凭自己的努力挣钱,凭自己的努力买房,凭自己的努力笑容灿烂。
只想说,你努力的样子真漂亮!
十年的积蓄存起来只是一体数字。
但十年的积蓄买了房就变成了一个家。
从此挥洒青春有了最好的结果,努力拼搏有了最终的依托,漂泊在外有了固定的归宿。
常常有人问她一个女孩子买房干什么?找个好的对象才会更好。
也有人喷她花了十年积蓄买房不值得。
更有人喷她小学没有毕业就出来打工。
这不禁让我想到了一句流传千古的笑话“何不食肉糜!”
但凡有口汤喝,人怎么会甘愿饿死?
但凡可以学业畅通,谁愿在14岁出来打工?
凭自己的双手午打拼,凭自己的努力买房,别人真的没有喷她的资格,更没有喷她的理由!
还是那句话,你努力的样子真漂亮!
我看了好多回答站的高高在上,告诉姑娘,你是房地产接盘侠,你没脑子,你没现金流。一个词比一个词高大上,真厉害。
我想告诉大家,不是这样的。
姑娘14岁出来打工,大家以为会做什么工作,是什么样的家庭,会是什么工作会要未满16岁的未成年,一份工作能给14岁姑娘多少薪资,10年前得薪资水平是什么样的。其实简单想想,这姑娘正常是工作十年,能攒钱的也就这一两年,也得自己努力,能找到一份还不错的工作。
这些姑娘,大多都各工厂,做一些无脑的工作,她们字都认不全,工作没有晋升途径,钱到手就花,18岁,被爸妈叫回家,嫁人。这是大多人的路。但是她走出来了,以她的条件,能首付一套房子,怎么说都是一个能力强的人。这套房在哪不重要,这套房至少40年没不会拆(排除国家拆迁),这套房能不能升职也不重要,至少十年内她不会卖,这个房子的属性,不是投资,而是家。
一个14岁2011年出来的未成年姑娘,是没有自己的家的。
各位高高在上的神仙,有这些批判人的功夫,给人家找个好工作比什么都强。
也希望各个“没有家”的姑娘,有自己的家。
今天我就要锤爆资本!这几天有一个新闻火了,还上了热搜,大量的水军开始造势,呼吁年轻女孩为资本接盘,我看完怒不可遏!
一个江苏泰州的女孩,95年的,从14岁开始打工,打工这么多年以后,她终于贷款买了120平方的毛坯房(一套3室2厅2卫),花光了十年的28万积蓄(首付),现在只能每天在毛坯房吃泡面度日。
这个女孩的父母、亲戚朋友在女孩买房之前,都在劝她不要强行上车,这样不好。劝她先去找个对象,她说自己不想找对象,认为买房才有安全感。
现在每个月她要还贷款3-4K!
然后呢?然后就上热搜+全网通稿了,一堆无良大v和媒体开始炒作这个女孩多么的正能量。
还有很多搞仇恨营销的,说什么那些劝这女孩不要自己买房的,都是歧视女性,煽动一种反对压迫女性的气氛,搞仇恨营销。
甚至还有这样说的。
先强调农村女孩希望找个好对象是错的,然后用一种煽动仇恨的语气来宣传自己买房就是豪横,却全然不顾这几十年的打拼,才只能买一个首付、一个毛呸的畸形房价。
从什么时候开始,希望嫁一个好男人也是压迫女性了?给资本接盘才是正能量了?
微博上一堆评论说:找什么男朋友?还是我们女孩子自己买房更可靠,婚姻都是虚拟的,你把握不住!
看新闻要会细看。
我来看看这个新闻报道来源:XXX金融报,是不是很有意思?是金融报。
后来这个女孩在头条动态回应了这个新闻,给她头条动态点赞的是某某银行,是银行哦,银行可以干嘛?据说可以贷款哦~
你不负债贷款,银行怎么赚钱?
注意:她不是全款买房,是贷款!所以一旦有个意外,她随时可能面临断供。
目前这个女孩已经穷的弹尽粮绝了,只能每天在毛坯房里吃泡面了,如果有个什么意外疾病,她这辈子基本就倒下去了。
下面开始硬核分析:
首先那些鼓吹这是女性独立典范的大V们,我就问你们这些问题,你们敢回答吗?
1、女性独立和婚姻是对立关系吗?
