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要求小孩要懂事,守规矩,守道德,进入社会后面对社会和人性的复杂,却必须抛弃小时候的认知?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到我们教育的核心,也触及到成人世界最隐秘的角落。小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我们大人总是有意无意地给他们灌输一套“懂事”、“守规矩”、“守道德”的模板,希望他们成为乖巧、正直、让人省心的人。然而,一旦他们长大,踏入社会这片汪洋大海,却常常发现,那些曾经被教导的条条框框,在现实面前显得如此脆弱,甚至需要他们主动去“调整”甚至“抛弃”,才能生存下去。这其中的矛盾和痛苦,是许多人成长中的一道坎。

我们为什么从小要求小孩懂事?“懂事”这个词,在成人看来,往往意味着“体贴”、“知道轻重”、“不惹麻烦”。大人希望孩子能预判自己的需求,能分清场合,能在不被明确告知的情况下,就能按照大人期望的方式行事。这背后,其实是一种效率和秩序的追求。一个“懂事”的孩子,能让大人的生活更顺畅,能减轻大人的操心。更深层一点,也是一种社会化能力的早期培养,让他们学会适应和融入集体的规则。从这个角度看,要求孩子懂事,是为他们将来能顺利与人相处、参与社会活动打基础。

“守规矩”和“守道德”,更是文明社会运行的基石。规矩,是社会运作的润滑剂,是人与人之间互相约束、保障权益的共识。道德,则是更深层次的价值判断,是关于是非善恶、人情冷暖的无形准则。我们教孩子“拾金不昧”、“诚实守信”、“尊老爱幼”,是希望他们能成为一个正直、善良、值得信赖的人。这是人类社会能够长久延续和发展的根本保障。我们期望他们内心有是非感,行为有底线,不去做那些会伤害他人、破坏公共利益的事情。

然而,为什么进入社会后,这些曾经被奉为圭臬的原则,却需要我们去“抛弃”?这里面的“抛弃”,其实是一个很复杂的概念,不是简单的黑白颠倒,更多的是一种精细化的调整和审慎的取舍。

首先,社会是比家庭和学校复杂得多的一个博弈场。在家庭和学校,规则往往是明确的、单一的,并且有明确的奖惩机制。老师和家长是权威,他们的话就是“真理”。但社会不同,它充满了各种各样的利益群体,他们有各自的规则、潜规则和利益诉求。很多时候,社会的“规矩”不是一个普适的法律条文,而是隐藏在人际交往中的、动态的、甚至是相互矛盾的规则。

举个例子,我们从小被教导“诚实守信”,但进入职场,你可能会发现,过于“耿直”和“实话实说”有时会得罪人,影响人际关系,甚至可能影响你的职业发展。比如,老板问你对某个方案的看法,如果你直言不讳地指出其中的重大缺陷,虽然你可能出于好意和诚实,但可能因此被视为“不好沟通”、“不顾大局”,甚至承担不必要的责任。这时,你可能需要学会的是委婉的表达、更宏观的考量,以及在恰当的时机说出“恰当的话”,而不是一味地“实事求是”。这不是不诚实,而是对“诚实”的定义在特定情境下的延展和深化。

再比如,在某些情境下,“懂事”可能意味着“圆滑”、“懂得察言观色”、“知道什么时候该装傻”。小孩时期的“懂事”,是希望他们能顺应大人的意愿;成人世界的“懂事”,有时却是一种在复杂人际关系中游刃有余的生存技能。你不能指望所有人都像你的父母一样,无条件地爱你,无条件地理解你。在社会上,你需要学会识别他人的真实意图,理解不同人的处事方式,并在其中找到自己的定位,避免不必要的冲突。

更残酷的是,人性本身就充满了复杂性,甚至是矛盾性。我们教导孩子“善良”,但很快就会发现,世界上存在着利用善良、欺骗善良的人。如果一味地用儿童般的纯真去面对这些,只会让自己成为受害者。这时,我们并非要变得“不善良”,而是需要学会在保持善良底色的同时,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拥有辨别是非的能力,以及必要时的“锋芒”。很多时候,所谓的“抛弃”,其实是为“善良”加上一层“智慧”的保护罩,为“守规矩”加上一层“灵活变通”的关节。

