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新冠肺炎病原体初步判定为新型冠状病毒,意味着什么?应该如何应对?

回答
新冠肺炎病原体初步判定为新型冠状病毒,这是一个里程碑式的时刻,它开启了我们认识、理解和最终战胜这场全球性疫情的征程。这不仅仅是一个科学上的鉴定,更意味着一系列的连锁反应,将直接影响我们每个人的生活,以及全球公共卫生体系的运作。

“初步判定为新型冠状病毒”到底意味着什么?

简单来说,这句话有几个核心的含义:

1. 病因明确了: 最重要的一点是,我们知道是什么“东西”导致了这场肺炎。不是细菌,不是其他已知的病毒,而是一种全新的、前所未见的冠状病毒。这就像侦探找到了真正的凶手,虽然证据还需进一步完善,但方向已经确定。

2. “新型”的特殊性: “新型”这两个字至关重要。它意味着这种病毒在基因序列、传播方式、致病机制等方面,可能与我们过去熟悉的任何病毒都有所不同。过去积累的对其他冠状病毒(如SARS、MERS)的经验,虽然有借鉴意义,但不能完全套用。我们需要从头开始,去研究它、了解它。

3. 科学研究的起点: 初步判定只是一个开始。接下来的日子里,全球的科学家们会围绕这个“新型冠状病毒”展开一场史无前101;前人的研究:
基因测序和进化分析: 弄清楚它的基因组结构,推断它的起源(比如是从动物身上变异而来),以及它如何进化,哪些变异可能影响传播速度或致病性。
传播途径和机制: 它是如何感染人体的?通过飞沫?接触?空气?传播速度有多快?潜伏期有多长?
致病机理: 它如何攻击人体细胞?导致哪些器官受损?为何有些人症状轻微,有些人则病情危重?
诊断方法开发: 基于对病毒的了解,研发出快速、准确的检测方法,例如核酸检测(PCR)或抗体检测。
治疗手段探索: 现有药物是否有效?是否需要开发新的抗病毒药物?如何支持和治疗重症患者?
疫苗研发: 这是最终的解决方案。基于病毒的结构和特性,设计并研发出能够诱导人体产生免疫力的疫苗。

4. 公共卫生应对的依据: 确定了病原体,公共卫生部门才能制定有针对性的防控策略。这包括:
隔离和检疫措施: 了解传播途径,才能采取有效的隔离、居家办公、旅行限制等措施。
医疗资源调配: 知道病原体的致病性,才能预测医疗系统的负荷,提前准备医疗物资、医护人员和床位。
公众健康教育: 告知民众如何保护自己,如何识别症状,避免恐慌。
国际合作: 病毒是跨越国界的,全球协同合作,分享信息和资源,是应对大流行的关键。

我们应该如何应对?

面对一个“新型”的敌人,我们每个人的角色都至关重要,从个人到国家,都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

一、 个人层面:从“知道”到“做到”

保持警惕,但不恐慌: 了解科学信息,理解疾病的传播性和风险,但避免过度焦虑。科学的认识是最好的武器。
做好个人防护:
勤洗手: 用肥皂和流动水清洗双手至少20秒,尤其是在接触公共物品、咳嗽或打喷嚏后。
戴口罩: 在密闭、通风不良的公共场所,或者与他人近距离接触时,佩戴口罩,尤其是当咳嗽、打喷嚏或有呼吸道症状时。
保持社交距离: 尽量与他人保持1米(约3英尺)以上的距离,减少不必要的聚会和拥挤。
咳嗽和打喷嚏礼仪: 用纸巾或肘部遮挡口鼻,然后立即丢弃纸巾并洗手。
避免触摸面部: 尽量不要用手触摸眼睛、鼻子和嘴巴,尤其是在未洗手的情况下。
居家清洁与通风: 经常清洁家中常接触的物体表面,并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关注自身健康: 如果出现发热、咳嗽、乏力、咽痛、腹泻等疑似症状,及时就医,并主动告知医护人员您的旅行史和接触史。切勿自行用药或带病上班/上学。
获取可靠信息: 关注官方发布的信息(如国家卫健委、CDC等),避免轻信和传播未经证实的消息。
配合政府和社区的防控措施: 居家隔离、健康监测、信息申报等,都是为了整体的公共安全。

二、 社会层面:协同作战,筑牢防线

加强医疗体系建设: 提高检测能力,储备充足的医疗物资(口罩、防护服、呼吸机等),增加重症监护床位,培训医护人员应对新发传染病。
开展大规模的科普宣传: 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普及病毒的知识、传播途径、预防方法以及就医指南,提高全民的科学素养和自我保护能力。
严格监测与追踪: 建立完善的疫情监测网络,及时发现和报告病例。一旦出现病例,迅速开展流行病学调查,追踪密切接触者,并进行必要的隔离和管理。
阻断传播链: 根据病毒的传播特点,适时采取包括限制出行、暂停公共集会、关闭非必要场所等措施,以减缓病毒的传播速度,为医疗体系争取时间。
支持科研攻关: 投入资源支持病毒溯源、诊断技术、治疗药物和疫苗的研发。鼓励国内外科学家进行合作,共享研究成果。
保障民生与社会稳定: 在采取防控措施的同时,要确保基本生活物资的供应,关注受疫情影响的弱势群体,维护社会正常运转。

