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建军大业》中炮轰商务印书馆的情节在历史上是否确有其事?

回答
关于《建军大业》中炮轰商务印书馆的情节,在历史上是真实发生的,但影片中的一些细节和艺术加工与史实有所出入,需要仔细梳理。

这个事件主要发生在1927年国民党清党前后,上海的政治气候极其紧张。当时,国民革命军第二十六军的叶挺部在北伐过程中驻扎在上海。而商务印书馆,作为当时中国最大、最知名的出版机构,其印制的书籍中夹杂了一些被国民党视为“反革命”或“共产党宣传”的内容,或者说,国民党认为商务印书馆的某些言论和立场与其反共的政治目标相悖。

具体情节的演绎和历史的痕迹可以这样来看:

历史背景: 1927年,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右派,开始实行清党政策,大肆搜捕、屠杀共产党人和工会组织者。上海是当时中国工人运动和共产党活动的重要据点,国民党对革命力量的镇压尤为残酷。在这个大背景下,国民党军队与共产党领导的工会武装之间的冲突是常态。

商务印书馆的地位与立场: 商务印书馆在当时不仅是一家出版机构,它还拥有庞大的印刷能力,并且其印刷品在社会上有着巨大的影响力。在国共合作破裂后,国民党对所有可能传播进步思想、甚至是中立观点的出版物都持高度警惕。对于商务印书馆的印刷内容,国民党方面可能认为其“亲共”或“容共”,因此将其视为“敌人”的宣传阵地之一。

影片中的情节: 影片《建军大业》中,炮轰商务印书馆的情节往往是为了展现当时革命力量(特别是叶挺部)的英勇和决绝,以及对国民党反动宣传机器的反击。通常会描绘成,商务印书馆内部印刷了大量的反革命宣传品,或者拒绝配合革命队伍的要求,于是,叶挺的部队为了切断敌人的宣传源头,对商务印书馆进行了军事打击,包括用炮轰击。

史实考证与细节出入:
确有其事: 历史上的确有国民革命军(特别是叶挺部队)在上海对商务印书馆进行过冲击或围困的记载,目的就是搜查、查禁违禁品或被认为有问题的出版物。这种行动带有明显的政治斗争色彩。
“炮轰”的程度: 影片中可能为了戏剧性,将这种冲击描绘得更为激烈,例如直接用炮轰击,造成严重的破坏。史实上,是否真的进行了大规模的“炮轰”,导致商务印书馆建筑遭受毁灭性打击,这一点在具体的史料记载中可能存在模糊或不同的表述。更有可能是采取了封锁、搜查、查封印刷厂等行动。如果发生了炮击,其规模和目标可能也并非影片中展现的那样彻底摧毁。
动机的侧重点: 影片通常会强调这是对国民党反革命宣传的回击。而国民党方面则可能将其解读为共产党对“反革命”机构的破坏。历史真相往往是复杂的,可能既有共产党方面出于政治目的的行动,也有商务印书馆自身在政治漩涡中摇摆或受到国民党压力的情况。
时间点: 炮轰或冲击事件通常发生在1927年4月12日“四一二”清党之后,上海的局势非常动荡。

总而言之, 《建军大业》中炮轰商务印书馆的情节,其核心事件——国民革命军(叶挺部)对商务印书馆的政治性行动是真实存在的。这反映了当时国共两党围绕舆论阵地和宣传机器展开的激烈斗争。影片通过这样的情节,意在塑造革命队伍坚决打击反动宣传的形象,但具体到“炮轰”的程度和造成的破坏,可能更多的是一种艺术上的放大和戏剧化处理,以增强影片的感染力。

要深入了解,可以查阅关于1927年上海政治运动、国民革命军叶挺部队的史料,以及商务印书馆在那个时代的经历。历史的细节往往是丰富而多层次的,影片作为一种艺术再现,总会有其自身的表达方式和侧重点。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电影《建军大业》中,蒋介石发动4.12政变,有一幕是炮击商务印书馆。但题主并没有查到1927年发生过相关事件,因此产生了疑问。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