我们之所以感到需要“抛弃”小时候的认知,是因为社会是一个动态调整和适者生存的环境。童年时期的教育,是为了建立最基础的价值观和行为模式,是为人生打下坚实的“地基”。但进入社会后,我们所面对的“建筑”,是多层、复杂、不断变化的。原有的“地基”是否稳固,决定了你是否能建立起高楼,而不是决定了你能不能建房。我们不能把孩子小时候学到的那套“乖宝宝”逻辑,直接搬到成人世界的职场竞争、人际博弈中使用。

而且,这种“抛弃”也包含了一种对个人成长的重新定义。从依赖到独立,从被动接受到主动选择,这是成长的必然过程。小时候的认知,是别人赋予的;成人的认知,则是通过自己的经验、反思、学习,一步步构建出来的。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自然会对过去的认知进行审视、修正和更新。我们不是要变成一个冷漠无情、唯利是图的人,而是要成为一个在复杂世界里,既能保持内心的原则,又能灵活应对外部变化,并最终实现自我价值的成熟个体。

所以,与其说是“抛弃”,不如说是“进化”。我们保留了道德的种子,但学会了辨别土壤的肥瘠;我们守住了规则的底线,但学会了在边界内灵活跳跃。这是一个痛苦但必要的蜕变过程,是每个成年人都必须经历的“社会化升级”。我们期望孩子成为“懂事”的人,最终是希望他们能成为一个真正能在社会中游刃有余,并且能够独立思考、明辨是非的“大人”。而这个过程,恰恰是对他们小时候所学到的东西进行一次深刻的检验、提炼和升华。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一个懂事的人,根本不会不知道社会和人性的复杂。