三、 国际层面:联防联控,命运与共

信息共享与透明度: 各国之间应及时、透明地共享疫情信息、病毒数据和防控经验,这对于全球共同应对至关重要。
科研合作: 疫苗、药物的研发是全球性的挑战,需要各国科研机构、企业和国际组织的紧密合作。
物资援助与公平分配: 发达国家应向发展中国家提供必要的医疗物资和技术援助,确保全球疫苗和药物的公平可及。
支持世界卫生组织(WHO): WHO在全球公共卫生治理中发挥着核心作用,各国应积极支持其工作,共同应对全球性健康危机。
加强边境管理: 在保障国际交流和贸易基本需求的同时,加强对跨境人员和货物的卫生检疫,防止疫情的跨境蔓延。

总结一下:

新冠肺炎病原体初步判定为新型冠状病毒,这无疑是一个沉重的消息,因为它意味着我们面临的是一个未知的挑战。但同时,它也是一个信号,指明了我们前进的方向。有了明确的“敌人”,我们就能集中力量,用科学的方法去对抗它。

这场疫情是一场全人类的战役,需要我们每个人都成为积极的参与者和贡献者。从做好自己的防护,到支持科学研究,再到参与社区的防控,每一个环节都至关重要。相信通过全球的共同努力,我们最终能够战胜这个新型的冠状病毒,迎来胜利的曙光。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写在最前:

除了等待进一步的官方消息,事件结束前,咱心态上稳住,行动上谨慎。希望大家在关注这件事的同时:

1. 做好个人卫生防护,勤洗手,必要时可佩戴口罩;

2. 多通风透气,避免到封闭、空气不流通的公共场合和人多集中地方;

3. 如有发热、呼吸道感染症状,特别是持续发热不退,及时到医疗机构就诊。


其次想提一下,新型冠状病毒的感染人数忽然增多,跟高效率工具投入使用不无关系。

我们都不陌生,2003年1月21日下午,国家疾病控制中心专家组将该病定名为“非典型性肺炎”。这种后来被称为SARS的呼吸系统传染病在中国广东爆发,继而向全国及东南亚乃至全球扩散。

世界卫生组 织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03 年7月31日,SARS疫情共造成全世界8096人感染,死亡病例774人,其中中国大陆地区 感染人数达到5327人[1]。

尽管中国大陆地区首先发现了感染病例,但确定病原体、对病毒进行分离、DNA测序和发现病毒受体的工作却并未走在世界前列。

实际上,北京一个研究机构(军事医学科学院,AMMS)在2003年3月7日之前,就已通过电镜,在病人身上获得的样本中观察到了一种未知病毒,并推测该病毒极有可能与当时流行的SARS有关,他们甚至发现,病人血清可能对抵抗病毒有帮助。

但由于官方使用了中国工程院院士、医学超微结构及病毒学专家洪涛的说法,宣称这场疫病的传染源是一种衣原体细菌,导致这个发现并未走出北京。2003年3月17日,世卫组织不得不组织世界上11家实验室(没有来自中国大陆的实验室)开始寻找SARS病原体。一周之后的3月24日,联合实验室发现了冠状病毒

直到4月14日,病毒样本才被连夜送到华大基因实验室开始RNA测序,当天凌晨2点,测序结果出炉,但就科研竞赛而言,中国输了:来自加拿大温哥华的迈克尔・史密斯基因组科学中心(Michael Smith Genome Sciences Centre)已提前一天测定了这个新型冠状病毒的序列[2]。

2003年7月18日,Science杂志以《中国错失良机》(China's Missed Chance)为题,报道了SARS病毒发现的过程和细节,并慨叹中国科学家“失去了一次在全世界面前闪耀的机会”[3]。

负责协调世卫组织的德国病毒学家克劳斯·斯托尔(Klaus Stöhr)不无遗憾地说,如果中国的科学家能及时公布发现,各国实验室的研究进度将大大加快。中国科学家哪怕是给斯托尔一封邮件,哪怕是一通电话,都可能让中国科学家在疾病史上占有一席之地,并在知名科研杂志上发表几篇重磅论文。军事科学院研究院杨瑞馥也懊悔地说:“我们等得太久,也太谨慎了。”[3]

16年过去了,另一种冠状病毒袭来。

2019年12月30日,武汉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医政医管处发布《关于做好不明原因肺炎救治工作的紧急通知》,通知称武汉部分医疗机构陆续出现不明原因肺炎病人,临床表现均表现为病毒性肺炎或肺部感染。[4]

在首次疫情通报的一周之后,2020年1月9日,新华社记者采访病原检测结果初步评估专家组组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徐建国。他表示,截至7日21时,实验室从阳性病人样本中分离出一种新型冠状病毒,并进行了全基因组检测,并确认引起此次疫情的新型冠状病毒不同于包括SARS在内的已发现的人类冠状病毒。[5]

