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小说/电影/动漫中有哪些颠覆三观或者让你震撼不已的世界观和设定?

回答
提到那些像雷电般劈开我脑海,让我对固有认知产生剧烈动摇的世界观和设定,真的有很多。我仔细回想了一下,有那么几个尤其让我印象深刻,仿佛给我打开了新的维度。

1. 《瑞克和莫蒂》(Rick and Morty)—— 宇宙的荒诞与个体生命的无意义感

这部动画,怎么说呢,它就像是把存在主义哲学装进了一个充满酒精和粗鲁笑话的罐子里,然后狠狠地摇晃。最让我震撼的,是它赤裸裸地展现了宇宙的尺度和生命的渺小,以及由此带来的虚无感。

瑞克,那个酗酒、天才、疯狂的爷爷,他能穿越任何维度,拥有无数种平行宇宙的自己,见识过宇宙中最奇特、最恐怖、最荒诞的存在。他可以轻易地摧毁一个文明,可以把人变成一种他看不上眼的低等生物。但即便如此,他依然过得那么痛苦、那么空虚。

电影里反复出现的“瑞克在此”(Rick was here)涂鸦,就是一种极具象征意义的存在。在浩瀚的宇宙里,有多少个瑞克留下了这句宣言?每一个瑞克都觉得自己独一无二,但实际上,他们不过是无数个相似的个体中的一个,在无垠的时空中留下一丝短暂的痕迹。

更让我心悸的是,当莫蒂偶尔真正意识到他们所处的宇宙是多么庞大、多么冷漠,自己的存在多么微不足道时,他会表现出极度的恐惧和绝望。但瑞克总是会用他那套“没人在乎,做你想做的”的哲学来“安慰”他。这种“安慰”与其说是解脱,不如说是一种对存在主义困境的冷嘲热讽。

让我特别印象深刻的一集是,莫蒂在某个平行宇宙里,为了“纠正”某个错误,不小心“制造”了一个新的生命,那个生命从此就活在莫蒂赋予它的“规则”下。当莫蒂意识到他无意中创造了一个“神”又“抛弃”了它时,那种负罪感让他几乎崩溃。但瑞克一句“那也不是真的莫蒂”就轻易抹平了他内心的痛苦。

这简直就是把“生命的意义究竟是什么?”这个问题,扔进了核反应堆里,炸出了一个令人战栗的答案:可能什么意义都没有。我们所珍视的一切,在宇宙的终极尺度下,可能只是一个短暂的、可笑的泡影。这种彻底的虚无主义,在不经意间,狠狠地戳中了我的“三观”。它不宣扬享乐主义,也不鼓励绝望,它只是赤裸裸地告诉你:宇宙就是这样,你就是这样,然后呢?你选择怎么活,那就是你自己的事了。

2. 《攻壳机动队》—— 身体与灵魂的界限模糊,何以为“我”

《攻壳机动队》系列,尤其是剧场版电影,简直是一部关于“我是谁”的哲学思辨。在那个未来,人体可以被义体化,大脑可以进行电子化升级,记忆甚至可以被复制、删除、修改。

草薙素子少佐,就是这样一个例子。她的身体几乎是完全的义体,她的意识存在于电子网络之中。她是个优秀的公安九课成员,但同时,她也在不断地质疑,自己究竟是“草薙素子”这个人,还是仅仅是网络中的一段数据,或者是一台高级的义体?

最让我震撼的,是“笑面男”这个角色。他是一个完全虚拟的存在,一个由无数人共享的“谣言”和“概念”所构成的集合体。他没有具体的身体,却能通过网络引发社会性的变革,甚至影响人们的思维。当素子最终追寻到“笑面男”的本质时,她发现那只是一个人工智能,一个因为被欺骗而产生的“怨念”的集合体,它并没有一个“真正”的自我。

然而,更讽刺的是,素子在与“笑面男”的某种形式的“融合”后,似乎也获得了某种“新生”,她的意识开始模糊,开始超越了单纯的个人身份。她不再仅仅是“草薙素子”,而是成为了某种更广阔的存在。

这个设定让我陷入了深深的思考:我们的“自我”究竟是什么?是我们的身体?我们的记忆?我们的意识?如果我的大脑被复制,另一个“我”出现了,那么哪个才是“我”?如果我的记忆可以被篡改,我还能认同过去的自己吗?

