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愣着干啥,赶紧的去工商局投诉房价高呀
先前是在其他答案下面和别人讨论,后来发现来回圈人太不方便,就自己另开个回答。
没想到还真能邀来马督工,看来以后看到典型问题或是有意思的问题还是要多用用“邀请”这个功能了。
--------------------------------------------------------------------------------
先整理一下事情经过:
2017.8.24 晚
毕节一家叫做康家脆哨面的面馆调整了自家经营的面条价格,大部分商品都是上调一两块的样子,新价格表将在25日正式投入使用。调整后价格如下:
然后这里贴一下商家对媒体解释的涨价原因:“我们以前烧煤炭,现在改烧天然气,无形当中增加了经营成本。另外,现在人工工资、物价都在不断上涨,我们涨价也是无奈之举。还好店铺是亲戚家的,不然成本更高。另外,我们使用的都是市场上最好的新鲜食材,无论是从质量上,还是食品的口味上,都严格按康家脆哨老字号的标准在执行,如果不涨价,小店利润实在微薄,无法维持正常经营。”
2017.8.25 下午
当地居民朋友圈被该面馆涨价消息刷爆,微博也有人讨论此事,网上相关图片很多,我随便举几个例子:
根据我和其他人讨论时“本地人”提供的情况(我加引号没别的意思,只是因为提这件事的那位朋友是匿名回答,后来又删除了自己的答案,我不知道该怎么称呼比较好就用这个代替下),当地居民不仅在刷朋友圈,有些人还去店里“围观”涨价价目表,还有部分主动性比较强的去店门口抗议的。此时店内已经无人就餐了。
2017.8.25 晚
商家见民众反应强烈,将价格调回原来价钱:
2017.8.26 早
毕节市发改委、七星关区发改局、七星关区市场监管局、洪山街道等部门于8点多到店联合进行调查。七星关区发改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待调查完成后,会第一时间将调查结果向社会公布。
该店由于早上开业以后门口聚集的民众越来越多,在上午九点半左右关门。
2017.8.26 晚
该店负责人向公众道歉,同时承诺,将不断加强“康家脆哨面”内部管理,将小碗的脆哨粉面、三鲜粉面由原价9元/碗下调为8元/碗,大碗的脆哨粉面、三鲜粉面由原价12元/碗下调为11元/碗;小碗的大排粉面由原价12元/碗下调至11元/碗。也就是说现在的价钱应该是比涨价以前还要低了。
没能找到降价以后的价目表图片,但是找到了商家的承诺书。
同时,为加强内部整顿,提高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康家脆哨面”南关桥店决定停业3天,于8月29日重新开门迎宾。
我在整理资料的过程中发现《毕节晚报》的“晚报全媒体记者”(我不知道这是个什么职务,就直接抄过来了,是写公众号文章的?)在对此事的报道中使用了“约谈”一词,并将商家最后做出的承诺(就是上面的承诺书)与政府的这次“约谈”行为挂钩。但是政府有关部门只是说进行了“调查”,没有明确提到“约谈”。下面把那段话截取下来,原文是微信公众号“微七星关”的《“康家脆哨面”涨价处理结果,店家写承诺书降价》。个人感觉这个词的使用可能会影响大家对此时的判断,故而单拿了出来,毕竟政府调查了解情况肯定是要和商家有所交流的,但是这个过程能不能称为“约谈”有待商榷。具体如何理解,大家自行取舍。
通过对“康家脆哨面”南关桥店经营者进行约谈,该店负责人之一康彬认识到此次涨价行为给社会带来的不良影响。在向公众道歉的同时,康彬承诺......
--------------------------------------------------------------------------------
这里还有两段视频分别来自当地发改局副局长和该店负责人,可以给大家看一下。
https://www.zhihu.com/video/887624024526573568七星关区发改局副局长 高君伦:
昨天我们看到网上发的情况后就做了安排,今天早上我们来介入调查。它(粉面馆价格)是一个市场价格,价格是市场调节价,不是政府定价或者政府指导价的范畴,价格是由企业自主定价。所以我们对这种价格怎么监管呢?一个是看他的价格公示没有,是否明码标价。二个是看他有没有价格违法行为,如果有价格违法行为,我们将依照有关价格违法的法律法规进行处罚。
康家脆哨面负责人 康彬:
对于这次提价,我觉得很对不起毕节山城人民,所有的来我家吃面的顾客,我觉得这件事情很对不起大家,保证以后不再提价。(最后有一句“赚不到钱......”听不清,希望有能听懂的小伙伴给个提示,谢谢)
以上资料基本整理于网络,如有失实之处欢迎了解情况的小伙伴勘误。
--------------------------------------------------------------------------------
了解了事件的经过,下面开始正式回答问题。
如何看待贵州一小面馆因为价格偏高引起不满,被工商局责令整顿事件?