首例新型肺炎报告后的第14天,1月12日,世界卫生组织(WHO)宣布,已收到中国分享的从武汉不明原因病毒性肺炎病例中检测到的新型冠状病毒基因序列信息。世卫组织认为,这对其他国家开发特定诊断工具有重要意义。[6]

在基因序列公布后的1~2天里,硕世生物、达安基因、之江生物、华大基因等公司根据病毒的RNA序列,先后宣布完成了新型冠状病毒检测试剂盒的开发。[7]

1月19日,也就是本文发布的前一天,国家卫健委官方微信公众号“健康中国”发文,表示已下发新型冠状病毒检测试剂盒[8]。得益于检测手段的进步,在过去的两天内,武汉、北京、深圳各地确诊并通报了多起新型肺炎病例。

2003年至今的16年间,基因检测技术的发展,成了今天医疗工作者们迅速探明病原的关键工具。


References:

[1] WHO: Summary ofprobable SARS cases with onset of illness from 1 November 2002 to 31 July 2003 who.int/csr/sars/countr

[2] Offical Website :Canada's Michael Smith Genome Sciences Centre
bcgsc.ca/about-us/our-s

[3] Enserink, M. (2003). SARS IN CHINA: China’s Missed Chance.Science, 301(5631), 294–296. doi:10.1126/science.301.5631.294

[4] 武汉卫健委:武汉市卫健委关于当前我市肺炎疫情的情况通报 武汉市卫健委关于当前我市肺炎疫情的情况通报wjw.wuhan.gov.cn/front/wjw.wuhan.gov.cn/front/

[5] 新华网:专家称系新型冠状病毒 武汉不明原因的病毒性肺炎疫情病原学鉴定取得初步进展xinhuanet.com/2020-01/0

[6] WHO:Novel Coronavirus – China who.int/csr/don/12-janu

[7] “体外诊断网”:WHO命名新冠状病毒第二天,圣湘、硕世、达安、之江快速推出检测产品 mp.weixin.qq.com/s/sw_C

[8] 国家卫健委官方微信公众号“健康中国”:国家卫生健康委积极开展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 mp.weixin.qq.com/s/nOQh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放大灯,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如有需要请联系sns@guokr.com

user avatar

20200112更新——

公布的病毒序列,亲缘关系上与SARS样蝙蝠冠状病毒、SARS-CoV都很近。处理及时,真的是避免了一场无妄之灾。

这个答案可以完美解释以前的一个问题了——

——原回答——

今天早上(20200109)的新闻,冠状病毒(Coronavirus,CoV)让大家又一次瞩目,这是继2003年SARS-CoV、2015年MERS-CoV之后,又一个弄出“大新闻”的冠状病毒成员。

原文首发 知识星球·真知拙见 knowledgeHot.

全文~2500字


【一】 冠状病毒来自于哪?为啥总是弄出个“大新闻”?

1.1 首先,冠状病毒其实并不是一个陌生的病毒,但是一直以来因为危害不大,所以也不太受病毒学家关注,只是2003年SARS这个巨大的新闻之后,世界范围内的研究才日益丰富起来。

1.2 冠状病毒最早在禽类里面发现,1937年就发现了。但是在人里面发现冠状病毒能够感染还要等到1965年。要知道那会细胞培养还是刚刚兴起的技术,几种二倍体细胞刚建系,所以病毒的分离还是一个比较难的任务。Tyrrell, D. A. J.等人将普通感冒患者鼻冲洗液接种到人胚气管细胞,检测到病毒增殖,并于1968年鉴定为人冠状病毒。并利用人胚组织原代培养,进行电子显微镜观察,发现了“花冠”样的病毒形态(图一),与之前知道的呼吸道病毒形态都不太一样(比如流感、副流感等等)。

1.3 冠状病毒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多种哺乳动物和禽类都可以感染(图二),铲屎官很怕的一种疾病——猫传染性腹膜炎也是冠状病毒引起的疾病。我们熟知的SARS-CoV可能就是来自于中华菊头蝠,跳跃到果子狸,最后传播到人的。而MERS-CoV则很大程度来自于骆驼。

【二】 这次新型冠状病毒发现之前,感染人的冠状病毒主要有哪些?

2.1 除了前面提到的Tyrrell, D. A. J.等分离到的229E、B814之外,还有1967年分离的OC43,这些病毒都是引起的轻微的感冒症状,人类20%的普通感冒由人冠状病毒引起,感染主要发生在冬、春季,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所以,长期以来也不是特别被关注。

从分类上,冠状病毒属于套式病毒目、冠状病毒科、冠状病毒亚科,有4个属(α、β、δ、γ),其中β-冠状病毒还分为A、B、C、D四个系(图三)。

经典人冠状病毒主要包括2个血清型,也就是人冠状病毒229E(human Coronavirus 229E,HCoV-229E)和人冠状病毒OC43(human Coronavirus OC43,HCoV-OC43)。随着分子生物学手段的进步,病毒序列获取日趋容易和便宜,新的冠状病毒也被鉴定了出来,除了这次武汉的“新型冠状病毒”之外,已经发现的除229E和OC43之外,还有SARS、NL63、香港大学分离的HKU1以及MERS四种(图四)。

