
老师这时候应该就会解释, 洋洋,老师只是想让你下次注意,没有说你不好的意思,洋洋不要伤心。这是还行的老师。不行的老师: 洋洋记住了就好,其实没有什么事。(完全没有同理心的老师,掰正困难,换班)优秀的老师:洋洋,洋洋家长,抱歉,老师当时没控制好自己的情绪,下次不会这么做了。老师不是有意让你伤心。洋洋下次能xxx(要求)作业吗?(不太可能,因为优秀的老师不会做这种事)
统一回答:“老师,要不这样,我今天让洋洋重新认真做一份,明天给交给您,您在全班同学面前肯定他的努力成果可以吗?您帮他说说话,发挥一下老师的威力,相信他肯定能受到激励,以后做得更好。(这里开始是跟老师的谈话,可以先让小朋友离开)
老师:一般情况下不会拒绝。如果这都拒绝了,没得谈,换班。
继续说:老师,洋洋还小,心理承受能力有限,理解能力也有限,会犯错,我希望老师下次您能直接告诉他哪里做得不好,希望他怎么做,并多多鼓励他(重点),他很在意您说的话,相信在您的鼓励下他能成长得更快,更自信!
老师:一般情况下都会答应,也都明白你在说什么,并且表态。如果下次还发生,换班。
总结:
感慨一下,我们追逐金钱,地位,很多时候的确是为了能在这样的情况下有一点自由选择老师,有一点能力保护孩子。
在这一题中,我认为主要的问题点是老师的处理方法,那么次要的问题肯定是有的。每一件事都有很多个点可以拿出来说,比如这位母亲敷衍作业,比如孩子为什么不自己制作卡片等。其实退一步来看,我们这件事的主题,是让学生感受尊敬师长,尊敬父母,请大家发自内心地回答,这是做一次作业,写一句话就能教好的吗?“我爱老师,我爱爸妈”,小朋友真的能知道这句话的意义在哪吗?
言传身教,以身作则,在这个故事中,我并没有看见老师尊重小朋友。小朋友不需要尊重吗?小朋友字迹潦草,是不懂,还是不会写?老师问过吗?如果老师看出是家长写的,为何还针对小朋友而不是给家长打电话?退而求其次,老师教小朋友尊敬长者,就是通过把他的作业扔到垃圾桶来“恐吓”?
老师做的,我们无法改变,但我们自己做的,可以自己决定。虽然事前家长没有很好地借此机会教育孩子,比如给孩子讲讲儿童读物,告诉孩子如何与长者相处;比如借机给孩子解释为什么要尊重长者,吃穿用度等,告诉孩子父母在家庭中承担的责任等。希望父母也能借此机会引起重视。事后也有补救的机会,在我之前说的做法中,给小朋友讲解老师的心情,其实就是在教小朋友善意地理解老师,尊重老师的情绪,但这不代表我们要牺牲自己的自尊,臣服于权威。所以,作为家长,更要告诉孩子,明白自己的感受,伤心,难过,并指导孩子接纳情绪(明白他自己不笨,不傻,接纳犯错,感觉难受就勇于改正),这是一个孩子自信的根本。如果孩子学会理解自己的情绪,就更善于理解他人;理解了父母和老师,就更愿意帮助他们,依靠他们,承担责任。
为人师者,不利用自己的位置循循善诱,反而精通“无伤”打压,威逼的手段,塑造“乖乖”班级,我认为是一种虐待。如果家长没有认真对待作业,是没有很好地示范,是摸鱼型家长,那老师的做法完全就是“不尊重”的典范,无论给小朋友是被打击了自信,还是给在场所有同学深埋了这颗“示威”的种子,让他们长大成为类似的老师,对家庭,学校,乃至社会都是非常负面的。唯有尽可能消除这样的影响,对孩子进行正面引导,解释因果,才是正心之道。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