首先,从经济学角度讲,市场经济体制下,除少量战略物资或民生商品外,商品的价格和成本毫无关系,只和市场承受能力有关系。在竞争充分的市场环境下,一件普通商品的利润究竟是成本的一半还是一倍还是一百倍,都不是行政手段应该干预的。所以这次事件中的面馆是有对自家生产出售的面条的定价自由的。
其次,政府在发现本地居民对这次涨价反响强烈之后及时出面调查,积极沟通商家试图平息舆论风波,值得肯定。但是具体采取的措施虽然在短期内平复了民众的情绪,在长期看来却可能会影响当地整体形象,造成不好影响,比如为今后招商引资带来阻力。毕竟从媒体报道来看,这次事件很可能是有行政手段干预的,如果在毕节一家个体商户的自主定价权都不能得到有效保护,大企业怎么敢来。
再次,我认为这次事件当地政府的处理有些民粹主义倾向了。 @马前卒 答案里提到的“中等收入陷阱”算是一种非常体现这次事件特征的评价,而民粹主义正是国家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重要原因之一。至于如何有效应对民粹主义,现在也没有个能得到普遍认同的说法。在下才疏学浅,只能看到问题,却毫无解决头绪。
最后,我很好奇为什么这件事能发酵传播的这么快,有没有人在网络上制造热点推波助澜。如果有,那我想我对互联网的认识又更进一步。如果没有,那我想我对“民意”的认识又......感觉还是有幕后黑手好......
--------------------------------------------------------------------------------
这里贴一些前两天在其他答案下和别人讨论的内容,主要是我对别人质疑的回应:
观点1:这家店涨价确实是他的自由,但是这是个老字号,属于是可以带动毕节整个粉面行业涨价的那种,这样可能会有连锁反应进而影响整个早餐行业。那这样康家脆哨面的行为应该算是哄抬物价,或者是扰乱经济秩序,行政手段的介入没有问题。
我的回应:“哄抬物价”远比你想象中要困难的多。你担心一家店涨价造成连锁反应,最终导致整个地区早餐市场价格领民众难以承受。如果市场竞争充分,这种事发生几率非常非常低。
你这样想哈,米面粮油这种基本生活物资的价格是受国家调控的,不仅如此,它们的供应也是受到国家保证的。也就是说任何人想开店/推小车/自己在家做面条,原料是充足而且成本基本稳定的。而且做面条这一门手艺不存在垄断,而且学习成本不高,自己实在不会还可以买做面条的机器,网上很多,不贵的。那就是说新的资本进入市场的基本门槛挺低的。
在这种情况之下,只要政府保证“竞争充分”,而且是“公平竞争”,一旦早餐价格虚高,很快就会有人发现商机抢占市场的。
想要做到“哄抬物价”,你可以去查查当年解放军进上海前民国四大家族是怎么做的,能做到那个份上,才有可能抬得动物价。现在这个情况,谈“哄抬物价”,还要把这当成行政手段介入的理由,就跟三岁小孩吵架,大人说“你孩子万一发狠杀我全家怎么办?所以我必须要出手揍他!揍得他以后和我儿子说话不敢还嘴!”一样,太欺负人了。
观点2:这家店以前有过“带头涨价”的先例,是“涨价急先锋”,而且当时确实整个行业都跟着一起涨了价了,这次如果不管,怕会和以前一样。
我的回应:每天早起鸡叫然后太阳升起,那太阳就是鸡叫出来的?“康家脆哨面涨价”和“紧接着整个早餐行业涨价”没必然联系,这个锅不该给这家店背。
我们分析一个行业涨价的原因,往往需要从整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形势入手,然后由此发散到社会方方面面进行分析,而不是找“谁先涨的价”。我不太清楚这个事是什么时间,但是我猜测当时涨价的应该不只早餐行业,当地物价应该是整体上涨,因为之前有一段时间全国物价都在涨。有毕节的小伙伴可以问问身边的人,最好覆盖各个年龄段各种消费层次,看看那一阵子涨得是不是不只是早餐?如果涨价的不只是早餐,那我们是不是可以说“康家脆哨面”带动了整个毕节的物价上涨?
观点3:毕节本地风俗导致本地人喜欢面条,面条对于当地人来讲就是生活必需品,所以它的价格,政府该管。
我的回应:我才疏学浅,没法系统解释面条和米面粮油的差异,请有这种想法的小伙伴在知乎上提个新的问题:“为什么面条和米面盐油不一样,不能算是生活必需品?”
观点4:政府有意要整这家店,所以才有了这事。
我的回应:政府这样做伤敌五百自损一千。长远角度看这件事对地方形象并不好,成心整治这家店的话用这种方式太笨了。政府可以查卫生,查食品安全,查消防,查税收......那么多法律法规,总有一条适合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