2.2 这次武汉“新型冠状病毒”之前,上一次“新型冠状病毒”的感染事件发生在2012年,一名曾去过沙特旅游的卡塔尔人,在伦敦被诊断出来一种新的“SARS样冠状病毒感染”。而病毒序列与之前在沙特造成死亡病毒的序列同源性在99.5%以上,但明显不同于SARS-CoV。2013年12月23日,WHO发布全球预警,这个病毒后续被命名为MERS-CoV,在沙特地区引起了大量的感染,还输入到了韩国,当时(2015年)居然还有一名跑到了咱们国家。并且,在持续传播的过程中,MERS-CoV已经获得了“人传人”的能力(这种情况一般指直接通过呼吸道传播)。

从病毒感染来说,一种病毒适应新的宿主时,一般会趋向于引起更轻的病症。以这个为前提,我们可以推测感染人的冠状病毒可能存在这样几种循环形式(图五)——

(1)蝙蝠体内的存储毒种;

(2)跨越到其他物种的已经适应的动物冠状病毒,这包括两类,一类是已经完全适应的,比如牛的冠状病毒病,还有一类类似MERS-CoV,病毒正处于在跨越种属的过程中,并且在不断进化。

(3)已经完全适应人的冠状病毒,比如最早发现的引起普通感冒的229E和OC43等病毒,这些病毒引起人的症状是比较轻的,但是在人与人之间的传播能力是比较强的,想象一下,普通感冒20%都是冠状病毒引起的。

【三】 武汉这次“新型冠状病毒”(简便起见,我暂且称之为HCoV-WuHan1吧)可能从何而来?

3.1 从现有的支离破碎的信息来看,HCoV-WuHan1很可能和SARS-CoV一样,经历了1~2次的种属跨越,并且病毒还处在跨越过程中。

从当时的新闻信息来看,武汉华南海鲜市场不只是“海鲜市场”,至少有8家商户还出售“野味”,而其中就有可以携带冠状病毒的哺乳动物,比如刺猬(图六)。

另外从感染病例来看(详细资料不清楚,仅凭公开报道),大多数病例都是在海鲜市场感染的,有些病例直接是海鲜市场的经营户(图七)。如果HCoV-WuHan1跨越种属的能力还很弱的话,那就需要和传染源的密切接触才有感染上的可能。像MERS-CoV刚开始一样,人需要与骆驼密切接触(比如骆驼赛跑后亲骆驼)才能感染上。

3.2 HCoV-WuHan1获得了“人传人”的能力了吗?

虽然还不能下肯定结论,但是现在/此时这个的可能性比较小,有几条理由:(1)首波病例均来自于“海鲜市场”;(2)暂时没有密切接触者发病报道,也就是暂时没有继发病例。所以,这也是支持上面的结论——HCoV-WuHan1还处在跨越种属的过程中,还没有进化为完全体。

但是如果放任不管,那就很难说了,很可能像当年的SARS或者沙特的MERS一样,病毒快速进化,加上武汉作为九省通衢,很有可能播散开。

传染病防控三要素——

消灭传染源——海鲜市场关闭、彻底消毒;

阻断传播途径——病例全部隔离治疗;

保护易感人群,暂时没有疫苗,主要靠前面。

只能说,经历过SARS的中国疾控系统已经有了很好的应对,除了公布信息慢一点,其他都可圈可点。这次事件到此为止的话,已经为国家节省了多少钱呀!!

所以,老话重提,疾控系统真的不能削弱。

希望去年和今年的几次公共卫生事件(兰兽研布氏杆菌病、内蒙鼠疫、武汉不明原因肺炎)能给相关方面提个醒。

【四】 普通人应该如何应对?

4.1 该吃吃,该喝喝,无需恐慌,不传谣不信谣。

但是不要为了“尝鲜”去尝试“野味”!!

SARS和这次的武汉不明原因肺炎,可以说都是“吃货的错”,作为病毒学科研工作者,真诚提醒大家,这种野味真的没啥好。现代养殖体系控制禽畜的疾病方面要打疫苗,给药。反过来就能想象野生动物身上该有多少不明不白的病原体?说不定哪天就又曝出来X病毒,为了自己,为了家人,为了社会,还是吃点正常的食物吧。。

user avatar

看样子就是和sars同类但不同种的病毒。至于“非典”(非典型肺炎)这个名称,从字面来说,应该是一类大杂烩肺炎的统称。

不过,目前没发现人传人的话,说明当前这个病毒应该还是好控制的。只要认真对待,也不用太过担心。

user avatar

没想到真的是见证了历史,2020的开头是这样的。

今天武汉基本开始重启了,世界却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

检测,分流,隔离,这是传染病的最基本的步骤,哪个国家开始这样做了才说明他们走上正确的道路。方舱医院是个好点子,这个应该是最正确的一步。

好了,这个回答竟然是记录历史,没想到啊。今天是2020年3月31日

------------------------------------------------------------------------------

很久没有登录,因为作为封在城里的武汉人,实在没有心情。武汉人民还在煎熬,不过希望就在眼前,就盼着解封了。

这样的封城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吧?战争围城不算。没想到,竟然是开头。

其实最开始回答这个问题时,初意只是为了提醒大家流感季戴口罩洗手的问题,没想到现在成了记录历史。所有的事情,都成了让子弹飞一下,回过头来看,很多事情还没到钉钉的时候。但是,作为亲历者,还是要记录下的。