为什么凡是强调女性独立,就要开始发表仇恨婚姻的内容?底层人结婚主要是为自己以后的生活定一个下限,夫妻双方遇见个事情,可以相互搀扶,我们不应该一味的去妖魔化婚姻。
如果不结婚生子,老了难不成还指望资本给你养老?当然资本希望你不要结婚,是希望你给资本打工一辈子罢了。
“绝对幸福的婚姻”和“绝对不幸的婚姻”都是极少数,大部分人的婚姻都是“啥也不是”。
什么“叫啥也不是”?就是平平淡淡,以至于没什么剧情可言。
婚姻的上限也许有限,但是婚姻可以给你确定一个下限,就是你出个意外,有人管你。
2、一个普通人打工几十年,才能付得起一个首付,你跟我说这叫奋斗正能量?
我看见的是无数“深房理”们的嗜血,和房地产资本的贪得无厌。
一个普通人奋斗几十年,还只能拼凑一个首付,如果要全款,那就是半辈子不吃不喝的积蓄,最终只能换来一个毛坯房,这叫奋斗?叫正能量?
呵呵了...
那些劝这个女孩不要买这个大户型的亲戚朋友,才是在帮她,因为如果她以后找个对象,完全可以让对方买,甚至一起出钱买,完全不用自己顶这么大压力。
所谓夫妻、夫妻,就是一起合伙开公司,就是相互分担啊。
“独立女性”不是“分裂女性”,和男人好好合作,可以更好的财富自由,而不是说和男人玩切割才是独立,那叫闭关锁国!
3、女性确实应该有自主能力,但是在这个女孩子身上,我只看见了消费主义的洗脑,没看见半点自主思考。
为什么不买个小户型?比如60-70平方的,既然你短时间没准备谈朋友,那你买个小户型不是挺好?
还贷压力会小很多,还能有剩余的钱去简单装修一下,这合理的规划多好?对吧?
为什么一定要花光所有积蓄,去强行上车一个大户型?
除了给她点赞的银行经理笑了、报道她的某某金融报笑了、需要去库存的资本笑了,对她自己本人的财务情况规划来说,这有什么值得开心的?
而且她现在又不愿意谈男朋友(可能是微博刷多了,被洗脑的有点恐婚),一旦她收入现金流出问题,短时间周转的现金没了,房子可能也会没了,而且还不会有人来照护她。
这是何等的绝境?这叫正能量吗?这叫“独立”吗?纯粹就是一个韭菜。
4、房子等于安全感?这是什么鬼话?
什么时候开始,买房=赢了人生?
我问一句话,你认为资本炒作下高房价是可持续的吗?如果你认为是的。
我会告诉你:恭喜你!当年地主也是这么想的呢!
然后读过历史的都知道,然后地主被那啥了,反正就是地还在,但是人没了,我不知道怎么没的,你知道吗?
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是不可能放任房地产资本让全国局势恶化到这个程度的,所以无论是王朝更替的角度来看,还是从我党的共同富裕决心来看,高房价势必是被打倒的对象。
最终的结局也无非就是二种结局,而且我们后半辈子都很快可以看见。
传统历史结局是:社会矛盾彻底爆发,当年地主怎么没的,现在就...反正你自己品咯,中国历史就是一部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历史,没看见有人拦得住。
一个更现实的情况就是:我国通过强力二次分配的方式,对那些持有大量高价值房产的人,加以重稅,进行二次分配。
无论哪种情况,都是一种情况,那就是靠城市房子涨价躺赢的局面,已经正在逼近全社会的容忍程度。
所以这个女孩子还拿着几十年前的思维,认为自己可以不用结婚、不用生孩子,只需要买个城市的大房子,后半辈子就可以等着房价上涨来躺赢,这就是傻了。
当然她傻也是受害者,被资本宣传洗脑了。
经济是不可能脱离政治看的,当我国青年人已经对房价的承受容忍程度逼近极限以后,你还指望靠房子躺赢,这是一个非常危险的思考方式,等于49年加入国军。
小心地主没当几年,倒是和老地主们一起上路了。
当房价已经变的遥不可及的时候,那时候可能很多人琢磨的就不是买房子了,而是直接物理获取。
什么是物理获取,我不方便说,但是你可以去读一读24史,王朝末期土地兼并严重以后,那些没有耕地的农民都在干什么?我建议你读一读。
但是所幸我们是社会主义制度,是不可能发生这种局面的,现在脱贫攻坚战已经成功结束,下一步就是研究如何帮助打工人成为中产阶级,所以国家才会搞浙江共同富裕示范区的试点。
其实本身就是对炒房者敲响丧钟了,因为浙江共同富裕示范区的文件有一点说的很清楚,要遏制过高收入太多和过低收入太多,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就是要用税收的方式,把有钱人的“刀勒”,转移给穷人。
那以后还存在什么靠大房子躺赢的局面?你躺赢的利润,迟早给国家回收,回馈给底层人,最后你又变成普通阶层了,然后还没有老公和孩子。
这是资本炒作下,多么可悲的局面?一个中国年轻人有了积蓄以后,既不是去强化自己的职业技能、也不是去开办企业,而是一心琢磨怎么上车,成为“新的奴隶主”。
如果一个社会,全民都在琢磨怎么成为“新的奴隶主”,那么这个民族这辈子也造不出光刻机了!
