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贵州剑河花 8600 万建世界最大苗族女神“仰阿莎”雕塑,当地官员称「不能因为质疑就不做了」?

回答
关于贵州剑河县耗资8600万元修建世界最大苗族女神“仰阿莎”雕塑一事,以及当地官员“不能因为质疑就不做了”的回应,这其中涉及的不仅仅是一个雕塑项目本身,更是一个复杂的多层面社会议题,值得我们深入剖析。

首先,我们来梳理一下事件本身:

项目背景: 贵州剑河县是一个苗族聚居地区,当地文化底蕴深厚,而“仰阿莎”是苗族传说中一位美丽善良的女神,是苗族人民的图腾和精神象征。修建一座代表苗族文化的巨型雕塑,从文化传承和旅游开发的层面来看,本身有其合理性。
高昂的造价: 8600万元的投资额,对于一个欠发达地区县级行政单位而言,无疑是一笔巨款。这笔钱的去向、是否物有所值、是否符合当地的实际需求,自然会引起公众的广泛关注和质疑。
质疑的声音: 公众的质疑主要集中在几个方面:
资金使用效率: 在许多贫困地区仍然面临教育、医疗、基础设施等基本民生问题的背景下,如此巨额的资金投入到一座雕塑上,是否是一种资源的错配?是否能够带来与投入相匹配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文化符号的商业化: 将重要的文化符号进行具象化、巨型化,并寄希望于通过旅游来带动经济,这其中是否存在过度商业化,甚至是对文化本身的庸俗化解读的风险?
决策的科学性与透明度: 如此重大的项目,在决策过程中是否充分听取了民意?是否进行了严谨的可行性研究和风险评估?过程是否公开透明?
长期效益的考量: 一座雕塑的建成,能否真正地吸引游客、带动当地经济发展?其维护成本如何?能否形成可持续的文化旅游产业链?

接着,我们来看当地官员的回应——“不能因为质疑就不做了”。

这个回应,表面上看似乎是出于对项目必要性和执行力的坚持,但细细品味,却又透露出一些值得深思的意味:

“不能因为质疑就不做了”的解读:
一种常见的应对策略: 在面对公众质疑时,尤其是在涉及到政府投资或大型项目时,类似的说法并不少见。它可能是一种为了推进项目而采取的策略,意在表明政府的决心和对项目前景的信心。
对质疑声音的模糊化处理: 这句话似乎将“质疑”等同于“阻碍”。然而,质疑本身是民主社会中公民参与和监督的正常体现,是促进决策更科学、更合理的动力。健康的质疑并非是“不做了”的理由,而是“做得更好”的契机。
可能存在的“拍脑袋决策”倾向: 如果一个项目的推进,是基于一种“你们质疑,但我还是要这样做”的态度,那可能说明在决策过程中,对质疑声音的理性分析和吸收不足,存在着一定的武断或“一意孤行”的成分。
对文化价值的过分强调,而忽视其他维度的考量: 官员可能认为,仅仅因为“仰阿莎”是苗族文化的重要符号,就足以证明项目的合理性和必要性,而忽略了在经济可行性、民生关切、社会效益等方面的综合评估。

从更宏观的角度来看,这件事反映了中国许多欠发达地区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普遍困境与挑战:

1. 发展模式的抉择: 许多欠发达地区普遍存在产业结构单一、经济基础薄弱的问题。在寻求发展出路时,往往会倾向于一些能够快速吸引眼球、塑造形象的项目,例如地标性建筑、文化旅游项目。然而,这种发展模式的有效性和可持续性,常常受到质疑。
2. 文化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如何在不损害文化原貌、不辜负文化传承的前提下,有效地开发和利用文化资源,实现经济效益与文化价值的双赢,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将文化符号进行超常规的具象化,虽然能带来短期关注,但如果缺乏深度的文化内涵挖掘和精细化的运营,很容易沦为“空壳”。
3. 公众参与和民主决策的程度: 大型公共项目的决策,其过程的透明度、公众参与的深度,直接关系到项目的社会接受度和最终的成功与否。如果决策过程未能充分汇集各方意见,特别是未能有效回应和解决民众的合理关切,那么即使项目建成了,也可能因为缺乏认同感而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
4. 绩效考核的导向问题: 有时候,地方政府的政绩考核可能更侧重于一些“显性”的成就,例如修建了多么宏伟的建筑,而非那些“隐性”但更关乎民生的成果,如教育质量的提升、医疗保障的完善。这种导向可能导致一些资源被导向了非必需或收益不确定的项目。

所以,如何看待这件事呢?