现在回头看,还是一句话,1月10号前,武汉没有做错什么。现在争论什么12月份瞒报什么的吹哨什么的,都是废话,没有病原学的脱离流行病学是胡扯,做流行病学调查时去除干扰因素是必须的。虽然现在知道12月30号前就有基因测序的结果,但是那不是病原确定,PCR是靠一头一尾引物,所以基因测序而没有电镜结果的话,只能说工作只做了一半,拿一半的结果是没办法说就是这玩意的。所以,前面的发现异常,确定异常这些步骤都是对的,有遗漏不是罪,就像说美国0号病人怎么来的,他前面的线索没追上,会说CDC因为这个做错了要坐牢。但是那8个人的训诫是败笔,但是这种事情需要大的改变,个人是无法对抗的,我也只能记下不能说,只能拼命提醒大家戴口罩和洗手。

所以最大的错误是什么?大家看看别的国家怎么做的就知道了,检测,检测,检测!这是最重要的问题。1月10号到17号,武汉的检测出了问题,这个是个最大的责任,韩国在大邱爆发后检测到位了,控制住了,美国前段时间就是不测,等着吧,意大利西班牙英国一个个的犯错。武汉就是,不测,不准测,这样就代表没有发生!是鸵鸟还是猪啊。

第二个问题,是10号到23号间不做准备,看看有家上市公司的公布就知道,作为一个口罩公司都知道10号时要开始机器不停工人不放假,武汉那几头猪起码要做准备啊,仙桃的基地要握在手上啊!医院要提前改造啊医生要全国支援啊!结果就是前10条命令看着是需要,但没有一条能执行的,能力不够啊。

往前看吧,武汉是作为牺牲贡献了,英雄的城市,这就是历史。

2020年3月17日

---------------------------------------------------


心情沉重的一天。今天有人贴出病毒发展时间轴,再次感到无力。回头看,1月10日前鉴定出病毒,这个速度的确是非常非常快,实在是让大家太乐观了!实在没有想到后面7天的毫无道理的耽误,这个不测的决定到底是谁下的?毕竟31日国家层面就派人来武汉了,没有理由让他们掩盖!如果那个时候把所有疑似病人都做核酸检测?.......

现在给关心武汉的朋友提醒下,这次病毒毒性的确比不上sars,但是潜伏期长,初期症状很轻,只有一小部分突然进展到呼吸困难才会想到去发热门诊,所以有很多较轻症状的病人没有想到去就诊。还是那句话,大家一定出门戴口罩,回家勤洗手,减少流动。

有初期症状,建议立刻经验性用药(家里一定要备药,奥司他韦,阿比多尔,拜复乐,金叶败毒颗粒,这是经验性用药,具体需要医生开处方遵医嘱)。有呼吸困难的表现了,立刻去指定医院指定发热门诊。

祝大家好运

1月22日

--------------------------------------------------------

这几天从16号开始突然进入临战转态,就是如此。

有些不能说。只能说,11号前的指挥者处理基本没犯错,12号第一批确诊病例出来后有人乱搞了,从12号到17号耽误近一周时间,为什么有试剂盒却不用?

这两天开始有确诊病例了其实才是好消息。

还是对关心武汉的朋友说,主要战场是医院,普通老百姓只要出门戴口罩回家勤洗手,少去人流多的地方,躲过这个春节就可以了。大家一定不要乱跑。

1月20日

--------------------------------------------------------------------

今天是15日了,终于武汉下雪了,如果能多几天结冰下雪的天就好了,但是实际是连日阴雨。这样的天气下太适合流感了,咳嗽发烧,千万不要像03年那次,把所有发热的放在一起,只会制造传染机会,都是体质弱的,更有利病毒,让医护疲于奔命,只会让医护百密一疏有感染可能。希望大家一定出门带口罩,回家勤洗手!一定再坚持下!如果再一周坚持,病毒没有出现新的增加,这次武汉的病毒应该就可以控制了!

2020.1.15

---------------------------------------------------------------------


在回答这个问题前,我先提个问题,12月份来,武汉发生不明原因肺炎,目前59例,在关闭市场传染源后没有新发现的官方认证的病例,没有死亡病例。但是同时,12月份美国流感发生,460万人感染,2100人死亡,目前报道大多数是甲型H1N1流感病毒感染(猪流感),如何通俗易懂的理解?如何应对?

然后发一张图,免得有明显美分在我账号下拼命说我是三无小号?我还真不知道这样美分小号有什么资格说我什么,还有什么叫三无小号?再碰见这样的骚扰纠缠,知乎怎么处理?