如果这个傻孩子能成为独立女性的代表,那只能说明一件事:在资本的腐蚀下,我们这个社会生病了。
一个真正聪明的独立女性,是绝对不会把自己的财务状况搞成这个鬼样子的,也不会像微博大V那样愚昧的认为:女性独立=拒绝谈对象。
中国是一个主权国家,我们独立自主,难道我们就不改革开放和全世界交流合作了吗?
女性当然要独立,但是独立就等于和男性对立吗?
需要通过塑造仇恨男性来体现自己所谓的独立,本质上还是巨婴,真正的独立不是天天贬低其他人来抬高自己,而是自己足够优秀来证明。
我非常支持女性财务自主,因为财务自主是一切的根本。
而从中国的国情来看,就算是男女平等,财务方面也是男性可以分担更多的,明明是和男性合作,就可以分担减少很多压力的事情。
为什么一定要煽动女性自己去死扛?不就是现在男的都已经不愿意买房接盘了吗?所以开始忽悠女性了,对吧。
难道更好的选择不应该是让男的出首付,给女方房产证加名字,然后夫妻一起还贷款,这样女方不能省下很多钱自己花吗?
和男性合作,不仅不是被束缚,更可能是更舒服的独立自主。千万不要给资本接盘了,买房一定要量力而行!
文章来源 公众号 每日怡见
我的第一反应是收债比(DTI)不对吧。
如果她10年存的钱只够房子20%的首付(她一直存钱,肯定是按最低的首付买的),那么她下面30年怎么还得起贷款的80%呢?
如果她每年的结余是房价的2%,她连80%这个贷款的利息都还不起。别忘了,之前她只需要存钱,不需要付利息,现在她存的钱连利息都不够。
买房当然是他的自由,通过自己的双手努力能买一个房子,自己住进去自然是可喜可贺的事情。只是我翻了一下答案,我发现一个很有趣的事情。
在这个问题下比较高赞的几个答案下面说的都是一个意思,你努力的样子真美,努力买房值得敬佩,大概就是这样的意思。这样的答案能获得四五千赞,有的甚至快接近万赞了。看得出是深受很多用户认同的。然后你移步到一个关于房价讨论的话题下面。然后你说当前的形势下房价一定会涨,那么这个帖子必然招致大量的攻击和杠精。以我在知乎回答这么多问题的经验,看这两。个问题下面的人很多是重叠的。毕竟年轻用户很多。
也就是一方面是有很多年轻人会支持,10年存钱一定要买上房,你努力的样子真美,而另外一方面。很多人会骂房价会涨的帖子,这两种人很多是重叠的一类人。可是为什么大家不能反过来想一下,当有些条件不是很具备的人,拼尽10年的努力都要去买这个房的时候,房价又怎么会跌的?房价真正如你们所愿明显下跌的时候,是大家都不愿意这么努力去买房的时候呀。
你不能假设这边我辛苦要买房,那边你房价必须跌下来迎合我。只要你还在辛苦要买房,那边房价就跌不下来。因为你都还想买更多的人就也想买。一个那么多人都想上车的地方,价格你觉得下得来吗?
我们期待自己未来的家,是这样的:
但是有的人不是,有的人努力十年的家,是这样的:
这个视频昨天晚上就刷到了,当时就觉得,真的挺好。
人不是生下来就有钱的,大家都有没钱的时候。
但是很多生了姑娘的家庭会说,哎呀准备一份嫁妆就行了,姑娘家不用买婚房,那是男方的事!