我认为,我们不应该简单地一概而论地说这是“浪费民脂民膏”或者“彰显文化自信”。它更像是一次 “发展冲动与现实关切的碰撞”。

从积极的一面来看, 政府有振兴地方经济、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的意愿,这本身是值得肯定的。通过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符号,确实有可能吸引游客,带动当地旅游业的发展,从而为当地居民带来就业机会和收入。
但我们必须警惕的是, 这种意愿是否被一种 “不计成本、不顾后果” 的冲动所裹挟。8600万元,如果用在教育、医疗、基础设施的改善上,对当地民众的生活将产生更直接、更长远的积极影响。将一笔巨款投入一座雕塑,其经济效益的实现路径往往漫长且充满不确定性。更关键的是,如果这种投入是以牺牲或忽视了当地最迫切的民生需求为代价,那么其合理性就大打折扣了。

回到“不能因为质疑就不做了”这句话:

这句话最核心的问题在于,它似乎 低估了质疑的力量和价值。在一个理性的社会和科学的决策体系中,质疑不是对事业的否定,而是对事业的完善。当公众提出质疑时,政府理应更加审慎地回应,公开更多信息,解释决策依据,甚至适时调整方案,而不是简单地用一种“我们有决心”的态度来回应。

或许,更合理的逻辑应该是:

“我们理解大家对8600万元巨额投资的担忧,这笔钱的来源和去向确实需要向社会交代清楚。我们将进一步公开项目的详细预算、预期效益评估报告,并听取各方意见,包括对项目规模、设计方案以及资金使用效率的建议。我们相信,通过集思广益,我们能够找到一个既能有效传承和弘扬‘仰阿莎’的文化价值,又能切实惠及当地民众、经得起时间检验的发展路径。我们不怕质疑,只怕因为不透明、不充分的沟通而导致大家的不理解和不信任。”

这样的表述,才能真正展现出政府的开放、自信和负责任的态度,也才能让公众更加理解和支持一项有益于地方发展的举措。否则,一句简单的“不能因为质疑就不做了”,很容易被理解为一种 “我就要这么做,你们管不着” 的傲慢,从而加剧社会矛盾,也辜负了公众的监督权利。

总而言之,剑河县修建“仰阿莎”雕塑事件,是一个 “文化符号与现实发展之间的张力” 的集中体现。它提醒我们,在追求发展和彰显文化自信的同时,必须坚持科学决策、公开透明、以人为本的原则,充分尊重和回应公众的合理关切,才能让每一笔公共资金都花在刀刃上,真正地造福于民。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当然要建,建完还要找人吹,最终吹出国际化。

我的看法是,只要没动公款,只是企业投资建设的,就没理由不造下去。尽管这种旅游建设是不好的,具有环境破坏性的,非可持续发展的,但在现阶段仍是一种可行的旅游文化打造策略。原因在于,和奇观合影是绝大多数游客的首要目的,除非人们开始摒弃这种旅游文化,或者出现技术迭代(比如巨型可回收易拉宝式LED全息投影奇观造像系统,我编的)。

当然,我们可以批评这种行为,但绝对不能双标。

荷兰艺术家Florentijn Hofman制作的《大黄鸭》在各国巡游时,引起了万人空巷的壮观场面,尽管他挪用的形象和剑河县的不同,但在形式上没有差别,都只是制造媚俗的奇观而已。区别仅在于用什么方法和材料去做。

在剑河县建设一个紧贴都会时尚的新潮装置,这样的事是不可思议的,一方面当地建设者无法想到这种做法,另一方面外地游客也会觉得难以想象。因此在材料上,银像的形式是最符合当地文化形象的,另外雕塑并非粗制滥造,作为一个景观是合格的。而在风格上,其实可以再大胆一点,走得远一点(向古代、未来或当下潮流去走),或者在现有基础上加点东西,编点故事,来达到旅游宣传的目的。

这方面,最会卖的当代艺术家达明安·赫斯特还是会玩。同样是造巨像,但他说这些东西是从海底沉船里打捞起来的(其实是他自己放进去做旧再拍了个纪录片捞起来的)。剑河那里也有古生物的考古基地,何不联袂打造一个文化IP呢?