再回答武汉的问题:

1,武汉这边他们很努力的工作了,不能要求更好了,起码比香港那些嘴炮带节奏的干的好的多。虽然才过去10天,现在就可以下结论,起码武汉这边控制没问题了。

2,冠状病毒很常见,引起后果不重,一般病毒感冒是上呼吸道症状,7天自愈。但是有时候变异的病毒会引起肺炎,这就比较重了,这和人的抵抗力(免疫力)有关,一般抵抗力很强,就不会到这一步,但是如果这种病毒很新,特别是本来宿主不是人,是别的动物,突然到人身上,又突破了免疫力抵抗到了肺,有时候会激发超级多的免疫因子,这些免疫因子杀病毒却杀不死,但是会引起肺里反应性水肿,特别是间质水肿,这就是俗称的大白肺,这种情况很少;如果肺间质有问题,就会引起气体交换无法进行,这比卡人脖子不让呼吸更厉害更难受,氧气能到肺却到不了血,可以活活憋死,这就是到了大白肺阶段死亡率高的原因,就是重症病人,当然现在治疗这样的大白肺,用呼吸机提高氧气浓度压力用激素降低水肿,还是可以救回来的。这次肺炎就是这样,推测,一家医院同时来了3个大白肺,排除了细菌性,刚好一看住址在一个地方,医生就警惕起来,向卫健委一上报,卫健委就让各家医院排查,只要找不到原因的细菌性肺炎都上报,一看有关联,就会启动流行病学调查,就是我们30号看到的情况。

3,目前看,相关的病例都在控制中,传染源关了,没有人传人(证据是没有医生护士感染),治愈率不低,看上去危险就这样了,起码现在武汉,武汉的人民,武汉的医院很坦然的面对在。至于说这个冬天还会发生什么,谁能预测呢?美国流感有预测吗?人和病原体的斗争,几百万年就是这样,见招拆招。上帝需要平衡。

再鄙视下那几个带节奏的地区,对内地深深的恶意。


有人提出中国当年对H1N1做了什么?真是没记性还是带节奏看下图:

当时香港对内地的人也是严防。

现在呢?在美国400万发生,屁都不放一个。

user avatar


最近几天的朋友圈,除了刷疫情的最新消息,就是人们苦中作乐的搞怪动态。很多人声称在家要“憋疯了”,行动上依旧是闭门谢客,减少跟外界的接触。一年中最热闹的春节,显得格外冷清。


武汉封城之后,国家发布通知延长春节假期,自此全国人民开始紧闭家门自我隔离。从发现首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至今,已有两万余人确诊感染,另有两万多疑似病例。两个月左右时间,病毒已然影响了大半个中国甚至蔓延到其它国家。这个严重影响人们工作生活的新型冠状病毒,到底是什么东西?小海来和大家一起回顾一下,病毒的源起。


源起

经历过的人2003年非典一定记忆犹新,网友戏称其起源“这一切要从一只蝙蝠说起”不只是玩笑,“野味”果子狸确实携带了SARS病毒,不过菊头蝠才是病毒的真正来源,研究人员从菊头蝠体内成功分离出与人类SARS病毒高度相似的SARS样冠状病毒,“野味”果子狸虽不是罪魁祸首,但也传播了病毒。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这次来势汹汹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源头也是“野味”。


2019年12月8日,首例来自华南海鲜市场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就医,5天后其妻就医(未去过华南海鲜市场),随后陆陆续续开始有更多新型不明肺炎患者出现,新冠肺炎在贩卖“野味”的华南海鲜市场初现端倪。而那时我们并没有关于新型冠状病毒的相关信息以及相关的防治信息,感染病毒的患者和潜伏期患者没有及时隔离,病毒还在人群中扩散,这就意味着我们将面临一场瘟疫。


扩散

新型冠状病毒与当年的非典类似,都是由“野味”引起,在大规模爆发后才引起人重视。在疫情扩散之前,很多人根本没意识到防疫的重要性,比如在公共场合戴口罩,大部分人都不以为意,感觉新型冠状病毒离自己很远就疏于防范。但是正值春运,人员的流动性给了病毒扩散的契机,病毒很快通过飞沫、接触、气溶胶传播到全国各地,瘟疫在全国范围内爆发。


新型冠状病毒扩散大致过程:


图表只是一部分,实际在社交过程中,只要接触过没有隔离防护措施的患者,或者正在潜伏期的患者,都有可能传播病毒,携带病毒给自己甚至家人。为了防止疫情失控,国家采取相应措施:延长假期,娱乐性场所禁止营业等等,各地“白衣天使”自愿前往武汉疫区、各省筹集物资支援武汉,作为普通人的我们,能做的就是持续关注疫情动态,响应国家号召积极防疫。


防治

关于疫情的防治,戴口罩勤洗手大家早已经知晓。我们要知道的是,疫情进入当前阶段,摆正心态尤为重要。被感染不可怕,不及时隔离就医才可怕。前几天热搜的四川某病人隐瞒途经武汉汉口返乡的事实,多次在外活动,密切接触群众达100余人,在医生多次询问之下仍然隐瞒,导致30多名医护人员密切接触。也就是说这些无辜的人都有被病毒感染的风险,无异于增加了疫情管控的难度。