可是事实就是,男方的婚房,女方嫁过去,的确如果小两口口角了,矛盾了,人家让你滚,这是我买的房子,那你无话可说。
有一套自己的婚前房子,哪怕不大,哪怕很辛苦,但是能遮风避雨,能安身立命,真的很重要。
人是活在精神世界的生物,但是精神世界不是凭空存在,它在现实世界里,需要一个凭依,一个图腾。
这间她十几岁打工攒下来的毛坯房,就是她的精神图腾。
那串房钥匙交到自己手中的那一刻,她的笑容,是真实的。
装修可以慢慢攒,家具可以慢慢攒,只要人还在,心气还在,都是迟早的事。
家人不理解,父母不支持,不要紧,已经有了这间完全属于自己的毛坯。
漫长的束缚结束。
往后就是全新的,完全属于她自己的人生。
虽然结婚不能带来安全感,
但房子也不能带来安全感。
只有脑子才能带来安全感,
这个女孩的投资是失败的。
女孩努力奋斗应该被赞扬,
但在小县城买房真不明智。
苏中地区的老龄化很严重,
比全国其他地区严重得多。
不仅本地经济差留不住人,
还被苏南和上海虹吸人口。
下面是泰州兴化七普数据,
六十岁以上接近三分之一!
泰州的老龄化已经很严重,
而兴化是老龄化最严重的。
从六普到七普短短十年间,
兴化常住人口少了十二万。
兴化常住人口一百一十万,
但户籍人口有一百五十万。
说明户籍人口流失很严重,
年轻人在本地呆不下去了。
少子化严重小孩子那么少,
以后她的房子还能卖给谁?
这明显就是开发商的广告,
卖不出去房子就变相广告。
夫妻买房少了就卖给个人,
男人买房少了就卖给女人。
本地买房少就卖给外地人,
忽悠人回老家给他们接盘。
现在买房就算真的是自住,
那也很亏,以后会很麻烦。
就算不考虑以后房子贬值,
也要考虑房贷压力是否大。
等到以后房子贬值那么多,
却还要还房贷那才真的惨。
选择真的比努力重要多了,
要低头拉车更要抬头看路。
女孩拿自己的血汗钱买房,
却被割了韭菜真的很可怜。
早买早享受,晚买享折扣,不买免费送
我们也许等不到原价显卡,但一定能等到原价房子
3080Ti原价8999,北京四环原价800一平
等等党永不为奴
结婚本来就不能带来安全感,钱才能给你带来安全感。对于国人来说,能够提供安全感的就是自己的房子,如果兜里还有钱,就更有安全感。搞了那么多年市场经济,结果安全感还是得自己给自己提供,没办法,租房的情况下,你可说不准哪天被轰出去了,蛋壳公寓的事情还记得吗?爆雷,租客钱没了,房东收不到钱,两边互相对峙,还不是房子闹的?
有自己的房子住,比什么都好,至于结婚啥的,现代的婚姻已经成为了锦上添花的作用,如果遇人不淑,那就是给自己添堵。结婚什么的,永远都是金钱为主,连自己的房子都没有,还想稳定?
以后的年轻人只会越来越拎得清,如果买房子是工作个几年就能买得起,不用什么省吃俭用的,那个时候房子已经不是事儿了,自然会有人通过婚姻增加安全感,但现在年轻人都各个处于流浪状态,你拿什么来谈安全感?你问问住在天桥底下的流浪汉,他有安全感吗?
那些寄宿在城中村里的年轻人,住在老破旧小区的年轻人,他们真的能像王漫妮那样,下了班站在阳台,看着人来人往的街道,觉得自己融入这个城市了?觉得自己属于这个城市了?
他们只是没有睡在马路边,仅此而已。你在流浪的状态结婚,结果也只不过是多一个人陪你流浪而已,你们的未来在哪里?
女孩一句“结婚并不能带来安全感”令人敬佩,要知道,普通的没文化的农村女孩以嫁个好人为人生终极目标,这种依赖婚姻得以躺平的女孩很多时候注定命运是不受掌控,很多人忍受着家暴和被当作繁殖机器的无奈。。。
女孩14岁外出打工,一步一步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换来一个毛坯房,这自食其力的去创造美好生活不正是新时代的奋斗者的缩影吗?
奋斗的青春最美丽!
这新闻给我第一感受是地产商的软广。
之前有句戏言,叫做“丈母娘”拉动房价,现在好多人都开始单身主义了,开始否定之前的戏言,对单身女性动手了。
我其实挺不理解,一个低学历(很可能伴随着低收入)的人,攒十年钱,背三十年贷款买了房,就有安全感了?