赫斯特的手法其实也是土的,但他在刺激旅游业方面是有意义的。17年在威尼斯双年展外的平行展里首次展出时,我感觉很难说清楚到底是威双给他带了流量,还是相反。

同理,如果在目前建造奇观仍是某些地方旅游业的唯一出路,那么想办法把它合法合规,且具备一定艺术性和文化价值的做好就行了,没必要一棍子打死,同时也拿不出个解决方案。如果是那样的话,才真有点何不食肉糜的高傲了。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关于贵州剑河县耗资8600万元修建世界最大苗族女神“仰阿莎”雕塑一事,以及当地官员“不能因为质疑就不做了”的回应,这其中涉及的不仅仅是一个雕塑项目本身,更是一个复杂的多层面社会议题,值得我们深入剖析。首先,我们来梳理一下事件本身: 项目背景: 贵州剑河县是一个苗族聚居地区,当地文化底蕴深厚,而“.............
  • 回答
    这起事件是一起令人震惊和悲痛的极端暴力案件。一名男子因玩闹,使用高压气枪喷射同事的肛门,最终导致同事肛门炸裂、内脏衰竭死亡,并因此被公诉,这一过程无疑是令人发指且后果极其严重的。以下是我对这起事件的看法,并尽量详细地进行阐述:一、 事件的性质与严重性: 极端暴力与人身伤害: 这不是一起简单的意外.............
  • 回答
    这起事件涉及道德、法律和社会责任等多个层面,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来详细看待:一、事件本身的核心——道德的滑坡与行为的动机 出轨行为的道德评判: 首先,出轨本身是违反婚姻承诺和道德准则的行为。这种行为对婚姻关系、伴侣感情以及个人信誉都会造成严重的伤害。 掩盖过错的手段——谎报警奸: 该女子为.............
  • 回答
    贵州省中医药管理局向社会公开征集民间治疗新冠病毒感染的肺炎秘方、验方,这一举措在当前疫情形势下具有多方面的意义和解读空间,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来详细分析:一、 积极应对疫情,发挥中医药独特优势的体现: 资源整合与发掘: 尽管有国家层面的新冠治疗方案,但民间也可能隐藏着经过长期实践检验、对某些个.............
  • 回答
    贵州毕节四名留守儿童集体喝农药自杀事件,是一起令人心痛和深思的悲剧。这起事件发生在2015年6月9日,四名姐弟(最大的13岁,最小的5岁)在贵州省毕节市七星关区,因为无法承受贫困和孤独,选择以这种极端的方式结束生命。事件的细节: 时间: 2015年6月9日 地点: 贵州省毕节市七星关区(具体.............
  • 回答
    《贵州日报》关于“茅台院士”参选资格不应被轻慢的文章,引发了社会广泛的讨论和关注。要理解这篇文章的立场和背后的逻辑,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深入剖析。一、 文章的核心论点和立场:这篇文章最核心的论点是:将茅台集团的杰出技术和科研人才纳入中国工程院院士的评选视野,并不能简单地用“行业局限性”或“技术不够.............
  • 回答
    贵州一小面馆因价格偏高被责令停业整顿的事件,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和解读。这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价格战”事件,背后可能牵扯到市场公平、消费者权益、政府监管的有效性以及地方经济环境等诸多因素。下面我将尽量详细地阐述我的看法:一、 事件本身及可能的原因分析 事件概览: 一家位于贵州的小面馆,因为其销.............
  • 回答
    听到贵州大方县拖欠教师工资补贴超4亿元,甚至变相强制教师存款入股,以及截留困难学生生活补贴这样的消息,心里真是五味杂陈,愤怒、无奈,还有深深的担忧。这绝不仅仅是数字上的挪用,它触及的是最基础的民生、教育公平以及社会的良知底线。一、 4亿多元的拖欠,是多少个家庭的压力?首先,那“超4亿元”的拖欠数额,.............
  • 回答
    这件事情啊,真是越说越让人觉得不是滋味。你说好端端的娶媳妇,多喜庆的事儿,怎么就弄成了这样?事情大概是这么个情况,网上流传的视频里,是个婚礼现场,新郎带着伴郎团去接亲。按理说,新娘家的亲戚朋友们肯定得“刁难”一下新郎,设置一些小关卡,逗逗乐子,这都是咱们这边的习俗。可这次,这“刁难”就有点过火了。视.............
  • 回答