在疫情严峻的当下,不论出于什么理由隐瞒事实,也不论被感染或疑似感染者存在怎样的侥幸心理,都不能成为危害他人健康的借口,诚实配合是对自己、对他人健康甚至对于国家的贡献。


重要的事情多说一遍,不要隐瞒病情,一旦发现有类似病症或者经过疫区与患者有过接触,要第一时间自我隔离并就医。专家建议从疫区返乡或者有与感染者接触的人需要自我隔离14天。为了安全起见,有远程出行的人员比如乘坐过火车、高铁、飞机的人,最好都自我隔离14天。一旦发现有咳嗽发烧等相关症状,及时戴上口罩去就医,对自己也是对他人的负责。



在各个省市启动一级响应以后,每年春节时的走亲访友被搁置、约会聚会被取消,国民们只能蜗居在家享受亲情温暖,但是都积极关注着疫情动态以及自我预防。友情提示:长时间处于室内,通风消毒非常有必要。通风消毒有助于降低室内可能存在的病毒量,也有助于更新室内空气。


海尔变频空调 双动力新风系统,5重净化空气


在不得不出门的情况下,戴口罩、勤洗手注意个人卫生等,都可以有效防止病毒的传播。关于更多新型冠状病毒信息的专业知识,可以看一下:


“宅”在家里虽然无聊,其实是我们能为控制疫情做出最大的贡献。面对来势汹汹的疫情,全国人民众志成城团结一心,相信疫情很快就会被打败~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新冠肺炎病原体初步判定为新型冠状病毒,这是一个里程碑式的时刻,它开启了我们认识、理解和最终战胜这场全球性疫情的征程。这不仅仅是一个科学上的鉴定,更意味着一系列的连锁反应,将直接影响我们每个人的生活,以及全球公共卫生体系的运作。“初步判定为新型冠状病毒”到底意味着什么?简单来说,这句话有几个核心的含义.............
  • 回答
    关于新冠肺炎病毒的起源,目前科学界普遍认为其最有可能的来源地是中国武汉。然而,一些声音和研究也曾提出过病毒可能起源于其他地区的可能性,其中也包括美国。主流科学观点与证据链: 早期疫情集中在武汉: 大部分早期确诊病例和死亡病例都与武汉市的华南海鲜批发市场有关,这指向了市场可能是一个病毒的传播或早期.............
  • 回答
    关于新冠肺炎病毒的起源,科学界的主流观点认为它是一种自然产生的病毒,在动物宿主之间传播,并最终跨越物种屏障感染人类。然而,确实存在一些关于病毒是否可能在实验室中被制造或意外泄露的讨论和猜测。这种猜测的源头之一,是病毒的遗传物质分析。一些研究人员曾对病毒的基因序列进行过深入的解读,试图从中找到人工制造.............
  • 回答
    新冠肺炎疫苗的出现,无疑是人类在对抗传染病领域的一项重大突破,这无疑给正在与艾滋病病毒(HIV)斗争的我们带来了希望。但是,将新冠疫苗的成功直接等同于HIV攻克,或许还为时尚早,两者之间存在着一些关键性的差异,需要我们理性看待。首先,我们得承认新冠病毒和HIV病毒在生物学特性上有着天壤之别。新冠病毒.............
  • 回答
    听到江苏省新冠肺炎病例全部“清零”,无一例死亡的消息,我的心情确实很复杂,想说的有很多,而且是发自内心的感受。首先,这绝对是一个令人振奋、欣慰的消息。回顾过去这段日子,新冠疫情像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风雨,席卷全球,也对我们每个人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在国内,虽然整体控制得力,但任何一个病例,特别是每一.............
  • 回答
    全球首例新冠肺炎病人肺移植手术在无锡的成功,具有极其重要的里程碑意义,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为新冠肺炎重症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希望,挽救了宝贵的生命。这是最直接、最根本的意义。新冠肺炎病毒,尤其是其变异毒株,可能对肺部造成严重且不可逆的损伤,导致严重的呼吸衰竭。在很多情况下,即使采取了包括呼吸机、体.............
  • 回答
    荷兰确诊首例新冠肺炎病例,新冠病毒是否已在欧洲蔓延?(日期)更新: 荷兰卫生部门于今日(请插入具体日期)证实,该国报告了首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这标志着新冠病毒的足迹进一步向欧洲大陆扩张,引发了人们对病毒在欧洲蔓延情况的担忧。疫情动态:这名确诊患者是一名近期曾前往意大利北部疫情严重地区的公民。在出现相.............
  • 回答
    汕尾市新增新冠肺炎病例的情况需要结合具体的疫情通报和时间点来分析。由于我无法获取实时更新的数据,我将从一般性的角度来分析看待广东汕尾新增新冠肺炎病例时需要考虑的几个关键方面,并尽可能详细地展开:一、 理解“新增病例”的含义和分类首先,我们需要明确“新增病例”是指在一定时间段内(通常是24小时)新发现.............
  • 回答
    好的,我们来聊聊截至 2 月 26 日美国新冠肺炎(当时大家普遍这么称呼,后来统一为 COVID19)的一些情况,特别是旧金山宣布进入紧急状态这件事。回顾 2 月 26 日:一个充满不确定性的时刻在 2020 年 2 月 26 日这一天,新冠肺炎疫情在美国仍然是一个相对较新的、令人担忧的局面。当时的.............