这孩子一定对安全感有什么误解。
当经济不好,个人失业,无力还款,银行可以把房子回收处理。
钱没还完之前,所谓的安全感不过是一种实际意义上的自我欺骗。
结婚是否能带来安全感还需要具体事例具体分析,但贷款买房真的很大概率不能带来安全感。
“弃房断供”又不是什么新词。
当然,这个词不能解释,毕竟破坏大好形式,自己懂最好。
不过这条看似“新闻”的软广透露出来的逻辑很有趣。
单身女性请小心,你们要准备开始为安全感买单了。
很多房产营销号恶心不恶心?还你在毛坯房吃泡面的样子真美?!恶心!我都觉得恶心!!
首先,买不买房子,觉不觉得安全是人家女孩子自己的事儿,无可厚非,喜欢就买~这没什么可说的,人家自己赚的钱,想怎么选择是人家自己的事儿。
其次,这转发的链接神马玩意儿?励志?10年28万励志吗?14岁不上学打工励志吗?买了房子没钱装修励志吗?一个房子能代表任何幸福感安全感吗?和婚姻有什么冲突?为什么买房了就不能结婚?标题粗鄙,居心险恶,凑不要脸~这本来就是很普普通通的一件事,为什么要带这种节奏?明明各大房企打折甩卖,资不抵债,为啥还要盲目鼓吹买房?她之后的贷款还差多少没还?一个没有接受过太多教育,性格略偏激,基本把年轻福利吃干净的小女孩你们真的觉得她守着一个老家毛坯房就幸福吗?你们愿意出多少钱租她的房子?
生而为人,还是要有基本的良知,这种报道,对很多没有太多判断能力的小女孩会造成多少影响?人人都不要结婚,都去买毛坯房还一辈子债你们是不是就满意了?写一篇文章,只有那三两钱的稿费,希望还是不要把良心都丢的七七八八吧~
写这个答案时,这个问题已经有两千个答案了,本来只想表达一下感受,没想到能上来。
反正横竖得罪房地产销售了,我干脆得罪你们到底。
在劳动者住宅私有化后,地位就降低到农奴以下,成为一个极其低下和悲惨的状态。那些劳动者通过房贷而拥有的私人住宅,并且为此洋洋得意,然而他们完全没有意识到自己处于农奴以下的状态,虽然他们买到了房子,但他们的房子不能产生资本,反而是一个破败的包袱,他们是一些可悲的人,将人生的所有东西都献给了这个巨大的包袱。
地产商有心了,男人的钱包榨干了,开始盯上单身女性的钱包了?
人家一个小姑娘,14岁出来打工,起早贪黑687工作。舍不得吃、舍不得穿、舍不得买化妆品。
辛辛苦苦十几年的积蓄,就为给你吸血?何只十几年,十年首付,三十年的房贷!四十年的人生给了房子!
人一辈子也就两个四十年,劳累一生,57岁的她还清房贷,又能剩下多少幸福的时光?
在公司旁边3公里以内,一个月花一千多块钱租房,每天八点起床准备上班,6点半回来。有软床垫、有沙发、有热水器、有空调不香吗?
非得忽悠人家窝在毛坯房里!
长期吃泡面营养不良,外加住宿环境恶劣!等到住出病来,断了月供,钱房两空!
还安全感,一个人躺在冰冷的毛坯房里发高烧,死了都没人知道!
地产商的良心不会痛?
媒体的良心不会痛吗?
周六又和朋友跑了趟南沙,这次是南沙湾。
我们从南沙湾御苑下车,一路沿大路看到南沙客运港,这一路的房子都不便宜,都在3万水平,贵的能接近4万。毕竟众所周知,滨江东号称小南沙湾。
这可比兴化的120平米三室两厅贵得多。
但住在里面就有安全感了吗?我觉得没有,这么多楼盘,底商开门的凤毛麟角,有些楼盘交房几年了,站在楼下还能看到低层的房子里贴着“欢迎业主回家”之类的墙纸,明显是从未住过人。讲故事的重头戏邮轮母港同样是除了保安清洁工一根人毛都没有,路上就遇到2次车,市政的洒水车和垃圾车。
朋友:我觉得进港大道不错。
我:这里据说是霍家的地盘,估计市政府也不会上心,还不如南沙客运港,虽然人少点,但地铁是实打实的。
朋友:据说要开南沙环线15号线。
我:反正我是没查到15号线的消息,连路线图都不定。
朋友:迟早的事儿嘛。
我:不说那么远的事情,先把你说好的烤鱼请了。
14岁出来,10年风雨,得经历过多少苦难和冷暖,才能说出这句很多人都理解不了的话。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