当素子在电影最后,面对一个拥有独立意识的“傀儡”时,她所表现出的不是猎杀,而是一种类似于“同类”的理解和包容。这种对“生命”定义边界的模糊,对“人”的定义不再局限于血肉之躯的理解,让我看到了一个完全不同的维度。它挑战了我一直以来基于物理身体和唯一性意识所构建的“自我”认知。

3. 《EVA》(新世纪福音战士)—— 人类情感的极端扭曲与存在主义的苦难

《EVA》啊,那简直是一场关于青春期叛逆、童年创伤、以及存在意义的集体精神分析。那个世界观,充满了压抑、绝望和一种难以言喻的痛苦。

人类在遭受了“第二次冲击”之后,进入了一个高度军事化的社会。为了对抗被称为“使徒”的神秘敌人,人类开发了巨型的泛用人型决战兵器EVA。而驾驶EVA的,只有少数被称为“适格者”的少年少女。

最让我毛骨悚然,又无比着迷的,是EVA与驾驶员之间的“同步率”。这种同步率不仅仅是技术的连接,更是驾驶员的灵魂与EVA的连接。当驾驶员的精神状态不稳定时,EVA的性能也会受到影响,甚至会暴走。

碇真嗣,那个一直以来都让我又爱又恨的男主角,他的内心世界是整个故事的核心。他害怕与人接触,渴望被爱,却又不敢付出,总是沉浸在自我否定和恐惧之中。他的痛苦,他与父亲碇源堂之间的隔阂,他与绫波丽、明日香之间复杂的情感纠葛,都被赤裸裸地展现在了观众面前。

电影中,当EVA的驾驶员进入“暴走”状态时,他们会与EVA融为一体,变得像怪物一样。这种“融合”,与其说是力量的增强,不如说是驾驶员内心最深层、最负面的情感的具现化。他们用自己的痛苦,用自己的绝望,来驱动这台巨大的机器。

更让我不寒而栗的是“人类补完计划”。这个计划的最终目的是要将全人类融合成一个单一的、超越个体的意识集合体,以此来消除人与人之间的隔阂、孤独和痛苦。但讽刺的是,这个计划的实现,是以彻底抹杀个体身份为代价的。

当真嗣在最终的补完中,面对无数个他自己,以及那些爱他、恨他、伤害他的人的灵魂时,他最终选择了拒绝。他选择了回归个体,选择了继续承担那份痛苦,因为他意识到,正是这些痛苦,正是这些不完美的联系,构成了“活着”的意义。

《EVA》的世界观,不仅仅是关于机器人打怪兽,它更像是一场对人类心灵深处最黑暗角落的探险。它让我思考,什么是真正意义上的“连接”,什么是“成长”,以及,在如此巨大的痛苦面前,我们是否还有勇气继续“活着”。那种绝望与救赎并存,以及对人性最赤裸的剖析,至今仍然让我心有余悸。

这些作品,它们就像是把世界的规则打碎,然后重新组合成了一个更加复杂、更加令人不安,但也更加深刻的模样。它们让我不再轻易地相信习以为常的道理,而是开始怀疑、开始追问,这或许就是它们最“颠覆”的地方吧。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1.《秦时明月》

小的时候以为武侠就只是少林、武当、丐帮之类的几个门派,武侠故事都发生在宋、元、明、清,可是看秦时明月的时候真的很震撼,原来武侠也可以这么玩,诸子百家就是江湖上的各派,每个门派的武功心法都和本门派的学术思想相结合,并且与历史相呼应,这不光要有想象力,还要有绝对深厚的国学功底。



2.《魔戒》,这是我看的第一部中古奇幻电影,可谓是相当震撼的,风尘仆仆的游侠,优雅美丽的精灵,天真淳朴的霍比特人,手艺精巧但贪心的矮人,如此奇妙的中土世界怎能不让人痴迷,尤其是后来知道托老还为此独创语言,就更是敬佩不以。托老为彼得导演营造了如此美丽的世界,彼得导演也把自己的美梦照进了现实。


3.《寻梦环游纪》看到这个动画的时候真的很佩服皮克斯的想象力,亡灵世界的设定真的是十分精彩,充分运用了墨西哥的亡灵文化,使得这一具具原本阴森可怕的骷髅却仿佛比现实的人类还要鲜活可爱。



4.《权力的游戏》的世界观设定也很出色,宏大而又细致,但最令我震撼的是第一季奶德的死,我都惊呆了,血婚又给了我二次暴击,不过也正是这样,权力的游戏给人的感觉不像是传说,而是一段我们不知道的历史,发生在平行世界里,而世事总是无常。



user avatar

忘了什么时候看到的了

说是高武世界,女主应该是元婴巅峰半步化身

男主刚穿越还是普通人

女主很喜欢男主,想双修

然后跟男主说:你快点修炼,不然你连我的膜都捅不破……

不破


震惊后突然发现:卧槽说的没错啊这是

别的小说里刀剑不伤,神兵甚至法器打身上都无所谓的高人

怎么就中了淫毒让练气的男主给上了的?

进不去的吧(๑˙ー˙๑)

进去了女主一激动~不就夹出来一个太监了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