  • 回答
    截至4月8日,美国新冠肺炎疫情的形势依然严峻。根据您提供的数据,当天新增病例数超过3.7万例,累计确诊病例已突破43.5万例。这些数字背后,是持续增长的感染人数、不断增加的重症病例以及令人担忧的死亡率。具体来看,新增病例的激增表明病毒在美国的传播速度依然很快,而且可能还有更多未被检测到的病例。这给医.............
  • 回答
    中国疾控中心发布的这项关于超过7万例新冠肺炎病例的流行病学研究,无疑为我们理解病毒在中国传播的规律、疾病的严重程度以及防控措施的有效性提供了极为宝贵的实证依据。这项研究的覆盖范围之广、样本量之大,使得其中的信息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以下是这项研究中可能包含的一些关键信息,我会尽量详细地阐述:一、 病例.............
  • 回答
    罗斯福号上的阴霾:一场突如其来的风暴如何搅动全球海权格局罗斯福号航空母舰,这艘承载着美国海军强大实力与全球影响力的海上巨无霸,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席卷下,却经历了其服役生涯中最艰难的时刻之一。舰上爆发的新冠疫情,不仅仅是一个军事单位的内部危机,更像是一场突如其来的风暴,搅动了美国国内政治、全球军事部署、.............
  • 回答
    张家界7月29日的确诊病例情况,我可以为您详细介绍一下。首先,关于“7月29日张家界确诊1例本土新冠肺炎病例”这个时间节点,我需要确认一下信息来源的准确性。根据我目前掌握的公开信息,张家界出现本土疫情是在 7月25日,首例病例是来自四川的游客。到7月29日,确诊病例的数量已经有了一定的增长,并且疫情.............
  • 回答
    8月20日,上海新增的两例本地新冠肺炎确诊病例,确实引起了不少市民的关注。这两位患者都是接种过新冠疫苗的,这让大家对疫苗的有效性产生了一些疑问。根据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的消息,这两例病例都属于轻型。他们分别是居住在浦东新区,一名是49岁的女性,另一名是50岁的男性。目前,这两位患者的身体状况都比.............
  • 回答
    好,我这就以一个穿越者的视角,回溯到2019年12月,尝试告知大家新冠肺炎的严重性。请想象一下,我当时是如何拼命想要让身边的人,甚至是整个世界,理解即将到来的巨大挑战。嘿,朋友们,听到我说的话了吗? 我是从未来来的。我知道这听起来很疯狂,简直像科幻电影里的情节,但请务必给我几分钟时间,因为我手里掌握.............
  • 回答
    关于美国爆出的2000多例吸电子烟导致的肺炎(通常被称为电子烟相关肺损伤,EVALI)与新冠肺炎(COVID19)之间的异同,我们需要详细地从发病原因、症状、诊断、治疗以及流行病学特征等方面进行梳理,这样才能更清晰地理解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一、 发病原因:截然不同的病原体与物质 电子烟相关肺损.............
  • 回答
    德特里克堡,这个位于美国马里兰州弗雷德里克市的军事基地,长期以来都是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尤其是在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之后。关于德特里克堡是否与新冠病毒的起源有关,以及其关闭是否与疫情直接挂钩,这是一个复杂且充满争议的问题,需要我们深入剖析历史背景、科学信息以及官方声明,才能更全面地理解。首先,我们需要明.............
  • 回答
    好的,我来帮你详细梳理一下2020年3月11日,也就是美国首都华盛顿宣布进入紧急状态时,全美新冠肺炎疫情的大致情况。 当时的情况确实是风起云涌,很多信息都在快速变化中,让人感觉非常不确定。在3月11日这一天,美国已经确诊了超过一千例新冠肺炎病例,具体的数字当时已经攀升到1162例。这个数字虽然比起.............
  • 回答
    遗体解剖的“火眼金睛”:新冠病毒研究与防护新篇章新冠肺炎肆虐全球,每一场与病毒的较量都牵动着全人类的心。在疫苗研发、药物筛选、防控策略不断推进的同时,一项更为基础却至关重要的新技术——病理研究,正为我们拨开迷雾,带来深入了解病毒的“火眼金睛”。近日,全国首例、第二例由遗体解剖获得的新冠肺炎病理报告的.............
  • 回答
    全球新冠肺炎死亡病例突破五百万大关,这不仅仅是一个数字上的里程碑,它背后承载着无数个家庭的破碎、无数生命的陨落,以及对人类社会方方面面的深远影响。这个数字意味着:一、 生命的沉重代价: 个人生命的消逝: 最直接的含义是,全球有超过五百万个鲜活的生命因新冠病毒而戛然而止。每一个数字背后,都是一个有.............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