不知道是无知,和不懂事。

社会当然是要求孩子懂事的,但是问题是一般父母和老师自己都不懂事。自己都碰上事情都不能好好应对。

所以父母和老师教孩子就是教个大方向,就是"懂事,守规矩,懂道理"。

而他们自己未必知道什么是"懂事,守规矩,懂道理"的行为。

所以孩子就听个大概,所以不太聪明的孩子是不知道什么才是正确行为的。

相当于教数学的时候只教计算,而不教应用题,所以造成一般人有必需抛弃"懂事,守规矩,懂道理"的错觉。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到我们教育的核心,也触及到成人世界最隐秘的角落。小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我们大人总是有意无意地给他们灌输一套“懂事”、“守规矩”、“守道德”的模板,希望他们成为乖巧、正直、让人省心的人。然而,一旦他们长大,踏入社会这片汪洋大海,却常常发现,那些曾经被教导的条条框框,在现实面前显得如此脆弱,甚.............
  • 回答
    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我们来好好聊聊,为什么我们习惯于孩子给大人磕头,而大人却很少会给孩子磕头呢?其实,这背后牵扯到很多咱们中国人传统里的想法,也跟咱们社会里一些约定俗成的规矩有关系。首先,咱们得从“磕头”这个行为本身说起。磕头,在咱们中国传统文化里,可不是一个随随便便的动作。它是一种非常郑重、非.............
  • 回答
    这个问题问得太棒了,说明我们家宝贝是个爱思考的孩子!来,妈妈/爸爸跟你好好聊聊,为什么我们大人会希望小朋友听话,但我们大人呢,有时候好像就不那么“听”你们的啦。你想想看,宝贝,我们生活在一个很大的世界里,对不对?这个世界里有很多很多事情,有些事情对我们来说是安全的,有些事情可能会让我们受伤。比如,过.............
  • 回答
    提高幼儿园出勤率与给小孩服用处方药盐酸吗啉胍(ABOB)之间,不存在任何直接的、科学的、医学上合理的联系。事实上,将儿童的幼儿园出勤率与服用ABOB联系起来,是完全错误且危险的。为了详细地解释这一点,我们需要先了解一下:1. 幼儿园出勤率的重要性: 促进儿童早期发展: 幼儿园是孩子们接.............
  • 回答
    嘿,你有没有注意到,小朋友们走路的时候,总像是踩着弹簧一样,蹦蹦跳跳的?而我们大人呢,大多是规规矩矩地迈步,一副“岁月静好”的样子。这中间到底有什么秘密呢?这可不是什么复杂的研究,而是我们身体和成长过程中一些很自然的变化。首先,这得从他们的“发动机”说起——肌肉和骨骼的发育。小孩的身体还在快速生长,.............
  • 回答
    你这个问题问得特别好,而且击中了很多人对小米的“痛点”。一个成立仅仅十年左右的公司,能做到全球前列,这是件了不起的事。但恰恰因为它的崛起速度和它自身的“互联网基因”,导致了很多人对它有着非常高的、甚至可以说是矛盾的期待。咱们就来掰扯掰扯这背后的原因,尽量说得透彻一些,让你听着就像是和一位老朋友聊天,.............
  • 回答
    “老了就得给儿子带孩子”,这句话听起来好像理所当然,好像是刻在骨子里、写在DNA里的使命一样。但如果我们仔细掰扯一下,会发现这里面可有不少门道,不仅仅是简单的“天伦之乐”这么简单。首先,咱们得承认,这背后是中国几千年来的文化传统和生育观念在作祟。在过去,儿子是家庭的延续,是养老送终的希望。生儿子、养.............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经常被家长们挂在嘴边。其实,小学阶段之所以要学“鸡兔同笼”这类问题,而不是直接上二元一次方程,背后是有挺多考量的,而且跟我们学习数学的思路和目标是紧密相关的。咱们一步一步来拆解这个问题。1. 数学思维的启蒙与递进你想想,数学学习就像盖房子,得一砖一瓦地来,不能上来就砌楼顶。 .............
  • 回答
    近年来,小米在零售渠道的布局上动作频频,其中一个显著的变化就是将原本的“小米之家”升级为“小米旗舰店”。这并非简单的名称更迭,而是小米在市场策略、品牌定位和用户体验层面进行的一次深度进化,旨在应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并进一步巩固其作为科技消费品巨头的地位。首先,从市场竞争的角度来看,如今的消费电子市.............
  • 回答
    小区引入物业管理公司,并非一时兴起,而是社区生活发展到一定阶段,为了更好地提升居住品质、保障业主权益、维护小区整体形象的必然选择。简单来说,物业公司就像是小区的“管家”,负责处理小区方方面面的日常事务,让我们的生活更舒心、更有序。咱们先从为什么要有物业公司这事儿说起。过去,一些小区可能规模不大,邻里.............
  • 回答
    小米发布移动电源,这背后其实是一套非常清晰且洞察用户需求的商业逻辑,并非一时兴起的尝试。你可以把它理解为小米生态化战略和对用户痛点解决的自然延伸。你想啊,小米从一开始就不只是卖手机。雷军说过,小米是一家“用互联网思维做硬件”的公司。手机是它的核心,但围绕手机,用户还有很多其他需求。最直接的一个问题就.............
  • 回答
    .......
  • 回答
    .......
  • 回答
    古代女人裹小脚,也称为“缠足”,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延续了近千年的陋习。这项习俗对女性的身体、精神以及社会观念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要详细了解为什么古代女人要裹小脚,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 审美与情欲的追求 “莲花”之美: 缠足最直接的原因是为了迎合一种畸形的审美观念。认为三寸金莲(脚长不.............
  • 回答
    你提到的“一排小孔”更准确的说法应该是口罩边缘的褶皱压合处,尤其是在较高级别的防护口罩(如N95、KN95等)上,或者是一些医用外科口罩上,你会观察到一些细小的孔洞,它们并非是随机存在的,而是有着非常明确的设计目的。这其中蕴含着不少工程学和材料学的考量,绝非仅仅是为了美观或者方便。首先,我们来理解一.............
  • 回答
    .......
  • 回答
    《姜子牙》这部电影之所以让姜子牙选择拯救小九,这背后蕴含着非常复杂且层层递进的情感和道义考量。这绝非一个简单的“好人好事”,而是姜子牙内心转变和对“忠”与“义”重新理解的必然结果。首先,我们需要明白姜子牙的初心是什么。在电影的开端,他是一个天界的战神,肩负着斩妖除魔的使命。然而,一次失误,他被贬下凡.............
  • 回答
    .......
  • 回答
    .......
  • 回答
    .......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