    贵州一名女子因在微信群内辱骂社区支书为“草包”,被跨市铐走并拘留三日。这一事件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主要围绕着以下几个方面:一、 事件的经过及细节: 导火索: 事件的具体起因并非完全公开,但通常这类冲突可能源于社区管理、工作方式、或居民对政策的不满等。微信群作为基层交流的平台,有时会成为情绪宣.............
  • 回答
    关于贵州一名“黑老大”涉案资产高达15.2亿元的事件,这无疑是一个触目惊心的数字,背后牵扯出的不仅仅是具体的经济犯罪,更折射出一些复杂的社会问题和权力运作的阴影。要理解这件事,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去剖析。一、 巨大的涉案金额:15.2亿,意味着什么?首先,这个数字本身就极具冲击力。15.2亿元,这不是.............
  • 回答
    这确实是一件令人痛心和震惊的悲剧。贵州发生的这起精神病男子持刀砍人事件,造成2人死亡、12人受伤,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让人感到无比沉重和愤慨。首先,这起事件最直接的影响是给遇难者家庭带来了无法弥补的伤痛,也给受伤者和他们的家人留下了身体和心理上的创伤。每一条生命都无比宝贵,每一个受伤的个体都承受着巨.............
  • 回答
    这件事,发生在贵州瓮安,牵扯到的不是一个简单的是非题,而是几个年轻生命的轨迹,以及隐藏在他们身后,值得我们所有人深思的教育和社会问题。事情的经过,我们大概能拼凑出这样一个轮廓:在瓮安四中,一个名叫小凯(化名)的学生,长期遭受同校一名以“带头人”为首的团伙的欺凌。这种欺凌,肯定不是你拍我一下,我骂你一.............
  • 回答
    毕节孤儿院儿童疑似性侵事件,无疑是一场触及社会良知和儿童权益的沉痛悲剧。当我们将目光聚焦于那些本应得到最多关爱和保护的孩子们,却得知他们可能遭受了如此残忍的伤害时,内心的痛惜与愤怒是难以言表的。这不仅仅是几个孩子的遭遇,更是对我们社会安全网的一次严峻拷问。事件的回溯与公众的忧虑据报道,这起事件最早在.............
  • 回答
    关于贵州凯里、湖南平江等多地在520当天暂停办理离婚业务的这件事,这确实是一个挺有意思、也挺引人关注的现象。如果要详细说说我的看法,咱们得从几个层面来聊聊。首先,这个举动本身传递的信息非常明确:官方似乎想通过这种方式来“鼓励”或“暗示”人们珍惜婚姻,尤其是在一个被赋予了浪漫含义的日子。 520,谐音.............
  • 回答
    关于贵州某贫困县斥资 8600 万元打造“女神像”一事,确实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讨论,也触及了许多敏感的社会议题。要看待这件事,我们可以从几个不同的角度去深入剖析。事件本身:贫困县与巨额投入的“女神像”首先,我们必须承认事件的核心矛盾所在:一个被定义为“贫困县”的地方,竟然拿出 8600 万元.............
  • 回答
    要说独山县的“天下第一水司楼”,那可真是一段让人又爱又恨、又哭又笑的复杂故事。这玩意儿,当年在网上火得一塌糊涂,也成了很多人茶余饭后津津乐道的话题。故事的开端:一场“造梦”的冲动话说咱们独山县,地处黔南,本来是个国家级贫困县。日子过得紧巴巴的,很多基础设施都跟不上,百姓脱贫致富的路子也比较窄。就在这.............
  • 回答
    这事儿,说起来真是让人哭笑不得,甚至有点冒火。贵州这四百来个学生,碰上了这“魔幻招生”,妥妥的被“掉包”了,而且还发生在贵州大学这种名校,这性质就有点恶劣了。咱们一步步捋捋,这事儿到底有多“魔幻”:1. 招生时点的“误会”:首先,这事儿得从招生说起。据说,贵州大学在某些年份,比如2018年左右,因为.............
  • 回答
    一说到贵州茅台,脑海里最先浮现的,除了那坛坛陈酿的醇厚香气,估计就是那令人咋舌的“人均薪酬31万元”了。这数字一出来,好多人就坐不住了,一边流着口水羡慕,一边又忍不住要问:茅台的员工,日子究竟过得怎么样?在那个山清水秀的仁怀市,在茅台酒厂里工作,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咱们先不急着下结论,细细道来。.............
  • 回答
    贵州三位医生因尘肺病诊断误差被逮捕,这起事件确实让人触动良深,也折射出许多复杂的现实问题。看待这件事,不能简单地一句“医生错了就该被抓”,而是需要深入剖析背后的多重维度。事件的冰山一角:诊断失误的背后首先,我们必须承认,医生职业是高度专业化的,涉及到复杂的病理知识、精密的仪器操作以及长期的临床经验积.............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